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我快亏成麻瓜了 > 第1084章 开着宾利去收租不香吗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1084章 开着宾利去收租不香吗

作者:江公子阿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20: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被国内收购的,能称得上豪门的也有五六家了吧,我就想知道有几个赚钱了的?”某键盘侠不服气。

“咱们格局小,根本看不穿人家的布局,英超最起码是赚的。”拿不出证据不代表不能继续撕。

“曼联吗?格雷泽家族就是在搞债务转移,你知道什么叫债务转移吗?在手上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格雷泽家族那比崽子利用自己的现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利用杠杆原理利用不到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曼联,但是这笔款项几乎全部是贷款,而债务则转嫁到了曼联身上……”

“今年曼联4月公布的赛季税前总收入达到了5.812亿英镑,盈利达到了8080万英镑,让他们再次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足球俱乐部,你管他怎么收购的做什么,能赚钱不就得了……”

最终演化为两派人互相怼。

“我看他们都是收购的国外俱乐部,我如果收购国内俱乐部,哥几个觉得怎么样啊?”

林冬听到曼联一个赛季就赚了八千万英磅,彻底打消了跟风收购海外豪门的计划。

至少也得打探清楚,谁家的水比较深才好下手。

国内足球这个鸟样子,就不信这玩意还能赚钱,如果能赚钱,本傲萝把足球给撕烂吃了。

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赚个毛线。

什么,你问为什么球员待遇那么好?

因为都烂啊!

我们都知道,华夏足球虽然一直都是扶不起来的烂泥,但是即使是这样,有中超联赛的迅速发展,华夏足球依然能够让球迷为之疯狂。

众所周知,中超联赛是除了欧洲五大联赛之外,最赚钱的足球联赛之一,而国足虽然成绩差,但是本土球员的年薪也是可以用”天价“来形容。

目前的国足,球员年薪都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算上商业代言之类的,恐怕会更高。

排名前几的,纯年薪的都有上千万。

“国内更不行啊,外面那些,虽然可能不会赚钱,至少商业模式成熟……”

“咱们的队员根本就不值那个钱。都是因为上头对足球重视,许多大企业家纷纷收购球队,然后重金购买优秀球员。”

“就是,哪来的优秀球员,矮子里头拔矬子,这些实力平平的球员自然获得高薪。”

这下子,撕得正热闹的两边人,突然之间就不撕了。

他们和好了。

联合起来一起吐槽华夏足球俱乐部。

不过,也有人想表达一下不同的看法,乐观主义者总是存在的嘛。

“其实,我觉得今后会好起来的,你们看看,从球迷社区、内容服务、赛事直播、场馆整合,一直到最上游的俱乐部与赛事运营,咱们这边的商业模式也是越来越成熟的嘛。”

但是这样的乐观主义者,很快就遭到了镇压。

有情绪激动的,差点动手。

“拉倒吧,你看看那些平台,为了一场直播,就能砸下去多少钱,这是正常做生意的样子吗,他们哪里是搞商业模式,他们就是单纯的收割用户。”

“就是啊,再好的产业,被咱们的互联网公司这么一搞,也得歇菜。”

其实,乐观之人也没说错。

现在的商业模式可能确实存在问题,学人家英超技能树点歪了。

但是对比之前和现在,这个进步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过去,锅内的体育产业并不足够市场化,华夏并不是一个体育消费大国。

而今在移动互联时代,视频、直播、社区、地图等新工具的应用则在充分激发华夏体育消费的潜力。

它只是刚刚开始爆发。

至于什么时候,这个市场才会成熟起来,这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投资这一块讲究的是未雨绸缪。

就是要早早布局才行。

但是键盘侠是看不到这么远的,他们只会各种吐槽,只会悲观的认为这一行不赚钱。

如果自己有好几个亿,有能够收购足球俱乐部的钱,铁定拿去炒房啊。

买什么足球俱乐部。

买千儿八百套房子,房价随随便便翻个倍,到时候每天后备箱里放着一串串的钥匙,开着宾利去收租他不香吗?

但是林冬却被这群外行给忽悠了。

你越说不要,我约兴奋。

浑然不知道对牛弹琴是几个意思。

业内人士认为,收购足球俱乐部并不是简单地买下了一个球队,足球聚拢的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在其他业务上取得成功。

以阿狸为例,在电商、金融、大数据的基础上,健康和快乐被定义为未来的两大战略方向。

2005年9月,他们就成立了体育集团。

从狭义看,对阿狸这样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公司而言,布局体育产业是平衡用户结构的契机。

你一个男的,或许不会去买衣服。

但是你极有可能买球赛门票。

很明显,在足球、篮球等体育方面的布局可以离男性用户更近,补齐男性用户不足的短板。

同样的,乐视、万达、恒大、苏宁等大型公司,也都在体育产业投入巨资。

对他们而言,体育是线上和线下资源整合的粘合剂。

比如,在小果子篮球界有这样的说法,NCAA负责造星、NBA负责追星,巨大的流量使得从冠名、承办比赛到赛事票务、直播以及周边售卖等,都成为拉长产业链,更大地撬动商业的好机会。

这东西,它或许没那么快赚钱,可它却有一种能够让很多产业串联、粘合起来的能力。

而猫厂的很多产业更像是一盘散沙。

迫切需要很多能够串联的东西,让这个生态更加的稳固,更加的鲜活。

所以,林冬跟裴潜龙和施珊珊视频对话,说想要谋求收购一家中超俱乐部,那边没怎么犹豫就表示了赞赏。

还是老板有魄力。

说买就买。

就像是逛菜市场一样,这颗大头菜多少钱,给我装起来。

其实,早在老板说要做足球,大家就已经在讨论买什么球队了。

我艹,足球场都盖遍了全锅。

买足球队还有啥好犹豫的。

难不成真的要等二十年,等下一代训练好了,咱们再一鸣惊人吗?

有了自家的球队,才能形成一个足球产业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