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1780章 落魂池(1)

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1780章 落魂池(1)

作者:夜不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落魂池,上天下地入黄泉,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魄魂。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落魂池的传说在民间很复杂,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却总归能够用几句话概括清楚,例如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就有提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想,真的要了解前因后果,还是需要从公元756年,开始说起……

引子

唐,开元十五年,6月14日,天气晴。古道上的瘦马打了个响当当的喷嚏,牵马人叹了口气,抬头望天。阳光被树叶遮盖了大半,将火辣辣的热浪排斥开。凉爽是凉爽了,可这一队人马的心情却无比的阴霾。

这里是陕西兴平,马嵬坡驿站,离京都长安不过一天路程而已。但是这支士气不高的马队竟然走了三天。马队足足有三百多人,个个全副武装、火红衣甲亮丽、不同凡响。但是这三百人马却落魄的紧。大多数人在驿站中找不到马料,只好将膘肥体壮的千里马放到林子里任它们自己找食。

本应精锐的红衣铠士们东一个西一个坐在树荫下,饿的脸色发青。

“找到了,找到了!”一个尖着嗓子,穿着长褂的无须男子从古道远处兴奋的走近,他的手里小心翼翼的捧着海碗,仿佛捧的是自己的命。从他的步伐和嗓音上判断,竟然是个太监。

太监为什么会出现在如此偏僻的马嵬坡?实在值得怀疑。可是他的话却并没有引起红衣甲士们的过激反应,有人看到太监手里的海碗,喉咙耸动,咽了咽口水,然后偏过头去。

太监快步走进驿站中,将海碗放在简陋的桌子上,跪倒就拜:“皇上,总算在一个民家找到了些食物,请皇上充饥。”

“太好了,赏!”对面的木板**上坐着一个七十岁左右的男子,眉眼间威严隐现、龙气十足。只不过现在这本应手握大权的男人脸色有些委顿,饿了一天多,精神也颓然起来。

男子身旁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恬静的坐在**沿上,轻轻的为男人捶脚。这女子体态丰腴、天生丽质,嘴角不论何时都微微含笑。她的表情仿如青涩的少女,她的神态犹似春天的暖流,就连驿站外夏日怒放的花朵,也在女子的面容前惭愧的低下了脑袋。女子美的难以形容,就算是用大唐第一美人来形容,也是折辱了她。

**边上还站着几个老太监,一听到男子叫‘赏’,顿时面有难色。从宫中逃出后,并没有带太多细软。本以为沿路会有官员迎接、款待,可自从安禄山起兵造反开始,拿着朝廷俸禄的官员跑的一个比一个快。这支逃难的队伍,已经有两天没找到过吃食了。

男子似乎也想到了现下的情况,脸色划过一丝尴尬。胃里的饥饿让他顾不上面子,走下**,看了海碗中的食物一眼,顿时大惊失色。只见碗里没有山珍海味,而是放着几张难看的薄饼。

“这是什么东西,能吃?”男子皱着眉,看向跪在地上的太监。

“禀皇上,这叫做高粱饽饽,是民间粗食。附近一户人家的老朽听到皇上路过,特意上供的。”太监舌灿莲花,将辛苦求来的食物硬生生说成了贡。天地良心,这可是那家老朽一整天的口粮。

可此等粗粮,贵为一国之君的玄宗皇帝,哪里吃过。不错,这个男子正是唐玄宗,但这个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却长久沉迷于女色当中,不理朝堂。其实,安禄山想造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关被杀。周围的大臣,只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玄宗皇帝一概听不到。否则,他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狼狈田地。

杨贵妃看着自己的丈夫,眼神有些复杂,不知道她现在究竟怀着什么心绪。

“高粱饽饽?”玄宗皇帝重复着这个名词,就在这时,肚子再次饥饿的发出一连串声音。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再也没有矜持。养尊处优的他,没看到筷子,就用手捞着吃,几张饼立刻就下了肚。

胃里总算是舒服了一些,他偏过头去看了杨贵妃一眼。

杨玉环嫣然一笑,那笑容将昏暗的驿站房间印染的满堂光彩:“皇上慢慢吃,臣妾不饿。”

唐玄宗‘嗯’了一声,将最后半张饼一下子就吃得精光。跪在地上的太监将桌子上的碗收了起来,退出房门。李隆基这才看着拿过饼的手,上边还有吃饽饽留下的粉末,他越看越心酸,不由得老泪纵横,垂头丧气地说:“安禄山这狗贼,从前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皇上,龙体要紧。”杨贵妃掏出丝巾将李隆基的眼角擦干净。

唐玄宗又是长叹一口气:“玉环,却是苦了你。”

“能跟皇上在一起,臣妾不苦。”杨玉环依旧笑的很美,就算因为饥饿而没有血色的脸,也美的惊心动魄。

驿站外,饿的受不了的禁军们不知何时聚集起来,坐在地上气愤填膺的说些什么。

“我们落在这种田地,真不知道该怪谁。”有一个黑脸将士苦笑连连:“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

“我看,要怪就要怪杨国忠和杨玉环那两个狗男女,蛊惑圣上,祸国殃民。安禄山那狗贼起兵造反,要不是杨国忠隐瞒太平,将军报挡在宫外。杨玉环那贱人又在宫内**圣上,令圣上久不上朝,我大唐也不会落到现在的境况。”别一将士愤慨的道。

“不错,都是奸相杨国忠的错。”众将士纷纷认同,情绪激昂。

甚至有人道:“到处流亡,受尽辛苦,这笔帐得向杨国忠和杨玉环算清楚。当今圣上受两人蒙蔽已久,是时候该清醒了。”

三百禁军越想越气,吵吵嚷嚷,就在这时有个白脸将士从古道远处跑了过来,大声喊道:“杨国忠刚才跟一群异域人接洽,谈的有说有笑,我看很不正常。”

黑脸将士不由得一皱眉:“这奸相不会也想造反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