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九百一十八章 重整防线(下)

显然,不管是梁师都攻占三州成为关中大患的事实,还是此次被梁军长途奔袭的悲惨遭遇,李渊乃至整个大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复三州之地。

李渊沉思片刻后,先是看了眼次子李世民……秦王这一战受损颇重,脸上还带着箭痕呢,麾下大将更是或死或伤,短时间内难以出征。

随后李渊的视线落在了李善的脸上,“梁贼攻入关内,诸战中唯怀仁取胜,当可一述。”

李善嘴角抽了抽,咂咂嘴道:“复设灵州道行军总管府势在必行,因为梁师都立足灵州,有突厥为后盾,若不能迅捷驱逐,只怕梁师都会扎根灵州,为心腹大患。”

在场众人也都明白这一点,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高开道纷纷离开舞台之后,一直不被重视的梁师都正式成为了初生李唐王朝的最大威胁。

这种威胁不仅仅在于梁师都攻占三州之地,更关键的是与其他军阀不同,梁师都得到的不仅仅是突厥背后的支持,而是很可能会与当年苑君璋一样得到突厥直接的兵力支持。

原本只占据朔方一地还好说,但如今梁师都坐拥四州,北靠草原……即使如今突厥内乱,但也不会坐视李唐轻松覆灭之。

所以,李善所说的心腹大患这个形容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所以,复设行军总管府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各州府兵成军,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出行军总管,毕竟兵力安排、将校分置都是需要行军总管来掌总的。

这也是李世民带着房玄龄、杜如晦觐见而没有带着长孙无忌一起来的原因……李建成亲自登门邀请李世民,一方面是被逼的,现在的局面他至少要负三四分责,另一方面也是来逼李世民的。

长孙无忌私下建言,除非东宫将行军总管的位置让出来,否则……但杜如晦、房玄龄却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李世民带着左膀右臂觐见而丢下了大舅子。

李渊叹了口气,“怀仁,何人可堪重任?”

李善心里再次MMP,难不成李渊真的要让自己毛遂自荐?

李建成轻声道:“当世名将中,唯怀仁数破突厥……”

“太子殿下谬赞了。”李善轻轻摇头,“本朝名将辈出……”

说到这儿,李善不得不住了嘴,不过他说的是真心话,唐初的确名将辈出,李世绩、侯君集、张公瑾、张士贵哪一个都能独当一面,即使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也足够应付目前的局面……但这些全都是秦王一脉的嫡系将领。

魏征皱眉道:“局面崩坏至此,身为臣子,又得陛下信重,列入宗室,册封郡王,邯郸王当奋起……”

“玄成兄误会了。”李善平静的说:“突厥必至,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均意欲以某头颅拉拢族众。”

还真不是李善怕了,他在陇州一直提防着突厥,没想到最终是梁师都……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突厥的内斗定有隐情。

如今近秋收季节,别说阿史那·社尔与突利可汗了,即使是颉利可汗也很有可能暂时停止内斗,率大军南下……以正常的逻辑来看,他们不会再去雁门关撞个头破血流,而是借梁师都这三州之地直接攻入关内,大肆劫掠。

到时候突厥人杀进来,一问知道对面居然是大唐邯郸王李怀仁,只怕原本还彼此提防的两位可汗要尽弃前嫌了……去年顾集镇李善挑拨离间,不可能成功第二次。

“不错。”一直没吭声的秦王李世民开口道:“怀仁的确不适出任行军总管一职。”

李渊叹了口气,神色有些萧瑟,一旁一直仔细观察李渊的李善不由得长长舒了口气……他之所以推辞,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怕自己的出现让突厥疯狂来攻,另一方面是他不确定半个时辰前裴世钜那只老狐狸具体与李渊说了些什么。

万一裴世钜挑明了或者隐隐暗示李善与秦王之间有着隐秘的关联,而李善一旦出任……不用考虑,肯定会抽调天策府将领,如果李渊已经起了疑心,难保不被其抓住手尾。

应该没有,应该没有……李善在心里盘算,这也符合逻辑,就算裴世钜挑明了,李善即使权柄全失,不得李渊信重,但毕竟有护驾大功,还有平阳公主为援,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只是这样,古稀之年还承受丧子之痛的裴世钜肯吗?

当然不肯!

“陛下,代国公李药师、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均可堪重任。”

李善最终提出一个和稀泥的方案,这两个人都有足够的指挥能力,前者是李渊的嫡系,后者与秦王交好,但并不被视为秦王一脉,与东宫也是有来往的。

李渊迟疑了会儿摇头道:“药师、道宗均赴任时日不长……”

李善不再吭声,心里却有些狐疑,这两个人其实是不同的。

李靖出任代州总管一年都没到,千头万绪刚刚整理好,更何况固守雁门,还要护佑朔州甚至云州部分区域,非方面之将不能任之,的确不合适调离。

但李道宗就不同了,出任并州总管已经快两年了,虽然当时就是从灵州总管调过去的,再调回来说起来不太好听,毕竟并州总管是天下第一封疆大吏……但如今组建灵州行军总管府,权柄并不比并州总管差多少。

虽然年纪小了些,但也曾经在灵州独当一面,再从政治立场各个方面考虑,任城王李道宗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李善在心里琢磨,难不成是被赵郡王李孝恭连累的?

当年李孝恭几乎掌半个天下,麾下兵马数以十万计,但在被举告谋反后入京闲置,从那之后,李渊对宗室子弟的态度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原本重要的封疆大吏都是宗室子弟。

打天下,是需要合族之力,但天下已一统,李渊更关注的是不能让小宗代大宗……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层出不穷,当年强横一时的晋国就是先例。

确定了钱九陇率兵入泾州,并升为左监门将军,爵封县公,以及部分兵力由岐州司马率领北上支援陇州,李善先行退下,留下李渊面对行军总管这个头痛的问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