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九十二章 雁门(上)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五百九十二章 雁门(上)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十六日,突厥拉开战幕的第三天。

身披软甲站在城墙上的李善摸着额头上的汗水,转头四顾,眼神中多了一分自信。

今日突厥再次攻城,昨天刚开始是雷声大雨点小,后来多多少少动了点真格的,但今天完全就是在摆架子,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左右就顿足不前了……对弩箭的射程摸的倒是挺清楚的。

然后昨晚做手术做到半夜的李善摸上了城墙,剖析局势,讲解战局,头头是道,最后断定颉利可汗必然罢手,会绕过顾集镇去攻打马邑或者雁门关。

李善讲解的时候,周围一片人的脸都是黑的。王君昊不顾尊卑扯了李善好几下衣衫……但是!

但是!

才刚刚午后,突厥大军真的绕过了顾集镇,转而向南席卷而去,标志着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的两根汗旗渐渐消失在众人的眼帘中。

当然了,突厥也不是全都南下了,还留下了约莫万余骑兵在周边盯着顾集镇……之前三千骑兵被数百唐骑击溃,显然让突厥有了提防。

不过,仅仅依靠万余骑兵,就想攻破顾集镇,那是想都不用想的,如果不是距离雁门关太近,颉利可汗随时都可能杀个回马枪,仅仅凭寨堡内的千余骑兵,张士贵、薛万彻都有信心击败这万余突厥……毕竟,唐弩的杀伤力太强了。

原时空中的玄宗年间,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弩兵四千,依托坚城,大溃两万吐蕃大军,副将王忠嗣亲率七百弩手,突袭吐蕃赞普,斩杀蕃军千余人,垒京观而徐归。

即使是张士贵,也庆幸于李善提前从长安想方设法调来了这千具唐弩,一般的将领那是想都不用想,就算是并州总管李道宗手上也不过就几百具而已。

顾集镇的险境暂时得以缓解,李善在心里琢磨,他倒是不怕雁门关那边出问题,但马邑那边就说不准了……关键是此次突厥出兵超过十万,刘世让、秦武通还能稳得住,但那些苑君璋旧部稳得住吗?

赴任代州已有半年,曾经随李善去过马邑的薛万彻也想到了这一点,“殿下,马邑那边……”

“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都取道顾集镇,此次又是往南进军,不会去马邑。”李善安慰薛万彻的同时也在安慰自己,“攻打马邑的应该只是偏师……”

张士贵面无表情的说:“只怕马邑难以来援,稍后下官遣派亲卫出城查探马邑战局。”

“但顾集镇实难出兵……”

“如今之际,只能固守待援,苏定方虽然年轻,但有领军之能,突厥又不擅攻城,只要不破关而入,局势尚可收拾。”

这几句话张士贵已经将战局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现在咱们别想着建功立业了,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苏定方稳稳守住雁门关,让颉利可汗十万大军不能侵入河东道。

如此一来,毕竟十余万大军,粮草补给不足使突厥不能打持久战,双方僵持下去,颉利可汗必然会退兵。

至于顾集镇,回军的颉利可汗会在缺粮的前提下,花费时间,忍受必然惨重的伤亡拔掉这颗钉子吗?

可能性并不大。

薛万彻补充道:“还好之前殿下清晰苑君璋旧部,如今马邑粮草充足,若是城内多有苑君璋旧部,举城而降,突厥可得大批粮草。”

“不错,如今宜阳县公驻守,即使城破,也会放火焚烧粮草。”张士贵点点头,笑道:“殿下手段了得,如今朔州千里荒地,颉利可汗携十余万大军而来,粮草必然不济。”

的确如此,李善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将朔州、云州散落的民众收拢迁居至塞内,导致马邑、顾集镇的粮草全都要代州支援,但同时也导致了突厥在朔州几乎找不到什么补给。

在心里来回盘算了许久后,李善放下心来,不同于张士贵、薛万彻,他对苏定方的军事能力有着极强的信心。

呃,虽然历史上苏定方在率三百骑先行踏破突厥王帐一战之后长期闲置,直到高宗年间才得以身居高位,真正成为指挥者,但年轻版本的苏定方至少守住雁门关应该问题不大。

回头遥遥看向雁门关方向,李善轻声道:“希望雁门关那边勿要……”

话说到一半,李善突然住了口,环顾四周,别说王君昊、薛万彻了,就是朱玮、张士贵都是一脸的警惕。

李善干笑了几声,乖巧的闭上了嘴巴。

此时此刻,马邑、雁门关之间的道路上,数名骑兵正在放马狂奔,沉重的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中回想。

马蹄卷起的黄沙中,为首的骑士努力睁大眼睛,低呼一声,“撞上了!”

其他几人抬头看去,如黑线一般散开的小点正由北而南扑来,都不用猜测,肯定是突厥斥候。

“军头先走!”

五六名骑士拔出长刀径直向北扑去,只为了争取一点点同伴逃生的机会,为首的军头双目赤红,脚后跟狠狠踹中马腹,拼命向东驰去。

突厥行军,向来没有明确的路线,只有大概的方向,而突厥斥候,起到的最大作用不是查探军情,而是遮蔽战场。

大军未至,突厥骑兵以数十人或百余人为规模,向各个方向散开,好不容易逮到几个,突厥人哪里肯放过,留下数十人应付,其余数十骑兵返身向东追去。

后方留下阻敌的同伴已经死伤殆尽,没有铠甲护身,没有唐弩制敌,甚至没有长槊长矛,突厥骑兵散开阵列,只以弓箭,不多时,每个斥候身上就多了几只长箭。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硕果仅存的斥候尽量伏低身子,紧紧盯着已经不远的雁门关,耳边传来嗖嗖的长箭划破长空的啸声。

一声闷哼,一支长箭精准的射中斥候的肩头,与此同时,东面的山谷拐角处,绕出了百余骑兵,为首的大汉手持大弓,弯弓搭箭,追在最前方的两个突厥骑兵翻身落马。

“马邑战报……”斥候高呼一声。

大汉面色铁青,挥手让亲卫护佑,自身放下大弓,拿起马槊,径直向西杀去,身穿明光铠,顶着一蓬箭雨杀到近处,马槊来回之间,已经捅翻了三个突厥人。

身后的百余亲卫或弯弓放箭,或手持长矛冲阵,很快就数十突厥骑兵击溃。

远远望了眼,阻敌的斥候早已落马而亡,马背已空……大汉咬咬牙,不敢耽搁,迅速调转马头回了雁门关。

“仲珪兄辛苦了。”雁门关守将马三宝亲自率兵在城门接应。

主动请缨出关接应斥候的代州司马尔朱义琛勉强笑了笑,“在哪儿?”

“送去伤兵营了。”马三宝延手道:“苏定方、李德谋已经赶过去了。”

这时候,城墙上守军齐齐大呼,尔朱义琛和马三宝对视了眼,疾步登上城头,远远眺望,北边如蚂蚁一般的黑点由小而大,密密麻麻的连天彻地,隐隐能听得见号角声。

“突厥来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