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 > 第577章 李锺伦聚凶议欠银,王夫人家宴论陈昭

其实并非陈昭不想查出实际证据,法办李光地一族的侵吞田地案件。

而是站在钦差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的官职上,他还真的查不出证据来。

毕竟天下间的大地主都是差不多一个德行,既然兼并土地,吞并田产,那么至少在官面上做的合规合法,否则岂不是给自己留下口袋,让官员们拿捏?

因此他们侵吞了十万亩田产也好,百万亩田产也罢,这个田契自然在他们自家手里,官府衙门的鱼鳞清册一定会和田契一模一样。

更关键的是,衙门当中做事的,一定会有这些大家族的忠心义仆,保证绝不会出差错。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临近府县的寺庙、山林肯定有各种盗贼,他们肯定会和这些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每从他们的命令杀人越货。

这不是一个两个大家族这么做。

全天下的大家族都是一个德行。

封建社会嘛,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黎民百姓就是被剥削被压榨的待遇,就该安安做饿殍,满足士大夫各种奢侈享受。

所以陈昭手下的官吏再多再精干,施世纶提供的各种证据再完备,本质上也对付不了李家。

作为当了好几次皇帝,制定过王朝律令,又在现代社会受到毒打和享受,读过屠龙术和导师名着的陈昭,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一早就和施世纶说清楚了。

施世纶又何尝不知?

但他出身奴籍,若不做又臭又硬的官场厕石,如魏征拼命上谏一样,只怕死后不得安宁,儿孙也保不住。

因此,在整个江南瞩目的李家侵吞田地案件,就似乎这么草草落幕了。

就在当地官府百姓注视下,陈昭已经说出这样的话来,谁敢质疑?

可就在此时,陈昭忽然又开口道:“李大人,李家侵占田地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那么国库欠银一事,该有个了解了吧?”

“什么?”李锺伦面色一变。

“太上皇在位四十五年,李阁老宰执天下近十五年,多次随驾南巡,共借国库银两一百三十五万,如今积欠二十年,是到了还账的时间了吧?”陈昭淡淡的说道。

虽然语气淡淡,但是声音却传遍了四周,在场的所有官吏百姓,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李锺伦哪里想到陈昭来了这么一出,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索要国库欠银。

问题是,他一个锦衣卫番子、钦差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既和户部也没关系,也和内务府没关系,我家欠国库银两,关你什么事?

可他不能这么说啊!

因为陈昭的官职,明晃晃有个“钦差”两字。

钦差懂不懂?

皇帝委派的,代天巡视。

人家这么一问,基本上等同于代天讯问,你敢不回话?

他能说什么?

能说李家家大业大,入不敷出,无力偿还,请钦差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

他当然不能这么说了。

加油几十万亩良田,单田产年收入都在几十万两银子,更不用说其他店铺、生意之类的。

他哪来的胆子说入不敷出?

想到这里,李锺伦刚刚站起身子,又吓得趴在地上:“回钦差大人的话,李家一定会竭尽全力,早日清还欠银。”

陈昭哈哈一笑,扶起李锺伦,大笑道:“好好好!李大人知道,本官被称为陛下的善财童子,在金钱营务方面颇有心得,也得了圣上委派,专管此事,因此见到李家这等大族气象,忍不住想起国库欠银之事,所以随口问了一句,李大人既然这般忠君爱国,保证早日清还欠银,本官心中高兴,必定回去告诉陛下,陛下大喜之下,李家必定绵延诗书,香泽后世。”

李锺伦一听是陈昭自己独断所问,和皇帝没关系,不由得大怒,面上唯唯诺诺,心里却早就麻麻批了。

……

等陈昭离开常州之后,李锺伦立刻召来那群关系深厚的之人,如了因、甘凤池、白泰官等人,全都聚集在自己府上,所有下人全部退出,只留下自家老管家在门外守着。

李锺伦站在大厅当中,沉声道:“各位,钦差大人在常州的事情想必已经知道了,他先是说本官侵占田地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本官还以为他是忠心朝廷的好官,没想到他当即要我李家还清国库欠银,还明说是自己想说的,和他人无关,这分明就是奸佞小人。”

“众所周知,当年太上皇六下江南,为了迎接圣驾,各家各府都是流水一般的花银子,不得以向国库借了一些,当时太上皇心知肚明,从未要各家还钱,当今陛下也是圣明,从来没有提过此事,可是这关陈昭一个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锦衣卫番子何事?”

“我看分明是朝廷上某些人,眼馋我们李家的富贵,在京师,在圣上面前恶语中伤,像施世纶这般出身奴籍之辈,来这边寻衅刁难,本以为这十几年过去,已经无事,谁想到又来个陈昭,唉,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各位来,也是请各位帮着拿个主意。”

听他这么说,在座的诸人彼此交换眼神,李家的置办家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江南地方,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家谁不知道,不过这等事心中有数也就罢了,没必要较真。

但此事已经了解,关键是的沧淮国库欠银之事,这事可就太大了,几乎能牵动整个江南风波。

当年太上皇六下江南,多少家族大户借了国库银两?

不只是江南,京城那边难道没有?

太上皇晚年一直仁慈,从未为难过各家,所以大家一直这么欠着。

本来这钱就是供他花销的嘛!

当初陈昭在扬州压榨了盐商几千万两银子,博得一个“善财童子”的美名,如今想在江南重新来一次,分明是想邀功媚上,可见是个小人。

但江南各家大族都有在朝廷做官的,每家能量不小,谁愿意像那帮扬州盐耗子一样被陈昭欺压?

所以李锺伦这句话说完,在左首边就有一位富态中年起身说道:

“李老爷说的有道理,咱们这些江南的人家,祖辈里省吃俭用才弄下这点产业,靠着这个供养一家老小的温饱,让子弟们读书科举,也不过勉强度日。所以当初国库欠银,还不是因为天大的公事?谁因为自家事欠银了?可是某些奸邪小人怎么就看不见咱们的为难,却总盯着我们不放,李老爷,这个陈昭分明是江充、来俊臣这般酷吏,为了邀功而欺压我等,若是贵府被迫交了欠银,下一步恐怕就是盯着我们这些了!“

说着说着,这富态中年激动起来,满脸通红的扬声说道:

“我家那混帐流水一般花家里的银子,遇到这等事却不见他说话,来前我已经让家里捎信给他,他那个御史的官就算不做了,也要上疏给皇上,也要把咱们这些人的苦处说明白了!!”

“赵世兄不容易啊,也不要动气,大家来到这边,不就是想要商量着拿个主意吗。“李锺伦安慰了几句,这姓赵的中年人才气喘吁吁的坐下。

“扬州就在江北,这陈昭的消息从未断绝,这是一个狠角色,绝不是靠着林如海才走到这一步的,他是个精明角色,和那些只会动嘴的书生不一样!”旁边一人说道。

“的确,原本以为这陈昭不过是个能吏,以为他是林如海的棋子,可现在看,这个陈昭非同小可。”

看着下面众人争论,李锺伦眉头皱起,前朝独臂公主的弟子、江南大侠甘凤池的师兄、普院寺的主持了因和尚开口了:“各位施主,贫僧是江湖人,听闻这人欺凌盐商,巨鲸帮和海沙帮的人被他断了财路,都对他恨之入骨。”

“了因大师,巨鲸帮和海沙帮都在江浙一带活动,江北的盐路就算断了,他们也伸不过手来。”有人摇头道。

“没想到虎丘山庄的司马庄主这般胆小!”了因淡淡开口道。

“我不是胆小,是谨慎。”说话的是姑苏虎丘双鱼塘、长乐山庄的司马紫衣。

只听他道:“金陵那边传来消息,陈昭此人武功深不可测,昔日的金陵神探金九龄、海上的铁面龙王贾乐山,都不是他的一合之敌,现阶段江南一带能真正对付他的,只有万梅山庄的那位!”

此言一出,那帮朝堂做过官的士绅还没怎么着,那些江湖草莽豪杰却都齐齐色变。

万梅山庄的那位,是一个性格清高、嗜剑如命的绝世剑客,他叫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吹得不是雪,而是血,杀人后喜欢吹落剑上的血花,如同夜归人抖落身上雪花。

他七岁学剑,少年大成,他剑法无双,与少林派方丈大悲禅师、武当派长老木道人、白云城主叶孤城、青衣一百零八楼总瓢把子霍休、峨嵋派掌门独孤一鹤齐名,是当今天下武功真正能达到巅峰的六人之一。

这样的人不是轻易好相与的,没有人能指使他杀人,即便是李阁老的后人也不行。

且不说陈昭和西门吹雪无冤无仇,单凭人家现在是朝廷官员,来江南执行公务,无论是清查李家兼并土地之事,还是李家国库欠银之事,都是正大光明的朝廷公差。

就算是太上皇也说不出什么来。

人家西门吹雪性子清高孤僻归清高孤僻,人绝对不傻。

满江湖的负义之人杀不完,没来由的去杀一个办理公差的朝廷官员?

他又不是闲的蛋疼!

所以了因皱眉道:‘司马庄主,你说的不是废话吗?若是这个西门吹雪能出手,那大家还在这里苦思吗?天底下能让西门吹雪出手的或许会有,但绝不在江南。’

司马紫衣说道:“我这不是这么一想吗?”

“好了好了!”眼看着这帮草莽把话题扯到江湖上去了,李锺伦心中不由得暗骂这帮家伙不靠谱,满嘴胡诌。却也得站起来止住:“诸位还是不要乱说,我李家世代忠良,家里岂能谈论杀官之事,几位酒后之言,还是不要多说了。”

接下来自然大家谈起了风月之事,喝美酒,听美曲,享受qu欢宴。

但在酒宴之后,李锺伦却把了因和司马紫衣留下,当然还有一直一言不发的甘凤池。

……

陈昭返回金陵,给皇帝发了一道奏章,继续留下金陵,他要继续巡视江南。

毕竟他代天巡抚江南,是有许多事的,并不是单存的处理李家一案。

他是钦差巡抚江南,可不是巡抚李家。

……

陈昭的奏章来到京城,质问李家清欠国库欠银之事,立刻在京城引起了一阵旋风。

今日荣国府正在举办宴会,理由随便找的。

这段时间大观园建好了,圣上有下了旨意,待明年元宵节,可让贵妃回府省亲。

这款是天大的恩惠,贾政和王夫人自然水涨船高。

由于贾琏和凤姐去了贾赦那院,荣国府由王夫人管家,李纨、探春等人只是他的助手,他是贵妃之母,自有一番威仪,自然被下面的人想着法哄她开心,编着各种借口,三天一小席,五天一大宴。于是,王夫人开了心,下面的人也捞了好处,皆大欢喜。

此时欢宴之上,听到传进来的消息,王夫人不由脸色一正,,鼻子哼了一声,对着坐在她下首的薛姨妈道:“昭哥这是怎么的了?鬼迷心窍了吗?国库欠银之事,连太上皇和陛下都不曾理会,也是他能掺和的?真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姨太太,蟠哥跟着他,小心被挑唆坏了,你可要写信告诉蟠哥,能早日回来就早日回来,可别上了贼船,给你们家,还有我们贾家招祸!”

薛姨妈一脸尴尬,正不知该如何答复时,只听到一声巨响,大吃一惊的众人转过头去,原来是贾母发火拍了桌子。

“还昭哥鬼迷心窍!我看是你鬼迷了心窍!过了几天富贵日子,都不知道姓什么了!国库欠银和税赋欠款之事,乃是朝廷大事,你个妇道人家就敢指三道四了?你这没遮没拦的胡说八道什么?朝廷百官里都没传出什么话来,你倒开口发话,编排起昭哥?你是嫌元春姐儿在宫里温良克慎,没招惹人,想给她添事是吗?还是嫌我贾府得罪的人太少,要自绝于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