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789章 闯鬼村(下)

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789章 闯鬼村(下)

作者:夜不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带着袁梦晨走出了那家破旧旅馆,沿着集市慢悠悠的走着。看着周围熙熙攘攘、忙碌的砍价和挑选所需的人们,我的心稍微安宁了一点。是啊,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在劳累着,谁又没有遇到过痛苦、艰难、恐惧的时候呢?相对于这些窝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劳苦大众来说,自己的生活已经是好到天上去了。

人生没有翻不过去的坎,就看你是不是有那个毅力去翻了。

袁梦晨从来没赶过集,看着热闹的人群,她终于开心起来。女人或许天生就有购物的本能**,特别是包里有钱的女人。她根本就不管自己用得着还是用不着,稀奇古怪的民族服饰,买。没有见过不知用途的小物件,买。看到不远处一头只有几个月大的可爱小马驹,顿时眼睛发亮的想买,被我要死要活的给拉走了。马在城市里可养不活,再说,也没法运回去。

俩人抱了一大堆完全不可能用得上的东西好不容易才将整条街逛完。我们慢悠悠的来到了高洼村的文化馆。

村文化馆面对所有人免费开放,里边不大,只有一条直径18米的长廊。长廊的两边用玻璃隔开,其中摆放着9甬石碑和许多关于枉死桥的历史文献和后世猜测的图画。

只见那9甬通体泛青的石碑上果然密密麻麻的画满了许多妖魔、恶鬼的图形,乍一看就给人一种凌厉的压抑感。而中央的文字确实因为年代久远以及保存不当而模糊不清,辨别不出来了。

“看起来怎么那么可怕,这些东西雕刻在桥上,真的有人还敢走吗?”袁梦晨觉得那些青石石碑很恐怖,看得人头皮发麻,不由得朝我身上缩了缩。

“妖魔和恶鬼图在古代通常是用来压制一些怪异事情的。”我托着下巴分析道:“看来那个枉死桥不光名字透着古怪,它的经历也有些不简单啊。”

说着便走到了正中央一个刚建好不久的纪念碑前,上边用繁体字和蒙古语分别记载着枉死桥的历史以及前世今生。

碑上写道:

据说,高洼村以及附近村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朝清朝皇帝东巡,而枉死桥、永冥桥、南鬼桥是帝王东巡必经之桥。永冥、南鬼这两座古桥早已为本村人所熟知,惟有枉死桥由于经历多次变迁,一时间沉入史海,鲜为人知。

前不久高洼村修建新国道时,偶然发现的五筒清代功德碑见证了今日枉死桥的确切位置,使之重见天日。才让史学家知道了原来这里曾经有过一条皇家太平官道。而枉死桥,就是曾经连接高洼村以及下洼村,是木料运输的交通要地。

枉死桥现已被重新翻建,桥面青石材质已用钢筋水泥代替,从前的高洼桥也恢复了枉死桥的原名。此路为高洼村至哈尔滨、吉林的必经之路,向北最远可延至终点,金代的蒲榆路。

据高洼村里年长者回忆,这座枉死桥大概始建于雍正年间,原名安定桥,寓意太平安宁,是清朝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也是木料运输枢纽。由于高洼村本地并不产石料,所以修桥所用石材全是从下洼村的一处石山采集。那座石山所产青石异常坚固,经久耐用,修桥铺路极为适用。

始建之初,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传说,当桥修建完成后,怪事频生,有许多人无故在桥上失踪。更有人上桥后便再也没有见他下过桥。

惶恐的村民最后请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风水先生。那先生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许久,皱着眉头,声称:“修桥的时候沾上了恶鬼,要将百鬼图雕刻在桥面的青石上方可将其镇压。安定桥的名字也必须改掉。”

果不其然,当百鬼图雕刻好后,再也没有人失踪过。而安定的名字,也被风水先生改为了枉死。

1927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道路旁的里程碑,或是高洼村站向北铁路沿线的里程碑。还有一些运进了下洼村当作林场以及石场铺设道路之用。

青石桥被拆后,又兴建了木质桥,并改桥名为高洼桥。高洼桥后又几经变迁,还曾改建为水泥桥。高洼村修建新国道时,修建者偶然发现记载枉死桥清代多次修建重大事件的五筒清代石碑,枉死桥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见证枉死桥历史兴衰的五筒碑现已被陈列在高洼村新建的枉死园的碑廊中。此五筒碑为记录清代枉死桥修建情况的功德碑。从五筒碑上仍依稀可辨的碑文可以断定,枉死桥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间。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都曾有过较大的变动。据村里的老人讲,五筒碑本来立在枉死桥西侧呈一字排开,1953年兴建高洼小学时,将五筒碑当做了地基。待高洼小学重建时,在地下沉睡多年的五筒碑才再次得见天日,但并未被当作清代文物保存,而是埋在小学校旁的大沟中,一睡又是好多年。

根据此筒碑记载,高洼村可能是个千年古村。

在修建枉死园时,建设者不仅发现了最早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间的五筒碑,还发现了明末清初、顺治、康熙时期大大小小共50余块石碑。枉死园碑廊建成后,省文物局考古工作人员曾亲临现场考证,并对石碑的历史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由这些难得的石碑推断,高洼村有可能是个千年古村。目前,这些清代石碑有待考古学家仔细研究,对石碑的进一步的考鉴情况。

我将石碑上侧的资料看完,又将视线移动到了下侧。下边详细的介绍了别外一座同时期的桥,西鬼桥的历史。

西鬼桥,俗称西石桥,位于离高洼村81公里外的下洼村。该桥始建于清崇德六年,即1641年。是当地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石拱桥。

西鬼桥也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桥头宽12米。桥身两侧分别立着19根石栏杆,桥端的石柱上是圆雕的狮子,其它为荷叶状柱头。桥头两侧各有一对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的栏板上装饰着柿蒂花纹和卷云纹,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身的北侧有二龙探首,桥身南侧则露出一对龙尾,从远看,呈二龙驮桥之势,造型生动,别具匠心。

西鬼桥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桥面损坏严重,1979年市文物管理室用了3个月的时间将其修葺一新。1988年该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所有的东西都看完后,我又注视了那九个古旧的石碑一阵子,这才走出了文化馆的大门。文化馆外不远处确实有一座大桥,桥上刻着三个大字:枉死桥。可这座枉死桥早已经不是从前的模样。钢筋水泥修建的平整桥面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情形,预示着高洼村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好。

但是老桥早已不在,新桥的状况已不再有参考价值。

袁梦晨看完石碑上的记载后沉默了一阵子,突然问:“夜不语,你说那座枉死桥和五班的空缺会不会有某种联系?它们同样都会令人失踪。”

“或许有吧,那座桥上的青石板是1927年才拆除下来的,距今刚好83年。与南浔高中的建校时间符合。而且桥上的青石板,石碑记载上称有一部分用来当作国道的里程碑,这又是个符合的地方。”我思索着:“我看到的那个写着G1021375字样的里程碑,或许就是用桥上的青石板做的。”

“嗯,这样想来,似乎越来越有道理。”袁梦晨雀跃起来:“我们是不是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希望如此。”我的脸上没有露出喜悦,只是看着手表道:“快十一点了,我们先回旅店看向导来了没有。”

有钱可以赚,向导当然来的很快。坐在旅馆老板边上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东北小伙子,虎背熊腰,高度足足有一米八以上。他看到我俩后害羞的笑了笑。

“这就是你的雇主,好好的给我带路。”旅馆老板叮嘱道。

“知道了,那条路我熟悉。”害羞的东北男子挠着头跟我握了握手,结结巴巴的自我介绍道:“我叫张虎。”

“我叫夜不语,旁边的美女叫袁梦晨。这几天就有劳你带路了。”我微微一笑,这个小伙子貌似没怎么出过村子,性格还很淳朴,不讨厌。

“当然,我拿了你们的钱,肯定会认真办事。这是你们的车?”他看了看我开来的越野车,摇头道:“车开不过去,前边雪融化了。轮子在草甸里肯定会打滑下陷。骑我家的马去吧,最多6个小时就能到。”

“只能骑马吗?”袁梦晨弱弱的问了一句。她小胳膊小腿的,身体十分柔弱。骑6个小时的马不被颠簸死才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