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269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

盛唐挽歌 第269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夜,河西节度使衙门隔壁,那间大院子四周,有一百多赤水军精锐在到处巡视,遇到可疑人物,都会直接抓到河西节度使衙门审问。一阵打骂后关押起来。

而这间负责印刷交子的大宅院,哪怕到了夜晚,都依然灯火通明。

有工匠在赶制面额为一绢的雕版,有工匠在制作墨水,还有工匠在把大张的专用楮纸,裁剪成雕版的大小。最里头的一个院子内,交子的印刷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空气里弥漫着油墨的香气。

这里除了方重勇和他身边的岑参外,没有一个闲人。春天西北的夜晚,气温不算舒适,但院子里的这些人似乎毫无察觉,依旧是忙得不停手。

“方节帅,这薄薄的一张纸,便可以替代绢帛,在市面上为所欲为么?

用它真的可以买牛买羊,甚至用来买奴仆么?”

岑参从怀里拿出一张交子,递给方重勇询问道。

“其中关节一言难尽,你随我来书房详谈。”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超越时代的猛兽已经出笼,是福是祸,那都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了。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方重勇觉得,关于他这个人的评价,或许要几百年甚至千年以后的人才能给出适当的评价,现在想那么多,纯属吃饱了撑的,想干什么干了便是!

方重勇今日全程目睹了凉州城集市里的众多商贾,是怎么在赤水军的威逼之下,不得已拿出绢帛兑换交子的。

为什么是一比一兑换,而不是多发交子少收绢帛?

方重勇的考虑是要尽量减少通货膨胀,至少不要在一开始的环节便天然通胀。目前交子只能算是“国内货币”,还算不上“国际货币”。想把交子推广到西域,那要看河西边军远征小勃律,战果如何。

唐军兵锋所到之处,便是交子横行之处。

二人来到河西节度使衙门书房,于桌案前对坐。

方重勇从怀里掏出一包散茶,让府里的下仆冲了一壶茶。他给岑参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发行交子,事关重大,并非只是取代绢帛而已。”

方重勇面色凝重说道。

岑参微微点头道:“愿闻其详。”

“假如岑判官是家里有数十亩地,还要轮耕养地,只能勉强糊口的普通百姓。

而某是一州刺史。

去年年景不好,今年春耕又来了,岑判官家中无余粮,需要到市集上买种子,买农具,还要交租。

那么岑判官要怎么办呢?”

方重勇抿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问道。

“那自然是找本地大户借贷,先渡过难关再说。

只是这借钱虽然容易,可还钱就难了。九进十三出那都是寻常,哪个人还得起?”

岑参轻叹一声说道。

很多事情都是明摆着的,不说也罢。

“此话确实不假。

现在,某这个州刺史,看到民生艰难,想拉岑判官一把。所以某便以官府的名义,从府库里借贷一些钱给岑判官。

嗯,也不算很多,差不多就十贯吧。

利息当然不能高对吧,如果高的话,就跟高利贷差不多了。

于是岑判官拿到官府的钱,千恩万谢的走了。之后拿着这十贯钱去买种子,买农具,不必细说。

可是今年的年景又不好,还是颗粒无收。岑判官自然是没钱还,又不敢忤逆官府的权威,便只好把儿女抵押给官府。

然而对某这个州刺史来说,府库里的财帛那都是有数的,亏空了就要拿官帽顶罪。所以某只需要岑判官还钱而已。某家中有不少奴仆,也并不需要岑判官卖儿卖女啊。

所以岑判官最后还是得把儿女卖给本地大户,得来的钱,用来还官府的账。

虽然某知道这些事,但作为州刺史,借贷给你的钱是朝廷的,不是某自己的。某就是想拖延,那也没法拖延,是不是这个道理?”

方重勇微笑问道,喝了一口茶水。

岑参不说话了,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自耕农没有任何抵御天灾的风险,就更别提人祸了。

他从方重勇说的问题就知道,这位对于地方政务非常熟悉。对方现在能干到河西节度使的官职,起码一大半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与见识。

从刚才那番话便可以得知: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员,哪怕是想帮这些自耕农,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最后还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而官府一旦介入民间借贷,万一遇到天灾人祸,出现财政亏空谁来补足?

借出去十贯钱收不回来,那么就要从别处去补回来,甚至要在别处多收十贯的税!

要不然,这钱总不能说让天子出吧?

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哪怕不腐败,哪怕不跟地方大族沆瀣一气,他们能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的!

价值十贯的绢帛,需要人去织布;而十贯的铜钱,则需要铜去铸造,需要烧掉大量木柴去冶炼。

这些损失,谁能补齐?靠那个破产的农民吗?

“所以转了一圈,官府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对么?”

岑参苦笑道。

方重勇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插嘴。

“那么某再换个说法。”

方重勇又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某这个州刺史,印了十贯交子借给岑判官。还是一样,今年遇到天灾,颗粒无收,这十贯交子等于打水漂了。

一年之期已到,现在官府要去找你收债了,某这个州刺史应该怎么办呢?”

方重勇反问道。

岑参想了想,总感觉好像被一层纱布遮住眼睛了一样。这个问题跟上一个很像,但却又不完全相同。

“朝廷可以再印一张交子,让某以官府的名义,将这张交子再借给岑判官,让伱渡过今年的难关。今后你家要分五年,将欠下的两张十贯交子还清。

虽然这样依旧不能立刻救岑判官一家于水火,起码给了你活下去的希望。这样岑判官就不会在卖儿卖女也无法脱困的情况下,拿起锄头去当盗匪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方重勇从怀里掏出岑参之前递给自己的那张价值十绢的交子,在对方面前晃了晃说道。

“可是之前印的那一张……”

岑参脑子还没转过弯来。这交子虽然可以印,但要印多少,却又不好说。

方重勇刚才说的两种情况,只有一点细微的差别。然而就是这点差别,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方重勇没有点破,静静等待着岑参慢慢思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话用在此处非常合适。

没有交子以前,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是没有铸币权的。

或者说铸币权受到了严格限制。

全国挖出来多少铜,那就有多少发行钱币的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就只好用可以使用的绢帛为流通物,实际上只能算“以物易物”。并且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说私铸铜钱。

以方重勇所说的第一个例子来说,每一文钱的财政损失,都是由官府本身承担的。农民还不起,那就直接变成了无头账,官府没有任何缓冲余地。

要么逼得破产农民家破人亡,要么官府咬咬牙承担损失。

而发行了交子以后,中央政府就等于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央行,可以根据需要去发行交子作为货币。

理论上,可以不加任何限制印钱!一张交子成了坏账,再印一张便是!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

借贷给农夫的十贯交子,因为颗粒无收损失了,那么这十贯交子就变成了银行的坏账。从可以流通的M1货币,变成了暂时不能流通的M2货币。

从可以自由流通的交子,变成了暂时拿不回来,甚至永远都拿不回来的坏账呆账。

而农民花出去的十贯,则成为了“意外”流通于社会层面的债务(农夫已经将其用出去了)。增加了十贯的通货膨胀,由整个国家与社会来承担后果。

当然了这是理想状态,不过具体过程大差不差。

如果把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比作一个人的脑袋。那么没有央行的时候,每损失一文钱,都相当于打在这个人的脑袋上,财政崩溃就等于宣判这个人处于脑死亡的濒死状态了!

但如果有了央行,那么央行便可以不断发行M1货币,通过印刷交子增加流动性,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换言之,整体的通胀后果,是由这个人的身体(国家主体)一起承担的。

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后者的抗压能力都远远超过前者。

拥有交子以后,北宋时期的“青苗贷”,类似这样的玩意,便可以很方便操作起来了。

当然,这里头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方重勇作为基哥任命的河西节度使,他的政策操作空间是很有限的。目前还玩不出那么多花样。哪怕他已经写了奏折,也要基哥点头,李林甫强力推进才行。

“方节帅,交子这东西,还真是……令人害怕啊。”

岑参感慨说道。

他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方重勇提出的问题,但他已经很清楚察觉到其中的机遇和风险了。

一旦交子在大唐全国范围内铺开,所带来的变革绝对不容小觑。

“这个东西,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可能闹出乱子就不用。借贷交子帮小农小户置办种子农具之策,某称其为青苗法。

某已经写了关于青苗法的政令,接下来便会在河西五州推广。地方官府借贷交子给农户,此法某准备上书朝廷以求推广。”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

河西这边他可以保证政令推广的效果,但是在大唐其他地方,青苗法就是动了世家豪强的钱袋子。

其间将要遭遇的阻力,想都不需要想,到时候定然会闹得鸡飞狗跳。

官府耽误了世家豪强们所掌控的豪商放高利贷,那么不管青苗法改什么名字,用什么手段去推行,都会天然被这些人抵制。

果不其然,岑参一脸无奈说道:“节帅的想法是好的,但许多人都是靠吃印子钱的利息为生,一旦有天灾人祸,百姓们就要卖儿卖女。他们是巴不得年年天灾。”

“岑判官,某问问你。

以前要买一套做好的衣服,需要三到十绢。现在用十绢的交子买到了,那么原来准备拿来购买衣物的绢帛,跑哪里去了呢?”

方重勇问了岑参一个看似很简单,其内涵却又非常深刻的问题。

岑参写诗是一把好手,但并不精通算数,更是没法理解超越时代的经济问题。他眉头皱成“川”字,思考方重勇刚刚提出的问题。

对啊,原本在社会上流通,当做“钱”来使用的绢帛,当交子完全替代它们以后,这些绢帛去哪里了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绢帛绝对没有凭空消失,更不是被人一把火烧掉了!

“某有一间屋舍要出租,昨日便与甲签订了契约,其中押金二十贯,契约一年,甲退租后返还。”

方重勇的声音在岑参耳边炸响。

“后来甲退租了,乙继续租赁,某便让乙给了二十贯与甲,让乙入屋居住。

那么当初甲给某的二十贯,是不是还是在某手里?只要某这间屋舍一直有人租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二十贯的押金,永远都在某口袋里呢?”

方重勇面带笑容询问道。

“啊!对对对!

就是这个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岑参恍然大悟,方重勇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终于明白对方在河西这一波发行交子,到底是玩的什么游戏了。

只要交子在不断的发行,不断的在社会上流通,那么以前用于以物易物的那部分财富,就等同于被“置换”出来,成为全社会“额外”的财富。

这是凭空变出财富的魔术!

“可是,如果方节帅不租屋舍了,或者屋舍坏掉了,那岂不是要拿出二十贯填补亏空?”

岑参忽然想到这个近乎于无解的问题。

既然是屋舍,那总有损坏的一天。这二十贯虽然等同于无限期借款,但终究还是有还钱的那一天。

到那一天怎么办呢?

“如果某拿着这二十贯去耕田,去做小本生意,或者拿来慢慢发展家里的产业,将来自然不必担心还不起钱。那时候这笔押金对于某来说,定然只算是一笔小钱而已。

可如果某拿这笔钱,去赌坊里潇洒快活,最后输了个精光,那么……岑判官觉得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询问道。

“受教了。”

岑参心悦诚服对方重勇恭敬行了一礼,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茶水,随后将其一饮而尽,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

他心中有一个假设。

如果天子接受了方重勇的建议,开始在大唐境内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商业繁荣,人口繁茂的地区发行交子。那么就会产生方重勇所说的“押金效应”。

类似第一次把自家的房子租赁出去收取了一大笔押金。

在交子发行的过程中,会有大量原本用来以物易物的硬通货,如粮食,绢帛这一类大家都认,却不方便携带的东西,被交子“置换”出来,使得整个社会多出了海量可使用的财富。

形同房东第一次拿到押金。

对于官府来说,这是一笔横财!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都享受到福利。但可以肯定,应该是绝大部分人都会从中渔利,只看多少而已。越是有权有钱的人,就越是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当交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最后整个社会都认,已经流通无碍后,“押金效应”就会消失,不会出现凭空变财富的好事了。到那时候,就是甲退租乙租房,财富的“以旧换新”。

甲开始租房到退房换乙租房之间的这段时间,就是大唐经济发展的加速期。能有多大发展,持续多久,发展多快,取决于以基哥为首的统治阶层,拿到这笔财富以后用来干什么。

想到这里,岑参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方节帅……万一,某是说万一将来百姓们都不认交子了,改回以物易物,那要怎么办?”

岑参吞咽了一口唾沫问道。

“那你把二十贯押金还我!”

方重勇伸手对岑参揶揄道。

“我哪里还得起啊。”

岑参苦笑道,他们都明白对方是在说什么。

“还不起的话,最后会怎么样,就要看某要不要拿刀去岑判官家里讨债了。也要看你家里看家护院的够不够多,武艺怎么样了。

总之这么大一笔钱,可不是说销就能销的。”

方重勇无奈叹息说道。

岑参沉默了,很多话不用说透,一切尽在不言中。

坚持给你们上干货,无聊的情节我不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