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220章 今日开始造神

盛唐挽歌 第220章 今日开始造神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的天气渐暖,大唐天子李隆基,似乎也从冬天的困倦之中恢复了过来,精神似乎比之往日好了不少。

这天,在重新被启用的勤政务本楼书房内,李隆基听取了右相李林甫关于今年的政务安排。

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字:搞钱!

为什么要搞钱呢?

因为大唐中央财政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过去几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必须要增加“流动性”。

李林甫计划继续扩大地税的征收力度,同时减免部分受灾地区的租庸调,继续减少实物税增加货币税,以绢帛为等价物方便运输。

鼓励百姓将粮食运到指定地点高价出售给官府,换取绢帛来缴税。

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官府运输的费用,一定程度上缓解租庸调制度本身的固有缺陷。

简单的说就是租庸调这种“祖宗之法”,人人都知道有问题也不好改,基哥也不愿意改。李林甫的办法就是干脆就不要改,然后用减租庸调加地税的办法,增加市场流动性,从而缓解“钱荒”。

它只是一个应急的办法,但好在已经持续使用了将近十年,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对“地税换租庸调”的套路都比较适应,因此可以保证施政的平稳性。

去年用了的,今年继续用,出不了大事。

不过李林甫说得头头是道的,但基哥好像完全没在听一样,面色平静中有那么几分走神,让人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

“哥奴啊,朕一直有个心愿。”李隆基忽然开口说道。

“圣人有何吩咐?”

李林甫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心中一紧。每次基哥这样说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又要搞事情了。

“朕想让自己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

基哥说出了一件让李林甫都感觉炸裂的事情!当了这么多年宰相,愣是没见过如此离谱的要求啊!

这比基哥当年抢占寿王妃杨玉环还离谱!

“圣人不可啊!”

不仅是李林甫,就连基哥身边的高力士,都直接跪了,二人把头伏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皇帝要进凌烟阁,这不扯淡嘛!那是给臣子们进的!

皇帝岂能自降身份与臣子同列?

而且自太宗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后面加了个魏征,变成二十五人以后,这个名单就没有变过了!将近七八十年没有变过!

现在基哥作为天子,要把自己加到凌烟阁功臣里面……怎么看怎么有点智障啊!

不过这样侮辱基哥的话,无论是李林甫还是高力士,都不敢说。

他们只好伏地不起。

“哥奴,力士,你们误会了啊。

朕只是说,把朕还未登基时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

以彰显当年朕还是渤海郡王时,拨乱反正之功。”

李隆基摸了摸自己的白胡须,微笑说道,走上前把李林甫与高力士二人扶起来。

还能这么玩么?

高力士没说话,他知道基哥的想法,谁也无法改变。

但李林甫却还未从懵逼中回过神来。

改变凌烟阁的功臣数量,这件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远远不限于基哥本身。

让基哥进凌烟阁,只是一个不算笑话的玩票,说不定下一任天子就会把他的画像移出来。

但是事关重大,又耐人寻味的是,基哥此举却是会打破了一个长久以来的潜规则:

凌烟阁功臣的数量,是不可以改变的。

这条政治红线,之前无人敢踩。

历代李唐宗室之中的“政治正确”,便是只有“开疆拓土”之功的太宗皇帝,才可以将他麾下的那一批文臣武将,弄进凌烟阁。

换句话说,在李唐宗室的精神世界核心里面,唐太宗才是大唐开国皇帝,玄武门之变算是“拨乱反正”。

所以凌烟阁功臣,其实就是太宗皇帝当年为了表彰自己的“从龙之臣”,而树立起来的“贞洁牌坊”。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悖论:

如果太宗皇帝算是开国之君,那唐高祖李渊算什么玩意?

跟随李渊打天下的功臣算什么玩意?

如果唐太宗不是开国之君,那凌烟阁功臣又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太极殿偏殿的东北角?

这条主轴线,其实就是李唐宗室皇位继承血腥不断的内核,是不可轻易触碰的政治红线。

往凌烟阁里加人事小,政治正确与自身合法性事大!

要是哪个皇帝想往凌烟阁里面“加人”,那么就得有比肩太宗皇帝的功绩。

否则,你怎么敢这么玩啊!

要是没这个前提条件,那么哪怕臣子已经功高盖主,也没有资格进凌烟阁。

这不是功劳大小的问题,而是政治维度不同造成的。

武则天在血腥清洗李唐旁支的时候,也不敢开这个口子。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后面会发生啥事,那可谓是不敢想更不敢说了。

“圣人,帝王画像进凌烟阁,自大唐开国百余年未有也。

圣人的意思虽然是说当年的渤海郡王,但外人并不一定了解这些,恐怕会有所非议。”

李林甫叉手行礼,似乎并不赞同基哥的看法。

毕竟,李林甫也是李唐宗室成员。哪怕他平日里再媚上求荣,几乎是对基哥的要求予取予求,也没法在事关自身合法性的事情上盲从基哥。

这可是立身之本啊!

不是李唐宗室,李林甫就没资格门荫入仕;不能入仕就不能升官,不能升官就无法当宰相,不能当宰相,那他现在就得回家耕田。

这是能开玩笑的事情么?

“如今朕的江山何止万里,大唐乃是天华地宝之国,都是朕的功劳。

当初跟朕一起开拓江山的臣子,朕能不给他们一个交待么?

朕意已决,渤海郡王入凌烟阁为第二十六人。

其余的几个人,还有姚崇,宋璟,张说,方有德,以及你李林甫。

明日在紫宸殿朝会,商议此事,哥奴伱安排一个人上书这件事。”

李隆基根本不给李林甫拒绝的机会,直接把话说死了!

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甚至李林甫本人都在凌烟阁新名单上,他还能说什么!

再说下去,宰相别当好了。

“谨遵圣人之命。”

李林甫叉手行了一礼,内心的感受,复杂到无以言表,躬身告退而去。

在去襄阳的火车上,晚上还有一小章,这是手机码出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