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296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

盛唐挽歌 第296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骑着马走出峨堡岭,南面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原。从俄博岭发源的俄博河,如同一条透彻的玉带一样,在绿色的草丛中蜿蜒向东。这条河正是峨堡岭的主要水源之一,亦是当年大汉在峨堡岭筑城的最主要原因。

方重勇骑在马上,身后约一千骑兵。

何昌期与管崇嗣分别带着另外两路骑兵约千人,分进合击,扫荡俄博岭南面外围草场的吐蕃牧民与吐蕃斥候。

这条路往东南方向而去,就是著名的“祁连大草原”,当年吐谷浑的主要放牧之地。

而再往东南,顺着山谷的方向而去,穿过一条不长的碍口,便是亹源边缘的农耕区了!这里便是吐蕃军与大唐对峙而准备的三个主要补给基地其中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哪怕吐蕃人心再大,也不可能一点兵马都不留吧,一场恶战是难免的。

骑在马上,方重勇感觉屁股一掂一掂的,像极了他趴在某个美丽可人的女子身上欢爱,身体要跟着马的节奏一起动,如同在波浪上摇滚一般。

又酸爽,又疲惫!

如果凭借着在床上征服女人,就能征服世界,那就好了啊。

多么简单的游戏规则,努力锻炼身体就行了。长得帅活又好,就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没有那样的世界?

马背上方重勇的思维很发散,东晋的时候或许贵族们生下来就能靠娱乐活到老死,但在盛唐,这种游戏规则显然不适合他这样的“官宦子弟”。

武德充沛的年代里,杀人与被杀,都是寻常事。唯有手中刀,才能砍出一片天!在大唐生而为人,便是要磨练杀人的技术,否则你只能当一条卑微的狗。

当然了,这种技术并非完全局限于学习怎样拿着刀去砍人。这样想的人只配当一个阵前武夫。

领兵指挥、收买人心、捞钱敛财甚至是安抚民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武德而服务。这便如同一把刀需要刀刃,亦是需要刀柄和刀鞘一样。只有好刀刃的刀走不远,也用不长。

吐蕃人正是因为有刀刃而无刀鞘,穷兵黩武盛极一时后落得崩溃千年。

脑子里正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方重勇忽然看到视野尽头,似乎有一支辎重的队伍,骡子拖着平板车在草地上行进。

他对不远处的辕门二龙喊道:“帮本节帅看看,那支队伍是什么旗帜。”

方重勇隐约看到车队里有彩旗,但看不清上面画了什么图案。彩旗本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哪怕是唐军,也会在某些场合使用彩旗。

“节帅!这是吐蕃象雄茹的风马旗!一般是吐蕃囊霞才有的!”

辕门二龙中的乌承恩对着方重勇喊道,他在河西军中二十年,对于吐蕃军队的旗帜早已烂熟于心。

松赞干布对吐蕃进行的行政区改革,政治军事一体化,便是所谓的“五茹六十一东岱”。一般一個“茹”下面十个东岱。不过松赞干布征服了象雄地区后,却并未设立“象雄茹”。

吐蕃为什么不设立象雄茹呢?

因为象雄据传在上古时期,雄踞青藏高原西南,鼎盛时期人口推测超过千万!

那时候青藏高原气候温暖湿润,象雄所在的西藏阿里地区,是成片成片的草原与森林,气候宜人。换言之,象雄曾经创造过相对水平极高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因此为吐蕃深深忌惮,并且象雄地区的文化,还反过来深刻影响着吐蕃的文化,同时也是苯教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被征服者反向文化渗透征服者的又一个例子。

既然已经用武力打散了象雄的政治体系,吐蕃人当然不希望象雄作为一个完整政治实体存在。

虽然吐蕃国内不设象雄茹,但唐军习惯把象雄那边的十个东岱,统称为“象雄茹”加以区别。这些人,通常都被吐蕃军中的禁卫军,驱使到前线与大唐对阵当外围炮灰,经常从事后勤运输的相关任务。

象雄地区的东岱,向来都是吐蕃军中的“囊霞”大户,承担后勤任务。西部的唐军边军也是看到风马旗,就知道这是吐蕃军的后勤队伍。

论钦陵之后,吐蕃也开始军事专业化,打仗不再是青壮前方作战,老弱妇孺后方补给了,三大补给基地也是因此设立。调动象雄如与苏毗如的东岱,负责后勤与外围侦查任务,也是吐蕃军中常态。

在河西打了二十年仗的辕门二龙,将这些告知了方重勇。他们看到行进缓慢的车队逐渐靠近,这下方重勇也看清楚了,都是花花绿绿的彩旗,上面并无图案。

尼玛,难怪看不清的!

方重勇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他之前还以为自己是在女人身上冲多了,搞得视力下降。

“吹号角,打旗语。让弟兄们冲上去把吐蕃人的队伍杀散,放他们跑路!辎重留在原地,让刘贡派人来舔包。”

方重勇对乌承恩下令道。

“舔包?”

乌承恩一愣,没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搬运物资到峨堡岭。”

方重勇面无表情解释了一句。

“得令!”

乌承恩大吼了一声,随即从怀里掏出号角,直接吹了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早就等得不耐烦,要冲上去砍杀的银枪孝节军士卒,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在草原上纵马奔驰,朝着吐蕃人的后勤车队冲去。

一边冲刺,一边拿出马弓射箭。一面又一面“风马旗”被砍倒,那些来自象雄的吐蕃军三流士卒,毫无抵抗意志,扔下车队就撒欢了跑路,速度比兔子还快!

原本以为的恶战,变成了一边倒的骑马与砍杀。好在这些都是战功,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们也没有矫情的嫌这嫌那。

方重勇双腿夹着马鞍,双脚踩着马镫,骑在马上,孤零零在远处抱起双臂,冷冷看着眼前一边倒的厮杀,忍不住心中一阵阵的好奇。

吐蕃军的主力,到底在哪里呢?不可能后勤基地都没有吐蕃军主力吧?

据他推测,峨堡岭上的驻军,应该是来自苏毗区负责警戒任务的吐蕃二流军队,装束与装备都比较接近羌人,战斗意志薄弱,很可能是苏毗区孙波茹的人;

而现在这支运送辎重的后勤部队,则是来自象雄区的后勤兵,乃是吐蕃军中的三流军队,看到唐军骑兵就跑路。

吐蕃王族与后族所属,盛产大论的卫茹军队,为什么没看见呢?

方重勇当年就是从他那位吐蕃便宜“义兄”恩兰达扎路恭那里,打听到对方就是出自逻些城以北一个吐蕃权贵之家,正是隶属于卫茹的王室禁卫军家庭。

他是来自卫茹的托岱东岱,这里就是吐蕃禁卫军一部的基本盘。

所以达扎路恭当初对于苏毗区孙波茹的叛乱,镇压很彻底。对于吐蕃卫茹的人来说,吐蕃孙波茹的人,未必比大唐的人更亲近。

大唐的金城公主还嫁给吐蕃赞普了呢!套关系谁不会啊!

吐蕃的象雄、苏毗、森波、吐谷浑(这个是后来加进去的)被叫做内四族,其贵族不是吐蕃自己人,在吐蕃国内贵族里面是二等甚至三等人。

很快,战斗结束,结局毫无悬念。

方重勇骑着马上前查看情况,这种规模这种烈度的战斗,压根不需要他鼓劲,更不需要他骑着马带头冲锋。地上尸体不少,基本上都是吐蕃军的,一个披甲的都没有。

平板车上都是用麻袋装的粮秣,用绳子捆起来的干柴干草等物,还有一些奶制品,并没有什么稀罕货物。

“方节帅,卑职刚刚问过俘虏了,他们是去给峨堡岭上的守军送粮秣与柴草的。他们所属的囊霞,果然是象雄区的古格东岱,与苏毗茹毗邻,他们都是一同被赞普动员的奴隶兵。

光行军就走了两个月!”

乌承恩一脸古怪对方重勇说道。吐蕃这波是全国总动员,非大唐毗邻区的炮灰居然动员了不少人过来,所图非小啊!

“知道了,准备进攻亹源吧。”

方重勇面色淡然摆了摆手,却是对郭子仪说的那件事上了心。

吐蕃军方高层,果然对大唐的军事部署了若指掌!起码打了两个月的提前量!

如果按照正常的军事部署,此刻方重勇应该已经带着河西军精锐出征西域了,说不定军队已经到龟兹了。

正是因为裴宽遇刺那档事,方重勇才被迫返回长安,一来一回耽误了一个多月。

事实摆在眼前,如果光靠吐蕃与大唐毗邻地区的军队,压根没法跟同时跟河西与陇右两个节度使麾下边军抗衡。吐蕃国内的山路又不像大唐修成官方的驿道,行军速度要慢不少,他们调兵需要很多时间的。

这一战,只怕是早有预谋了,只是吐蕃人没有预料到大唐国内的突发事件。

这一次,是方重勇头一回担心王忠嗣能不能顶得住!

吐蕃这波对石堡城是志在必得啊!

“走,继续往东南方向走,在狮子口与何昌期他们会合。”

方重勇对乌承恩吩咐了一句。

……

六个时辰后,亹源以东的狮子口山谷,银枪孝节军的三千骑兵,终于在此地汇合。

何昌期与管崇嗣分别给方重勇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何昌期带来的好消息是:峨堡岭以南,已经被肃清,并无多少吐蕃军队,只有零星斥候。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抓,问到了一些信息。总之,亹源以西没什么伏兵之类的,直管往亹源莽就是了!

管崇嗣带来的坏消息是:从俘虏口中得知,峨堡岭以西的祁连地区,有吐蕃的一个东岱在此放牧,军队数量不详,估摸着顶天也就大几千人。

所以摆在方重勇面前的难题是,银枪孝节军的队伍也就三千骑兵不到,是继续向东攻打吐蕃人的后勤基地呢?还是先往西击破吐蕃偏师呢?

如果选择掉头往西走,虽然可以解除隐患,但却不得不走回头路,还要放弃已经唾手可得的攻击机会。

等杀穿祁连地区(青海省祁连县),再掉过头攻亹源,吐蕃军指挥官哪怕是傻子也回归神来了吧?

如果选择继续往东,以上的隐患都没有,但祁连地区的吐蕃军只要把狮子口堵住,银枪孝节军就会被吐蕃军堵在亹源,被东西两头夹攻,结局如何就不要幻想了。

那必定是一场生离死别的战斗。

当然,也可以选择分兵,只是分兵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边的战果一样都拿不到。这个想法在心中一晃而过,就被方重勇给否决了。

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人路上捡到钱包一样,要么自己私吞当做无事发生;要么全部交给警察也当做无事发生。

万万不能选择又贪钱又交一部分给警察,那样就会变成有事,而且是有大事发生了。

方重勇撇开众人,坐在一个小火堆跟前,看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心中在反复权衡利弊。

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等你把一切准备好了,让敌人按照你预想的姿势在床上躺好了,一丝不挂随便你摆弄!

沙场之上,危机经常会出现,而且常常是那种猝不及防又令人胆战心惊的情况。

继续向东?还是掉头向西?

这大概就是此战的胜负手了,方重勇暗暗想道。

他忽然想起前不久的安禄山,在风陵驿给自己算的那个,要他老命的拜火教“占卜”!

只怕安禄山当时也是跟自己现在一样的心情吧?

做错了选择,很可能就是死。

因为当事人压根没有勇气去猜,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虚无缥缈的神明和运气。

这是何其可悲,人若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怎能相信运气?

“方节帅,马匹已经喂好,我们现在应该趁着夜色进军么?俘虏说亹源的吐蕃军主力南下了,迟恐生变。”

何昌期小心翼翼的来到方重勇身边,压低声音建议道。他还不知道峨堡岭西边有吐蕃偏师的事情。

“你说得对,迟恐生变。”

方重勇站起身,拔出疾风幻影刀,对已然围过来的几个将领,举刀朝天大喊道:“众将听命!上马,开拔,今夜就杀穿亹源,有进无退!”

“方节帅,峨堡岭以西的祁连地区……”

管崇嗣一脸忧虑没敢直接当众说出来,这个消息就是他审问俘虏审出来的。冲亹源固然是令人热血沸腾,但被吐蕃军夹击就不太妙了!

“这次赌一把大的。

赢了银枪孝节封神,输了我们浩浩荡荡去阴曹地府继续闹!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大丈夫就是要意气用事,不惧生死岂不快哉!”

方重勇将疾风幻影刀收入刀鞘,拍了拍管崇嗣的肩膀,就朝着自己的战马走去。

“走啊,怕他个鸟!”

何昌期用力拍了一下管崇嗣的背说道。

然后他连忙跟到方重勇身边,不动声色的拍马说道:“节帅放心,某何老虎不是白叫的,等会一定冲在最前面,不让那些吐蕃人伤您分毫。此战之后,让天下人都知道咱们银枪孝节军的厉害。”

“你这话真要自带狗头才行啊。”

方重勇无奈叹了口气,揶揄了一句。

“什么狗头?”

何昌期一愣,却见方重勇已然翻身上马,火光之下身型伟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