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阴煞古镜(下)

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四百四十七章 阴煞古镜(下)

作者:夜不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好聪明的小孩。”林芷颜的眼神里划过一丝狡猾的笑,然后造作的惊叹道。

“不错,一般人都会像你那样,觉得那小孩聪明,其实不然。”二伯父用力摆了摆头:“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也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其实都错了,大错特错,这个世界每一件事,都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的。”

我眯着眼睛‘哦’了一声:“您老的意思,觉得我把什么事情搞砸了?”

“还不至于。不过人与人之间,还是坦诚一点好。”二伯父眼神丝毫不退让的瞪着我看。

“你觉得我有事情瞒着你?”我反问。

“相信你自己很清楚。”

我哼了一声:“彼此彼此,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也有事情瞒着我。”

二伯父呆住了,脸部‘抽’搐,许久才慌慌张张的道:“怎,怎么可能。”

这位老人家,研究考古脑袋都变秀逗,谎话都说不圆润,一紧张什么都暴‘露’了出来。

“别以为我不知道,如果你真是偷偷跑出来的,进警察局的时候,掏证件的时候都一副毫不犹豫的样子,完全不在乎别人知道你的身份。电子书完结下载恐怕,您老人家的调查并不算完全的个人行为吧。”我敲着桌子大声道:“给我说清楚,究竟有什么瞒着我们?”

“真,真的没有!”他冷汗都冒了出来,打着哈哈岔开话题:“不早了,我回去了。免得房东担心!”

说完就迫不及待的两‘腿’一蹬,开溜了。

等他走的完全看不到了身影,我和林芷颜对视,捧着肚子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你的伯父好有趣。”她笑得肩膀都在‘抽’搐:“俊飞以前老是告诉我,说你有魔鬼本质。我还不信。臭小子,你的三角尾巴和翅膀藏在哪里,‘露’出来给姐姐看看。”

居然说我是魔鬼,在我看来,眼前的老‘女’人比我更像魔鬼才对。

“你伯父似乎对那所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开始有所察觉了。”林芷颜又说:“看样子,他确实也是有事情隐瞒我们。你不会已经猜出来了吧?”

我瞥了她一眼,慢吞吞的道:“我也给你讲个故事吧。”

“哦,你也想给我打哑谜?”她笑。

“听了就知道了。”我也淡淡的笑起来:“从前有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于是它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声,便大大咧咧的说:‘他也常常捉我们,但我们并不会大呼小叫,都不知道你在嚎叫什么。’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会要我的命!’”

我从桌上拿起二伯父喝剩下的酒一饮而尽:“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别人刻意隐瞒的事情,有时候并不是想害你,往往他们瞒住你反而是为了保护你。所以,最好不要深究。他到了应该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我。而我,等事情到了一个段落,也会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真是个体贴的好侄子,我以前怎么怎么就没有看出来。”林芷颜笑得很讽刺:“不想告诉我就算了,干嘛拐弯抹角的,没关系,我也猜出来了一点半点。”

“知道归知道,心里自己明白就好了。”我无所谓的道:“总之学校也基本上瘫痪了,去不去都没有人管,我下午去调查一点事情。你呢?”

“你管我,我没理由给你汇报行踪吧。”她哼了一声便打开‘门’走了出去。

我微微一笑,掏出手机拨通了舒晓若的电话。

“舒晓若同学吗?我,夜不语。”“有没有兴趣陪我逃课?”“下午两点半,我们在itant咖啡厅见面好吗?”

“没关系,其实偶尔逃下课,说起来也很有趣的。要知道,当你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后,偶然开同学会,所有人都在大谈自己从前逃课的趣事,你居然连这种经历都没有,不觉得‘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吗?”

“相信我,绝对没错的……”

放下电话,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有点像魔鬼了。

所谓的镜子,要从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的青铜器时代说起,那时候的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铜、锡、铅配比。

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是:“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配比。

“鉴”即是镜,含锡较高,是因为铜镜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泽,还需要有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中国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它能反‘射’出铜镜背后的美丽图案。而“透光镜”的制作过程一直都是个谜,国内外学者‘花’了几百年时间进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发现,这是由于镜面在制造加工以后,有相对于背面图案的轻微不等的曲率,通过反‘射’映出背面的图案。但在中国传统里却有说,镜是不祥之物,游魂野鬼都会藏在镜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