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 > 第505章 黛玉离扬州

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 第505章 黛玉离扬州

作者:明少江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3:37 来源:小说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时间过去了。

已经年过四十的林如海,依旧风度翩翩好似如玉君子,浑身透着一股深沉的儒雅之意,受到衙门上下的敬重。

但在扬州官府和盐商心里,林如海却如一个魔王一般。

他行事从不愈矩,但却长袖善舞,利用官场手段将扬州知府、兵备道、江都知县等官府压制的死死的,更收拢了河营守备千户、漕标衙门千户两人为左右手,在加上皇帝宠信,所以虽然林如海是从三品的两淮都转盐运司盐运使,但在江苏官场之中,便是两江总督、巡抚、按察使这样品阶在他之上的官员,也在他面前端不起架子。

毕竟林如海还有一个忠勇伯的爵位。

但江苏官场的官员们虽然表面上对林如海很敬重,但不少人私下里却不屑一顾:“我若是有陈昭这样的下属,说不得也青云直上了。”

“可惜你没有啊!”

“是啊,生子当如陈子尚啊!”

“人家运气好,抚养好友之子,没想到竟然抚养了一个麒麟儿,真是羡煞旁人啊!”

“陈昭陈子尚,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官员,可就算亲王来苏,也不敢在他面前端架子啊。”

“此人手段高深,作风凌厉,那个敢惹?”

正如他们所说,陈昭在江苏官场是特殊的存在。

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两淮都转盐运司运判,也不仅仅是英武子爵,而是他的官场手段不但高超,而且凌厉。

三年前处置白莲教的过程中,漕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扬州官场本以为漕帮会飞扬腾达,却没想到陈昭转手就把漕帮给肢解了,硬生生的从漕帮手中挖出一大批经营人才,成立了三大商社。

分别是南极鹅商社、果子狸商社、秒秒东商社。

这三大商社有漕帮人手,有陈昭培育的人手,以及这几年投奔他的掌柜、伙计。

组合成的三大商社,涉足诸多产业,比这几年重新编排的扬州十大盐商加起来的产业还要庞大,隐隐间已经掌控了两江地下经济。

有着三大商社协助,陈昭对于整个两江盐务的掌控力度更强,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势力,只要涉足盐务,想在盐税上面做文章的,一律遭到盐务衙门和三大商社的收拾。

这样就能保证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对于两江、两淮一带的盐务,十分强势。

因为强势,当然也压制的扬州盐商们苦不堪言,不但每年的税收超额完成,连历年少交的盐税都哭着喊着交了上来。

因为若是晚上一步,只怕家族富贵不保。

可以说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在扬州,便如一团阴云,死死的压住了他们。

有盐商花船上酒后长叹:“想贩盐赚钱,就得记住一句话,什么都是虚的,就是死亡和盐税才是永恒的。”

不过今天,却是扬州盐商们最开心的日子。

因为林如海做了三年的两江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因为政绩卓着,已经晋升为正三品的江浙按察使,今日便去赴任。

这也就罢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心中的大魔王陈昭也深得帝心,不过却没有升官,反而辞去全部官职,准备去京城参加会试。

自科举以来,中了举人之后便有了免税资格,就会有人将自家田地挂靠,就可以安心参加会试,直到进士及第当官。

但也有不少举人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先做官,再有机会参加会试。

毕竟自宋朝科举制完善开始,文贵武贱的风气便传了出来。

进士及第号称“东华门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儿。”

一般情况下,只有进士及第者,才有机会做高官。

像前明海瑞那般,凭借自身功业做到右佥都御史的,只能算特例。

所以有机会参加会试,大部分人都会放弃本职工作的。

这三年以来,陈昭出了完成本职工作以来,还和林黛玉一起,随林府西席贾雨村认真研读四书五经。

这贾雨村虽然人品不堪,但学问是一等一的,陈昭学了三年,当真是学问大进。

……

林如海是简在帝心,这陈昭也是奔着进士及第,双双离开扬州,将来必定青云直上的。

按理说扬州盐商们应该嫉恨无比。

但事实上,他们喜极而泣。

只觉得盘踞在扬州的猛虎终于要挪窝了,扬州的天真的亮了。

真是苍天有眼啊!

不枉我们不断地往宫里、诸位阁老,以及吏部送银子,皇上英明,阁老们忠于国事,总算将大魔王们提拔了高位走了。

呜呜呜……

此时林如海正立于两江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后院花厅,看着家伙仆役,将一箱箱的无视物事装车运走,心中十分感慨。

大周朝的政治规矩,和北宋又能几分相似。那便是“宰相必起于州牧”。

孝德帝既然要大用林如海,便要给他历练的空间,所以便提拔他为山东巡抚。

不仅如此,为了让他上位安稳,孝德帝还将张云洪提拔为临州提督,韩载宽为宁波提督,与林如海互为倚重,治理山东。

“子尚,玉儿随你上京,这一路上可就托付给你了。”

贾敏目中含泪,看着玉树临风的陈昭,以及已经亭亭玉立的女儿黛玉,恍惚中有一种女儿出嫁的感觉,只一个劲的嘱咐道。

陈昭看了看身旁的黛玉,见她虽然偏瘦,但气色极好击佳,却也是“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杨柳扶风”,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这个林妹妹,已经十岁了。

有了陈昭的出现,林如海一家人其乐融融,黛玉也身体健康,内里的怯弱之症早就化解了。

不仅如此,她每日看向陈昭的眼神,仿佛温水里的星星一般,其中的情愫,林如海夫妇知道,陈昭也知道。

但鉴于黛玉尚小,有的事不便提上日程,所以彼此心照不宣。

陈昭微微一笑,对贾敏道:“婶母照顾好叔父便是,京中扬州,在我眼里没什么两样,保准没人欺负到我玉儿,对不对,黛玉。”

最后一句却是对林黛玉说的。

黛玉也是温柔一笑,说道:“母亲放心便是,京中有外祖母,有子尚哥哥,玉儿是安心的。”

林如海看着他们三互动的场面,不由得长叹一声。

若不是为了家族荣耀,谁愿意骨肉分离?

陈昭见林如海叹气,便道:“叔父,你给陛下送了几千万的银两,功莫大焉,便是以后去京城做一个太常寺卿,那日日饮茶,那也是应得的,左右叔父已经是忠诚伯了,早就光宗耀祖,恢复祖上荣耀了,何必再去山东争名呢!”

“孩子话!想要退出,哪有那么容易?”

林如海摇了摇头苦笑道:“你本领强大,自可以逍遥自在,老夫可比不过,陛下以国士待我,我自然以国士报之,一来光宗耀祖,二来逞一身本事,此儒家正义也。”

“再说了,如今义忠亲王、忠怡亲王已经病退,皇上如日中天,正是我辈大展宏图之时,此时不上效忠皇帝,下安抚黎民百姓,更待何时?”

两年前,在位两年多的孝德帝凭借手中充盈的钱财和政治手段,终于彻底的站稳了脚跟,朝中至少有一半人已经投效了他。

同时将义忠亲王、忠怡亲王找了一个借口,圈禁起来,眼瞅着便已经做到乾纲独断,统御天下。

哪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太上皇身体渐愈,虽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皇帝打擂台,但是却利用四王八公以及一批勋贵和孝德帝争权夺利。

因此到目前为止,四王八公在京中还是横着走的。

所以,孝德帝便派人与林如海商议,又和陈昭探讨,陈昭便爽快的同意辞职进京,表面上是参加会试,实际上却是帮助皇帝行事的。

为此,陈昭也不能白干,皇帝该有的补偿还是要有的。。

反正皇帝已经站稳脚跟,接下来不过是借势打力,将那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家伙们一一收拾干净而已。

正好这时贾母一连写来几封家信,说从未见过外孙女,要黛玉去京中做客,林如海和妻子商量了一下,也觉得黛玉这样跟着他们夫妇奔波不好,便让黛玉跟着陈昭一起赴京,去投奔外祖母了。

到了扬州码头,此时码头上早就做了清理,栈桥上停着两艘大福船,一个南下杭州,另一个这北上京城。

分别之际,忽然有一人踏步而来,叫道:“东翁,晚生有礼了。”

众人视之,只见来人一脸清矍,身上很有股子读书人的风范,正是陈昭和林黛玉这两年的教书先生贾雨村。

此人进士出身,因为为人傲气不敬上官,手脚又不怎么干净被赶出官场。之前一直在林家坐馆,才刚刚在半年前辞去坐馆之职,此时遇见东翁高升,自然要来拜见。

陈昭和林黛玉见了昔日教师,连忙一整肃容,施礼拜见。

林如海大喜,拉着贾雨村的手道:“兄才华出众,不应被埋没于世,弟本来筹划去信一封京中,助兄起复,只是兄半年前辞职离开,没想到却在今日重见了。”

贾雨村笑道:“晚生半年前离开扬州之后,便担风袖月,浏览天下胜迹,直到今日才重回扬州,可巧在码头遇见东翁,晚上在这里要祝东翁前途远大,一帆风顺了。

“哈哈哈,多谢多谢。不知时飞兄对前程一事,可有牵挂于心?”林如海笑道。

对于提拔人才,推荐人才,林如海是十分喜欢做的。

毕竟人在官场,互相帮助啊,这也是深谙官场之人的手段。

陈昭在一旁看着林如海的表演,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