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291章 援神,启动!

盛唐挽歌 第291章 援神,启动!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勤政务本楼的书房里,基哥面无表情听着高力士的汇报。

方有德的要求其实是很奇怪的。

因为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哪怕是想在汴州一带养老,那也不能只要汴州,必须还得把汴州西边的郑州,还有北面的滑州都拿到手,以这三州为核心建一个藩镇,正好扼守黄河南岸节点与运河。

区区一个汴州,前不靠黄河,后没有全占运河所有区域,这能顶什么用呢?

更何况,一千兵马能干啥?就算是羞辱人,基哥也不可能下达这样的政令啊!

“全忠这是真的想隐退啊!”

沉默了很久,基哥憋出来一句话。

“回圣人,确实如此。若不是无心权位,谁会甘心就这么让出神策军大将军的职务呢?”

高力士不动声色的劝说道。

“这样吧,将滑州,郑州,汴州,宋州四州合为一镇,设宣武节度使,其他三州各屯扎两千人,各设一个军。

汴州为宣武节度使驻地,设一军四千人,总计四个军一万人。养兵的费用从运河的过路费里面收便是了。

你再去问问全忠,看这么安排合不合适。”

基哥一边用手整理袖口,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事实上,在黄河以南的要害地段设野战军,早就有朝臣提出来过,目的就是为了镇压长江以北到黄河以南这个区域可能爆发的民乱,方有德不过是把这个提议政策化了。

属于政策落地而已,不算什么独创。

现在基哥之所以往大了搞,实际上也不全是为了打发方有德,而是有着自己的全盘考量。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是大唐最重要的钱袋子,这么重要的钱袋子怎么能没有军队看着呢?

从关中调兵到两淮与河南,太费事了!而民乱的战斗烈度又不高,在河南有运河经过,又挨着黄河的几个州建立一个节度府,往北可以卡住河北,往南可以威胁两淮!

只一万人,就把关中以东的大片区域给控住了!不得不说,这个布局非常有水平。

平心而论,基哥纸上谈兵的本事还是不错的,起码在朝臣眼中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蠢驴皇帝。

基哥现在就是想说服方有德,让对方开开心心的去汴州赴任,而不是表面上答应,到了地方以后摸鱼搞出一大堆幺蛾子。

高力士得到授意,匆匆忙忙的前往一墙之隔的永嘉坊方氏宅院。没多久,他又跟方有德一齐来到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御书房面圣!

一看到方有德来了,基哥就知道事情没有谈妥。

他面色不虞,微微皱眉,端坐于御书房的龙椅上不吭声,也不跟方有德打招呼。

“圣人的诏令,权柄过重。微臣不能接受如此大权,还请圣人三思。”

方有德伏跪在地上不起来,头也不抬。

“全忠啊,别的将军都嫌兵少,只有你嫌兵多,你让朕如何是好啊!”

基哥将方有德扶起来,感慨叹息道,一直在那摇头不止。

“圣人,汴州一地,一千五百人,这是微臣的底线。如今四海升平,汴州不需要那么多兵马!”

方有德非常强硬,就是不接受基哥的任命。

“这样吧,扩编到两千人,驻地是汴州。朕再给伱一个护漕使的职务,你就用这两千人马维护运河沿岸,处理相关事务吧。”

基哥脸上带着神秘笑容,就差没直接说“到时候你只管敞开了捞钱”。

维护运河这差事有多肥,在大唐可谓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沿运河州县又没有战事,拿着刀又有官方身份的人若是想捞钱,有的是办法。

而且这些灰色收入,都是朝廷默许的。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兵丁们巡查运河周边,赚点辛苦钱碍着谁的事情了么?

“圣人,巡河的事情简单,可管理运河的事情微臣做不来。

请圣人给微臣配一个搭档,也就是河南转运使,运河政务归他负责,我二人在同一个衙门办公,互相配合即可。”

方有德提出了一个新职务,是目前朝廷还没有,但很多人都提过的!

也就是把朝廷中枢目前有的“转运使”一职,单独拎出来,分割权柄往里面加前缀。

比如说河东的物流就归“河东转运使”来管,河南的物流就归“河南转运使”来管。现在中枢的转运使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分权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了,转运使还是由宰相兼任,管理各区域的转运使,算是政务细分。

河南转运使要管理区域物流,手里没有人没有兵那是肯定不行的。办差人员没啥问题,李林甫这边也就一句话的事情;至于兵马,方有德这里就是现成的了。

想明白这些以后,基哥脸上的阴霾果然一扫而空。

“圣人,汴州连接四五个繁华州郡,不如朝廷以汴州为中心拓展铺开交子,借着运河的便利,必定事半功倍。

可派第五琦前往汴州打理此事,顺便担任河南转运使。”

高力士在一旁附和说道。

基哥微微点头,其实他也差不多是这么打算的。基哥拍了拍方有德身上的尘土说道:

“这样吧,两千精兵,由你自行招募并训练,军械从洛阳府库里调拨,军费从运河收入里面取便是。

虽然宣武镇驻地是汴州,但允许你那两千兵马沿着运河自由调度,这样总行了吧?

至于河南转运使的事情,朕会让哥奴去办的,总之不会让你吃亏。”

“谢圣人恩典!”

方有德恭敬行礼道,随即转身便干净利落的离开了兴庆宫。

等他回到家以后,这才忍不住长叹一声。牙兵凶猛,千人足以。

真正临阵的时候,数百牙兵以一当十,就足以逆转战局了。

要是有一万牙兵,他都能够横行十个州了,要那么多废而无用的士卒做什么!他又不可能训练一万牙兵,也管不过来!

除了徒耗钱粮又引人注目,还会被人孤立外,不会有任何效果。

汴州毕竟是大唐腹地,一万兵马太扎眼了,天子也会有眼线随时盯着你。到时候啥事都办不成。

两千兵马则是小了一个数量级,可谓是木隐于林,方便悄悄做准备。

大唐中枢从上到下,谁也不会在意某个管辖两千人的将领平日里如何。方有德将会逐渐“淡出”政坛,算是“大隐隐于朝”。

实际上,两千人方有德都觉得太多了!

当然,他现在的所有谋划,都只是以防万一,方有德也不会轻易走到那一步。

“将来的事情,希望不会如你所说吧。”

方有德自言自语般叹息了一句。

……

河西的夏季来得很早,初夏时节,白天的日照就已经相当夸张,晒得人眼晕。

方重勇窝在河西节度府的节度使书房里看公文,阿娜耶则是在给他做“体检”。

“哼,除了有点肾虚外,其他还好。妾身给阿郎开个补肾的方子,吃一个月就好了。”

阿娜耶白了一眼方重勇说道。

“公猪配种是这样的,以后不要大惊小怪了。”

方重勇摆了摆手,淡然说道。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会肾亏,还不是在长安那段时间玩女人玩坏了,后面赶路又没有好好休息。但是具体细节就没必要跟阿娜耶说清楚了。

“早就跟你说过了,越是世家女越骚,碰不得的。你就是不听。”

阿娜耶一边在那碎碎念,一边查看方重勇给她带来的新医书,好几个大木箱子装着的。

方重勇不想搭理对方的粗话,还是在一旁看公文不说话。

“阿郎,你看你看,长安真是什么医书都有啊,还有教咒语呢!

咒语也能看病么?”

她翻到一本靠“施咒”治病的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上面的每一个字分开她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在唐代,咒术行医不仅大行其道,而且科举的医科还考试考这个呢!

方重勇在心中暗想,民间常言“无医为中医”,大概是老百姓真被那些奇形怪状的庸医给搞怕了。生病了宁可自己扛着,就算是在享受中等水平医疗。

民间疾苦确实不是个形容词啊。

咚咚咚!

书房的门被人敲响,方重勇微微愣了一下。

其实今天他本来打算是让阿娜耶用美色来给自己做“体检”的,不过既然有人说他是肾虚,那方重勇也没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了。养生嘛,能养就得养,别因为好色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不过之前方重勇给侍从交待过,不要敲门影响自己玩小妾,为什么门还是会被人敲响呢?

正在他愣神的时候,门外传来何昌期焦急的声音:“节帅,出大事了!您快去衙门大堂!”

“快去快去,不要打扰我看书!”

阿娜耶头也不回的摆摆手敷衍道,蹲在箱子旁边翻书。

来到河西节度使衙门大堂,方重勇发现郭子仪等人居然都已经一身戎装,穿戴整齐在此等候了。他轻咳一声掩饰迟到的尴尬,环顾众人询问道:“这么着急是出了什么事情么?远征西域的准备不是一直在做么,你们何以聚集于此?”

“方节帅,斥候来报,吐蕃四十万大军急攻石堡城!兵分三路袭击陇右节度使防区!

我们要不要出兵鄯州增援?”

郭子仪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问道,面色不算焦急,但言辞相当恳切。

大唐的边镇野战军都是很警觉的,他们对于吐蕃人来袭的反应,基本上都比朝廷的反应快五天到十天,比节度使衙门快半天到一天!这个也是边军军使存在的意义,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自行决断。

方重勇都还不知道吐蕃人奇袭石堡城的事情,赤水军就已经提前半天知道了。

“朝廷有军令么?”

方重勇沉声问道。

“衙门里已经有专人写公文快马送去长安了,人刚刚才离开凉州。”

何昌期在方重勇耳边小声说道。

“嗯。”

方重勇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劳师远征去鄯州,那就是去送人头啊。”

方重勇忍不住长叹一声。

这么崎岖的道路,等部队走到兰州,士卒和马匹就没体力了,赶到鄯州后还要上阵打仗。

完全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吐蕃人出兵的时间,比大唐中枢预估的时间提前了两个月到三个月!河西这边在准备远征西域,原本是预定一个月以后调拨一支一万人的精兵到鄯州以北屯扎,给王忠嗣助拳的!

人去了以后,还要等凉州与甘州秋收了将粮草运过去,才算是军队部署到位。否则陇右那边缺粮,打什么打啊!

没想到吐蕃人进攻的时间居然提前了!而且还提前这么多!

吐蕃人以前进犯大唐的时间非常有季节性,秋收后出兵,在青藏高原外围较为温暖的地区过冬。待春季时无论胜败,皆要返回青藏高原进行春耕,周而复始!

结果现在吐蕃人不讲武德居然初夏出征,难道真的不管自家粮食收割了么?

其实不止是方重勇在想这个问题,节度使衙门内所有人都在怀疑吐蕃人是不是疯掉了。

“方节帅,支援陇右兵马乃是势在必行。不是说我们想躲就能躲得过去的,请节帅三思啊,兵贵神速!”

郭子仪站出来叉手行礼建议道。

“方节帅,不如末将带银枪孝节军精锐一千人,先南下鄯州探路。”

王难得出列说道。

银枪孝节军的一千人,用在关键地位,足以逆转乾坤。说实话,方重勇还舍不得将这些人丢到鄯州去当天线宝宝。

“援助,那是肯定要援助的。”

方重勇摆了摆手,示意众将安静下来,他一句话就定了调子。

且不说朝廷肯定会让河西兵马支援陇右,就说私人关系,现在的陇右节度使是王忠嗣,方重勇的老丈人,他能不去么?

他不去,别人会怎么看待他这个人?

于公于私,这一战都跑不掉的!

“但是真不能去鄯州。等我们到鄯州,兵疲师老又缺粮,怎么跟吐蕃人斗?”

方重勇环顾众人质问道。这一战不是不能打,而是河西兵马去了鄯州以后很吃亏!

说得难听点,这就是添油战术,让唐军跟吐蕃人在石堡城一线绞肉。这种打法就是围绕着石堡城,唐军与吐蕃军双方攻城,防守,换防,打援,循环然后再循环。

直到一方撑不住为止。

方重勇心中有一个大计划,他不想跟吐蕃人在石堡城耗着!

仗,不是这么打的!

“某亲自带队三千银枪孝节军,再配合原驻地的大斗军,凑足一万人。我们出大斗拔谷,南下翻山痛击吐蕃腹地,围魏救赵!

赤水军保持警戒,以麻痹吐蕃人。”

方重勇用拳头狠狠砸了一下桌案说道!鄯州是不能去的,去了就把精锐全耗在那里了!

方重勇的计划说简单其实非常简单。

大斗拔谷以南的台地,是吐蕃的一个后勤基地(甘肃门源县),有重兵把守!而且山路崎岖。

以往,都是吐蕃人顺着这条路北上,从山坡冲入大斗拔谷,然后攻打河西边镇的防区。

如今,方重勇这么玩,算是“寇可往,吾亦可往”了。

但人家吐蕃人是顺着山坡往下冲,唐军打回去则是要逆着爬坡往上爬,那难度能一样么?

河西节度使衙门大堂内鸦雀无声,那些刀口舔血的将领们,一个个都乖乖闭嘴,不想当出头鸟。

“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是因为害怕,不敢逆势奇袭么?”

方重勇看着众人,面带嘲讽询问道。

“我等皆听从节帅号令!”

众将一齐叉手行礼道,盔甲因为摩擦,发生刺耳的响声!

“我们难,吐蕃人更难。我们能集中兵马,吐蕃人更能集中兵马。

大丈夫披坚执锐,马革裹尸岂不快活,何必做小女儿姿态!

此战我亲自领兵,只进无退!”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一刀斩在面前的木质桌案上,将其一分为二。

“再有言不可出兵者,与此案同。

各部听命行事,一个时辰后出发!”

方重勇将刀收回刀鞘,径直走出衙门大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