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 > 第623章 你瞎操什么心

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 第623章 你瞎操什么心

作者:明少江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3:37 来源:小说旗

当孝德帝翻阅密报的时候,津门城内喧嚷阵阵,平民百姓都是提心吊胆,可听到外面厮杀阵阵,却没有波及自家,这心里的害怕慢慢变成了惊奇。

短短一天,津门城内勾结海盗水匪、恶霸山贼的那些销赃窝主,在城内横行霸道的地痞无赖,聚赌招瓢的混账,都是被一扫而空。

不管是津门城内,城外也是如此。

陈昭提前一年布置了眼线,此时又有救驾之功,轻易调来数千名锦衣卫精卒,在本地眼线的率领下,将城外各处做非法勾当的窝子都是清剿干净,此外还有两处寺庙也被端了。

有的村子因为亲族关系,那些销赃的窝主又给了族长好处,一时间团结起来对抗锦衣卫,但锦衣卫丝毫没有顾忌,先是一阵炮轰,随即一阵箭雨,这些村民立刻惨嚎连天,跪地投降。

城内斩杀几十人,抓了几百人,成国公府上也抓了近两百号人,府衙的大牢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的犯人,只得是将那两处被清剿的寺庙利用起来,将抓到的犯人看管在那里。

到了临天黑的时候,才有人沿街通报,说是百姓们可以出门了,此时的百姓们害怕也有,不过更多的都是好奇,有那和歼恶之徒做邻居的,听着邻居的惨叫求饶,想去帮忙的心思没有,暗自觉得痛快的倒是不少。

等大家出门之后彼此打听,赫然发现那些为非作歹之人全都被抓走了,有些平时霸道的人因为敢反抗,更是被当场格杀。

一时间,大家寒战的同时,心里还觉得挺痛快。

这帮王八犊子,你们也有今天啊!

不光城里的平民百姓觉得好,城内的一些士绅也觉得干得不错。

毕竟无论哪里,都有本分传家的。

那些作奸犯科之辈可不是只盯着平民百姓欺负,也没少敲诈勒索士绅。

偏偏官府不仅不管,还和他们沆瀣一气。

那些本分的为此吃了不少亏,也只能忍气吞声。

本来津门靠近京城,很多事都能传到内阁,甚至传到京城去。

但处于种种原因,却总得不到好的反馈。

毕竟很多时候,这种事能让津门府上下都得利,朝廷中有人也得利,谁也不会认真去处理,结果就是一直拖到了现在。

毕竟士绅们要依靠着本地的田庄和商铺为生,离开本地,家业都是维持不住,只能这么硬挨着。

本来陈昭之前是津门提举,一个生造出来的官职,最多干一些整顿锦衣卫的活计,哪想到人家转眼间锻炼出一只精锐,然后又有了救驾之功,接着施展雷霆手段,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就将城内城外的牛鬼蛇神一扫而空。

这个还不算,城内城外做公的也都被抓起来才是真正的大快人心,这一干人不知道维护地方,反倒是和坏人贼匪勾结祸害百姓,早就被人恨之入骨,抓了下面的贼人,这些做公的不抓,早晚还要养出祸害来。

成国公抓得好!抓的妙!

抓的我们呱呱叫!

经过这次涤荡,津门上下能太平个一二十年。

不过,成国公毕竟不是本地人,有的人抓得好,但有的人不该抓啊!

比如城外的那两间寺庙。

虽说僧人贪财,但普天下的僧人有几个不贪财的?

就为这事把人家抓了去,这让大家以后怎么拜佛祖?

所以几家士绅商量了一下,要不联名去求求成国公?

当天晚上,知府、知县、府丞、县丞,以及清军同知、副将给放了出来,看着他们面如土色,大家一阵阵的幸灾乐祸。

天下间做公的肯定是小错不少,但有没有大错谁也不好说,但有的人毕竟惩治程序在上面,所以警告一番便放了出来。

当夜府衙、县衙都是灯火通明,各级出来的官吏都连夜审案。

什么人命官司、什么官匪勾结,什么敲诈勒索等等,都是抓紧定罪下狱,不敢有一丝的含糊,判案的一干文卷都是要当夜做好,口供画押什么的也要做好,明曰间就要送到成国公府上。

到了这个地步,管他是知府还是知县,哪怕靠山连着紫禁城,也不要想着当官了。

但你不当官,还想不想保住自家性命?

想的话就不要含糊,就得按照成国公的吩咐去做。

到了第二天,陈昭的书信快马送到了津门府的各地县城,信中说的简单明了,然后问问各地知县,你们做不做,不做的话那我来做。

到了这个地步,谁不是惊惧凛然,津门府各个县都是凛然,上上下下开始整肃抓人。

于是孝德六年腊八之后,津门大治,路不拾遗!

士绅们也都是痛快,马上弄出了一块“青天在世”的匾额,敲锣打鼓的给成国公府送了过去。

本来大家真心实意的酬谢陈昭整肃治安,给津门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另外顺带着给那俩寺庙说说情。

陈昭没见他们,只是安排他们去了那两间寺庙。

结果大家被径直带到后院禅房,好家伙,禅房下面居然事地窖,不用多说里面关押的都是年轻女子。

当然,女子们都被放出来了,由请来的婆子陪着。

这还用多说?

这哪是两家寺庙,分明是土匪恶霸的贼窝!

这才知道,这两家寺庙赫然也是窝主,以僧人的身份藏污纳垢,做见不得人的腌臜事。

士绅们顿时目瞪口呆,一个个后怕不已。

能成为士绅的,家里妻女肯定长得不差,要是被这群狗秃驴发现了,那这辈子岂不是毁了?

有了陈昭的督促,更大的可能是那曰整肃的雷厉风行,县衙问案审案效率极高,也就是两天的工夫,大部分案子已经是审结。

这一个个的判决,可以说是血雨腥风,有人命的抄家灭族,拐卖妇女儿童的抄家灭族,就算是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的也是抄家灭族。

至于其他小罪,那就是全家苦役。

于是短短两天,整个津门府居然有二百多家被抄,死了三百多人,有七百人做了苦役。

就算放在秦朝,那也是严刑峻法了。

再加上当天街上格杀的,陈昭这一次大手笔下来,足足砍杀了五百多人,和他在江南一个府剿灭的差不多。

所以大家表面上喊陈昭为“陈青天”,背地里也有人叫他“陈砍头”。

所有人拍手称快之余,也被这陈砍头弄的心惊胆战,各个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的违背王法之处。

大周律法承前明旧制,就算是县令判了斩立决,犯人也不会立刻被斩首的,照例要层层上报,然后刑部汇总到天子那边勾决。

毕竟说到底,杀人有伤天和,需要一步步的走程序。

这也是维护士绅老爷们的切身利益。

毕竟有士绅得罪了本地县令,但他手眼通天,可以依靠更高级的官员驳回重审。

县令们也不会因此脏了手。

皆大欢喜。

所以这天下,是文武百官士大夫和各地豪强士绅的天下。

不过这一次没有一桩驳回,县里送上去,府里大概看了一遍,直接就是用印署名,然后上报,一路直送京师。

官场规矩,判的死刑过多,这个官员的考绩上就不会有什么好言语,你杀人太多,这就叫没有慈爱之心,而且这么多死刑案子,岂不是说明你治下地方不靖?所以知县、知州知府什么的都是很少判决死刑。

倒不是说他们治不死人,想要杀人,直接让你去站笼里面呆着,不用两天人就站死了,还不算死刑,还起到了威慑作用。

文书送到刑部的时候,看到这么多死刑的人犯,还是有郎官看不下去了,拿着文卷去尚书那边说道:

“津门府那边实在不像话,今年整个直隶也不过报上来五十多个待决人犯,结果到了腊月快过年了,津门居然报上来三百五十六人,简直是荒唐!”

刑部尚书看都不看他一眼,淡淡的问道:“既然报上来了,按程序你也看了,可有什么不合规矩之处?”

“启禀大人,都规矩得很,口供画押都是齐全”

“那你签字画押,送到大理寺去,自有程序走动,你操的什么心?”

“大人!陈昭在津门荼毒百姓,草菅人命,我们怎么能这般放纵?”

“胡说八道!陈昭从扬州起家,天南地北的杀了不少人,但都是土匪恶霸,山贼海盗,又是国公、左都督,何必去津门杀几个泼皮显威风?你要是没有别的事,就下去吧!”

“是,大人!”

其实刑部尚书还有话没说出来。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现在陈昭不但是天子的善财童子,更是实实在在的有护驾之功,又谈不上什么执政、征战之类的功高盖主,所以最得天子信任,本应该在京城享福。

但人家偏偏跑到津门去,推行什么津门开埠。

要知道这松江开埠、津门开埠,收到的钱财是给朝廷,不是给天子的。

人家这是为国效力。

在这样的局面下,如果陈昭在松江府做什么,甚至是做错了什么,而被朝廷中枢阻拦刁难的话,舆论的矛头都会指向朝中诸公,不识好歹、凉薄,添乱,指手画脚之类的话能把大家喷死。

刑部何苦首当其冲,找这个不痛快?

很快津门的判决文书从刑部到了大理寺,又很快进了内阁,天子也很快勾兑,一系列的文书用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津门,陈昭迅速地开始推行整顿计划。

孝德帝对此全力支持。

大家都看出来了,陈昭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