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八百七十三章 京中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八百七十三章 京中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临湖殿。

李渊饶有兴致的看着岸上的木盒,“又是怀仁弄出来的?”

“是。”淮阳王李道玄笑道:“小侄用过,净手去污,最是好用。”

李渊笑骂道:“据说御史台已经蠢蠢欲动,准备弹劾怀仁行商贾事。”

“伯父明鉴,这可不是怀仁的手笔,只是门下……”

“好了,好了。”李渊嗤笑道:“如何不是他,当年还弄出玉壶春……”

“伯父,怀仁也新制马蹄铁、新式犁具,于国有大功。”

李渊不以为意,面前的侄儿与李善的关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救命之恩还在其次,关键是在李善筹谋下,李道玄反败为胜,大破敌军,阵斩数位敌将,彻底平定了山东。

“平阳身子重了,这次让你替他跑腿?”李渊拣出一块闻了闻,好奇道:“似乎夹杂香料?”

“是花瓣。”李道玄解释道:“所以怀仁这次没让三姐过手。”

李渊呆了呆才了然,女儿怀孕,倒的确不适合过手。

随口聊了几句,将李道玄打发走,李渊一个人卧靠在榻上,陷入了沉思,能让这位唐皇陷入沉思的,除了两个二弟夺嫡,自然不会有第二件事。

年初有朝臣建议罢陕东道大行台,这几乎是在掘天策府的根子。

天下已然一统,大唐沿袭前隋,虽然也有省一级的设置,但实际上是州县两级,只是以重要的州府形式的辖制周边州府,比如河北的洛州都督,比如河东的并州总管。

所以陕东道大行台是天下独一份的,其他的益州道、扬州大都督府也只是一个名义,但陕东道大行台这一边,屈突通以左仆射领总,以六部尚书以及州府长官,彻底把控了中原区域,这是李世民的底气之在。

这个底气不是指夺嫡的底气,而是李世民一旦上位,就能近乎完美的接手……要什么样的臣子,什么样的将官,陕东道大行台都有。

但在李渊,特别是太子李建成看来,天下一统,还有陕东道这种国中之国,简直就是笑话。

几个月来,东宫一直在推波助澜,秦王一脉这一次没有默默承受,而是大力反击,不过在李渊的偏袒下,天策府在这个点上没什么战果。

但谁想得到李世民虚晃一枪,在突然捅出了幽州军私遣将官入长林军一事,这不是第一次了,李渊大为恼怒,长林军有几千人,而天策府这边将所有亲卫加起来也不过千,太子为何还要一力加强东宫武力呢?

李建成也是无语,几千长林军,未必干的过天策府几百亲卫啊……呃,这是裴世钜一再强调的,但显然,这个理由是拿不到台面上的。

最让李渊恼怒的是,太子居然让一个突厥人率领那些幽州军将官,最终这件事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太子李建成被训责,东宫右虞候率可达志被流放,远在泾州的罗艺被训斥……这位燕郡王也是无语,这件事和他还真没什么关系。

在此之后,东宫、秦王府的争斗越来越惨烈,虽然不见血光,但却隐隐可嗅血腥味。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召见李世民,逐起居郎,温言劝诫,准备让李世民出镇洛阳,结果李世民嚎啕大哭,言辞悲切,不愿离京。

如何处置这位天策上将,是如今缠绕着李渊这个皇帝的最大问题……后世对他评价不高,主要就是因为优柔寡断,但李渊也有自己的难处。

大唐的天下几乎一大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中原区域几乎全都在其手中,就连河北也有大半……如今洛州都督是早已投入秦王府的程名振。

即使想解决,比如一刀杀了,先不说李渊有没有那样的铁石心肠,就算有,那也要一步一步来,决不能操之过急,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想想就知道了,若是逼得二郎起兵,李渊都不知道该派谁率兵讨伐……而且二郎一旦起兵,立即就能通过河北、中原将对手逼在河东、关内、陇西三处。

不过李渊虽然烦忧,但并不急,一方面是本就不能操之过急,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渊觉得……自己至少还能在位十几年。

可惜李世民不会等,甚至李建成都不愿意等……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七了,再等上十几年,五十多岁再登基?

当然了,最不愿意等,也等不了的是裴世钜,今年七十八岁了,虽然老当益壮,但能撑几年实在是难以预料。

将那些烦心事丢在脑后,李渊随手抚摸着木盒里的香皂,心想二郎不愿意出镇洛阳,而大郎也不愿意让二郎去洛阳,甚至三胡私下还说,二郎一去洛阳,必然叛乱。

已近六月了,李渊漫步出了临湖殿,在湖畔散步,一阵风儿刮来,却让李善眉头微蹙,未有凉爽,只带来一阵潮热。

在心里盘算了一阵,李渊回了两仪殿,召见宰辅、太子、秦王、齐王,宣布六月初启程往仁寿宫避暑。

留尚书省左仆射裴寂、门下省侍中陈叔达、中书令封伦辅佐太子李建成监国,携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并数位宗室子弟,以及尚书省右仆射萧瑀、中书令杨恭仁、门下省侍中裴世钜前往仁寿宫,以巨鹿郡公苏定方点左右千牛卫随行。

陈叔达瞄了眼左右,心想陛下也正够难的,留下的三位宰辅,裴寂依附东宫,封伦兼天策府司马,而自己是中立的。

杨恭仁、萧瑀等人在揣摩圣意,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让东宫一脉乘胜追击,还是和稀泥呢?

前几日早朝,有朝臣弹劾天策府杜如晦不敬长辈,理应驱逐出京,双方正围绕这件事唇枪舌剑呢。

谁都知道杜如晦是秦王麾下第一幕僚,实有王佐之才,一旦驱逐,就等于斩秦王一臂。

殿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琢磨……因为按惯例,李渊最近几年的夏天都会出京避暑,也都是去仁寿宫,但今年似乎提早了很多天。

老迈的裴世钜悄然转头,他清晰的看见了太子李建成眼中闪过的几丝犹豫,和几丝欣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