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53章 乱世的序曲(本卷完)

盛唐挽歌 第453章 乱世的序曲(本卷完)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夜之中,两山之间的谷道,有一支大军一字长蛇排开,正在行军。那星星点点的火把,构成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将军,让孙孝哲殿后,还让他在鵶鸣谷埋伏,是不是有点不太妥当啊。”

队伍最前方,张孝忠询问身旁的主将蔡希德。

不知为何,他一直有种不祥的预感。孙孝哲这小年轻确实不懂事,仗着义父史思明,一脸高傲谁都看不上。

这种人怎么可能让人放心?

蔡希德没吭声,毕竟,给下属穿小鞋,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他不想让张孝忠有兔死狐悲之感。

“将军,孙孝哲万一想不开,派人通知方重勇,说我们连夜急行军,暗示对面的追击我们,那要如何是好啊?”

张孝忠面带忧色询问道。

这下蔡希德也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了。

他微微摇头道:“孙孝哲没理由投降方重勇的,他是史思明义子,不是史思明嫡子,胡来谁也保不住他的命。”

“可是,鵶鸣谷的山丘藏个一两千人不是什么问题。孙孝哲有可能先派人暗通方重勇,然后躲在山丘上,等河东军与我们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再从河东军背后捅一刀啊。”

张孝忠依旧是心事重重,感觉蔡希德这件事做得很不妥当。给孙孝哲穿小鞋没有问题,可是不能用在这样的事情上。

孙孝哲有这么聪明么?

蔡希德一愣,在他的印象里,孙孝哲似乎没有这么阴险。

或者说纯粹就是智商达不到。

很难想象孙孝哲可以搞出如此复杂,且风险大到不可控的操作。

“我们就快到寿阳县城了,今夜一定要回城。”

蔡希德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条狭长山路,便是一道天然防线。为了等待河北那边,从井陉运粮,他也不得不收缩防线。

这是“奇袭”太原不成的苦果。

若是现在不退,被人拿棍子一路撵鸡追打,那场面可就难看了。这也是蔡希德不得不下令深夜行军的原因。

现在正是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的关键时期,之后就是小规模精兵截粮道打骚扰战,而不是大军噗嗤噗嗤上去死磕。

在这个节奏转换的节骨眼里,一旦操作不慎吃了败仗,便可能会转入被动防守了。

而在山谷中半路宿营,则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蔡希德也是权衡利弊后,才决定连夜折返寿阳县。

正在这时,队伍后面传来马蹄声。

一个亲兵急急忙忙冲到队伍最前方,翻身下马,对蔡希德禀告道:“蔡将军,后方有大量骑兵追击而来,高如震将军正在结阵自保,请蔡将军速速决断!”

“传我军令,停止行军,各部原地自行结阵阻击!”

蔡希德沉声说道。

“得令!”

传令兵领命而去。

高如震是史思明的嫡系,但关系比不上孙孝哲是义子那般亲近。不过高如震有勇有谋,不是孙孝哲那般一身蛮力不动脑子,性格也不像他那般讨嫌。

等传令兵离开后,蔡希德悄悄对张孝忠低声吩咐道:“带着你本部人马,赶紧撤往井陉的土门关固守,某带人前往井陉故关屯扎。两关互为犄角,守住井陉不难。”

诶?

张孝忠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随即立刻想起他们二人的本部人马,都在队伍最前方行军,似乎明白了什么。

蔡希德的谨慎,已经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连行军安排都是确保自己本部人马可以先跑路。

“将军,寿阳、石艾两县,我们这就拱手让人了?”

张孝忠一脸不可思议看着蔡希德询问道。

“拳怕少壮,方重勇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豁出性命的打法。只要他们击溃高如震部,便会如倒卷珠帘一般,裹挟溃兵,沿着谷道,冲击一字长蛇阵!

在这狭窄的山道上,我们哪怕有十万人也施展不开。

要是去寿县,内无粮秣外无援兵,等死而已。石艾等县亦是如此。

唯有守住井陉二关,方可等来河北援兵与粮秣。那里地势险要,非等闲可破。

别犹豫了,此战不可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蔡希德一边吩咐亲兵悄悄上马,通知本部人马骑上战马立刻跑路,一边耐心的跟张孝忠解释。

毕竟,后者到达井陉后,要独守一关,得把必要事项给他交代清楚了。

至于反击,反击尼玛呢!

已经失了先手,后面再怎么反击也没办法了,连敌军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多杀点敌军而已。

又有什么意义呢?

蔡希德看得很明白,仗没法打,那就壁虎断尾,跑路为上。反正,高如震部也不是自己人!

“得令,末将这便去安排,蔡将军请先走,末将殿后!”

张孝忠是实诚人,连忙对蔡希德抱拳行礼,以示忠诚。

“不要恋战,带兵回转土门关就算赢了。若是河东军一鼓作气打到井陉关,官军会源源不断从这里突入到河北腹地!

待将来重整兵马,我们兵临太原易如反掌!”

蔡希德急急忙忙交代了一句,便翻身上马,带着亲信向着东面而去。

张孝忠也不含糊,很快便召集到本部人马的骨干军官,吩咐他们快快跑路。远处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张孝忠身边士卒,脸上都露出惊恐的表情。

虽然一字长蛇阵,信息从最后面传到最前面需要一些时间。但隐约传来的动静,还是让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阴霾。

“走!去土门关!”

随着蔡希德带着亲信部曲悄悄跑路,一字长蛇阵的“蛇头”快速与蛇身脱离,密集的马蹄声,渐行渐远。

……

“你是谁?蔡希德呢?”

方重勇将疾风幻影刀,撂在一个浑身是血的河北叛军将领肩膀上询问道。

何昌期等人正在带着人清点战场,收拾敌军溃兵。此时天空已经吐出鱼肚白,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山道两旁随处可见叛军的尸体。

“我是高如震,平卢军偏将。蔡希德这孙子让某殿后,他自己带着亲信跑了。”

高如震有气无力的说道,因为伤口大量失血,而感觉头晕目眩。

“给他包扎一下。”

方重勇吩咐亲兵说道,长出了一口气。

他看着天边正在升起的一轮朝阳,失望的摇了摇头。

战局跟他预测的一样,骑兵冲破高如震部的防御之后,溃兵四散逃亡,随即冲击山道上布防的敌军步卒,急眼了为了跑路而互相厮杀,并传染着崩溃的气息。

随后何昌期打头的骑兵呼啸而至,如同滚雪球一般,蔡希德手下的兵马渐渐无心抵抗,溃兵越来越多,人马互相践踏最后兵败如山倒!

而方重勇只是在冲高如震部,也就是队伍最后面殿后那部分人的时候,折损了一点兵马,其他时候都如同大人打孩童一样,战局完全一边倒!

“节帅,据许多俘虏交代,蔡希德与其心腹张孝忠,带着本部人马数千,朝着井陉故关与土门关去了。两关互为犄角,可以互相支援。我们现在动身,只怕已经来不及追赶了。”

王难得上前对方重勇禀告道。

这個蔡希德,跑得比兔子还快。

他们这帮丘八本来还准备让这位河北叛军将领,换上女人衣服,当着方重勇的面跳胡旋舞呢!

“蔡希德不好对付,知道事不可为提前溜了。而且走的都是他麾下最精锐的部曲。

穷寇莫追,你带着五百人去接管寿阳县,我让管崇嗣带人接管石艾县。

这一战就这样吧。”

方重勇轻轻摆手,意兴阑珊的说道,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梭哈一把打了胜仗,却未竟全功,还让敌军精锐跑路。

方重勇也不好说这一战到底是打赢了,还是打平了。

方重勇在山路上随意晃荡着,看到有河北兵因为受伤躺在地上呻吟。被自己麾下的丘八发现后,都是上前直接一刀了结。然后拿出铁锯子,不紧不慢的割首级。

草地上到处都是血沫子,看上去很可怖。

不管是银枪孝节军也好,还是河东军各部也好,此刻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动作流畅看不出任何犹豫,显然是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问题。

底层的士卒,很少去考虑战争的意义,他们多半都是把这当成一种职业。当兵吃粮,立功领赏,如是而已。

上面要杀谁那就杀谁!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仔细思考,其实在一年以前,这些河北边军,也是大唐的兵马。

在兵部有番号,花名册上也有记录河北各军士卒军籍,他们都是受大唐中枢节制的精兵。

然而才过了一年,待遇就变得跟边镇胡人一个下场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方重勇相信,自己这边的兵马若是被河北兵打败,对方补刀割首级也不会手软的。

这便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的道理。一旦立场敌对,也就不必在乎对手的体面了。

“传令下去,割右边耳朵就行了,不必割首级,太不体面了。”

方重勇找来何昌期,对其吩咐道。

“呃,节帅,那战功的事情……”

他有些犹豫的问道。

“一如既往。”

方重勇惜言如金,说出四个字。

何昌期大喜,连忙打保票道:“割耳朵就割耳朵,不打紧,不打紧。”

“打扫战场的事情你看着办吧,本节帅先回太原城了。”

方重勇对何昌期交代了一句,转身便走,懒得看那些丘八蹲在地上,挥舞着手中的锯子割首级了。

搞得跟踏马兽人似的。

方重勇在心中暗骂了一句。

此刻山谷内已经铺满金色的阳光,天边朝阳如血。

……

天宝十二年春,正当河北叛军在河北、河东攻城略地的时候,朝廷册封的朔方、河东、幽州、平卢四镇节度使方重勇,出城与押解百姓回河北的叛军蔡希德部交战。

然而官军初战不利,叛军放百姓冲阵,天兵军死伤惨重,百姓折损十之五六。

但入夜后,得知蔡希德部着急回寿阳县,方重勇当机立断,甄选军中精锐三千,骑马快速追击叛军,杀出一记精彩绝伦的回马枪。

蔡希德猝不及防之下,大败亏输。

蔡希德与亲信张孝忠,带着本部人马,分别逃亡井陉一带的土门关与井陉故关驻扎,其余各部皆为方重勇所破,全军覆没。

此战极大提振了河东官军的信心。

此前河北叛军所到之处,官军都是因为兵力不足,又或者将领贪生怕死,一触即溃。哪怕勉强守住城池,也是死伤惨重。

完胜叛军的,一次也没有。

由此导致河北叛军气焰嚣张,数百人就敢攻打县城,数十骑就敢过黄河侦查。各地守军不敢出城迎战。

然而,前方传来的好消息,并不能抵消后方坏消息的影响。

方重勇回到太原还没两天,给李光弼送信的车光倩,就从凉州带回了坏消息。

“李光弼不愿意派兵去朔方么?

难道是我在信中说得还不够明白?

这有点不合常理啊。”

方重勇听到车光倩的描述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都把道理说得那么明白了,完全是站在李光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对方为什么还要拒绝呢?

“节帅,李光弼是愿意去朔方的,但是赤水军将校不愿意去。他们要等您岳父回到凉州后再说。”

车光倩一脸无奈答道。

“就是凉州安氏的安重璋,凉州张氏,还有论弓仁他们家那些人么?”

方重勇脸上的喜色消失不见,沉声问道。

“是啊,他们不动,李光弼就是个空架子,指挥不动凉州各军。

如今边镇对于到底是听长安的,还是听洛阳的,都是心存忧虑,谁也不想莫名其妙当了叛军。”

车光倩把他听到的一些事告知了方重勇。

简单说就是,边镇各军,现在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毕竟基哥老了,保不了他们多少年。选择哪个皇子“从龙”才是要紧事。

只要押宝押对了,那就是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听基哥的调令参战,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基哥万一什么时候驾崩,谁来兑现战功?谁来给他们发赏赐?

其实也不能怪边军上下都有疑心,而是他们心中的顾虑都非常现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经地义。

所谓“四王之乱”,身后站着的就是河北边军。皇甫惟明赢了,李琬上位称帝了,河北边军将校就要升官发财。

这种状况对于其他边军也是适用的。

立场虽然不同,但是道理一样。

让河西陇右二镇无条件保基哥,无条件跟河北叛军打生打死,凭什么呀?

所以基哥的话不管用,方重勇的话就更不管用了!

李光弼处于一种立场不坚定的摇摆状态,而他麾下各军则是坚决不想匆匆忙忙,就入关中入河东平叛。

如今这结果,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节帅,朔方的经略军不能动,否则灵州不保,铁勒人要反。

不如调阿布思部入太原,调李良臣部入汾州,可得胡兵两万人。”

车光倩对方重勇建议道。

“如此也好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长叹一声,真可谓是“兵到用时方恨少”。

“节帅,末将在河西,打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车光倩有些犹疑,吞吞吐吐不敢说。

“说吧,你是我的心腹,可以畅所欲言。”

方重勇拍了拍车光倩的肩膀说道。

“节帅,河西不少人都在议论,说节帅必反,要带兵去洛阳支持太子。

河西边军不愿意蹚浑水,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甚至是主要原因。

他们在等您的岳父王忠嗣,带着安西北庭兵马到河西。

王将军若是站太子,他们就跟着站太子。王将军要是站圣人,那他们也跟着站圣人。

至于节帅如何,他们不想猜了。

王将军要是跑太子那边,您父亲和岳父都在那边,想来节帅不去也不行了。”

车光倩有些着急的解释了一番,直接把方重勇给干沉默了。

(本卷完)

下一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