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252章 不想体面的人就给他体面

盛唐挽歌 第252章 不想体面的人就给他体面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话怎讲?”

永王李璘目光灼灼的看着高尚,虽然尽量装出若无其事的模样,但脸上压制不住的惊讶与疑惑,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

“奴并不是自愿为宦官的,而是被天子强行阉割。奴辅佐永王,只为报断子绝孙之仇,请殿下不必怀疑奴的诚意与决心。”

高尚对李璘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嗯,似乎也情有可原。

永王李璘微微点头,不置可否。高尚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排除是基哥安排苦肉计“钓鱼”的可能性。当然了,听其言观其行总是没错的。

“殿下可知道,其实天子并无立寿王为太子的意图。强行立其为太子,显然只是权宜之计。”

高尚不动声色的对李璘说道。

他本以为对方会吃惊,没想到李璘一脸不屑嘲讽道:“那当然,这谁不知道啊。李亨兵变那天,我们的好圣人被寿王羞辱成那样子,现在杀了李琩的心都有,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立其为太子!”

胸无城府的李璘,竟然将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外人提起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中内情,殿下可否告知一二,奴可以为殿下参谋一下。”

高尚一听其中居然有内情,整个人都兴奋得颤抖起来。

“呃,其实吧……”

李璘顿时察觉自己说漏嘴了,不过话都说这个份上了,他也觉得高尚也不像是一心为基哥办事的狗腿子,于是无奈叹息说道:“这件事可以从当年第一任寿王妃杨玉环开始说起。如今这位太子与天子的恨意,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于是李璘将基哥怎么强夺杨玉环,又怎么凌辱第二任寿王妃未遂导致对方跳楼自尽,寿王怎么意外发难等事情和盘托出。听完这些秘闻,高尚竟然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这李氏宗室内的破烂事,竟然远远超乎了他的意料。

寿王李琩真是个狠人,杀人还要诛心,难怪天子将诸多皇子都赶出了长安,并安置在京畿郊县,就是防着这些亲王皇子们在长安城叛乱啊!

经过李琩那次的闹腾,天子如今已经完全不信任任何一个成年的皇子了!

把李琩立起来当太子,不过是将他变成吸引其他皇子攻击的靶子而已。

已经补全了“拼图”的全部,高尚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基哥要让他过来永王府这边当“卧底”了。

“殿下,事到如今,不如将计就计。

天子让奴劝说殿下攻击太子,借机扶持殿下与太子打擂台。

既然这样,殿下何不明里假意攻击太子获取一定权柄,暗地里与太子联合,一同壮大。

到时候只要有机会扳倒天子……殿下荣登大宝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高尚趁机劝说李璘道。

假装中计,实则暗地里壮大自己的同时,帮助李琩登基,再找机会除掉李琩。

李璘暗暗思索着高尚的计划,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条妙计!

虽然操作起来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琢磨推敲,但听起来却有些许可行性。

至少比在长安周边的郊县困死要强多了!

“嗯,不错,你确实有几分才智。”

永王李璘微微点头赞许说道。

“殿下谬赞了,奴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殿下出谋划策,请殿下振作,不要自暴自弃。”

高尚一脸恭敬叉手行礼说道。

见李璘面色还有些迟疑,他轻声问道:“殿下可是还有什么疑虑?”

“高尚,本王问你,天子身边的方有德忠心不二,能征善战还手握重兵,同时还负责训练新军。

若要起事,手无兵权寸步难行。本王要从哪里得到兵权呢?”

李璘脸上写满了纠结,有些不甘心的询问道。

“长安禁军,被殿下染指的可能性近乎于无,不妨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若有一支精锐边军投效殿下,则成大事不难。”

高尚慢悠悠的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哪一支边军?”

李璘沉声问道。他也知道答案是边军,问题只在于:是哪一支部队!

“陇右、河西二节度,方有德之子方重勇,还有他岳父王忠嗣,在此地人脉深厚,此二镇不可能为殿下所用。

剑南天高皇帝远,山路难行,一座山关便可以阻碍十万大军,不能指望他们。即使剑南军投效,也聊胜于无。

朔方、河东二节度,历来权力分散,其间山头众多。就算某一支部队听殿下使唤,其他人也不会轻易盲从,难以形成合力。

唯有幽州与平卢二镇,可以为殿下奥援,不过殿下需要等待时机。

一旦山河有变,殿下得幽州之军投效。进可以召唤幽州兵马入长安勤王,退可以割据河北一隅,静观其变。

此进退皆有余的两全之策,殿下行之岂不美哉?”

“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么?”

永王李璘自言自语道。不得不说,高尚确实说动他了。

如今的幽州节度使皇甫惟明,显然不是李璘可以拉拢的对象。

皇甫惟明家中有堂姐是基哥的皇妃,他也因此得以高升。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此人的动静与家族如何站队息息相关。

一旦李璘拉拢皇甫惟明,则基哥必定会察觉其动向。到时候肯定是鸡没偷到,反而要蚀把米。

“安禄山出身低微,且胡人无法拜相,天子很多东西不能给他,但永王可以给。”

高氏低声蛊惑道。

李璘点点头,虽然心中总觉得高尚说的计划当中还有不少变数,但他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了。

有答案,哪怕是不完美,甚至是错误的答案,也总比什么也不做交白卷要强。起码,是努力挣扎过了。

“好,那……你尽快跟天子禀明,就说本王已经完全信任伱,并且对你言听计从了。”

李璘尽量压住内心的兴奋说道。

“那是自然,顺便,奴还要为殿下求个一官半职。身上没个官职,便办不成事情。”

高尚对永王李璘叉手行礼说道,面色甚为恭敬。

“好好好,你真是本王的股肱,写信吧,快点写,现在就写。”

李璘一脸激动说道,已然忘却了上下尊卑。

“请殿下放心,奴先写,待写完后给殿下过目。殿下认为可以,那便派人送往长安。”

高尚面带微笑说道。

……

“岑判官,方国忠还说过什么别的么?”

勤政务本楼一楼大厅内,高力士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封信,一边看,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道。

“回高内侍,方节帅并无其他嘱托,只是说这封信务必要交给高内侍。”

岑参恭敬行礼说道。

“明白了,那某这便去找圣人说说。”

一目十行的看完信,高力士微微点头说道,不置可否。

“下官告辞。”

岑参行礼拜谢而去,干脆利落。

等他离开后,高力士这才匆匆忙忙来到花萼相辉楼的某个房间内,只见大唐天子李隆基,正在里面抚琴。梨园来的好几个乐师都在与之伴奏,高山流水之音如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平心而论,皇帝这个职业并不适合基哥。他的天赋点错了地方,其实当个音乐家更加适合。

看到高力士手中拿着一封信,基哥轻轻摆了摆手。身边不远处的梨园乐师悄然退出房间,将空间留给了高力士。

“力士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

基哥慢悠悠将已经散开的头发又随意扎起来,慢条斯理的询问道。

“回圣人,方国忠派人送来的信。他建议边镇基层士卒今年开始逐次换防,以防边军将领挟兵自重。

先以河西之军为先,信件在此。”

高力士将手中厚厚一叠信纸交给基哥,随即退到一旁。

一般小事,都是高力士自己决定,压根不会麻烦到基哥。但涉及到边镇兵马调度这种事情,高力士就不敢自作主张了。

“方氏父子俱为忠臣啊,力士意下如何?”

基哥随便看了看信,便将其放到一旁询问道。

“回圣人,方国忠之言,乃是长治久安之策,奴以为可以执行。”

高力士行礼说道,顺便就走上前帮忙按捏基哥略有些僵硬的肩膀。

“些许小事,以后你自己决定就行了。”

基哥轻轻摆手说道。

事实上,方重勇的建议,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首创。多年前大唐就已经实行过,只不过这十多年来基哥懒政了,不想折腾了而已。

比如说王忠嗣义子一般存在的李光弼,他原本的嫡系部曲是来自幽州契丹人投效过来的柳城李氏。然后李氏的部曲,并未在幽州节度使麾下服役,而是被整体调到了河东那边,成为河东边军的一部分。

而今,更是部曲与主将分离,李光弼的嫡系部曲在河东,他本人则是来了陇右!

与之类似的,还有凉州论氏。

只不过那时候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制度化,更多的也是针对内附的胡人部落。

现在方重勇提出的“边军基层互换驻地”,实际上是将这种情况制度化了,并非是什么“心血来潮”的胡乱折腾,而是考虑了大唐边军一直以来的惯例,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

边军兵马互换,并且与他们熟悉的将领分离。不得不说,这是防止边军将领坐大的一个妙招。做肯定比不做要强!

当然了,这么大动静的军队调动,肯定是需要额外费用的,就看朝廷肯不肯出这个钱了。

一方面是花钱买安心,一方面是劳民伤财,总之无论基哥怎么选,都有对他有利和对他不利的地方。没有什么十全十美之策,全看基哥自己的选择。

“钱没了可以让哥奴想办法,要是边疆乱了,到时候依然要花费财帛去平息,远远不止这点安置费。

方国忠之言老成持重,就这么办吧。”

想了又想,基哥轻叹一声说道。

他喜欢敛财不假,但更害怕边军将领拥兵自重!至于要多花钱嘛,那多收点税不就回来了么?

对了,搞钱!

基哥忽然想起那件事来了,面色猛然一沉。

“去,把郑叔清给朕找来,还有刘晏也找来,速速让他们面圣!”

一想起上次“慈善拍卖会”好多宝物都流拍了,基哥心里就一阵烦闷。

没错,那些所谓的“宝物”,除了被郑叔清一万贯买走的那一对外,其他的确实都很差,被见惯了好东西的长安权贵们看不上眼,也实属正常。

但那些狗×的就真不明白,他这个大唐天子玩这么一出是啥意思么?

一点体面都不给他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

长安城内的好多世家权贵,竟然完全不想让他这个大唐圣人体面!

既然这些人不想体面,那朕就送他们一场“体面”!

基哥心中恨恨想道。

对于给脸不要脸的人,基哥一向不在乎用最狠的心,下最毒的手。

感受到了基哥的怒气,高力士连忙叉手行礼劝说道:“圣人莫急,奴这便去叫人。”

高力士连忙出了花萼相辉楼,吩咐宫里的内侍,速速前往皇城尚书省办公的地方把人叫来。郑叔清和刘晏所在的衙门,都离此地不远。

不一会,坐着马车赶来的郑叔清与刘晏二人,被高力士带到了勤政务本楼的书房里。此时基哥的心情依旧是乌云密布,哪怕连瞎子都要看出他心中的不快了。

拜谢行礼之后,郑叔清轻声问道:“不知圣人召见微臣,有何吩咐?”

“朕没事就不能叫你们说说闲话了吗?”

基哥面色不悦呵斥道。

“请圣人恕罪。”

郑叔清连忙跪下行礼,没有任何节操。

“罢了罢了,朕又不是想看你们磕头跪拜的!起来吧!”

基哥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刘晏,上次拍卖,是你定的价格。好多东西流拍了,你该当何罪?”

基哥虎着脸,盯着刘晏询问道,这纯粹是借题发挥。

“回圣人,宝物流拍了,微臣愿意领罪。但物价核算,微臣却是没有错误的。”

刘晏叉手行礼说道。

“你这话虽然没错,但接下来却不好办了呀。”

基哥长叹一声,转过头对郑叔清说道:

“朕本意是想让刘晏通过拍卖宝物筹款,以为西北军费。而今卖宝所得,距离需求甚远。

现在,朕想发行债券,十年后由国库无息偿还,筹款以为边军军费所需。二位以为如何?”

不如何,跟抢钱差不多!

刘晏心中吐槽了一句,但还是叉手行礼道:“圣人之言不虚,我等并无异议。”

“嗯,发行债券之事,就由你操持了。到时候会有一个筹款的底线,筹不到那么多财帛,你也不用为官了,回家务农吧。

总之,卖出债券的钱越多越好,上不封顶。你可以回衙门办事了,朕会派人给你一个发债使的差事,去吧。”

基哥摆了摆手,刘晏本想说什么,但看了看一脸郑重的大唐天子,最后还是把想说的话吞进肚子里了。随即领命而去。

等他离开后,基哥这才对郑叔清说道:“爱卿,上次朕让你记录的名单,你记下了么?特别是拍卖会上那些一毛不拔的人。”

“回圣人,记下了。”

郑叔清小心翼翼的说道。

“嗯,你这么办……”

基哥对着郑叔清招招手,等对方过来以后,他才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最后强调道:“总之,债券要是卖不出去,朕拿你是问。”

“请圣人放心,微臣定然有办法。”

郑叔清吓得连忙告罪行礼,基哥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他离开了勤政务本楼。

感冒好多了,月票先留着,月底活动支持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