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97 > 515 初战北美,《飓风营救》

华娱1997 515 初战北美,《飓风营救》

作者:胖一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08年2月上旬,旧金山

汤姆和杰瑞约在肯德基吃快餐,已经快一个月没见的俩兄弟高谈阔论,兴奋不已。

高中毕业,两兄弟都考上了大学。

美国这边的大学,相比之下要比国内好考一些,采用的是【宽进严出】的路子,高中毕业生45~60%以上都能上大学。

当然了,上什么大学还是要看成绩和家境,成绩好的、有钱的上名校,一般的学生就是差大学甚至是社区大学。

当然,美国的社区大学其实不算是大学,虽然也有学历,但不能粗暴讲其和国内的大专归拢在一起,这个更像是高四,给那些成绩差的、社会人员回返校园或者是经济不好的学生的过渡期,在社区大学学习后接着往正经大学考。

杰瑞成绩较好,虽然没考进名校,但所在的学校排名也不错,汤姆就差多了,差点去社区大学,老爸掏钱,才勉强进入一所普通大学。

与高中时天天腻腻在一起不同,大学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哪怕距离不远,时常也能见面,但终归还是没有高中时亲密了。

当然,多年的老交情还在,两人仍然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只要有空,都要约着见面。

可乐足汉堡饱,现在去娱乐场所早点,两个人琢磨去回家打游戏还是去找个电影院看电影。

“看电影吧,《舞出人生2》正在上映,据说主演的妹子很辣。”

杰瑞提出建议,汤姆虽然对歌舞片兴趣不大,但火辣的妹子很感兴趣。

两人勾肩搭背的来到电影院,正准备买票,汤姆突然被一张海报吸引了。

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亚裔女孩楚楚可怜的在影片右下方,四周好像站着几个恶汉,而左上方则是一个面容严肃,眼神冰冷的男人双手持枪,两张图片中间是一道横幅斜插,上面是电影名字——《taken》

从词意来说叫带走,也可以理解为营救。

美国这边的片名和国内不一样,片名大多数比较简洁,暴露的信息少,基本上全靠演员引人,所以往往从海报上就能看出来靠谁扛票房。

另外一方面,英文和中文的词境和构造不同,国家环境和人情俗语也不一样,咱们看不懂的,人家秒懂。

打个比方,生米煮成熟饭,中国人马上明白什么意思,国外就只能字面意思理解。

至于“一支梨花压海棠”、“你在这里稍等,我去买几个橘子”、“钝角”、“吃了一碗粉”、“天冷防han”、“老六”、“福报”等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完全搭不上的词,国外更难理解。

同样的道理,很多英文电影来到国内,也都得经过本土化翻译,不然观众根本搞不清楚这是啥电影。

这其中还产生了许多经典翻译,比如《人鬼情未了》,原版英文直译就叫鬼魂,《魂断蓝桥》也把原版的《滑铁卢桥》变得更有诗意和忧伤色彩。

什么《闻香识女人》《乱世佳人》《盗梦空间》都是相当不错的翻译,一下就把意境凸显出来了。

但是也有玩砸了的,比如《疯狂动物城》,其实应该叫《动物乌托邦》,疯狂和乌托邦一下子把电影立意全部搞混了。

还有《雨人》,也翻译的比较离谱,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哪怕叫《愚人》也好些,可能是工作人员记错了。

当然,即便如此,内地还是相对靠谱的,主要是同质化严重,闹的笑话也比较少,港台就比较扯了,各种英文电影名字翻译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内地翻译《黑客帝国》,台版《骇客帝国》,港版则叫《22世纪杀人网络》。

《国王的演讲》,港版叫《国王无话儿》,《史密斯夫妇》港版则叫《史密夫大战史密妻》,《肖申克的救赎》变成《刺激1995》,《奥特曼》在香江最初叫《七星侠》……

当然,这些有时候不一定是翻译的锅,也可能和上述一样,是地区语境和风俗人情不同的缘故,也有些就是纯粹的翻译菜。

《飓风营救》繁星繁星主要投资,然后和新线合作。

发行方面,繁星负责亚洲,新线主攻美国这边,片名自然也是新线改的,曹轩并没有胡乱插手。

这其实也是原版《飓风营救》的英文名,可能北美观众就认这个风格,他要是非逼着改过来,自以为好,可能人家北美观众却不买账。

毕竟从北美发行经验来说,他肯定是不如新线懂行的。

果不其然,在中国人看来,槽点满满的名字,对于汤姆两个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负担,曹轩的脸加上海报一看就是动作戏的风格,立刻让他们产生了兴趣。

“哦,曹的动作片,眼神好冷酷,我喜欢。”

“汤姆,你不是曹的铁粉吗,还去了在洛杉矶的演唱会,怎么不知道新电影上映。”

“咳,我知道这个电影,曹在演唱会上宣传过,结果我这段时间忙忘了。”

“嗯?因为你说的那个快把你榨干的拉丁裔妹子。”

汤姆闻言,下意识扶腰,脸上露出了回味和丝丝恐惧。

“就看这个,曹的电影肯定好看,说不定还有中国功夫。”

“说好的看辣妹呢。”

“我请客。”

“走,买票去,爆米花和可乐你请不请?”

“零食aa。”

“……”

《飓风营救》排片不算多,汤姆他们等了半小时才得以进影厅。

影厅人数不多,至少对比旁边的《舞出人生2》和《穿梭者》人气明显有差距,上座率顶多30%。

汤姆排队时听了几个观众谈话,基本上多半都是曹轩的歌迷或者华人亚裔前来支持,电影吸引的自发观众占据的比例有限。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今天才是上映的第二天,也不是观影人数最多的周末,宣传幅度又不算高,有所冷遇很正常。

其实这个上座率也不错了。

至少就汤姆所观察,至少《飓风营救》还有曹轩人气兜底,也有一定的排片,上座率不高,但也不算特别差。

其他电影更烂,排片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多少人去看,《飓风营救》在其中也算是中游了。

汤姆热衷于偶像的电影受不受欢迎,杰瑞对这个并不如何关心,抽空还不忘用手机上会网,看到好笑的还不忘和好友分享

“汤姆,你看这个新闻多搞笑,他们竟然认为民主党的那个黑人能当总统。”

“管他呢。”

汤姆对政治不感兴趣,拍了拍杰瑞:“电影开始了,看电影。”

杰瑞放下了手机,他虽然更喜欢辣妹,但内心其实也挺好奇曹轩的电影。

他还记得自己和汤姆中学的时候,第一次认识曹轩,还是百事可乐的广告片,曹轩英雄救美小甜甜布兰妮。

那时候痴迷李小龙和中国功夫的他们,瞬间被广告里持剑救人的曹轩帅到了。

两人事后还去唐人街买过中国剑,后来还淘到了曹轩中国电视剧的碟片,拿着剑飞来飞去,特别酷。

可惜他们看不太懂剧情,只记得有一套剑法叫什么《孤独的第九套剑法》,两人根本学了半个月,迟迟不见要领,那时还是中二少年的他们差点跑去中国拜师。

如今已经是大学生的二人,心里的功夫梦早就淡了,在唐人街买的长剑更是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

而今天在影厅的相遇,又勾起了那份中二少年时期与好兄弟一起苦哈哈练剑的美好记忆。

不过从那以后,他们再接触曹轩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音乐,倒是看过两部曹轩主演的中国电影,但一部是黑帮卧底反杀,一部反派暴打杰克程。

虽然演的很好,剧情也有意思,但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元素,始终和他最初见到曹轩的那个干净利落、又酷又帅的中国剑客形象有所差距。

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动作片,不知道能不能多看看曹的动作戏………

杰瑞心里波动,汤姆却没有他这些想法,其是曹轩死忠粉,虽然更多的是喜欢曹轩的音乐,但爱屋及乌,只要是偶像的作品,哪怕拍成了屎,他也要夸香气扑鼻。

电影开始,美国这边没有龙标,开头是繁星和新线的标志片头,前者在中国大名鼎鼎,但在北美院线还是第一次出现。

两家公司的片头闪过,进入剧情正片,出现了一个非洲战场,曹轩身穿作战服,与战友冲击一个恐怖分子的据点。

曹轩表现出色,单兵素质很强,枪法如神,格斗能力也很厉害,一个人就解决了近一半的恐怖分子。

这段戏很少,大概也就一分多钟,镜头就变成了曹轩从香江的卧室起来,刷牙洗漱,打卡上班,与同事互动交谈。

剧情走的很顺,短短几分钟就把男主雇佣兵退役,目前在香江做专职保镖的人物背景交代下来。

紧接着就是引出妹妹和闺蜜来香江看演唱会,艾薇儿客串让不少观众会心一笑。

电影里面还玩了个梗,艾薇儿演唱会时,她在前面歌唱,几个保镖在后台观看,同事扭着身躯跟着哼哼,还询问曹轩饰演的男主听天后演唱会的感受。

男主一脸无所谓:“我对流行音乐不感兴趣,也不懂音乐。”

已然受过“二流歌手曹天王”冲击的国内观众还好,国外第一次看到曹轩说这话,哪怕知道是玩梗,也忍不住狂笑。

相当于指着刘国梁说这胖子不懂球,小李子觉得自己痴情且单一,比尔盖茨承认他是穷逼,反差笑果极佳。

汤姆这个铁杆粉丝更是笑得嘎嘎乐,杰瑞也忍俊不禁。

反倒是少数几个不熟悉曹轩的观众疑惑的看了眼四周,不知道周围的人在笑什么。

之后的剧情就是妹妹被闺蜜蛊惑,任性要去日本旅游,男主苦劝不得,只能开出了一堆条件同意。

同时安排各种细节和侧面剧情,再一次强化男主的人设,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母亲早逝,因为各种误会和父亲关系一般,性情看起来有些孤僻冷漠,但骨子里是个特别在意家庭亲人的人。

电影剧情里还特意加了一段戏,营造了男主的孤独,圆月当空,正值团圆佳节,其他人欢声笑语,齐聚一堂,男主一个人捏着啤酒,孤身坐着看窗外,镜头拉近,手边隐隐是小时候的家人合照。

因为兄妹毕竟不是父女这种最近的血缘关系,关系隔了一层,所以要加重男主对家人的重视,狂打亲情牌。

开头冷漠孤僻的男主,化身啰里啰嗦的“老父亲”,对着女主千叮咛万嘱咐的送上机场,进一步体现宠妹狂魔属性。

而等女主和闺蜜来到日本,主线剧情终于来了。

一到日本,两人就被盯上,碰上一个日本帅哥,闺蜜马上和人家打成一片,也把底全给漏了,知道是两个女孩,马上通知同伙动手。

这边厢女主正被男主查岗,撒娇抱怨之际,突然听到响动,看到闺蜜被抓,惊慌失措。

男主意识到了妹妹的危机,强自让自己冷静,然后抓紧时间盘问各种细节,比如和谁接触、基本资料、有什么特征,

没等全部询问结束,妹妹的电话就被抢走,听到那边的尖叫,曹轩的神情严肃,双目深邃,声音暗沉。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也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如果你们要赎金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没钱,但是有一些特别的手段……

现在你们把我妹妹放了,我会当做什么事情没有发生,如果你们一意孤行,我会找到你们,然后……杀掉你们。”

整段台词,曹轩没有那种大喊大叫的愤怒,但那种明显压抑的克制感,却让人感受到其像一个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

“哇,这段快酷了,充满了霸气。”

汤姆不由感慨,一旁的杰瑞也连连点头,这段确实有感觉,让人感受到男主扑面而来的愤怒,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回归剧情,男主毕竟也是雇佣军出身,黑白两道都有人卖,很快就凭借现有信息摸清了敌人的部分路数。

黑龙会,日本最近几年兴起的黑帮,经常会盯上一些海外旅游的单身女孩绑架,逼她们染上毒瘾,卖身赚钱。

因为这事已经引起了一些国际纠纷,但是由于黑龙会背后有一定背景,做事又比较隐秘狡猾,没有什么证据,类似的调查往往不了了之。

世界上并不是风平浪静,每年都有几百万人莫名失踪。

国家后盾即便有用,但在海外没有证据,也有没有执法权,很多事情也无能为力,缅北就是最好的例子。

男主已经通知了父母,并求助了大使馆,使馆也向日本警方施压,但并不能直接干预调查案件,还是要看当地警方的效率。

以黑龙会的行事风格,拖上几天,谁知道妹妹会变成什么样,搞不好一辈子就毁了。

于是,当初那个杀的恐怖分子胆寒的男主重出江湖。

知道黑龙会势大,男主并没有贸然行动,他通过妹妹上传企鹅博客和qq空间(广告)的照片,通过里面玻璃反光的人影找了个当初那个搭讪的日本帅哥。

男主很快就在机场附近找到了这厮,不过在追逐中,对方跳下立交桥自杀。

线索断了。

男主没办法,找到当初一起当雇佣兵的日本战友矢野帮忙,不料对方以警察的角度,让男主放弃追查,等待警察的调查。

男主不理,自己调查,捣毁了一个黑龙会的一个据点,找到了自己妹妹的衣服,把线索续上了。

这段,也是曹轩这个男主第一次大战,之前帮艾薇儿驱赶私生饭和追击日本帅哥都是牛刀小试。

整个打斗拳拳到肉,没有多余的套招,格斗招招往太阳穴、喉咙、双眼等脆弱部分攻击,力道十足,基本上一击致命。

最后更是抢到了枪,而后违背了李小龙、程龙、李莲杰的动作片风格,直接放弃格斗,用起了美式居合。

砰砰砰!

三十步之内,枪枪爆头。

如果说程龙的动作风格是功夫喜剧,李小龙的风格是迅捷激烈,李莲杰的风格是华丽流畅,曹轩的动作风格就突出一个冷酷狠辣。

干脆利落,凌厉十足,出手就是为了杀人,招招奔着要命去,动作不华丽,有些甚至有点难看,却杀气凛然,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压迫感。

很难说清楚这些风格哪种最为出色,但单说曹轩的风格,有一种毁灭和冰冷的魅力,让人颤栗的同时又兴奋不已。

“f***,汤姆,他太帅了。”

杰瑞兴奋的摇了摇好友,汤姆比他反应还夸张,看着面无表情从爆炸据点开车离开的曹轩,声音恍惚。

“如果我是一个女人,一定会爱上他,不,哪怕我现在不是女人,也忍不住爱他。”

兴奋当中的杰瑞瞬间被泼了一桶冷水,轻轻往旁边靠了靠,嘴里劝好友冷静。

“不至于,不至于……”

再回剧情,虽然搞到了线索,但也因此造成了一点点小破坏——

死了十几个黑帮喽啰,炸了一个据点,再加上撞坏了五六辆汽车。

日本警方颜面无光,老战友表面约男主见面,实则想把他强制遣返,男主提前看出了猫腻,让警方扑空。

也因此,男主上了警方通报,成了孤家寡人,而他不再相信官方机构,包括大使馆,主要是怕被日本警方掌握信息,所以打算孤身营救。

之后就是男主找到黑帮头目常威,又是一段高燃打戏,干掉小弟,还看到了已经挂掉的妹妹闺蜜,惊怒的男主把头目抓进去严刑逼供,得知了妹妹的下落。

因为是处女且长相漂亮,目前黑帮打算拍卖,所以妹妹此时还算安全。

但也拖不了多长时间,必须赶在拍卖之前,找到妹妹。

男主再次找到老战友矢野,他已经从常威那得到这家伙是警匪勾结,所以来找他要线索。

矢野各种诉苦东京大,居不易,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艰难,他是为了家人不得已才堕落。

“你有家人,我的家人就不是家人。”

男主没有再和他废话,直接把他干倒,拽来其妻子威胁,终于知道了拍卖会的地点。

匆匆赶到拍卖会,男主并没有等到妹妹,这是一个局,他的老战友和黑龙会伙同把他用电棍击倒抓了起来。

黑龙会老大充分发挥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特点,巴拉巴拉装了一会儿逼给男主,争取了恢复的时间。

真正动手时被男主偷袭,一痛乱杀,矢野和黑龙会成员全部成了他刀下鬼、枪下神。

从黑龙会老大嘴里得知妹妹的下落,一枪了事,赶往游轮,妹妹被卖给了一个日本大佬。

最后的决战,男主秘密潜入游轮……嗯,所谓的秘密潜入,就是见一个杀一个,没人知道就是秘密。

妹妹被日本大佬用刀挟持,双方对峙,观众本以为是一个老套的威胁情节,结果反派刚开口,就被男主一枪爆头。

日本大佬:“年轻人不讲武德,搞偷袭~”

最后,在大使馆的奔走之下,男主平安无事,与妹妹和赶来的父亲后母团聚。

看着男主脸上的伤痕,关系不好的父亲也红着眼眶使劲拍了拍他肩膀,那些过往的恩怨和别扭也似乎随之而散。

电影的最后放了个小彩蛋,带着旧影像的质感镜头里。

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屁颠屁颠的跟着哥哥玩,结果和其他小朋友闹别扭,被打哭了,哥哥帮忙出气。

女孩奶里奶气道:“哥哥,你真好。”

已经是个大少年的哥哥抱着妹妹,带着点臭屁道:“谁让我是你哥呢,以后受欺负了,就来找哥。”

“那哥哥一定要保护好我。”

“放心,有哥在,肯定不能让你受欺负。”

……

电影结束!

杰瑞意犹未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不错的亲情情感线,流畅紧凑的剧情,酷爆了的打斗,我给这部电影打8.5分。”

汤姆没有废话,出了影厅直接又跑到售票处买了两张。

“走,再看一遍。”

全神贯注看一部电影其实很容易精神疲惫,特别是这么一部节奏快的动作大戏,但杰瑞也拗不过汤姆,再加上他确实也有点心痒痒,半推半就又跟着看了一遍。

两人并不是唯二如此选择的观众,还有几个也准备二刷,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只是和伙伴讨论着电影剧情离开,嘴里评价多是正面。

当晚,烂番茄网站正式登出了《飓风营救》的数据,新鲜度85%。

这个烂番茄是美国的一个电影评分网站,主要以媒体或影评协会的专业影评人评价。

这些影评人针对某部电影写文章,对电影评价比较正面,网站就默认其投红番茄,意为新鲜,评价负面就投青番茄,意为烂。

每个影评人一票,不管多少人,两者最后按照百分比呈现新鲜度,烂番茄新鲜度越高,代表评分越高。

值得一说的是,烂番茄的评判标准很多元,影评人不单单只是看电影口碑,而是根据多方面去评测电影,许多爆米花大作也能拿到很高的新鲜度。

而且这个也不一定准确,新鲜度高的电影,扑街的不在少数,新鲜度为个位数的电影也照样有票房大爆的。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只要影评人有一定数量,这个烂番茄的评分还是相对有一定参考性的。

新鲜度60%以上,可以一看,60%以下的,大多数都是烂片。

除了烂番茄,类似的评分网站还有imdb,世界上最全的资料库网站。

imdb打分和豆瓣差不多,1~10分,每个用户可以自由打分,不过算法很复杂,为了防止刷分,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用户投票所占比重也截然不同。

烂番茄是专家意见,imdb是大众点评,还有一个metacritic,后者也是请专家,不过不是像烂番茄一样每人投票,而是打分,1~100分,相对更细致化一些。

这三个网站号称北美影迷三大神器,综合比较,结合专家和大众的共同意见,就能相对准确判断出一部电影的质量。

目前因为电影刚刚上映,imdb还没有足够的观众打分,暂时没有评测。

烂番茄出来之后,同样是影评人为主的metacritic也很快给出了人均72分的评价,数据相当不错。

而两个网站同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也一定程度因为他们对曹轩预期不高,所以产生惊喜。

当然《飓风营救》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和凌厉冷酷的动作风格,也是极为加分的。

《滚石》杂志就对这部电影极为看好,在杂志影评大加赞许——

“充满诚意的野心之作,在中国影坛同样有极为出色表现的曹,精准抓住了打开北美市场的钥匙。

并且,曹没有一味的追逐模仿成功的前辈布鲁斯李、杰克程,而是大胆的开辟了自己的新动作风格,我们不敢断定这种新风格会不会成功,但就这部电影来说,我认为是一次出色的亮相………”

曹轩老朋友《洛杉矶时报》也在烂番茄和metacritic给《飓风营救》打了高分。

“不算新颖的题材,剧情也谈不上复杂,但却拍出了紧扣主题“营救”的紧张感,一环套着一环,毫无尿点。

相比于曹的打戏,他的文戏其实更值得一夸,出色的台词张力和眼神及微表情配合,让我简直忘了他还是个世界天王,不知道上帝为什么如此要青睐这个家伙,给了他两个无与伦比的顶级天赋………”

源源不断的正面评价,让《飓风营救》虽然票房不显,却成了北美2月档口碑最好的院线电影。

这种变化,让原本一直被死死压制的《飓风营救》,有了出头的机会………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