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109章 图穷匕首见

盛唐挽歌 第109章 图穷匕首见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掖城内甘州府衙门前的那场“水陆法会”,着实给本地佛寺找回了不少面子。它再次向甘州本地的信徒展示了:本地佛寺的力量还是强大的,佛法还是精深的,起码背经文还是流畅的。

甘州本地各佛寺都是派遣精英参加,那些个“大师们”,或超凡脱俗,或亲和友爱,不仅卖相好,而且精通佛语,典故信手拈来。

毕竟,各寺庙虽然有不少假和尚,但也确实是有真大师的,要不然也没办法在本地立足下去。

然而这次大放异彩的僧人,还是那位入西行寺才几天时间,近期声名鹊起的“圣子”。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的保留节目,诸多显宗高僧上前“挑战”圣子,在圣子面前背经文。背完之后,让圣子复述一遍。

在普通人看来,这其实是难度很高的活计。很多人过目不忘确实不假,但那些都是理解性记忆。不仅如此,这样的行为非常消耗脑力。

就算真的可以“过目不忘”,在长时间疲劳战、车轮战的消磨之下,最后支撑不住崩溃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这位密宗“圣子”,却可以毫不费力的做到这一点,只能用神乎其技来形容。

当然了,这位圣子颇为神秘。有高僧前去用佛语提问,对方都是一直闭着眼睛,显得非常神秘。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窗户关了,外人自然不知道这个人心里想什么,也就自然高大而神秘起来。

这位传言是瞎子的圣子总是会对前来提问的僧侣淡然回答道:“佛祖曰:不可说。”

是不可说,而不是我不知道,这样未免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但其实这么玩也无伤大雅,“佛曰不可说”本身就是高僧们的忽悠套路之一。

有“大神通”傍身,谁也不敢质疑方来鹊的不凡,这便足够了。大家都是神棍圈子里面混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能说,都是约定俗成的,很多时候拆别人的台子就是在拆自己的台子。

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没人会干这种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蠢事。

于是在这样肃穆而友好的气氛下,本地原本已经剑拔弩张的显宗与密宗佛寺,竟然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堪称是“欢聚一堂”的水陆法会。

甘州本地百姓高高兴兴而来,心满意足而去,可谓是皆大欢喜。

随后,甘州府衙与众佛寺商量好了从业资格考核的补考事宜,即:

依旧是背书定胜负,但不再约定背书的数目,只是要求从非合格者中,淘汰最末尾的两成!

也就是说,那些暂时“下岗”的僧侣,有八成可以“重新上岗”,至于剩下的两成,官府会安排他们的生计,并且很快就会有方案出台。

与方重勇前世那大名鼎鼎的“末位淘汰制”异曲同工。

方重勇既没有敲诈勒索,也没有打压拿捏,这件事办得又公允又敞亮,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种种作为,显示出一番“成熟官僚”的老练手段,令人不敢小觑。

他所做的一切,都被工部尚书牛仙客看在眼里,并详细记录了下来。

……

这天,甘州府衙迎来了朝廷派来支援甘州进行冶炼的一队工匠,领头之人便是工部三位主事之一。

大唐中枢的工部,有尚书一人,侍郎一人,总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的颁布。

其下分四司,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其中工部司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各有各的职权。这位工部司主事张云扬,便是主管大唐境内锻造冶炼矿产等事业的人。

权力很大,官职却不大,只有九品上而已。

这也反映了大唐官制的特点:官是官,职是职,差使是差使!

官大的未必有权,官位低的未必不管事,有官无职,那就是个纯摆设。

“牛尚书、方使君,属下有礼了。”

张云扬官袍漆黑,像是在煤堆里打滚过一般。事实上,他也确实刚刚从山丹县那边回来。

“山丹以南,是否有产石炭的地方?”

牛仙客笑眯眯的问道。

张云扬不仅是管冶炼,就连矿产的勘探,也是归他管理。当然了,所谓“管理”,其实也是地方州府发现后上报,然后中枢派人去核实。

如果真要把勘探的权力收拢到长安中枢,那工部的规模哪怕再扩大一百倍,人手也一定不够用。

“回尚书,确实如此。根据当地牧民指引,就在一处山坳的某个洞穴里。随便采集一点回来用问题不大,但如果要大规模开采,则必须要开矿井,还是需要一番建设的。”

张云扬叉手行礼道。

“这些石炭,制作干石炭有没有问题?你怎么看?”

牛仙客不动声色问道。

“回尚书,想来问题不大。不过具体行不行,还是需要建设相关的作坊,万事齐备后才能确认。

或者送到长安去也行……总之一切由尚书定夺。”

张云扬十分“乖巧”的说道。

牛仙客轻轻摆手,张云扬缓缓退出府衙的书房。

等他离开后,牛仙客将一份奏折递给方重勇说道:“你在上面署名便是了,我今日便让人送到中枢。”

方重勇接过奏折打开一看,牛仙客在奏折上说:

甘州这边已经找到采集石炭的地点,想来古时用石炭冶炼铁矿的事情并非是无中生有。

微臣会在这里打听一下铁矿的消息,待有眉目后便会返回长安述职。甘州刺史方重勇言已经有铁矿位置的眉目,只是尚未找到具体地点,还在寻找之中,希望朝廷能暂且忍耐一下。

简单的说,就是牛仙客搭了个台子,让方重勇签上字以后,让朝廷批下正式的公文。

而牛仙客的角色,就是“有限担保”。即:我觉得问题不大,但不排除方重勇忽悠人的技术太高,把我也给蒙骗了。

从这封奏折就能看出牛仙客为政既办事又自保,既诚恳又留余地的作风。

哪怕史上留下“庸碌”恶名的人,实际上也很可能是才能卓著之辈,他们的失败,有其时代局限性,更可能是因为古代官场的内卷倾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现代人站在他们的位置,未必能做得更好。

这便是所谓的“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方重勇爽快的将自己的名字签上,随即盖上甘州府衙的印信,然后将其交给牛仙客。

“一切就拜托牛尚书了。”

方重勇恭敬的叉手行了一礼。

牛仙客利用自己工部尚书的职权,派出专业班子找到了疑似煤矿开采点的地方,实在是帮了方重勇一个大忙。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牛仙客哪怕到了中枢,他的根依旧在河西,这里遍布了他的亲朋好友和青春岁月。

在职权允许的范围内,牛仙客自然是不介意帮方重勇一个忙。他不是在帮这位方衙内,而是在建设自己的家乡,为家乡添砖加瓦。

“诶,使君这话可就说得客气了,现在不是你拜托我,而是我拜托伱才对。

这封奏折递上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圣人要是没看到甘州找到铁矿,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本官心里也没底呢。

是本官要拜托使君才对。”

牛仙客哈哈大笑的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对他叉手还礼。

本来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没有头绪的问题,方重勇剥茧抽丝,将其分解成了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将简单的解决,困难的留下,集中力量攻关。

这种能力,便是办大事之人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牛仙客对此看得明明白白,并对方重勇寄予厚望!

只要冶炼作坊落成,就算这里的铁器质量比不得长安,不能制作兵器。哪怕可以制作农具工具也是好的,如此便能极大改善本地民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的问题仅仅在于:铁矿在哪?

“牛尚书放心,某心中已经有全盘计划,现在差不多也要到最后一段了。”

方重勇收起笑容,很是肯定的说道。

“嗯,如此甚好。”

牛仙客将奏折收好,直接离开了府衙,准备返回凉州府。此番来河西,他除了冶炼铁矿的事情外,还被授予了“观察处置使”的身份。

很显然,来甘州看看这里的冶炼传闻是否属实,并不需要什么观察处置使的职务。牛仙客来河西另有秘密任务,就连李林甫也不一定知道。

开元时期的大唐政务,基本上都是由宰相在管,基哥一般不过问。但他却很忌惮宰相深度参与军务,经常有军务上的事情,并不告知宰相,就直接以秘诏的形式下发。

而观察处置使这个职务表面上看,跟军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实际上,观察处置使不仅可以带兵,而且还可以插手地方事务,直接跟天子汇报。

在基哥的战略规划中,节度使与观察处置使的管理区域,并不是完全重叠的,只是部分重叠。一般而言,观察处置使管理的州县,要比节度使更多一些。

这种又重叠又互不干扰的制度,本身便是为了约束节度使在边镇滥用职权。到目前为止,这些制度都还在正常运转,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牛仙客被授予河西观察处置使,直接从朔方到凉州,谁也看不懂他到底要做什么。

等牛仙客离开后,方重勇把严庄找来,沉声问道:“山丹县那边寻找铁矿的事情,还是没有眉目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差这一锤子了!

方重勇表面上信心满满,实际上内心还是很焦急的。

“回使君,已经派了几波人到龙首山那边去寻找,但目前为止还是没什么进展,不,应该说连一根毛都没有摸到,什么线索也没有。”

严庄十分沮丧的说道。

古代勘探矿点难不难?

这个问题要看是什么样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有本地村民或者山民见过,那找到基本上就是三个指头抓田螺,十拿九稳!

然而在没有“黑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古代找矿,却多半都是“高手在民间”,所谓“专业人士”,其实未必比当地人的搜寻能力更强。

在只知道大概,没有精细的线索的情况下,找矿的难度便会直线上升!

好比说已经确定了矿点的位置在方圆十里以内,这已经算是很确定的消息,很小的范围了吧?

但实际上,哪怕信息具体到这样的程度,也很可能因为矿点在勘探者百米外的复杂地形之中,而勘探者却对此视而不见!

再说很多铁矿石看起来便是平平无奇,甚至因为形成的原因不同,导致矿石的色泽与形态各异。唯有拿起来掂量一下,会感觉密度明显大于普通的石头。

也就是说,拿着石头掂量,比仅仅依赖眼睛看要靠谱多了。

简单点说,如果没有线索,这种找法跟大海捞针差不多!严庄其实也有点搞不懂方重勇的自信心到底是怎么来的!

“行了,我知道了。你附耳过来,我有件大事要你去办一下。”

方重勇压低声音,对着严庄招了招手。

他对着把耳朵凑过来的严庄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很久之后,严庄这才击节叫好道:“妙啊,使君这一招太妙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怪不得使君要围绕着圣子做文章呢!”

严庄心中感慨,方重勇这脑子,长大了以后当宰相都有多的了。

“去办事吧,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

方重勇淡然摆了摆手,一副高人姿态。

……

这几天,张掖城内爆出一件神奇的事情,虽然不大,却足够吸引人眼球!

那位在西行寺内修行的“圣子”,以前传言他眼睛都已经瞎了!

然而,前几天他忽然毫无征兆的睁开眼睛,并对着西行寺住持说:山丹县城以南二十里有洞,产黑金,点燃可取暖过冬。百姓可自取之,此乃佛祖普照众生!

昨日就传来消息,山丹以南二十里真的发现有一个矿洞,里面好多石炭,层层叠叠的数不清!已经有山丹县的牧民前去拾取了,现在那里已经被官府的人封锁,能确认此消息的人多到数不清,绝不可能作假!

果不其然,今日便有很多人守在西行寺外,等着圣子再“开眼”!

以前就有小道消息说,这位圣子原本是现在甘州刺史的随从,当初在长安的时候,乞讨时拦住了刺史大人,见面就说他很快就会去河西担任刺史。

十岁的刺史,离奇不离奇?

方刺史见他可怜,便带在身边,随后果真被任命为甘州刺史。

后来圣子又说佛祖梦中告知要去西行寺修行,便来到了西行寺出家。传说他只要睁眼就会有必然会实现的“大预言”!

众人本来以为这些都是编出来的故事,没想到这位圣子是真的“佛祖显圣”啊!

“请圣子出来显圣吧!民生困苦,求佛祖普度众生啊!”

西行寺院门外,严庄安排的狗托大声喊道,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身后是一群本地不明真相但喜欢凑热闹的吃瓜群众,也有样学样的一起跟着行礼,场面蔚为壮观。

看热闹不怕事大,不管佛祖要不要“显圣”,只要有乐子就可以了!

不一会,坐在轮椅上的方来鹊,被人推出来,眼睛睁得大大的!

依旧没什么精气神,身上的气质慵懒,像是整天吃太饱一般。

“佛祖曰:山丹以北龙首山有重石!得之可冶金!一块石,四成金!”

方来鹊大喊道,随即脑袋一歪,昏死过去。

然后他就被面无表情的法成住持推进了西行寺内,再也没有出来。

吃瓜群众三拜九叩一般的散去,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会怎么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甘州的秋天,不会平静了。

不远处的寺院墙角处,在一旁躲起来看热闹的方重勇,对身后已经笑成虾米一样,弯下腰直不起身子的阿娜耶抱怨道:“方来鹊真不是个演戏的料,这么演一看就知道在玩套路。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不不不,郎君,不是这样的。

我是在笑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好像说得跟真的一样。要不是昨晚郎君已经跟我说过真相,我刚才都差点信了。”

阿娜耶止住笑解释道,小脸都是红扑扑的。

“是么?原来还真有人吃这一套啊。”

方重勇心中将信将疑,抱起双臂自言自语道。

第二更送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