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97 > 499 周公瑾孤身入曹营,曹孟德携众会天王

华娱1997 499 周公瑾孤身入曹营,曹孟德携众会天王

作者:胖一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奔跑吧》毕竟是国内第一次户外真人秀节目,又奔着打造王牌,所以需要很多准备工作。

设备更新换代,幕后人员培训学习,对整个节目流程的把握设计,还有几个成员的甄选等等,想要真正的录制播出,起码要到今年年末或者是2008年年初。

所以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曹轩也不是很急,愿意给制作团队时间去挑选和成长。

没办法,曹轩倒是想把《极限挑战》导演严敏、《爸爸去哪儿》导演谢条葵、《奔跑吧,兄弟》导演姚泽添弄来。

但是现阶段这帮人根本不行。

除了谢条葵勉强当了一个节目组制片人,严敏不知道在哪窝着,姚泽添更是大学都没有毕业。

相比之下,繁星的团队制作过多部综艺,甚至有王牌节目《明日之星》,是目前内地最成熟的综艺制作团队之一。

与其找那帮“菜鸟”,曹轩更愿意相信自家员工。

专门给柳妍提到这事,就是想让她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作为时下当红主持人,柳妍在娱乐圈的人脉可是非常广的。

曹轩的朋友圈虽然人也不少,但在《奔跑吧》前途未明之前,那些成名成腕的明星们可不一定愿意来,即便同意来,价格也太高了。

所以曹轩更希望找一些有一定名气,但又不是特别红,物美价廉的节目成员。

这方面,柳妍相熟的人更多………

果不其然,柳妍在了解了《奔跑吧》的部分信息后,非常兴奋,十分看好这個节目的前景。

回去后就找到相关制作人,不到一天,就报上来几个人选。

公司内部的头一个就是黄薄,柳妍和他做过节目,有很深的印象,觉得黄薄是极佳人选。

曹轩没否也没定,暂时按下,等着回头看黄薄的个人意愿吧。

虽然他觉得黄薄应该专心演员,但要黄薄一心去综艺成名成腕,他也不能拦着人家的前途。

不然曹轩觉得是为黄薄好,人家可能反怪他不给上位机会,枉做好人。

选择给黄薄自己,利弊说清楚,将来后悔不后悔,也都是黄薄自己选的,曹轩没有干系。

余下的两人分别是薛志谦和戚维,按照柳妍的推荐,前者搞笑综艺感强,后者爽朗大方,在节目耍的开。

曹轩把薛志谦的后面打了个勾,戚维则是待定。

之前他倒是把薛志谦忘了,南张北薛的外号不是闹着玩的,综艺达人,确实十分适合《奔跑吧》,更别说还是繁星公司艺人。

至于戚唯嘛……

曹轩计划《奔跑吧》五男两女组合,但也不排除是四男三女。

可不管是哪个模式,柳妍和戚维设定卖点都是开朗大方女汉子,两个人有点角色重合,并不是最优选择。

剩下的女常驻,要么就找个搞笑的,要么就找个温柔女神和固定男常驻炒CP,与柳妍形成区分。

曹轩更偏向前者,想了想,写下了【贾灵】两个字。

女明星里能毫不顾形象,甚至愿意扮丑搞笑且有足够综艺感的拢共就那么几个。

目前来说,名气最大的应该是谢娜,但曹轩不喜欢她,反倒是更中意籍籍无名的贾灵。

此时的贾灵还是个女相声演员,而且还是一个没找到窍门的女相声演员,不温不火的挣扎着,用她其实有点冒险,曹轩打算回头让节目组考察一下。

贾灵之后,曹轩灵感越来越强,顺着刚才的谢娜,又想到了何旦。

原时空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跑男团队都有一个压场子的队长,柳妍狠辣有余,霸气不足,当队长还是差点。

有着丰富主持经验,人缘好、情商高、控场能力强的何旦相对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队长人选。

其实曹轩更喜欢撒贝宁,但后者如今名气差点,压不住场子,而且央视也不一定放人。

何旦、柳妍、贾灵、薛志谦。

控场队长有了。

搞笑甩包袱的有了。

性感女汉子和搞笑女友有了。

还缺一个能力者和受欺负的倒霉蛋,前者曹轩暂时没想好,后者第一印象就是沙毅。

【金钟罩,铁布衫】让他成了《极限挑战》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飞行嘉宾,后面正式加盟《跑男》,也毫无争议的成为了节目的最大看点。

而且沙毅有意无意之间,总是带着点倒霉受气包的属性,极容易出彩。

唯一的缺点就是,此时的沙毅还有那么几分帅气,要是愿意牺牲,再胖一点就更好了。

同理还有贾灵,此时的贾灵外貌还是比较周正的,如果愿意如同原时空那样改变一下,效果更佳。

曹轩暂时定了5个人,在提出找一个能力者后,蒋月直接表示可以让张子剑试一试。

虽然不是习武出身,但张子剑从出道以来,一直拍的都是打戏,算是动作明星,体力和“战斗力”是超出常人的。

而且张子剑身上梗很多,在网上已经有逼王外号。

想想撕名牌时,张子剑来几句类似“我赌你撕不下我的名牌” “我已经给过你机会了,你却不珍惜,也许是伱太笨了”等逼王语录,节目效果想必不错。

如果逼王装逼不成,反被收拾,节目效果或许更佳………

《奔跑吧》能力者这个人设其实不好当,原时空的大黑牛就变成了外强中干的样子货,如果找的太强了,拿捏不准就会变成节目“霸凌”。

所以曹轩觉得能力者,没必要非要模仿韩国版,保证一定的优势就好,换个梗多的张子剑或许更有意思。

另外,张子剑虽然是演员出身,但实际上几个电视剧的系列下来,已经让他形象定型。

沙毅也是这样,究其半生,也没走出白展堂的阴影。

所以这俩倒不用担心所谓的过于娱乐化导致出戏,因为两个人本来就有这个麻烦,转战综艺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坏事。

张子剑或许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有梗多的优势,还是繁星艺人,曹轩愿意给个机会。

如果这6个人全部拿下,基本上各司其职,余下的一个倒不是特别重要了。

黄薄愿意就黄薄,黄薄不上就捧新人,让公司新签的魏晨或者马天雨上。

既可以卖脸,同时年轻力壮速度快,套个小猎豹人设,如果有话题,还能和柳妍炒个CP………

当然,现在能不能集齐这个阵容还不好说,贾灵、沙毅估计没问题,繁星公司内部也好说,最大的变故其实是何旦,如果他不来,找谁当队长就个新难题。

但不管怎么说,大半成员是基本解决了,曹轩也把这事暂时放下,准备进组《三国·赤壁》。

剧组2月下旬就已经开机了,曹轩推迟一个月进组虽然不算晚,但也不能再拖了,他中间还要请假开演唱会呢。

………

3月末,曹轩正式进组《三国·赤壁》

《三国·赤壁》上下两部,横跨整个赤壁之战,拍摄的场地选景还是很多的。

繁星影视城是其中最主要的场景,《三国·赤壁》剧组有上千万的成本用来搭建和改造繁星影视城的场景。

此外,还有不少水上的戏份,在白洋淀和密云水库拍摄,订购和租用改造的楼船和战船实物/模型不下几十艘,后续有一半以上会进行焚烧拍摄。

考虑到《三国·赤壁》的名气,其实场租费很多地方不要钱,甚至愿意出钱邀请其拍摄打广告。

但是为了保证,得对很多东西改造,这个得剧组掏钱,是拍摄成本很大的一笔支出。

《三国·赤壁》几个亿的投资,演员成本有限,除了曹轩,余下的演员全加起来也就小八位数,都不一定有几个导演、编剧和幕后那帮大佬的费用高。

而演员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拍摄上面,服化道精益求精,场面更是恢宏大气。

曹轩到剧组时,《三国·赤壁》剧组正在拍摄。

分为两个大组,文戏组在繁星影视城拍摄江东群臣劝孙权,武戏组则是影视城隔壁一处空地山谷拍赵子龙七进七出。

曹轩没做停留,直接和人开车去了武戏组,然后就看到银盔银甲银马的聂远,在罩甲黑衣曹军的围攻下左冲又杀。

有关三国的服饰,各种考究说法不一。

原因是当时属于东汉汉末,然后分为魏蜀吴三国,服饰风俗变化很多,各国乃至各诸侯间都有可能不同,严格遵守是很困难的。

94版《三国演义》口碑很好,但服饰方面还真算不上考究。

反倒是吴白鸽的《赤壁》,虽然也有一一些错误,但整体来说算是三国题材里服饰铠甲最贴合时代的。

当然了,如果严格按照现实,几方势力还没富到让普通小兵都披甲的地步,除了精锐嫡系部队,普通士卒还是要打折扣的。

《三国·赤壁》的服饰铠甲方面,也基本上按照汉末三国的规制和特色,不敢说是1:1还原,但大致是没啥问题的。

但毕竟是影视作品,还是要做出一些区分。

比如94版《三国演义》用颜色区分,红蜀魏黑吴绿,高希希的新三国魏军黑甲、吴军白衣或白樱、蜀军有点像藤甲。

之所以这么干,就是分出敌我来,不然一大群人打成一团,观众分不清谁是谁。

乃至套用现实,两军打仗,军服相同,还得头上或胳膊上缠个头巾以做区分的,不然谁知道是敌是友。

《三国·赤壁》也是如此,既然服饰铠甲的规制和特色区别不大,那就以颜色区分。

曹魏黑衣罩甲、士卒黑帽,将领多数盔上黑缨。

刘备部队红衣罩甲,士卒黄褐色的皮帽,将领多数盔上赤缨。

东吴则是青绿衣罩甲,士卒青黑色帽,将领帽盔则是白缨。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绝大部分普通将领和士兵,实际上,几个主角的铠甲还有服饰还是有特色一些。

比如聂远的赵云,铠甲就更偏银白色,这也是为了突出角色,真要把赵云弄的红衣红甲,观众反倒是觉得别扭。

曹轩重视服化道,但不会一味的过于追求服化道。

最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优质的服化道提升了作品本身的质量,可要是作品本身稀烂,就是把汉朝的古董穿在身上也照样不行。

赵云在山下冲杀,不远处的山谷之上是曹丞相的中军仪仗。

别看电影里可能就十几分钟,但实际拍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比如聂远和他的替身已经在之前的村落和山谷下方打了快一星期了,胸前的“阿斗”都挤烂了。

直到今天才算,勉强把中近景拍完,配合山上的曹操中军仪仗,拍一下远景和名场面——

看赵云在山下疯狂乱杀,神勇非常,曹丞相惊诧莫名,询问左右。

“我原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此人比他还要骁勇,这是谁的部将?”

众将不知,曹洪飞马下山上前喝问:“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赵云冲杀出去,朗声应答:“吾乃常山赵子龙!”

……

曹轩也不知道这段将来会不会被B站和短视频玩梗,但看着军阵里聂远的冲杀英姿,还是挺羡慕的。

《三国·赤壁》不像吴白鸽那版,周瑜自己还拿着剑上去砍人。

曹轩这个主帅基本都是文戏,哪怕是最后的大决战,也只是指挥作战,打戏冲杀都是那几个武将上。

之前在《飓风营救》拳拳到肉打了一场的曹轩,心里还有点小痒痒。

没有理会还在拍戏的聂远,曹轩直接驱车前往山谷之上曹军这边,现在还没轮到拍山上,众人处于候场休息阶段。

演员们闲着无聊,群演四散四周聊天睡觉,几个主演凑在帐篷里。

曹操正带着贾诩、程昱几个文臣翘着二郎腿抽烟,曹洪、夏侯杰几个人在旁边打扑克,饰演张辽的胡君更是掏出个望远镜看山谷下面的聂远拍戏。

一帮“散兵游勇”,赵云要是杀到山上,搞不好直接一锅端了。

曹轩一到,摸鱼的曹营大佬纷纷起身。

第一男主他们还可以不给面子,老板 监制可没人敢忽视。

“鲍老师、金老师、张老师……君哥,各位辛苦。”

曹轩没把休息当回事,态度很客气,这几位演员或许名气地位不如他,但年龄资历在这,曹轩肯定要给予尊重。

初来乍到,曹轩也没在戏上多聊,只是问问大家有什么生活不便,他帮着解决解决,毕竟作为老板,他发话比这些演员管用多了。

此举也立刻迎来了大家的好感,有几个演员还真反应了问题,曹轩全部记下,回头和制片后勤知会一下。

临分别之际,他还拉着各位曹营大佬一起合了个照。

回头发到博客,还引来不少人讨论,排名第一的神评论是——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周公瑾孤身入曹营,孟德公携众会天王

单刀赴会,同曹营大佬们友好亲切交流结束,曹轩又与在此拍摄的导演黄健新和动作指导陈小东交流了一下。

《三国·赤壁》剧组分工明确,陈可欣主要负责文戏,武戏由陈小东等幕后团队负责,黄健新两头跑,更多的精力放在武戏这边。

曹轩除了几场战阵戏,基本上待在文戏组,而且分属两军,也和曹营这边的演员几乎没什么交集。

大家说是一个剧组,但不在一个地方拍戏,又没有对手戏,出入时间也不一样,运气不好,平时都难打上一个照面。

这也是为什么,曹轩一来剧组就先过来打个招呼的原因,后面等他正式拍摄,怕是没什么时间过来。

曹轩在武戏组一直待到晚上,才返回繁星影视城,准备周瑜戏份的拍摄。

《三国·赤壁》这部戏的开篇,直接是刘琮投降,曹操拿下荆州,刘备被迫从新野撤退,携民撤退。

经历了一场追击战之后,子龙救主,张飞喝断当阳桥,局势终于安稳。

但天下已得大半的曹操并没有安稳,马上厉兵秣马,准备拿下江东,彻底一统天下。

原本还算安稳的江东局势瞬间危急,内部分为投降派和主战派,主公孙权左右为难。

这时,刚刚在江夏站稳脚跟的刘备也决定联孙抗曹,以军师诸葛亮为使,出使东吴,准备说服东吴结盟。

他和主战派的鲁肃接上线,来到东吴,舌战群儒,打压了东吴内部投降派的嚣张气焰,剩下的就是说服东吴一个人——大都督周瑜。

书里周瑜是这时候出场的,但是电影肯定不能这么拍。

他作为电影最大卖点,大半个小时不出场,观众不得炸锅。

所以周瑜得出场,而且得在荆州刚被曹操拿下,也就是电影开场不久后就得出场。

而曹轩进组之后,也是拍的周瑜出场的第一场戏。

鄱阳水师大营

头上梳着发髻,一身白袍常服的曹轩英姿勃发,俊朗不凡,端坐在主座之上,抚琴自得。

这时,侯勇饰演的鲁肃匆匆而来,手里拿着帛布:“公瑾,荆州降了。”

琴声一乱,周瑜按住琴弦,接过鲁肃手里的帛布,浏览一番后,不禁摇头失笑。

“刘景升(刘表)半辈子的基业拱手让人,不知泉下有知,如何作想。”

江东一代目孙坚是死于刘表之手,二代目和三代目都没少和荆州打仗,积怨颇深,周瑜看到这种情况,自然嘲弄大过可惜。

鲁肃也是类似想法,不过此时更多的是另一种情绪。

“公瑾,荆州既落入曹操手中,则江东危矣,主公和我等何去何从,皆系你一念之间。”

周瑜朗声大笑:“子敬不必试探,江东是伯符托付我手,任曹孟德百万雄兵,我江东健儿绝非不战而降之辈。”

“有大都督此言,江东无忧。”

鲁肃起身施礼,周瑜又表示,曹军势大,仅江东一地,毕竟掌难鸣,应寻找一强力盟友,合力抗曹。

江夏刘备,当世英雄,旗下有关张赵数位猛将,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可派遣使者联络。

有刘备在江夏一带,至少可以牵制曹军在荆州各郡的部分主力,为江东分担部分压力。

《三国演义》是鲁肃向孙权进言,然后联络的刘备,电影里自然就归功给周瑜了,作为东吴的实质军事指挥,寻找强力盟友合力抗曹,也确实是周瑜的正常思维逻辑。

这里要说明一下,《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黑了周瑜不说,也抹黑了一把刘备等人。

不仔细看原著的话,很多人都以为整个赤壁之战就是东吴和曹操决战,刘备集团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是拉拉队,打完仗了之后去抢人头、抢地盘,特别不讲究。

但实际上,赤壁之战刘备集团虽然不是主力,但也是孙、刘联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荆州牵制了大批曹军主力,也打了不少仗,并非是单纯的拉拉队。

罗贯中光顾着吹诸葛亮,把其他人都黑了个遍,爆点满满。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取材来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康茂才诈降。

优势极大的陈友谅被火攻干掉。

苦肉计、连环记、火烧计……

一个臭码字的,弄的两大战役真真假假,许多人到现在都分不出细节。

实际历史上,赤壁之战真正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真正确定的就是联军确实是靠火攻赢了的。

而且就是这,曹操也不一定承认。

《三国志·周瑜传》,曹丞相的说法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历史上的各大学者也认为曹军败退,原因很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军中疫病,可战部队不多,且军心涣散。

所谓的“烧船自退”一说,也不单单只是曹丞相的强行挽尊。

考虑到黄盖是投降,身边的船只有限,而且本人很快中箭落水,后面无法指挥,哪怕有火油和风势帮忙,也不可能一口气把曹军所有的船全烧了。

所以曹军中计,被烧船打败是很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所有的船都烧了,余下的一部分可能是曹操为了防止追击,自己烧的。

说白了,曹操是被逼无奈才烧船跑路,结果嘴上说是自己不想打了才从容离开,着实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除此之外,赤壁之战的细节少的可怜,甚至因为各方传说,真假难辨,所谓的铁索连环,也不一定是真的。

《三国志》记载是【操军船舰,首尾相接】,这里面是说铁索连船,还是单纯的阵势,现在历史还没有完全定论。

就连黄盖是否诈降,也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导致有后人改了《三国志》,然后把正版给带偏了。

这个几率也不小,史书流传至今,各个版本有删改已然是常事。

《三国演义》可以把鄱阳湖之战变成赤壁之战,弄得大家迷迷糊糊,“篡改历史”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邓艾历史上从来过摩天岭,就因为罗贯中把傅友德偷渡阴平的经历挪到了他身上,导致百度百科乃至不少所谓的正史历史书都把这事记录了邓艾的生平当中。

傅友德爷俩被朱元璋杀了,都没有这么冤………

所以曹轩他们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在历史结局的框架上雕花,作为第一C位,周瑜的闪光点肯定更多。

电影剧情里,与刘备联盟是周瑜暗自促成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背后也有周瑜的影子。

甚至最关键的孙权,也是周瑜薅了鲁肃的羊毛,亲自说服。

“江东谁都可以降曹,唯独主公不能,我等降曹,尚有官爵车乘,即便辞官,也不失为富贵闲人,主公降曹,即为笼中之鸟,如前之刘琮,许昌之汉帝………”

要不是实在说不过去,恐怕诸葛亮舌战群儒都有可能被周瑜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