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1689章 线索(3)

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1689章 线索(3)

作者:夜不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神秘年轻人‘妈呀’一声,吓得瘫软了:“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鬼脸,真亏你现在还活着!不,不对,不如说都被诅咒成这模样了,你都没死。qiuyelou简直是难以置信,你还是人类吗?”

我狠狠看着他:“好了,大家已经自我介绍过了,都熟悉了。你也该介绍一下你自己了吧。鬼头钱,还有那鬼脸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掏出手机,将鬼头钱和鬼脸符的照片调出来,放在他眼皮子底下。

“用枪比划人家,这叫哪门子的自我介绍。真客气!”他撇撇嘴,但显然,当视线接触到那些照片时,浑身都抖了几下。

我眼睛又是一亮,对雪珂吩咐:“把前因后果简单给他说明说明。”

“他可靠吗?”雪珂反问。

我苦笑:“我俩没时间了。这家伙看起来虽然确实不可靠,但是,显然也有人想要他的命。”

年轻人听到这儿,脸惊恐的抽了抽。

雪珂没再反对,真的是简单的三言两语,从希腊沃尔德的古堡说起,将事情精简到了哲学的程度。不过这货还是听懂了,听完后,他久久没有平息,显然是惊的不轻。

“我靠,老子差点居然还搞出了国际新闻。”憋了半天,他眼泪汪汪的憋出了感动。

“所以,我们已经先开诚布公了。老子总之耐心不好。”我重新用枪在他眼前比划:“把你知道的说出来。你是谁,发生在耳城的事情,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qiuyelou否则,我俩死之前,会拉你一起下地狱。”

胆小如鼠的年轻人低下脑袋,最终不知是不是摄于枪械的威胁,决定向我们说实话:“好吧好吧,总之我已经知道你不是那家伙的同伙了。唉,该怎么讲呢。这件事,恐怕要从我还处于青葱年龄,清纯如水的五年前……开始说吧!”

神秘年轻人的名字叫张俒。

事情,确实要从五年前说起。

那一年,他和爷爷的车队,接到了一笔诡异的大买卖!

五年前,那时候的张俒确实还很青涩,嘴也没那么油。

“明天就开机器,准备收割。”爷爷磕了磕旱烟袋,无奈的对打谷队中的众人吩咐后,回了帐篷。

他不声不响的发懵半天,随后看了张俒一眼,用沙哑的声音道:“那个姓张的村长,有问题。”

“什么问题?”张俒问。

“他不像是想要我们收割庄稼。”爷爷将旱烟袋中的烟灰磕掉。

张俒皱了皱眉:“那他想干什么?”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说不清。或许是要挖老矿!”

‘老矿’是收割队的土话,指的就是古墓。当把头,这一辈子总会在替人收割庄稼的时候,找到许多奇奇怪怪难以形容和理解的东西,不小心遇到古墓更是稀松平常。

“你说张村长想要盗墓?”张俒吃了一惊,随后又摇头:“不像,哪个盗墓的敢这么明目张胆,包了整个山地的田,让我们开荒。”

“我总觉得这件事里透着古怪。不寻常!不寻常!”爷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总之小心点为好,眼下合同都签了,荒是要继续开垦的,开荒后多在人后呆着,不要跑前边去。如果挖到了古怪东西,不要碰,掉头快逃。”

张俒低着头,有些不以为然。爷爷见他听不进去,也没有多说话。两个人就在这狭窄的帐篷里各自背对背的睡觉了。

张俒家世世代代都一直都干着打谷队的行当,这种职业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多是受了兵灾和饥荒的流民们自发组建的,流窜在神州各地。

小麦和水稻,依据种植地区不同以及时间、温度、高度等原因,收割时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给流窜在神州各地的打谷队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最早期的打谷队就像是短工,帮着农人收割各种作物,只要给口饭吃饱就行。久而久之,打谷队也像是各地马帮以及茶马古道上的马驼子一般,有了严谨的规矩和禁忌。

其实这世界哪里都不太平,有许多稀奇古怪,很难解释的事情。打谷队走的地方多了,自然会遇到各种状况,稍有不慎就会死的莫名其妙、不明不白。

再来说说张俒吧,大学本科毕业,一直没找到工作,所以回了老家。爷爷辛苦赚钱供他读书,就是想让他别再干这种行当,辛苦又玩命。可是这世道,谁说得清楚。或许这便是命吧。

总之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张俒就跟着爷爷的打谷队走南闯北,见识到了许多至今都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啰嗦了这么多,就干脆先说说他家的历史。

张俒家的打谷队根据族谱记载,已经有400多年了,遵循着一条严谨的作物成熟路线。队里每一个人都是400年前原班人马的遗老遗少。因为年代久远,几百年来都四海为家,究竟祖籍在哪,没人能说清楚。现在的户口虽然挂在四川的某个乡里,但那个乡村中只有爷爷修起的几间茅草房外,便是空无一物。他们也很少回去。

打谷队每年都不停的走遍中国各个乡镇,居无定所。以往,队里的青壮年往往是拖家带口,妻子、儿女、老爹老妈通通都在板车上吃喝睡觉,这些年因为科技进步,形势好了很多。

爷爷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打谷打多了,会遇到很多危险。可是张俒总是不以为然,直到前些天,他们突然接到一笔据说不错的买卖。

事后想想,诡异的事情,就是从那笔买卖开始的。

而事情的开端,要从几天前看到皮狐子灯说起。

皮狐子灯,在西南地区的方言里,是红狐狸的意思。许多人看到这里会很疑惑,狐狸有什么好奇怪的,虽然现在城市人很少看到,但乡下的很多地方一抓都是一大把。可爷爷的故事中,有些狐狸,真的很诡异。

张俒家的打谷队三天前接到活路,准备去四川昆山山脚下的一处乡下帮着收割小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