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四十九章 最后一战(下)

其实不管是苏定方还是李善,都已经不指望张公瑾这一支偏师了,甚至后者大致猜测得到,八成是李靖已经到了。

随自己北上追击突厥的诸将之中,就属张公瑾对李靖的态度最让人难以琢磨,如果李靖不想和自己撕破脸,只要有可能,肯定会先去寻张公瑾。

虽然有些失望,但李善并不沮丧……但他没想到,性情端谨的张士贵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刚烈的一面,居然毅然率军赶来。

而且还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赶来。

更令李善想不到的是,张士贵这位历史演义中着名的白脸奸臣做出了最适宜的判断……就军事能力而言,就算比不上李靖,当不会弱于李绩、张公瑾这些名将。

张公瑾没有贸然进军,而是等待良久,在刘世让、张宝相率军向东侧冲阵的时候,突然急袭而来,从背后狠狠捅了突厥一刀。

突厥大军不是不想撤走,但所有人都知道,不击退唐军,就不能全身而退,即使战局危难,但仍然奋力搏杀。

面对精锐唐骑的一次次冲阵,突厥将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将轻骑集中起来死死顶住……但谁想得到,刘世让、张宝相在前面杀得突厥骑兵节节后退,后方却被捅了一刀。

这一刀让突厥领兵将官痛不欲生,几乎在眨眼间,骚乱不可抑制的蔓延开来,久战无功,唐骑来袭……这一幕在过去的几日里,已经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血腥和死亡,每一次,突厥都会毫无悬念的大溃。

这一次也不例外。

数千突厥兵本就大哗,但还没等他们做出向哪儿逃窜的决定,张士贵率先破阵而入,身后唐骑轻而易举的撕裂的薄弱的突厥军阵,几乎在眨眼间,张士贵已经和刘世让、张宝相打了个照面,两支唐军一前一后,合力杀穿了敌军。

双方都没有停留,默契的双双趋马加速,冲阵而过,而此时苏定方已经率中军斜向杀入阵中,将散乱不堪的数千突厥兵向北驱赶。

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张士贵放声大笑,冲着被逼留在后面的李善高声道:“殿下目光如炬,必为天下名将!”

李善露齿一笑,却没有多说什么,张士贵拨转马头,展开队列,向北席卷而去,时而放箭,时而冲阵,合力将突厥兵向北驱赶。

这一战,在张士贵杀入阵中之后,胜负已经没有了悬念,但问题是能取得多大的战果……苏定方将突厥兵向北驱赶,深得兵法奥妙。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有千余突厥兵拼死向东侧逃窜,但仍然有数千突厥兵被逼的向北,留在后方的颉利可汗虽然还握有数千骑兵,但也难以控制局势。

李善试图趋马向前,却被李楷死死拉住,只能选了一处山丘登高观望战局,三支唐军,苏定方居中,刘世让、张宝相在东侧,张士贵、阚棱在西侧,三军齐头并进,展开队列,撵着突厥军的屁股一阵勐冲,后方的数千突厥军已然一阵大乱。

大局已定,李善转头看向苍头河畔,那边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也发现战局的变化,但并未兵锋向北,反而向东移动。

李善有些湖涂,倒是李楷看的清晰,毕竟陇西李氏丹阳房以兵法传家,笑着说:“薛家兄弟不愧为河北名将。”

听了李楷的解释,李善咂咂嘴,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没什么天赋啊。

长城周边,一片惨状,虽然都是阿史那一族,但在面对死亡或者活着的时候,依旧举起弯刀。

李善掏出望远镜,看着那面汗旗缓缓向东而去,在心里猜测苏定方会怎么选,但很快,李善就放下心来。

苏定方引军向东,却并没有阻拦颉利可汗的逃窜,也没有衔尾追击,而是召集兵力,以已经做好准备的薛家兄弟为前锋,全军向西冲阵。

被苏定方截断的突厥军多达数千之众,北面是虽然有缺口,但却不能容纳大军迅速通过的长城,南面虽然有逃生通道,但却遥遥无期,因为东面的唐军已经势若雷霆的压上,将他们向西面的苍头河驱赶而去。

李楷兴奋的抓住李善的胳膊,“怀仁,怀仁!”

“此战必然留于青史,邯郸之名必然名扬天下!”

的确如此,颉利可汗举兵二十万南下,攻雁门不克,粮草不济以至于部落离心,唐军北上,数次大败突厥,仅仅苍头河一战……李善略略一算,至少三千突厥。

李唐建国七年,与突厥汗国或屈意奉承,或厚贿交好,即使开战,也多以战迫和为主,直到李善赴任代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善改变了李唐和突厥的战争态势,因为他,抵御突厥的最重要基地代州恢复了生机,因为他,突厥的内乱提前公开化,因为他,并州已经事实上不再成为河东道的核心地带,也是因为他,对阵突厥的第一道防线被推至朔州。

对比起历史而言,李善的出现,让李渊多了几分底气,但这一切,都无法和此战相提并论。

这是李唐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大战中击败突厥主力,虽然有着无数的巧合和运气,但唐军事实上的主将李善,必然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史册上。

李善在心里想,如果按照历史轨迹,后世的新旧唐书会如何描绘自己,会不会有所区别呢?

或许《旧唐书》只会提起自己,而《新唐书》会加上李靖?

但无论如何,自己也不会推功于人,李善只认是个讲究人,所谓的讲究人……有恩必报,有仇亦必报!

想到这儿,李善轻轻叹了口气,“叔父如此待某,德谋兄如此待某……”

李楷神色一滞,也叹了口气,“怀仁……”

李善能在数年之内,从名声鹊起到名扬天下,手掌权柄,册封郡王,追朔源头,一切的开始都源自与李楷的交往,与陇西李氏丹阳房的交好。

与李靖撕破脸也无所谓,但李善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待自己亲厚的李客师。

“回朝后再说吧。”李善苦笑一声,率先趋马驶下山丘。

苍头河畔,处处都是尸体,空气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更多的突厥人弃马跪地,李善的视线在俘虏的脖颈处扫过。

来到近处,被逼的跳入河中的突厥人在上下沉浮,唐军士卒肆意放箭,哀嚎声连绵不绝,清澈的河水已然尽赤,真正的血流成河。

李善冷漠的看着这一幕,虽然残酷,但却快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