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97 > 246 逐渐成为【文化现象】的中国风

华娱1997 246 逐渐成为【文化现象】的中国风

作者:胖一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国风》火了!

这张专辑在国庆假期,迅速的掀起了一股名为“中国风”的风暴。

特别是《青花瓷》和《赤伶》两首歌,几乎是以闪光的速度直接杀进排行榜。

f4的《十年》,胡婧的《爱的供养》,孙燕孜的《绿光》和《小幸运》,周杰纶的《菊花台》和《红尘客栈》,王力红的《唯一》,古巨基的《好想好想》。

包括曹轩《繁星璀璨》的几首老歌,以及9月份新上的几首当红新歌。

杨千华《野孩子》

羽泉《深呼吸》

张天王的《我真的受伤了》和《如果这都不算爱》

【she】首专《恋人未满》

娜英《一笑而过》

水木年华《一生有你》

这些人里面,羽泉是近两几年内地当红的歌手,已经算是歌坛一线,水木年华名气和影响力比羽泉稍差,但也不可小觑。

杨千华是近几年香港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年轻女歌手。

甚至在未来香江乐坛没落的时候,属于香江乐坛少数能和陈奕逊、荣祖儿一起扛旗的人,而《野孩子》正是她的代表作。

娜英不必多说,虽然她一直被曹轩摩擦暴打,看着似乎很拉。

但实际单独拎出来,她算是如今少有商业性能和港台大腕一线的内地歌手。

最近两年的专辑,虽然一直没有达到当初《征服》的高度,但也一直成绩稳定,销量不俗,死死占据内地流行第一天后的位置。

【she】其实单从成绩和名气来看,她们算是这批歌手最弱的,甚至因为专辑发售时正碰上911事件,差点凉了。

不过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并且在出道不久,就打破许多台省艺人的桎梏,成功在内地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小关注。

所以虽然现在不值一提,但考虑后续商业潜力来说,是这批歌手里最强的。

至于张天王嘛,老实说,现在黎、郭几乎不怎么直接参与歌坛竞争。

劳模刘天王倒是一直稳定发歌,竞争力算是第一梯队,反倒是张天王,虽然也发歌,但是竞争欲望不大,往年几首一直不温不火。

不过今年两首主打歌质量不错,轻松上榜,找回了几分当年四大天王称霸的英姿。

坦白说。9月份的新歌质量非常不错,一度和之前的那些霸榜歌曲形成激烈竞争,打的有来有往,甚至在某一部分时间占据上风。

奈何10月开头,曹轩《中国风》发售。

《青花瓷》和《赤伶》一上榜,开局排名就分别占据十四和十七位。

然后对着排在上面歌曲的屁股,一路疯狂突进。

排名前十以外的歌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余地,前五以外的倒是稍稍能坚持一会,但也很快一败涂地。

两首歌直接杀疯了,一路血流成河。

别说那些外人,连曹轩自己的歌都不放过,先屠了《繁星璀璨》的歌和《断桥残雪》,进而开始围攻《东风破》。

10月4日,《青花瓷》斩落《流星雨》,位居次席,正式向榜首的《东风破》发起冲击。

曹轩歌迷的内部,第一次因为歌曲排名出现了大规模“分裂”。

以往三年打榜,曹轩的歌迷干过任贤奇,灭过娜英和谢风,与王非张惠妹较劲,同四大天王争锋。

去年那场屠榜封神之战,几乎差不多是一家对战整个歌坛。

为了点播打榜,零花钱甚至是饭钱都充了电话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轰炸电台和电视台点播号码,嗓子都喊哑了,呼吁亲朋好友帮曹轩打榜。

曹轩的威名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他唱出来的,也是歌迷们一路帮着打下来的。

辉煌的战绩,让曹轩的歌迷在歌迷群体里傲然独立,已经有点【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霸气。

然而现在随着曹轩的名气愈发强盛,很多时候不需要刻意打榜,仅靠歌迷技术和庞大的路人缘,就可以拿到极佳的成绩。

不单单曹轩有了一点【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感觉,歌迷们也闲得蛋疼。

同为国庆节,香江的谢风也发了专辑,主打歌《香水》登陆排行榜打榜。

激动的曹轩歌迷摩拳擦掌,准备重点输出老冤家。

结果谢风不知道是质量原因,还是把主战场安排到了香江,没有针对大陆重点宣传,这首歌在排行榜上表现平平,发布几天连前十都没杀进去。

曹轩歌迷的一腔热血付诸流水,差点闪了老腰。

不知道是不是穷极无聊,突然内部就搞起了“内斗”,一部分人支持《青花瓷》冲榜,一部分人支持《东风破》守擂。

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了起来。

《东风破》的支持者,觉得这首歌才是中国风的奠基之作,词、曲、律、音无一不精。

喜欢《青花瓷》这首歌的歌迷则认为,这首歌曲、律、音都是上乘,而词更是堪绝,才是中国风真正的巅峰之作。

这些歌迷里边有的是无聊,有的是跟节奏,还有的真正为各自喜欢的歌鼓吹的人,网络上不少讨论的帖子。

毕竟大家是喜欢同一个歌手和同一种风格,许多人甚至两首歌都喜欢,只不过更喜欢其中之一。

这在原时空也很常见,有关《青花瓷》和《东风破》谁是中国风的代表,几乎是周杰纶粉丝的日常撕逼话题。

不单单是歌迷吵,一些乐评人也针对这两首歌有不同意见。

相比之下,多数的业内人士比较钟情《东风破》,但是《青花瓷》的死忠更多。

普通歌迷争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能输出什么有效观点,但是专业人士就不一样了,内部争论更为激烈,拿出来的东西也有条有款。

除了歌迷和乐评人士,连许多其他行业的人都跟着凑热闹。

有个叫马卫都的收藏家和民俗研究专家,就挑出了《青花瓷》歌词中的常识性错误。

“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和“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这两句里的汉隶和宋体落款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青花瓷上。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有的人就觉得他是蹭曹轩热度,吹毛求疵,故意博人眼球。

还有人觉得曹轩可能是犯了一些知识性错误,但是他未必懂行,这种冷门知识,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理解。

在大的范围之内,这个事情的热度并不算高,但是曹轩还是在参加京城台的一个综艺里正面回应了。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我是查过资料,确实有文化常识性问题,不单单是这位专家提出来的汉隶和宋体落款,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也是一个错误。

青花瓷是没有天青色的,天青色偏绿,更多的出现在汝窑,如果强要比对的话,这首歌的歌名不应该是《青花瓷》,而是汝窑。

而且按照现实情况,雨过天青,不应该是天青色去等烟雨,这里是有一个时间线错位的,也是为了歌词效果。

所以,而之所以在明白有明显错误的话,还在坚持如此创作,主要是为了对仗押韵以及塑造整体的歌词意境和那种朦胧美。

很多时候,我们创作歌词更多的是偏艺术性的,会更注重意象和意蕴,很多词的逻辑和情节是无法和现实统一的。

当然,如果给一些人带来了困扰,我在此表示抱歉,日后创作,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在音乐和文字间寻找平衡,尽可能的兼顾真实。”

除了解释这些,曹轩还感谢了马卫都,觉得能把这些错误提出来也很好,以免误导大众,并呼吁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曹轩大方的承认错误,并以艺术的角度去解释如此创作的原因。

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确实如曹轩所说,这些影视、歌曲、绘画、文学等创作,很多都是有艺术加成的,夸张化处理很正常。

如果真的要较真,那么任何一部作品出来无数的槽点。

比如四大名著的《水浒传》,里面的地理位置简直惨不忍睹,《三国演义》各种演艺化情节可以让历史当事人气得吐血。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十全十美,你想要得到突出一些东西,难免也要牺牲一些东西。

马卫都事后也做了回应,表示自己只是以收藏行业的观点来看,因为他们玩收藏的更关注瓷器真实性。

某种意义上,他这属于拿自己的行业标准去标榜别人的标准。

对于曹轩的解释,马卫都表示了认可,并极力夸赞曹轩对宣传带动中国传统文化付出的努力。

但抛开这点不说,这一波操作下来,老马在大众中的名气翻了好几翻,开始从收藏界走向台前。

其他人也看到了这波蹭热度的好处,许多文化人士也纷纷入场,从各种角度分析研究《青花瓷》等各种中国风歌曲。

据说还有中文系教授,直接把几首歌拿到大学课堂,分析典故和词句运用,还挑出了几首歌的部分语法错误。

就连中学老师也跟着凑热闹,打算拿《青花瓷》《东风破》出卷子给学生考试。

中国风这个概念,越发的深入人心,甚至渐渐的从一种流行音乐潮流,慢慢向文化现象转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