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采风计划

盛唐挽歌 采风计划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周,最迟下下周,将会去新疆采风,先到哈密,再到乌鲁木齐;然后转到南疆,去阿克苏,喀什这些地方,路线到时候再说吧。

具体是什么时候去,取决于国税局啥时候把我的所得税退给我,有了那三万多块的退税,我就有银子出去浪了。

很多读者可能没看出来,这本书里面很多不起眼的人和事物,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少取自墓志,考古,不见于正史。为了尽量构筑一个完整的场景,很多时候查一个地名我都会查半天。

比如说那个吐火罗使者祁斯,向基哥朝贡所献狮子与五色鹦鹉,就是来自墓志记载,出自他的孙子罗何含。后来,祁斯以吐火罗大首领而任唐南衙禁军十六卫之一的监门卫大将军,官正三品,封爵为从一品酒泉郡王,封户为食邑二千户。

官很大,不过那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了,也只是荣誉象征而已。

吐火罗这条线对于中唐历史的影响非常大,这些却依旧不见于唐代正史。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古代,精英们垄断了文化,文人们写了什么作为记录,后人就只能记住什么。所以很多人才说历史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从古至今,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草根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草根文化”,他们在文化上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只看到有捧前者的,没有看到谁捧过后者。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草根才算是真正有了文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从前,草根活着就很艰难了,文化甚至文字,对他们来说,都是很稀有的东西。

然后有些东西不能说,有些人势力太大,有些水太深不能踩,那些内容我就省略不写了,只谈谈网文。

从网文来看,网文其实就是现代中国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化”,以至于现在还没有跟上“精英”的步调,不被那個圈子所接纳。

影响广泛,又被广泛鄙视,尬住了。

然后呢,网文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既然不能向上靠拢,那我一切以市场化为主,向下面下沉,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其他都靠边站,这总可以了吧?

可以确实可以,但让网文的下限变得更低了!

类似的场景有点像什么呢,就好比说没钱人家里又有孩子的,孩子不想做作业,你又没有时间陪他玩,然后就把手机丢给他,让他自己混时间。

至于对于他将来有没有什么影响,这件事到底妥不妥当,那不重要。学校也是快乐教育,反正都可以毕业的,至于毕业以后如何,那也不重要。

这样转了一个大圈回来以后,你就会发现,从前是文化草根的人,将来还是一样。他们好不容易挣脱了文化的枷锁,看到了一点点“文化破圈”的希望,然后又被限制回了“升级版草地”的固留地里面。

画地为牢。

为什么普通人,就非得去看那些侮辱智商的书,就不能受到更向上的文化熏陶呢?

为什么就不能在娱乐自己的时候,学到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呢?

为什么就要低那些所谓的“精英”一等呢!

为什么网文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呢?

某些自以为是的人,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把那些逻辑思维不强,智商也普通的平凡人当傻子糊弄?

能不能不要欺负那些普通人看不出你在愚弄他们?

我看到有些狗屁不通的书,还有那么多人叫好,其实心情是很沉痛的。有的书,我甚至在几十万字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圈钱的无良产品。

但是我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写自己的书,我只能尽力把自己的书写好,别的也做不了什么。

这种心情就有点类似一个学校的代课老师,你看到自己的学生已经无药可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万劫不复,却无法做什么的无力感。

你揪住他的头发,猛扇他耳光,告诉他你这样下去人生就毁了,也比不上现实给他上一课。他被现实教育,知道疼,自然就知道改,要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

所以我反过来想想,又感觉进化论其实挺仁慈的,虽然它对于个体来说比较残酷。

古早时期网文某位大神就说过:作者不要同情读者,那些只是伱的顾客而已。而你读作写手,写作妓女。

卖文如卖身,写文如下海。只是买卖而已,无关事业情感,别太当真就行。

他说话直爽,我是很佩服他的。

甚至还有位大神说过:骗一天是一天,反正网文的结局就是崩,钱到手就行。

我不评价这些话,但我在现在这个“以订阅论英雄的时代”,对此深有感触。可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我现在小心翼翼的在娱乐性与知识性之间做平衡,确实知道怎么写比较赚钱。而我又是个很实在的人,不会做出那种嘴上是一套,笔下又是一套的事情,很多事情又做不出来。

就是说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草根,也只会写草根看的东西,但是……

我还是不想写毒草出来。草根里面自然有毒草,什么叫毒草懂的都懂吧,不用我展开说了。

玩梗的,当曹贼的,夫人嫂子好的,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爽点,扮猪吃老虎流,情绪控制流,耍猴流之类的写作技巧,我都是知道的。那些可以把读者诓骗进来,骗一波流量,怎么把开局写成天胡的技巧我也是知道的。

我没写,但我研究过,而且仔细揣摩过,只是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没有写。

骗读者的技巧我知道却没有写;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不是一日之功,短期不见效。

换你是我,如何应对?

诛心的问一句:你是因为什么来看历史网文的?历史网文,又有什么值得你去看的?

最近没事就翻《毛选》,我似乎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坚持写历史文,以及我要写什么样的历史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