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零六章 再难上阵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千零六章 再难上阵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承乾殿内。

李世民笑着说:“所学驳杂至此?”

今日在场的除了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之外,还有不久前才调入京中的于志宁、韩良、李世绩,凌敬侧头看了眼,才平静的说:“后汉马援故计。”

房玄龄点头道:“伐陇西,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使光武帝虏在吾目中矣。”

众人正在看着地上的沙盘,用石头、泥土、草芥堆积成峻岭、密林、平原,于志宁、韩良啧啧称奇,而李世绩沉默不语,他隐隐猜到了秦王说的那位所学驳杂的人是谁。

山东战事中,李善使张文瓘急奔长安,李世民与心腹幕僚就是在李世绩的别院中见到张文瓘的。

李世绩与李靖是不同的,他早年是瓦岗大将,后与郭孝恪一起投唐,在李世民麾下参与了洛阳虎牢两战,而且在洛水大捷时候受李世民重恩,从此被视为秦王嫡系。

“懋功视之如何?”李世民笑吟吟问。

“邯郸王历战均前有谋略,后有武勇,突厥难挡锋芒。”李世绩随大流的赞了句,心里有些许苦涩,自己百战余生,从瓦岗寨到独领一方,再到投唐败于河北,虎牢关雪耻后不料再次于河北大败,而那位青年郡王却每战必胜,胜即大捷。

李世民笑了笑,“懋功陋言至此?”

李世绩也笑了,自己的心态颇有微妙之处,想了想正色道:“此战首在择机得当,次在邯郸王携中军大旗冲阵,使突厥大溃。”

详细的军报已经送来了,众人都看过了,自从洛水大捷之后再也没有回到战场,李世民常常在承乾殿、天策府做类似今日的战场推演。

“观望战报,苏定方、张仲坚实有大功,若非张仲坚扰乱大阵,拖延突厥退兵,邯郸王未必赶得上。”李世绩继续道:“苏定方破阵后急行向北,不使都布可汗从容聚集兵力,不过若非邯郸王携陌刀队,未必能击溃突厥断后兵力。”

长孙无忌狐疑问道:“陌刀竟有如此威力?”

“的确强悍。”李世绩想起前年平定江淮一战中遇到的呢几块硬骨头,“辅公祏发兵万余南下猷州,刺史左难当率军出击,山路逢五百陌刀手,立时大溃。”

房玄龄突然道:“猷州与原州颇有相仿之处,陌刀当有大用。”

原州多山,算是西北地界地势最为复杂的区域,而所谓的猷州大抵是后世的黄山市附近,地势更为复杂,的确有相仿之处。

聊了片刻之后,长孙无忌用一种无所谓的口吻道:“邯郸倒是运气……”

“当日怀仁请战,言必败突厥,收复三州,擒梁家兄弟问罪于御前。”李世民微微摇头,“大军初抵即刻猛攻不休,不设营寨……”

李世绩怔了怔,迟疑道:“殿下的意思……邯郸王设计?”

“都布可汗欲坚守数日后撤兵,诱敌深入,断其后路,一举围歼。”杜如晦扬声道:“自以为得计,实则已入邯郸彀中。”

于志宁的脑子转了转才反应过来,是李善诱使突厥诱敌深入,说起来有点拗口,施行起来对人心把控、战场局势都有很高的要求。

琢磨了下,于志宁笑着看向凌敬,“若论知邯郸,当首数凌公。”

早年于志宁、韩良在洛阳附近曾经见过李善一面,不过没什么来往,两人都是得秦王重托掌控陕东道大行台的关键人物。

凌敬呃了半响,勉强道:“用怀仁的话说,后人脑补。”

“脑补?”

“其实并非设计,而是巧合,但在后人看来刻意为之。”凌敬也不知道实情,只能模棱两可的这么说。

李世民、房玄龄都微笑以对,而杜如晦却嗤笑了声,怎么可能是巧合,那日深夜密谈,口口声声都是要先坚守防线,再试图驱逐突厥……结果大军抵达之后,猛攻也就罢了,居然不设营寨,无非就是给突厥欲速胜的暗示。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李善的谋划并没有问题,即使突厥败而不溃,唐军斩获不多,但也能顺利的驱逐突厥,收复要道……只是这样的伤亡会稍微重一点。

“不意有邯郸。”李世民叹了声,“孤此生只怕难再跃马持槊。”

于志宁、韩良、李世绩都心有戚戚,如今河东道有代国公李药师,关内道有邯郸王李怀仁,当年气吞天下如虎的秦王的确很难很难再领兵上阵了。

而杜如晦却正色道:“殿下虽有将才,但却非将。”

众人纷纷点头,李世民也笑着应声,如今夺嫡局势依旧晦暗不明,但总的来说,秦王一脉并不处于下风,而东宫隐有不稳之像。

以目前的局势,太子不倒,秦王是不可能领兵的,如果李世民入主东宫,也不可能亲自领兵,等李世民登基后,那更不可能了……总而言之,李世民这辈子基本上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对于曾经跃马扬鞭立下赫赫军功的秦王来说,心里总是有些许遗憾。

李世民看了眼凌敬,“他日怀仁当能大用。”

房玄龄、杜如晦都点头赞同,如果说早年在山东还是以谋士的身份出谋划策,代州几场战事要么规模不大,要么不是实际的主控人,但泾州一战,李善是以堂堂正正的姿态指挥数万大军击败突厥的。

凌敬没有说话,心里却有着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怀仁几战而名扬天下,从长远角度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说其他的,他日秦王登基,麾下那么多大将,谁不想领军立功?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李世民笑着摆手道:“他日再言,他日再言。”

那小子滑溜的很,等自己入主东宫或者登基之后,八成会主动身退……李世民在心里想,不急,不急,比自己还要年轻呢。

东西突厥、铁勒九部、吐蕃、高句丽、新罗以及北方那么多的胡人部落,有的是机会,那一夜李善所说所赞,让这位尚未满三十岁的亲王胸中豪情万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