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305章 北斗七星高

盛唐挽歌 第305章 北斗七星高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城内,气氛紧张而压抑,士卒们时不时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前方战败的消息已经传来,鄯州北部的吐蕃军已经全军覆没,亹源与祁连草场也被唐军攻占。

这是一场动摇全局的大败!

简单说,如今攻守易势,现在是吐蕃人需要担忧唐军西进,攻打黄河九曲之地了!

伏俟城内那间整天都焚烧着熏香的屋子里,乞力徐正坐在软垫上,闭着眼睛听恩兰达扎路恭给他汇报军情。

“前些日子你说禁卫第二军迂回侧击鄯州城,为何没了下文?”

乞力徐睁开浑浊的双眼,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对方,脸上的不满之意显而易见。

“他们……应该是被南下的唐军河西兵马击败了,具体的末将也不知道。”

恩兰达扎路恭叹息说道,连一个回来报信的人都没有,大概率是全军覆没了。

事实上,那支军队抵达湟水北岸以后,有两个选择:向西进攻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城,或者往东北方向走,攻唐军的大后方兰州!哪边兵力空虚就攻哪边!

真要攻兰州了,自己的野心也可以提前实现。

结果现在这支军队居然杳无音信!

正在这时,一个恩兰达扎路恭的亲兵悄悄走进屋子,压低声音对乞力徐说道:“大论,唐军使者送了两个盒子与一封信过来,随后便离开了。”

说完,他将手里的两個木头盒子放在桌案上,将贴身放好的信件交给乞力徐,随即悄然退下。

无论是这位大论,还是他身边的恩兰达扎路恭,都精通汉文。事实上,吐蕃贵族里面精通汉文的不在少数,这是一项战场上非常实用的技能。

“你来念吧。”

乞力徐缓缓说道。

他已然年迈,眼神不是太好了。

“好的大论。”

恩兰达扎路恭接过信,一字一句的念了起来。

信中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吐蕃北路军已经完全被歼灭,后勤基地与战略纵深也被唐军全部占领,吐蕃弓鄯州的南路军已成孤军。

这件事乞力徐也好,达扎路恭也好,都知之甚详,因此也不觉得意外。

第二件是隶属于赞普的吐蕃禁卫第二军,已经全军覆没。

第三件是唐军已得强援,固守石堡城不在话下,甚至还有实力可以摸一摸黄河九曲之地,希望吐蕃大论好自为之。

这三件事里面,第一件是说了一顿废话,第二件是实锤了恩兰达扎路恭的猜测。

真正耐人寻味的,反而是第三件事。

汉人有个重要的习惯,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说。

如果唐军真要攻黄河九曲之地,夜黑风高的时候卷甲而趋不就好了,还用得着特意给吐蕃军主将写封信“提醒”一下?

所以这封信就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看,而是要揣摩那些“想说又不方便说”的意思。

“王忠嗣这是在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派遣使者入长安求和,然后两国罢兵。”

乞力徐叹了口气说道,对面要表达什么意思,他非常明白。

正如大唐无法消灭吐蕃一样,吐蕃也是无力消灭大唐的。两国打打停停也已经将近百年了。

说实话,两国之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过,这才哪到哪啊。

“大论,退兵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在逻些城(西藏拉萨市)的禁军实力大损,恐怕会有一场变乱。”

恩兰达扎路恭不动声色提醒道。

“是了,第二禁卫军已经没有了,四个禁卫军里面,我们现在就只掌控了一个。”

乞力徐幽幽一叹,面色黯然。

“大论,尚氏那边也是实力大损,我们还有机会。

末将建议,由末将带着精兵日夜兼程赶回逻些城起事,先下手为强!

控制赞普,再以赞普的名义剿灭叛乱!”

恩兰达扎路恭一脸激动建议道。

乞力徐没说话,只是顺手打开了那两个极有可能是装着人头的盒子。果不其然,尚氏亲军主将的人头,还有第二禁卫军主将的人头都在其中。

双方都被唐军打了闷棍,力量对比又回到“动态平衡”上了。

不得不说,恩兰达扎路恭的建议确实是简单高效。既然双方的嫡系部队都损兵折将,那么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逻些城和年幼的赞普,那么谁就能在后续的政治斗争中占据先机!

而唐军提出“停战”的事情,目前还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利用这个时间差,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真要走这一步么?你知道走出这一步,意味着什么吗?”

乞力徐看着恩兰达扎路恭低声询问道,声音带着沙哑。

“回大论,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不做,他们也会做的。

大乱之后才有大治!”

恩兰达扎路恭一脸肃然说道。

“如此,那便如你所说吧,我会遣使去大唐议和。”

乞力徐微微点头说道,已然是同意了对方的建议。大论这个官职在吐蕃形同大唐的宰相,但是权力要大得多,掌控了外交与军事之权。派遣使者的权力在大论,不在赞普。

“那事不宜迟,大论请多保重,末将这便带着亲信兵马,日夜兼程回逻些城掌控大局。”

恩兰达扎路恭行礼说道。

二人都不是婆婆妈妈犹豫不决的人,乞力徐马上秘密安排使者奔赴长安,与大唐议和。而当天夜里,恩兰达扎路恭带着南线吐蕃军精锐,轻车简从的撤离前线,悄悄离开了伏俟城。

此时此刻,无论是乞力徐还是恩兰达扎路恭都没有料到。

血染逻些城,动乱遍及吐蕃全境,堪比方重勇前世大唐安史之乱的吐蕃“阳火鼠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挑起动乱的人,未必有结束动乱的能力,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始作俑者的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吐蕃的纪年法中,通常是阴或阳(代表奇偶数)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二生肖(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合起来表示年份。

吐蕃与大唐争夺石堡城的这一年,正好是吐蕃的阳火鼠年。

……

唐军在陇右大胜吐蕃,夺回亹源与祁连草场,击退占据大通地区的吐蕃军,银枪孝节军大发神威,吐蕃大论遣使求和,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派人来长安献俘。

这些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基哥最近一段时间,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大唐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吐蕃人身上占到大便宜了,现在看来,我大唐还是天下无敌的啊!区区吐蕃,何足挂齿!

兴奋之余,基哥下令长安全城大酺,普天同庆。长安一众中枢朝臣,以礼部为核心开始连轴转起来,铺场子的铺场子,开香槟的开香槟,务必要扬我大唐雄风!不能堕了基哥的面子。

然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基哥于长安皇城的城楼上观看献俘典礼。

胜利的喜悦气氛到达顶峰!

基哥稳坐忠于他的长安!

而一系列关于河西“少帅”方重勇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像什么少帅雪夜飞夺峨堡岭,少帅寒霜阴渡亹源峡之类的,已经不值得过多吹嘘了。毕竟,见多识广的长安百姓对这些“奇袭”啊,“偷袭”啊之类的战法已经听得太多,到麻木了。

人们更关注的是方节帅轻伤不下火线,手撕吐蕃禁军主将的细节。

类似“方节帅额中一矢,拔之血流如注,然反手挥刀斩敌酋”之类的生猛剧情,才是长安众多吃瓜群众,喜闻乐见又津津乐道的保留节目。

反正上阵厮杀的又不是他们,真要见识那场面,估计还没打就吓尿了。

至于大唐精锐、天子亲军银枪孝节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则更是街知巷闻,成为长安年轻人的偶像。

甚至有好事之人指出,这一战若不是银枪孝节军一路南下斩断吐蕃人一臂,此刻迎接王忠嗣的,不会是花车,而是囚车。

大唐的胜利,只不过是银枪孝节军的胜利而已,陇右那些唐军只是跟在后面混分的。

当然了,这些杂音都不是主流。官府宣传的调子,依旧是陇右镇及河西镇唐军精诚合作,配合默契,大胜吐蕃云云。丝毫不提王忠嗣当初在前线左支右挡的狼狈模样。

这天夜里,平康坊的某个雅间内,岑参与严庄正在对饮,忙里偷闲摸鱼,顺便打探一下民间关于交子和西北边军等事情的口风。

长安城内各大钱庄,都被官府临时“征用”,强制性的将他们储存的财帛兑换成交子,由太府统一保管,新建了一个衙门进行“大额支取”,对象只针对“钱庄联盟”的成员。

这一手操作,只能说懂的都懂,比方重勇当初在河西发交子的手段粗暴多了。

然而有用也是真有用,交子铺开没遇到什么抵制。因为这些钱庄背后的主人本身就是权贵,他们的财货被朝廷一股脑夺走了,全部换成了交子。

如果谁抵制交子,那不是让他们手里的交子变废纸么?

所以在严庄看来,基哥这个皇帝你说他坏他是真的坏,但你要说他蠢,那他是真的不蠢。

“来来来诸位同窗,酒过三巡了,我们来作诗,现在开始传花环。

题目嘛,最近我大唐在陇右大胜吐蕃,就以此为题作行军诗!”

隔壁传来一位科举应考士子豪放的叫嚷声,随后一大堆人起哄叫好。

岑参放下手中的酒杯,竖起耳朵聆听。

严庄打趣他说道:“哈哈哈哈,岑判官等会去教训教训他们,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崽子们知道什么叫行军诗!”

“严先生过誉了,虽然某不习惯人前显摆,但这可是关于方节帅的诗。这些人要是写得不堪入目,那也说不得在下要过去给方节帅撑撑场面。”

岑参摸着胡须笑道。

陇右的战况,方重勇已经写信告诉他们了,并且要求二人严密注意长安城内的动向,有消息一定会回报。并且如果进奏院的活计干完有余力的话,现在就要开始组建打听消息的机构,并安排可靠又有能力的人加入,不吝赏赐。

现在这一大堆学子们在吹牛陇右的战况,岑参除了写诗技痒难耐外,维护方重勇的名声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年头,在长安写诗就是扬名的一种重要手段。方重勇跟银枪孝节军这次立了如此大功,岂能没有宣传!

二人坐在原地安静的听了一下,发现这些人的作品,都是些堆砌辞藻的庸俗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可不知为何,这些人脸皮奇厚无比,居然还一个劲的互相尬吹,好像在席间吹捧一下,就可以把自己的诗作吹得万古长青一样。

听得一旁的严庄与岑参尴尬癌都要犯了。

正当岑参忍不住要过去“教训教训”隔壁那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科举士子之时,只听见正在给二人收拾桌面,换上新酒水的伙计忍不住吐槽道:“北斗七星高,国忠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诶?

岑参与严庄二人都是识货的,一听这首绝句,就比隔壁那帮人强太多了。

果然,高手就应该是这样在民间“体验生活”么?

“伙计,别走嘛,坐下吃杯酒再说。”

严庄招呼刚才端酒的伙计过来坐。

此人面相粗犷,除此以外,其他特征十分平常,属于那种丢到人群里面就分辨不出来的家伙。

“这位兄弟怎么称呼呢?”

岑参微微笑道,给这位伙计倒了一杯酒。长安城藏龙卧虎,今日落魄街边者,可能明日就高居庙堂了,狗眼看人低的坏习惯要不得。

“某由凉州流落到长安讨生活,科举不中后潇洒度日。

不敢叫出名号怕辱没祖先,二位称呼某为西鄙人即可。”

西鄙人,西边来的“鄙人”,类似“来自西边的那谁”,这应该是个有故事的人。

“兄台刚刚那首诗不错啊,可否让在下抄录一番?”

岑参客套询问道。

“随意,不过有感而发罢了,诗写出来了就是天下人的,想怎么传唱都随意。

只是智勇双全的方节帅让这些无能之辈点评,真是耻辱啊。某是看不惯才随口一说。”

西鄙人面色平静说道,不过表情神态都带着若有若无的不屑一顾。

“某观兄台颇有文采,何以科举不中呢?

如今大唐如日中天,各地人才可谓是人尽其用呀!”

严庄揣着明白装糊涂询问道。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那就只能问问朝中诸公了。某一介布衣,又怎么知道科举为什么不中呢?

某也不是朝中宰相啊。”

西鄙人不无嘲讽说道。

这个人很有趣。

你说他非议朝廷吧,他没说一个不该说的字。你说他是瞎说吧,又好像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意思。

文化人的阴阳怪气,这家伙学得很像啊!

严庄与岑参二人都感慨长安城果然是人杰地灵,又是天子脚下,汇聚了全大唐的人才!

“伙计,结账了!”

隔壁那群科考士子有人喊了一句。

“某去隔壁收桌子。”

西鄙人发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于是很是矜持的对岑参与严庄二人躬身行了一礼,起身来到隔壁雅间。

“各位贵人,本店不收交子,还请见谅。”

西鄙人一看对面的锦袍青年从怀里掏出一张一百贯的交子,面露难色说道。

“狗东西!朝廷新规,不收交子要入罪的,伱再说一遍!

你在狗叫什么!”

那人一耳光将西鄙人扇到地上。

“掌柜吩咐的,不能收。”

西鄙人很是倔强的怼了一句。

他的话激怒了这群士子,尤其是领头请客的那位年轻人,顿时一群人对他拳打脚踢。

“各位贵客,慢着慢着,莫要气坏了身子。”

胖乎乎的掌柜走上前去,狠狠踢了西鄙人一脚,对其怒吼道:“看在同乡的份上才收留你的,狗东西不长眼!本店不收交子,那是不收普通人的,这些是贵客,能不收吗?”

“诸位贵人,对不住了,新来的不懂事。本店收交子,绝对收!”

胖掌柜对着一行人点头哈腰道。

“真是败兴,走了!”

负责结账的年轻士子将一张一百贯的交子甩到西鄙人脸上,随即带着同窗扬长而去。

等人都走光了,胖掌柜将西鄙人扶起来说道:“今天就给你把工钱结了,离开长安吧。长安是非之地,别想着科举了,还是回凉州从军吧。”

“唉,好吧。”

西鄙人跪下给胖掌柜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