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42章 不抛弃,不放弃

盛唐挽歌 第442章 不抛弃,不放弃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多人追击?”

深夜,简陋的军帐内,车光倩正在审问一个回纥俘虏。

封常清懂突厥语,将车光倩的话翻译了一下。

那位回纥军官也没怎么犹豫,直接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

“节帅,回纥可汗说谁能夺得您的帅旗,就把河套之地封给他。”

封常清一脸无奈摊开双手说道。

那就难怪回纥人要发狂了。这么大的赌注,换做是他,也得穷追不舍啊!

回纥可汗为了激励士气,也是下了血本!

方重勇不由得在心中赞了一句“老板大气”。

“河套之地,什么时候变成你们回纥人的了?”

方重勇一脸好奇问道,感觉其中的逻辑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回纥人再怎么闹,也只是小孩要糖吃,胆子不可能大到要吞并河套。

大唐数十万边军枕戈待旦呢,不光就朔方军这点人啊。

回纥人开口就是要河套,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问问他,皇甫惟明是不是跟他们可汗有交易。”

方重勇吩咐封常清说道。

果然,那人又是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封常清对方重勇解释道:“皇甫惟明与回纥人已经结盟了,以河套为礼,请回纥人帮助他们打到长安!”

听到这话,军帐内众人面面相觑,那样子就像是听说大唐亡国一般,都是一脸不可思议。

“皇甫惟明还真踏马敢说啊。”

何昌期摇头感慨说道。

方重勇面沉如水,他已经猜到了什么,事情果然朝着最差的方向发展。

“带下去吧。”

他轻轻摆了摆手。

待俘虏离开军帐后,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边军造反,不可能成功,但……”

车光倩说了一半,欲言又止。

“不必藏着,你是想说,若是皇甫惟明拥立某位皇子清君侧,则未必不能成功,对吧?”

方重勇用平静的语气补充道。

“节帅,确实如此。若是皇甫惟明手中没有皇子,他必败无疑!

可他若是并不是打着称帝的口号而起兵,而是如当年李绩后人那般,喊出再造大唐的口号,则未必没有人拥戴。

清君侧的风险,可比直接造反要小多了。”

车光倩小声说道。

军帐内众将皆是默然点头不语。

“节帅,那皇帝老儿,也没什么好保的。不如节帅也扶持一个皇子,割据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自立,以观其变,则未必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若是皇甫惟明连皇子都不扶持,那简直就是砧板上的肥肉,我们弄死他以后,除关中外,黄河以北几乎所有地方都在掌控之中。

到时候朝廷还不是节帅一言而决?”

何昌期壮着胆子说道。

“冒天下之大不韪,节帅,不可如此鲁莽啊。”

车光倩连忙苦劝,生怕方重勇会听从何昌期的馊主意。

正是因为皇甫惟明反了,所以方重勇才不能反啊!

无论怎么看,现在都是抓权的时候。不把人设立好了,谁会听你摆布?

“明日与李良臣的人马汇合后,收缩战线。所有兵马都在太原集中,防备河北兵马从雁门关入侵河东。”

方重勇沉声说道。

按照他的说法,自己手下能掌控的兵马,要主动退出蔚州、代州、忻州等地,死保太原!

别看他麾下的那些人,打回纥,打西域小国的军队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动不动就几千打一万。

但是唐军对唐军,边军对边军,战力估算,你就算按一比一来判断,都不是很保险!

如今河东军里面,横野军大概已经被皇甫惟明掌控,很难救回来了。其他兵马又比较分散,因为山路崎岖不方便互相支援。

关键时刻,分兵乃是兵家大忌!

河东的唯一核心,便是太原,这也是李唐的龙兴之地,万万不能有失!至于蔚州、代州、忻州,靠近河北一侧,方重勇这边很难全部顾及。

更关键的是,方重勇发现自己这边的军队,粮秣居然由太原直接供给!若是丢了太原,他们这帮人都得跑草原去啃草皮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有些地方,只能先放弃再说。

河北两镇在兵部账册上的人数是十多万,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皇甫惟明手里就只有十多万人。要知道,河北粮秣大量供给长安,所以才显得困苦不堪。

但若是他们把粮秣都截流下来自己用,养活三十万兵马一点难度都没有。北齐时的军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你带着我的亲笔信,让李光弼带着赤水军,接管河套防区。朔方军准备东进太原,防止河北兵马打穿河东,从蒲州(蒲坂)进入关中。

如果朝廷也有军令下来,那就让他自行判断该怎么做了。”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道。他也担心朝廷直接下旨,让赤水军进入关中布防。

“得令!”

车光倩抱拳行礼说道,也是松了口气。还好方重勇脑子清醒,没像何昌期那样发昏。

“都退下吧,本节帅对朝廷忠心耿耿,断然不会如皇甫惟明一般反叛。

你们的家小都在长安,对此大可以放心。”

方重勇意有所指的说道。

“节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大丈夫干大事岂能惜身?”

何昌期依旧不甘心,还在那劝说,却是被一直没说话的王难得扯了扯衣角,示意他不要多事。

众将退下后,方重勇这才深吸一口气,又长出一口气,似乎是将胸中的浊气都吐了个干净。

皇甫惟明到底怎么回事?

方重勇对这個人印象很深,直觉上就感觉是个老硬币。

他压住内心的疑惑,没有桌案,直接将纸铺在一块木板上,磨好墨以后趴在地上,给李光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方重勇没有多废话,而是入情入理的分析了李光弼本人的情况。

第一,伱是契丹人,是得到朝廷看重,才得以担任节度使。你的官职都是朝廷给的,是圣人给的。

如今你已经跟契丹部族脱离了关系,成为了大唐的边将。如果你背叛朝廷,其他人会如何看你?

第二,赤水军直接进入关中,或许有用,但路线太远了,时间久了,士卒思乡心切,劳师远征得不偿失。

而朔方镇在凉州以东,距离更近,风土人情也更相似。大唐边疆总需要人去驻守,你分河西兵马一部进朔方补位,也是大功一件。

第三,河北二镇兵马来势汹汹,战乱很可能短期内不会结束。赤水军在边镇,比在关中作用更大一些。

写完信以后,方重勇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自觉没有什么问题,便将其装入竹筒,封好火漆,这才感觉如释重负。

河北乱起,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埋骨他乡。

皇甫惟明的举动虽然突然,可是河北与关中的矛盾,却是一点也不突然!

大唐朝廷与河北地方的矛盾,堪称是积怨已久,任何辩白的言语都是无力的,唯有鲜血可以洗刷仇恨!

这其中谈不上什么是非对错,不过是大家都想过更好的生活罢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吧。”

看到车光倩走了进来,方重勇将手中的竹筒递给对方说道。

见车光倩不说话,方重勇疑惑问道:“还有事?”

“节帅,这天下,真就只有一个皇甫惟明么?

李光弼,会不会也有这个心思?”

车光倩幽幽问道。

“这个你放心,李光弼肯定不会背叛朝廷。他肯,我岳父也不肯。”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

不过车光倩想说的肯定不是这个。

果然,车光倩压低声音说道:

“节帅,末将假设一下啊。如果我们抵挡不住皇甫惟明跟河北边军,丢了河东。被朝廷治罪是难免的,甚至会被当做典型处理,以儆效尤。这个就不说了,河东,或者说太原一定不能丢。”

听到这话,方重勇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为了激励士气,朝廷肯定会拿作战不利的将校开刀。”

“所以,末将想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

若是节帅带着我等接连大胜,打得皇甫惟明没有招架之力。待节帅荡平河北后,只怕节帅麾下兵马已经不下三十万,所掌控的地方,不下朔方,河东,河北三地。

节帅在河西素有人脉,又远征西域颇有威信。

节帅那时候若是有皇甫惟明之心,朝廷便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节帅一家独大了。

试问,那位年迈的天子,会不会担忧节帅扶持哪一位皇子上位?将他一脚踢下龙椅?

他岂能容得下节帅?

末将斗胆预测,到时候节帅若是不能清洗朝廷,则下场一定不会太好。而节帅若是出手清洗朝廷,则立刻就变成了第二个皇甫惟明。

节帅以为要如何处断为好?”

车光倩直言不讳的将心中所想,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了。

“你所虑者,正是本节帅所虑。”

方重勇长叹一声说道。

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

到时候,不是说他自辩不会谋反,基哥就认为他不会谋反的。

权术上的原则就是:你有没有杀人的心思,很多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杀人的能力!

平叛需要军权集中,而军权一旦集中,消灭了叛逆,那么平叛的军队,反而很容易变成第二支叛军!

特别是银枪孝节军本身就有香积寺哗变的前科在,怎能不让人怀疑?

方重勇此刻是真的想撂挑子,可是他如今已然身居高位,麾下小弟一大帮人,已经退不下来了。

别看何昌期、车光倩等人对自己都是忠心耿耿,好似被朝廷收拾,也愿意跟着自己一条路走到黑。可是一旦他这个节度使失去进取之心,手下人便会立刻抛弃他离去。

甚至拿着他的人头,作为晋升之阶。毕竟,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废物混。

这便是忠诚的边界,嘴里说的天长地久,其实也只代表当时的想法。一旦情况发生改变,“永恒的忠诚”是否还会奏效,那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去送信吧,你说的这些,本节帅都明白,断然不会拉着你们这些兄弟掉火坑的。”

方重勇勉强笑道。

“节帅,其实何老虎的话,未尝不可,只是说得太早了。

朝廷若是对节帅不义,那也别怪我们对朝廷不忠了。

皇甫惟明可以清君侧,我们也可以。只要我们觉得朝廷应该清理,便可以清君侧。”

车光倩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果然,还是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了么?”

方重勇摇头叹息,自言自语说道。

车光倩不知道这话是啥意思,不过他觉得方重勇应该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于是将竹筒挂在腰间,抱拳行礼告退。

等他走后,方重勇看着蜡烛上摇曳的火光,忍不住一阵嗤笑。

“动荡的时代开始了。

五姓七家的高门大户,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你们准备好迎接新时代了么?”

……

云中城的城楼上,李良臣紧张的看着城下空空荡荡的场地,那些攻城用的云梯,如同垃圾一样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却没有任何人去管。

回纥人一来这里就猛攻城池,虽然因为缺乏攻城器械,回纥人的攻城效率很低,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呀!

李良臣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在付出了极大伤亡,动员全城百姓守城后,才勉强保住云中城不被攻破。

饶是如此,他也是感觉身心俱疲,摇摇欲坠了。

“岳父,看来回纥人是撤了。”

李良臣的女婿,回纥某部首领舍利葛旃,安慰李良臣说道。

铁勒九姓内部的关系,或者说恩怨情仇极为复杂。回纥内部,也是势力众多,回纥可汗并不能如臂使指一般,操控所有回纥部落。

有些回纥小部落,实际上对大唐是深度依附的关系。他们跟铁勒其他姓氏,在风俗上毫无区别,仅仅就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舍利葛旃便是如此,其部族与李良臣部共同进退,世代联姻。

“回纥人,为什么突然撤走了呢?莫非是要引诱我出城?”

李良臣一脸诧异,眉头紧锁,没搞明白来龙去脉。

“首领!朔方军的旗帜!那边,看那边!”

李良臣身边一个亲兵高声喊道!

其实不用他说,很多人都看到了。

走在最前面,帅旗上绣了一个偌大的“方”字!

“节帅!是方节帅,方节帅来救援了!”

李良臣激动得大喊大叫,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一般。

“开城门!某要亲自去迎接!”

李良臣兴奋的指着亲兵大叫。

甚至不等亲兵下城楼,他自己便率先来到城门处,命令城门官打开云中城大门。

不一会,云中城南面大门洞开,李良臣连忙上前,对走在帅旗下的那人单膝跪下,抱拳行礼,声泪俱下道:“节帅,末将死守云中城不失,请节帅入城!”

“李将军,本节帅对自己人,只有一句话:

不抛弃,不放弃!

得知你被围,本节帅便带着三千锐卒星夜兼程前来解围。

昨日与回纥人血战了两个时辰,终于将他们打退。看到云中城仍在你手,昨日血战,确实没有白费。

你为本节帅守城,本节帅便不会负你!”

方重勇连忙上前,将李良臣扶了起来。看到这一幕,他身边众将无不动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