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787章 闯鬼村(上)

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787章 闯鬼村(上)

作者:夜不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它因为某种原因如同地缚灵般死死的被束缚在五班中。它怕寂寞,所以用死亡来阻止别的孩子转离?”

“你恐怖电影看多了,世界上哪有鬼神这些东西存在。如果真像你的理论那样,它是83年前死在南浔高中五班里的一个凶灵,那它和几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又有什么联系?我不止一次查过,几十年前的南浔高中第一届里并没有转校生和外地生源,全是本地人,他们的身份都有迹可循。”我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她论调中不和谐的疑惑处。

顿了顿又说道:“而且,都市恐怖中传说的地缚灵是有定义的。这玩意儿死后活动范围有地域限制,被牢牢的束缚在该地无法离开。此类亡灵多有怨念不化,因而成为恶灵。我不认为这类东西真的能够离开它们被束缚的地方,跑到市中心,跑到你家里来袭击我俩。”

“何况,就算是真有地缚灵的存在。根据美国都市恐怖故事研究学者的调查,它们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就算是恶灵,也不会在实质上伤害到人类的身体。可那空缺处的神秘力量,却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杀人。每个被杀的人,尸体上都呈现了捆绑和残忍伤害的证据,那肯定是有外力作用才能形成的。”

袁梦晨迷茫的看着我,显然是有听没有懂。

我叹了口气,具体的解释起来:“你自己也看过不少恐怖电影和该也清楚。地缚灵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虚一种是整,明白了吗?根据民间传说,有不少整出来吓人,使人离开它的地界,然而却不伤害人类丝毫。例如某些人宣称自己小的时候一个人呆在家,经常听到楼上会有弹珠掉在地板上的声音。或者在其他明明没有上一层房间的地方听到天花板上的怪异动静。那就传说就是地缚灵中最低下的一种。”

“据说每个人的家里都会有这种地缚灵,或者说,是屋神。它们住在你的家中,和你一起生活,平时可能还会发发好心帮你驱赶小鬼。它们行走的时候,就会发出这样类似弹珠弹在地上的声音,它们弱小的灵力没办法让你听不见。”

“而成为虚的地缚灵,虽然会将踏入自己地盘并惹到了它们的人类吃掉。可让它们离开自己的地界去做杀害人类的勾当,我至今根本便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例子。”

“也就是说,游荡在五班的冤魂,不是地缚灵了喔?”袁梦晨总算是懂了。

“不光不是地缚灵,更不可能是什么冤魂。”我瞪了她一眼:“冤魂什么的,只是恐怖米花电影里的东西,现实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可,五班……”袁梦晨还想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随即传出有新mail的简讯声音。

“帮我看看是内容,恐怕是我朋友发过来的新线索。”开车抽不开身的我吩咐袁梦晨。自己并没有告诉她老男人的身份,以及自己的兼职职业。只是说拜托了一个比较万金油的朋友在帮着调查。就算有所怀疑,她也十分善解人意的没有多问。

“邮件里貌似是一份新闻稿,很多年前的老新闻了。标题是‘102国道修路挖出珍贵石碑,见证下洼村枉死桥历史’。要我念消息内容吗?”袁梦晨看了看我。

“念来听听。”我一听标题就顿时来了兴趣,直觉这有可能是很重要的线索。

她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字正腔圆的念了起来:“102国道修路挖出珍贵石碑,见证下洼村枉死桥历史。当记者来到下洼村新落成的文化馆时,见到了从东到西排列着的9甬石碑。这些石碑,刚从102国道的延伸路段挖掘出,深深印记着枉死桥及其庙宇的渊源,记载着当年作为南北通衢大道枉死桥的历史。”

“下洼村位于102国道东西两侧,现有村民100多户。102国道是沿着从前的清代官道修建而成。而南北通行的人必须从下洼村前的一座名为“枉死桥”的小桥上经过。由于“官道”日渐兴盛,“枉死桥”也几经修缮和扩建。每次修桥后都要立碑纪念,刻上修桥过程和捐资人的姓名。随着岁月更替,这些石碑或散佚河中,或埋于森林,有的还成了饭店的地基石。“枉死桥”,也早已不知去向。”

“经过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陆续出土了30多甬各类石碑。其中的9甬石碑,虽然上面的字迹大多已经模糊,但在落款处仍然可以辨认出立碑的年代,记载着历次重修枉死桥、大洼庙宇的经过。”

“9甬石碑中,年代最早的立于雍正四年即1726年,最晚的是1927年。这些石碑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分别雕有妖魔、恶鬼等图形,材质大多为当地常见的青石。

据省博物院研究员说,这些石碑都是围绕修建“枉死桥”及其附近的庙宇竖立的。尽管史料上对“枉死桥”记载甚少,但从其西北面的永冥桥、南鬼桥推断,“枉死桥”应该与这两座桥梁同一时期建造。据载,永冥桥、南鬼桥建于清代崇德六年即1641年,距今已有363年。根据“永”字冠头推断,“枉死桥”也应该建于崇德六年左右。

博物馆研究员介绍说,由于“枉死桥”南北通衢的重要地位,当地人们曾经多次捐资修缮“枉死桥”及其庙宇。下洼村现存记载修桥、修庙的众多石碑,应该得到妥善保护。

市文物局听取了文物考古专家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102国道改扩建后,正式将原来叫了很久的下洼桥,复名为“枉死桥”。紧邻“枉死桥”的村文化馆落成后,村里将其定名为“枉死园”,并立碑纪念。接着,村里将挖掘出来保存比较完好的9甬石碑,立于文化馆的玻璃长廊内收藏,加以保护。”

“枉死桥?南鬼桥?永冥桥?这些名字怎么听起来那么吓人?”袁梦晨念完后,不解的问。

“每座桥的命名,都有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的水急,河上通过的村民常常因此而枉死河中吧。也有可能有人因为某种原因而跳河死去。总之那个名字带来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多了。要去当地问了才能搞清楚。”我猜测着。

“那,你认为那个枉死桥会不会和五班的空缺处有联系?”她又问。

“你现在突然问我这个问题,我怎么可能会清楚。明天再仔细调查吧。”我苦笑。

袁梦晨无聊的将那个新闻稿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皱眉道:“这篇文字上边有提及,枉死桥南北通衢。那个衢难道是衢州?不对啊,衢州市我去过,它明明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的说。离这个地方足足有好几千公里咧。清朝的官道居然这么厉害,路网都能从苦寒之地的哈尔滨连接到浙江了。”

听到这番傻话,我顿时哑然失笑起来:“笨蛋,你高中时国文肯定没有及过格。南北通衢是个成语,‘衢’字表示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的意思。”

“这样啊。”她可爱的吐了吐舌头:“总之我是理科生,如此深奥的东西不知道也无伤大雅。”

“我错了,跟你扯这些干嘛。你脸皮本来就够厚,早知道就不跟你解释,让你愚昧一辈子了。”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脸皮还是很薄的。

时间缓慢的流逝着,又开了一个小时的车,远处渐渐传来了高洼村的暗淡灯光。这个村子不大,也没有旅游资源,平时更没什么游客光临。所以整个村子基本上只有一家破旧的农房改建成的小旅馆。

我和袁梦晨为了防御危险,装成夫妻要了一个双人间。

“好臭啊。”她捏着鼻子,满脸郁闷的打量着客房。斑驳的墙面涂满了肮脏的颜色,基本上看不出墙上的涂料到底在哪里了。被子揭开后,还散发出一股馊味:“这叫人怎么住嘛。被子臭就不说了,零下8度的天气,屋子里没有空调也就罢了,床上连电热毯都没有一张。晚上不被冻死才怪。”

我耸了耸肩膀,看着她精彩万分的表情暗暗的发笑:“好了我的大小姐,乡下能找到个住的地方就已经很不错了。以防万一我还带了两个负15度的睡袋,钻进去管它床脏不脏,一觉给我睡到大天亮。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我将睡袋从背包里掏出来给她铺上。

“这都是你的?”不用挨着发臭的床,她的神色缓和了些许,还有心情俯下身闻了闻:“这睡袋用完后你洗过没有,全是汗臭味?”

“好像是真忘记拿去清洗店了。”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算了,不过看这睡袋貌似很值钱的样子。让我这个冰清玉洁的美女睡这么臭的地方,怎么说也要给点好处。这睡袋就当赔偿的精神损失费,我要了。”她洋洋得意的扑在睡袋上用力的闻了又闻:“臭,和你身上的气味一样。嘻嘻,全是你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