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93 > 第867章 星耀科研所

重生1993 第867章 星耀科研所

作者:枯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1:55 来源:小说旗

星耀科研所正式挂牌运营。

倪广南带着之前的团队,开始了又一轮芯片研发的工作。

而这一次,倪广南仍旧坚持发展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统,并且对外不止一次宣称,呼吁上头和各大企业支持linux在华夏的发展。

倪广南所要做的,便是要基于linux发展自主操作系统,建立华夏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

对于这一点,楚天耀当然是十分支持。

而在他的心头,还有着另外一项计划。

那就是解决国产光刻机之痛。

光靠华夏现在的科研力量,根本无法实现自主研发光刻机,所以楚天耀心中的想法,便是花钱买。

而问题的原点,又回到了资本上。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如今又缺钱了。

所以星耀集团必须早日上市。

不过值得楚天耀高兴的是,星耀集团集团化的事已经尘埃落定,并且ipo申请书也正式通过。

兴许是因为花大钱搞科研所的事,为楚天耀引得了不小的名声,星耀集团在内的上市的事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甚至异常的顺风顺水。

1996年11月27日。

星耀集团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因为有着之前科研所的声势造势,以及良好的财报,所以星耀集团一经上市,股价便不停的上涨,甚至接连出现了好几日的涨停板。

星耀集团的股价,从一开始的一块三毛钱,一路上涨至了八块九毛,并且股价还在不断的往上涨。

毕竟是打着科技名头上市的企业,楚天耀制造出来的噱头可不少,再加上星耀集团旗下几大公司的漂亮财报,一经发布便早已惹得众多投资者纷纷重视。

而反观同样是披着科技名头上市的企业,联想集团在港上市,如今的股价竟然也只是在六块到八块之间波动。

二者竟然相差无几。

这倒是让不少人为之咂舌。

而联想集团股价上不去,柳传智也有些头疼,甚至将怒火迁移到了星耀集团上头。

他认为正是因为星耀集团披着科技企业的名头上市,影响了同为科技企业的联想集团。

于是乎,在柳传智的示意下,坊间开始出现了不少针对星耀集团的负面新闻。qqxδnew

诸如星耀集团成立的科研所,只是为了抬升股价,倪广南等人皆是为了利益,博取大众的眼球。

毕竟,细数星耀集团旗下企业,除了星耀科技之外,其他的还真跟科技两个字不沾边。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负面新闻倒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眼看星耀集团股价正准备冲破九块时,势头忽然减慢了。

深市。

星耀集团总部大楼。

楚天耀正计划着如何实现自己的光刻机计划。

他眼下有几条路可以走。

一是西方的技术禁令还未彻底实行,他眼下还能通过资金从阿麦斯高价挖来人才,自主研发光刻机。

但没有专利,研发之路可是漫长无期。

还有一条路,那便是前往台岛。

台积电手下有成熟的半导体研发技术,楚天耀没记错的话,台积电日后甚至还能掌握euv光刻机技术,若是他提前出手与台积电合作,说不定能趁机分一杯羹。

“只是,这台积电如今发展势头良好,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跟我合作,再说我就这么去,意图也太明显了。”

办公室里,楚天耀托着下巴,陷入了思考当中。

他之所以能有今日,并非是因为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而是楚天耀作为重生者,深度掌握了三十年后的大势。

光刻机可是高端制造企业的命门,所以他才会如此看重。

而眼下正是各国光刻机发展最为初期的时候,这时候他不想办法弯道超车,提前入场,只怕再过几年等米国等国醒悟过来,开始搞技术封锁,那到时候对华夏而言,才是重大打击。

“只是,光刻机技术可是核心,阿斯麦虽然不错但眼下已经被米国把控,再过几年应该就能生产出高端光刻机了,拿到他们的技术显然是不可能了,剩下的企业里,还能做出光刻机的……”

自言自语之时,楚天耀的目光忽然看到了自己桌上的一本杂志。

那是一本宣传相机的杂志,封面上便是来自岛国尼康的相机。

“对了,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楚天耀眼前一亮,这才想起自己差点忘记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仔细算算时间,眼下正是157nm光源干刻法与193nm光源湿刻法的技术之争的开始,而尼康公司也正是因为押错了宝,所以才跌落神坛。”

楚天耀神色有些激动,正是因为他重生而来的记忆,让他又一次敏锐的察觉到了一次巨大的机缘。

说起这157nm光源干刻法与193nm光源湿刻法,其实只是光刻机两种不同技术。

放眼九十年代,光刻机的光源波长还被卡死在193nm,成为了全产业的面前的一道难关。

只有将光源波长做的越短,芯片的精度才会越高。

而率先研发出高精度芯片的企业,注定会领跑整个行业,将其他企业牢牢地摔在身后。

而针对这项技术,市面上出现了两种方法。

那就是157nm光源干刻法与193nm光源湿刻法。

尼康等公司主张在前代的技术基础上,采用157nm的f2激光,走稳健道路。

而新生的euvllc联盟,则押注于更激进的极紫外技术,用仅有十几纳米的极紫外光,刻十纳米以下的芯片制程。

但不管是这两种技术中的哪一种,技术要求都极其不易。

然而在这个时候,台积电一个叫做林本间的鬼才工程师出现了。

降低光的波长,光源出发是根本方法,高中学生都知道,水会影响光的折射率。

在透镜和硅片之间加一层水,原有的193nm激光经过折射,不就直接越过了157nm的天堑,降低到132nm了!

林本间拿着这项沉浸式光刻方案,兴奋的跑去了米国、德国以及岛国,游说各家半导体巨头。

然而他的方案最终并没有得到认可,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这家伙就是来搞事的,甚至不止一次警告台积电。

毕竟这只是理想情况,在精密的机器中加水构建浸润环境,既要考虑实际性能,又要操心污染。如果为了这一条短期替代方案,耽误了光源研究,吃力不讨好只是其次,被对手反超可就不好看了。

所以,作为大厂的尼康,选择了在157nm上一条道走到黑,进行光刻机的技术突破。

而在这个时候,也正是阿斯麦公司登场的时候。

一个位于丹麦,只有几十人团队的小角色。

谁都没有想到,阿斯麦竟然和林本间一拍即合,二者赌了一波大的,竟然真的在几年后研发出了第一台样机。

也正是因为先人一步,他们成功拿下了ibm和台积电等大客户的订单,一跃成为了光刻机大厂。

然而,尼康虽然靠着技术突破,也研发出了干式微影157nm技术的成品,但毕竟被阿斯麦抢了风头,更何况波长还略落后于对手,等到一年后又完成了对浸润式技术的追赶,客户却已经不承认“老情人”,毕竟光刻机又不是小朋友玩具,更替要钱,学习更要成本。

至此,尼康在光刻机舞台上,正式黯然离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