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 第五百零一章 惦记

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第五百零一章 惦记

作者:大嘴虾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3: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贵在家里搞生产的时候,xifei这边也在搞生产,两个大头头看着出来的材料数据。

两人虽然不懂太深的技术,但是有比较啊。

“厂长,这就是何老师拿来的材料数据,这个是咱们能拿到的最先进的材料数据。”总工在一边也是眉开眼笑的,要知道火箭里面两种材料,一种是超低温材料,一种是超高温材料。

燃料贮藏罐这个不算超低温材料,燃料泵这个才算。

因为金属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在超低温的时候不但会变的非常脆弱,还会因为紧缩导致一系列问题。

生活中的水龙头就是一个例子,再牛逼的水龙头在零下二三十度,也得歇菜。

为什么推荐大家用铜的水龙头,一方面是铜不宜生锈,第二是铜的韧性,延展性比不锈钢的要好很多。

不锈钢的在外面也许三五年,五六年就嗝屁了,因为夏天热,冬天冷,导致金属疲劳什么的(作者买个不锈钢水杯,夏天先在冰箱冻了一杯冰水,冰水喝完之后冲了点热水,然后水杯开裂,从杯底到杯口附近直线,是那种口杯,不是保温杯。)

而且这燃料泵还要运转啊,可以随时关闭,并且调解燃料的输送大小。

当然这玩意一秒输送一点五吨的燃料,就问你牛逼不牛逼?

鹰国的F1火箭发动机更狠,这玩意一秒输送超过三吨……牛逼的不要不要的,鹰国的土星就是五台F1火箭发动机,一秒就是15吨的燃料……。

这是超低温材料,超高温就不说了,何贵拿来得这一款发动机,理论上可以重复使用五十次……,就液体燃料燃烧室的温度……啧啧。

不过呢,液体火箭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天花板也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最长时间可以运行超过三百秒,最大据说可以达到五百秒。

固体火箭发动机运行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一般最长一百多秒……。

“牛逼啊。”xifei两个大头头看着检测数据,哪怕是厂长,最后也只能憋出两个字。

另外一个大头头开口说道:“这个要保密,任何人不得泄露。”

“谁要是泄露,我弄他十八代,这是咱们xifei的,现在要是被别人知道,说不定被别人惦记呢。”

两人很快达成了一致,这样高科技的东西。

总工当然知道,立即点头:“我知道,以后谁想要,咱们直接卖成品。”

“就是这个道理了,咱们凭什么啥都拿出来?”

“就是了。”

这种核心部件,只要捏在手里,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大家都是亲儿子,凭啥我弄出来的要给其他儿子?不过内部的好处理,协调一下,定个价格,xifei也不敢说漫天要价。

“那些技术骨干试验做的怎么样了?”xifei的厂长问道。

总工摇摇头说道:“失败了,检测结果不与数据不吻合。”

“唉,让他们去其他岗位再历练一段时间吧。”厂长摇摇头说道。

总工开口说道:“厂长,要不还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项目组,虽然有保密条例,但是泄露给其他厂子……。”

“那就保留他们,给他们经费,让他们去做试验,咱们眼不见心不烦,等火箭完成之后再说。”另外一个大头头说道,内部的有些问题不好说。

你说保密信息什么的,要是这些年轻人泄露给同样的其他部门,怎么办?哪怕处罚再严重,几年人家出来去别的厂子。

“也好。”厂长点点头,这算是暂时稳住军心。

总工也不好怎么说,一个企业,其实就像一个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在学校里面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但是出来的话……事实大部分与想象的不一样。

“厂长,就是现在人手严重不足,这些零件需要不少人来参与,另外还有很多的材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总工现在为了人才头疼。

两个大头头也是头疼,这些年人手增加了不少,想要人的话,多的很。

但是两个大头头看重的是有用的人,那种屁本事没有,成天指手画脚的家伙,两个大头头遇到不少,这种人要不你自己找关系走,要不就遣散,也就是辞退。

那些被撵走的人也不敢吭声,没办法啊,xifei现在相当于鹰国的洛马。

多少项目都是顶尖的,就连其他单位能从这边淘换一点技术,就足够其他单位吃一辈子的了。

而且xifei还不靠上面拨款,伱就是背景再牛叉的,也别想卡脖子,而且也没有脑残会这样做。

xifei现在对于人才的定义已经非常高了,不再是以前差不多就行了,想要来的人,先考再说,别拿什么文凭来说话……何老师高中文凭呢……,第一学历。

而且有海外关系的一概不要,有过海外经历的都不要。

咱有这个底气,因为技术差不多是顶尖的,所以两个大头头经常要人。

在别的地方是一流人才的,在这里来考核,三流人才,有些牛逼轰轰的,还考不上,灰溜溜的走了。

“要人也不好要啊,上次来了三十个,结果五个算是优秀的,其余的五个在里面学几年差不多,其他的……。”

“要不咱们要点技术工人,研究方面的暂时不要?”

“这个倒是可以的,反正火箭项目还要看后面,研究方面的成功了再说。”

“嗯,技术工人应该不缺,而且技术工人不需要太多的知识。”

总工在一边点点头,技术工人就是匠人,而研究方面的算是设计者,大师。

技术工人只要知道按照工艺流程做,然后对比成品数据就可以了。

不需要知道为啥这个这样设计,为啥另外那个那样设计,不需要。

就跟建筑工人一样,知道这一根柱子里面有多少根多大的钢筋,不需要知道这个柱子要承受多大的力,抗震什么什么的。

那是设计以及技术人员的事情。

咱们其实还好,军工产业的产业工人基本上没有断代,一代人接一代人的班。

军工科技大部分不适用全自动化生产线,第一是很多工艺需要比机械更精密的手来做,不是曝光有个雕刻火药的吗?按照道理说这样简单的东西自动化应该可以的吧?

但是为什么还是选择人工?难道这些厂子的大佬不聪明?

还有制造飞机的工人,别的不知道,以前737MAX因为意外停产的时候,鹰国的媒体就报道,一万产业工人受到影响。

而且还有视频曝光过,鹰国的客机组装线也是很多的工人在工作,安装飞机蒙皮脚手架上十几名工人,飞机蒙皮是一块一块的。

全自动化生产线也是会出错的,不是有报道某个大牌汽车两边的车门型号不一样吗?这算是豪车了。

而飞机一旦出这样的错误?

怎么办?

而且飞机的很多关键零部件一旦损毁,那么整个飞机进度就会停滞,哪怕说你的全自动机械臂有什么力矩控制,伺服电机有功率控制,都没用。

一旦失灵,或者短路的话,力量过载,瞬间扭断一颗螺丝,麻烦就大了。

另外飞机很多关键部分还是手工打造的,一些顶级的焊接工艺也是人来操控的,因为人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策略。

当然还有就是这些尖端的东西让很多工人按照流程来做,那么不容易泄密,你知道的仅仅是你这个步骤。

做飞机梁的只是知道梁怎么做。

安装蒙皮的只是知道怎么安装蒙皮。

一旦你搞一个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那么一旦泄密,整个就完了……。

最后就是需求量了,飞机这个满打满算一年整个地球不超过五百架,而汽车呢?

飞机制造大部分是手动或者半自动的工具全自动的都很少……当然数控加工中心这个是自动的。

装配工艺也是一样的,分为很多步骤,每个步骤的工人只是知道自己这一块怎么做,具体这个零件怎么做,根本不知道。

而且有新闻也表示有一万多工人为F35生产忙碌着……。

这里面肯定是有道理的,不然不会需要那么多人的,这还不算一些采购的其他工厂的零部件。

xifei要招人了,并且要招工人,这个消息在航空航天领域传遍了。

一般的来说,招人都是招人才,技术人员,因为相对来说,不管是造飞机,还是造洗脸盆的工人呢,都不需要太优秀,也不需要太聪明。

工人之所以说工人,就是因为工作简单,不需要多么复杂,就拿按照装配飞机蒙皮来说,螺丝拧多少,每一块都有编号,换了谁也可以。

所以工人培训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工人还可以解决内部一些职工家属……。

技术人员就不行了,技术人员要懂得一定的技术,为什么这个蒙皮这里的螺丝拧十一圈,而换一个位置只是九圈呢?

工人不需要,工人只是要记住,这个位置十一圈,这个位置九圈,然后按照流程装配就是了。

哪怕是焊工也是一样,当然顶级的焊工也要有眼力见,有一定的悟性。

xifei这边其实很缺人,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科研人员,但是厂子里面又不想要那些没有什么实力的科研人员,要知道不管在什么行业都有一批伪专家,这些专家某些人,还会拿了一些不该拿的钱乱说话,干扰发展的方向。

就拿经济学来说,看看经常活跃在媒体上的一些经济学家,根本就是拿了一些公司的钱或者是一些公关的钱,胡乱的说话,根本不管自己说的是对不对,七拼八凑凑数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误导普通人。

还有一些媒体人在一些媒体网络上发文,洋洋洒洒一大篇文字,但是你看完了居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做墙头草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人才了。

xifei这边招募产业工人不少,其他同行对这个信息很是敏感,要知道哪怕是产业工人,特别是涉及航空航天的产业工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产业工人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也是需要花费去拿代价培养的。

只是相对来说,产业工人培养的周期比科研人员培养的周期要短很多,一个高技术的科研人员起码需要5~10年或者15年的时间才可以成长起来,这还要看他自己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就是20年也白搭。

而一个产业工人,短时间的话半个月的培训就足够了,稍微长一点的高精尖的三五个月也就差不多了,比如一些加工中心的操作之类的,当然如果要成为高级工人或者是顶级的工人,还是要有一部分天赋的,加上三五年的历练,就可以成为一个高级工人。

8级钳工这种传说中的人只靠的其实还是天赋,单纯的做工是做不到这种的,有些人眼睛一看就知道哪里有问题,有些人上工具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这就是差别,按照普通人说的话,这就是有眼力见。

xifei这边大肆的招募产业工人开出的条件是相当的又好的,其次xifei坐落在长安这边,环境其实还是很不错的,长安这个地方比起北方很多地方要好很多了,而且背靠秦岭不管说是从人文还是从文化来说,都还是比较不错的。

当然工人最在意的还是说优厚的条件,比如说钱、房子或者孩子上学等等的。

这也引起了其他同行的注意,同行们纷纷打听xifei是要干什么大事情,能不能自己从中弄一点好处,要知道航空航天这种高端技术行业的,随便弄一点技术都够大家赚的不少了。

不过xifei这边的口风是很紧的,没有谁出来乱说话什么的,但是这些企业要立项的话还是要向上面批准的,很快就有人发现xifei居然立下了一个火箭项目。

要知道火箭项目与飞机项目,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虽然说航空航天两个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交集。

想要打听具体的事情,立项的上面又不知道,因为xifei这边还没有汇报什么成果,一些知道底细或者级别高一些的厂子就怀疑xifei是不是又拿到了一些什么黑科技。

xifei的两个头头就陷入了苦恼之中,今天这个同僚来这边溜达一圈,话里话外都是有什么好东西,不要藏着掖着,一个人吃不下的。

明天那个老朋友又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话里话外,说有什么,不要忘了老朋友。

大家都是在一个圈子里面的,到了西北大头头这个级别的,在整个圈子里也是不多的,也就那么二三十个人而已,所以大家之间还是比较熟悉的,两个大头头也是被折腾的苦恼不已,你还没有办法说不招待别人,别人又不是来你的厂子里面,去厂房里面看东西,是来找你联络感情的,是看得起你。

不过两个大头头也是咬紧牙关,我们就是在立项而已,并没有过多的投入,我们要是有成果,肯定也是不会藏着掖着的,起码会上报的。

大部分的人来到这里,其实就为了这个,听到两人的话,其余的人也是嗤之以鼻,等到你上报之后就晚了,不过两人还是顶住了压力的一点儿风声。

xifei的大头头,这种在自己地盘还是说话算话的,特别是近些年xifei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对于厂子的掌控力自然就高很多了,上面也不好安排人下来,哪怕是上面安排人下来,两人也可以把人顶走的。

其实经营厂子与上学有着共同的特点,经营厂子好的这些头头脑脑们有着很大的话语权。说话声音就要大很多,就跟以前班上的好学生一样,老师也格外的钟爱,也不会大声呵斥。

那些经营不善的厂子的头头们上面训的就跟孙子一样,安排几个人的话这些头头根本不敢说什么,只能默默的接受,像极了以前学习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各种不待见,还指挥干这干那的,还不敢吭声,不然回去还要被父母一阵数落,是一样的道理。

xifei两个大头头不配合的结果,不给同僚面子的结果就是招收不到数量足够的产业工人,因为这种厂子招产业工人也是有各方面要求的,起码在审核方面是要做到万无一失的,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毕竟是高度保密的企业,而且伴随着xifei这些年的发展,保密级别越发高。

厂子里面人员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泄密风险的增加,所以从其他厂子挖人要节约很多时间,而且其他同行的厂子都是经过保密培训,知道里面的各种规章制度,换一个新人进来起码要进行培训一个月规章制度,才会继续进行各种的技术培训。

两个大头头看着打回来的报告,两个大头头本来指望着上面两个发一个文件让其他的厂子配合,但是上面显然不想当这个恶人,要知道熟练的产业工人对于每个厂子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关键是xifei这边能够看上的产业工人的厂子基本上都还是比较好的,没有说那种要死不活的,因为xifei这边的看不上。

“工人缺口很大呀,今年维修师的缺口还有2000多人,这还没有地方找补啊,现在又要一个火箭项目,满打满算也要好几千人。”

“就是啊,现在我们虽然累计培训了1000多飞行员,还有4000多维修人员,但是这远远不够啊,关键是人不好招啊。”

要知道飞机厂不单单是负责制造飞机,还要负责飞行员的培训,另外还要培训维修人员。

而xifei涉及的飞机型号又太多了,并且这些型号之间没有什么通用性,所以也就造成了培训难度的提高,而且这个飞机维修师并不是说谁都可以培训的。

哪怕是有其他人愿意代劳培训,xifei也不敢交给别人,这玩意儿万一出一点差错,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而且也没有其他人敢来代劳培训,也是万一怕出一点事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说不定吃花生米都可能,这些维修师的培训只能是xifei来做。

xifei这边涉及的飞机不是战斗机就是战略轰炸机,要不就是构成复杂的大白鹅飞机或者是隐身无人机,能够成为这些飞机维修师的,不单单需要个人的本领,也需要一定的天赋,更是需要忠诚。

一个战斗机维修是从开始培训到能够单独地进行维修保养,是需要3~5年时间的,要严格按照维修手册来做,并且一个机型要让这些维修师能够做到十分的熟练。

战斗机的平常检查都是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的,并不是说你想检查多久就检查多久,而且在遇到一些演练的时候更是需要提前结束,要知道你在地上节约一分钟,真正到战争的时候,空战一分钟就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

“要不我们到何老师那边去一趟,一边跟何老师叙叙旧诉苦,另外一方面也打听一下,看看何老师还有没有其他拿手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咱们不妨自己建立一个大学。”两个大头头最后琢磨了一下,决定上何贵那边溜达溜达,一方面可以躲开那些无聊的同僚,另外也可以摸一摸何贵的底,如果说何贵那边还有一些黑科技之类的东西,那么两人就决定搞一把大的,直接搞一个学校出来。

不过两人联络何贵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回复,所以两人暂时也没有办法来何贵这边,但是办大学这个事情在两人的脑海里面是越来越清楚,要知道能够创立一个伟大的军事学院,作为创始人的话是要名留青史的。

何贵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做好了4个燃烧室,这才松了一口气,下一步就是进行温度工艺,这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没有怎么休息,主要是要看着温度以及机器的运转。

刚刚出了作坊,打开了手机,就接到了西北某个大头头的短信,已经是两天前发来的何贵,心里也有些疑惑,这两个老头子想来干什么?是单纯的来看自己,还是说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于是何贵就给两人回了一个短信,让两人可以过来,就怕两人是因为一些技术问题来找自己的。

“应该不会是技术问题,我已经写的够直白了。”何贵心里嘀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