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119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盛唐挽歌 第119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年太宗勒石,写下五言诗记录会盟的地方,并不在灵州城内,而是在灵州郊外不远处,贺兰山脚下一处显眼的山丘上。

这里原本什么景致都没有,太宗灵州会盟后,当地官府在此修建了祭坛,以及亭台庙宇,每年都会祭祀供奉。

此时此刻,站在高处的祭坛上,李隆基看着山丘下密密麻麻,人数超过千人的铁勒诸部头领与使节们,心中感受到了太宗皇帝当年的豪情壮志!

今日,他终于登上了太宗当年的舞台,创造了与之不相上下的功业。

不,将来他还要超越太宗!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

现在李隆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昔日,太宗与铁勒诸部会盟于此,自此混元已降,殊未前闻;无疆之业,永贻来裔。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斯实书契所未有,古今之壮观。

如今突厥小丑已灭,草原诸部,须各守其地,以子之礼侍奉大唐,我大唐则以父之礼待之。歃血为盟,立碑为证,永不相背……”

高力士扯着嗓子宣读着诏书,李隆基一言不发,昂着头眺望远处蜿蜒的黄河,只觉得瑰丽壮阔,美不可言。

这便是天下,这便是江山啊!

李隆基在心中暗暗感慨,随即黯然。

人生苦短,对酒当歌,好日子是怎么样也过不够的,如果可以,他宁愿这样的日子永远不要到头。

李太白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如果人可以多活两百年而不老不死,那该多好啊!

李隆基忍不住幻想世间有长生不老之法,他一定要得到。

那些享受不尽的珍馐美味,享受不尽的红粉佳人,享受不尽的歌功颂德,全都属于他。

丹青将会铭记他的丰功伟业。

大唐的江山,何止万里;从古至今,谁能有此功业?

此刻李隆基就想对着空旷的远方大喊一句:还!有!谁!

“饮血酒!”

高力士扯着嗓子大喊道,打破了基哥的幻想。

随即高力士接过宦官递过来的酒杯,送到李隆基面前跪下,将酒杯双手呈上。

基哥端起酒杯,将杯中带着淡淡血腥的美酒一饮而尽,随即豪情万丈的将其抛掷到一旁。

“我等愿执子之礼侍奉大唐,世代恭顺,永世不背。”

山丘下方的铁勒诸部使者躬身行礼齐声喊道,将早已准备好的血酒饮下。

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李隆基在得意之余,心中亦是暗暗警惕。

铁勒诸部四分五裂确实可以揉捏。而且如果没有外力压迫,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敌,那么他们很难形成一股合力。

但是,这些分裂的势力,如果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那将会是一支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足以威胁大唐边防!

李隆基当然不会相信什么“世代恭顺,永不相背”的鬼话,事实上,类似的盟约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约束力,对草原各部的约束,那都是通过大唐的种种政令来实现的,跟盟约这种东西完全无关。

反倒是跟边镇的商贸往来异常密切。

对于基哥来说,草原诸部将来反叛,是大概率事件。根据以往的经验看,盟约后第二年就造反的草原部落都大有人在,就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治理大唐,光靠他这个皇帝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听话、好用、能干的狗。这些狗是用来为他打理国家,看家护院,撕咬猎物的。

所以基哥觉得自己要拽紧这些狗脖子上的套索,不能让他们如脱缰野马一般的乱窜。

可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狗,他们在办事的时候,也会闹情绪闹场子,胡乱办事或者办不好事。不会如主人心想的那样安分。

主人要驾驭这些狗,需要适当的安抚,合规的敲打,必要时还需要将某些刺头烹杀,以儆效尤。

这样便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使得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的生活质量下降。人生本来就已经苦短了,又怎么能把精力都消耗在这样无聊的地方呢?

李隆基在心中默默的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

国家当然要管,但基哥觉得他的关注重点,也该稍稍转移一下了。

苦心经营数十年,今日终于达成了太宗当年的成就,将大唐带到了更高更远的地方!

这样的花花世界,他这个大唐圣人不享受,难道……将其留给自己那几个不肖子享受?

他们这些猪犬般的东西也配么?

想到这里,基哥心中忍不住泛起一丝恨意来。

这荣耀的一刻,来得太迟了,以至于让他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无奈酸楚。

……

会盟仪式结束的当晚,李隆基以铁勒人的习俗,在灵州以北的黄河对岸,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并亲自下场,与铁勒各部的头领们载歌载舞,现场气氛可谓是融洽到了极点!

就好像大唐从未与铁勒部产生过矛盾一样。

但这繁花似锦,荣耀瞩目的一幕,却与杨玉环无关。

她现在还是一个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的人,还只能以“道士”的身份存在,是李隆基力排众议将她安插在前来会盟的队伍里面。

换言之,杨玉环现在只是队伍里面的一个“普通”道士,理论上说,她没有任何身份,随便哪个丘八将她杀了,李隆基都不好在明面上动手报复!

虽然众所周知的潜规则里,大家都知道杨玉环是李隆基的女人,将来很可能就是皇后,最起码也是贵妃起步!

但这件事就是不能摆到台面上去说!

如果杨玉环参加现在正在举办的宴会,那么以她的容貌,极有可能会被那些美色晃晕了眼睛的铁勒部头领们索要。基哥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

不给的话就是不给铁勒部面子,会盟效果打折,影响极坏;给的话……凭什么呀?基哥又没有绿帽癖!

到时候李隆基只能公开彼此的关系,以绝铁勒人的心思。这样自然可以“自圆其说”,可也把一直在隐瞒的丑事公之于众了!

如若不然,李隆基如何跟那些头领说明,为什么大唐连一个没什么身份,只是个道士的女人都不肯赏赐?难道大唐与铁勒诸部的友谊,还比不上一个啥身份地位都没有的“普通女人”?

今日李隆基将杨玉环安置在灵州城内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内,也就是防着这件事。

只是,杨玉环很不甘心,想起这一年多以来发生的事情,她觉得自己亏大了!

杨玉环一直就希望自己在醒目的舞台上成为最核心的那个人,她本身也是一个外表柔媚,内心却向往张扬的女人。

越是地位高,越是在大场合,越是被万人瞩目,她的内心就越满足!

而寿王,本身就是很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杨玉环觉得自己很可能就是太子妃,将来的皇后!

躺着就能赢的局,为什么现在要变成一个不能见光的禁脔呢?

以寿王对她的宠爱,等寿王登基称帝后,她要什么没有呢?现在拥有的一切,到时候一样也是唾手可得!

还没有现在恶臭的名声!

小院的厢房内,杨玉环把门反锁了,一个人在生闷气。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太真修士,圣人有口谕。”

听到这话,杨玉环激动的打开房门,眼前却是一个见过但是并不熟悉的人。她只知道是幽州节度使方有德身边的亲信,连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将军有什么事情吗?圣人有何口谕?”

杨玉环柔声问道,院子里那几个负责照顾她的宦官和宫女也是一脸懵逼,因为如果真的传口谕,那一定是高力士亲自前来!

高力士不来,这个陌生人却来了,到底什么意思?

他们隐约记得这个人是门外负责值守边军头目。

“圣人让末将带太真修士去河对岸的篝火宴会,他要在铁勒诸部头领面前当众册封您为贵妃。这件事务必要保密,事关太真修士册封能不能成功!”

听到对方这么说,杨玉环心花怒放,也来不及细想其中的蹊跷之处,甚至连妆都不想补一下,连忙对这人说道:“请将军速速带我去,迟了只怕宴会就结束了。”

“正是如此,贵妃这边请。”

那人不动声色的说道。

杨玉环没想太多,对身边贴身伺候的宫女耳语了几句。

今日数量不多的龙武军全被调到黄河对岸去保护天子了,杨玉环宅院的护卫工作,是由幽州军方有德部接手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比起鱼龙混杂,出身三教九流,见到漂亮女人就走不动路,平日里风评就不太好的龙武军,基哥还是更信任方有德麾下铁军的军纪。基哥不是对杨玉环不好,而是对她太好,把最好的护卫力量都留给了她。

幽州军是朔方这边的“客军”,不是地头蛇,没有那么多利益纠葛,基哥对此很放心。

然而当杨玉环离开宅院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门外就冲进来几个幽州军锐卒,将服侍杨玉环的宫女及宦官一个不剩,全都敲晕了!

很快,文士打扮的许远走进院子,对那几个士卒说道:“把这些人丢入黄河,动作要快。将来若是被发现,你们就咬死说是张十将(张巡)指使威胁你们这么做的。”

另外一边,杨玉环跟着这位并不熟悉的将军出了城,越走越是感觉不对劲。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沿着黄河的河岸在往西南方向走。而不是如对方所说的过河参加宴会!

杨玉环停下脚步疑惑问道:“将军,我们不是要过木桥去对岸么?”

火把照耀下,她那精致雍容的面孔上写满了忧虑。杨玉环隐隐察觉出对方似乎是在欺骗她,但她心中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她太想当贵妃了!

“没错,嗯,到这里差不多也可以了吧。”

举着火把的张巡,突然一把揪住杨玉环的手臂,钢铁一般的大手,将其拉扯到不远处的河岸边,随即狠狠的用力一推!

扑通一声,杨玉环跌入离地面几米之下的黄河之中,在黑暗中不见了踪影!

“为天下除了一大害,没有这妖女祸国,天下便可长治久安了。

太真修士啊,你不要怨我,我也是为了天下人。红颜薄命,要怨就怨你长得太美吧。”

张巡冷冰冰对着杨玉环落水的方向说了一番话,随即转身就走。

皇帝发现心爱的妃子不见了,定然会一查到底。但是没关系,张巡已经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这件事若是最后瞒不过去,便是他身死之时!绝不会牵连任何人!

为了天下,总要有人能够站出来!

前面有方节帅,今日便有他张巡。

大唐的神圣火焰,永远都不会熄灭!

……

因为开元年号要改为天宝,所以,敦煌州府里面凡是带着“开元”二字的印章,全都作废,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文物”。

重新置办新印章,就需要花费不少钱!

更可怕的是,李林甫的政绩之一的“长行旨”,也得动一次大刀子!

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当时为宰相之一的李林甫,以为计帐年年如此编造,劳民伤财,遂规定各地将常年稳定的收支部分编定以后,即年年遵照执行,不再改动,也不再编报,此一定不变的财政收支计帐即称长行旨。

简单点说,就是将常规报表雕版印刷好以后,作为固定项目,只是少量涂改。而多余的新进项,再重新编排即可。

报表上都是有时间记录的,比如“开元XX”年。

现在换天宝年了,难道需要把每一张印有开元字样的表都替换掉么?

嗯,确实是的,替换完了以后,天宝二年就不必再走这个程序了,但今年必须要走程序。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来,所需新纸张居然都达到二十万张以上!虽然毛笔字确实比较大,一张纸办公用的纸,又被裁得很小,写不了几个字。

但二十万张纸的数目,也太夸张了点啊!

刚刚到这里当代理刺史,就遇到类似的鬼事情,气得方重勇直骂娘。他想了很多骚操作,最后还是觉得老老实实走程序是代价最小的。因此不得不多花了大量绢帛去置办府衙所需的新公章、新报表等物。

方重勇忽然觉得李林甫李相公上任以后,确实还是办了点人事的。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嘛,要是没有发明长行旨,鬼知道地方官府还要向百姓多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想到这里,变成了“签字机器”的方重勇,批准了小城这边的大户,申请新开一条漕渠的公文,官府每年都会对漕渠收税,这也算是本地府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了。

敦煌这边年蒸发量是降雨量是几百倍,完全靠着祁连山雪水与地下水维持绿洲生态,本地居民生存完全依赖于坎儿井和引水渠来灌溉农田。

地里的收成很让人捉急。

一般情况下,粮食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赖于凉州那边输入,本地农耕没法自给自足。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兴。农业没办法了,那得在其他两个方向想想办法才行。”

把弄着手里的毛笔,方重勇自言自语的说道。

等理顺了沙州的政务,他就让严庄日常理事。青春期是长身体的时候,方重勇觉得,自己要花大力气去打熬身体,去军营里面学学武艺和战术了。

天宝都来了啊,大乱也不远了吧。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叹息了一声,他隐约觉得,开元是不是少了两年。按说,应该没这么快进天宝吧?

正在这时,严庄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对方重勇拱手行礼说道:“使君,今天要去药泉那边接替礼部的那位主事了。这开佛像与刻壁画,里头不少忌讳的东西,使君还是小心为妙的好。”

严庄意有所指,已经被人坑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方重勇心领神会,他点点头道:“如此也好,这便出发!”

耐心看书,不要瞎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