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马邑事毕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马邑事毕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微亮,都督府外还点着火把,来往的人川流不息,但却都脚步轻快,未有一丝异响。

大厅内,巨大的蜡烛在四周点燃,将厅内照的亮堂堂的,李善端坐上首,神情自若,左侧坐着刘世让、秦武通、薛万彻等将,右侧坐着席多、牛斌、何流、杜士远等将。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厅中央的两人身上,跪着的何小董,昂首而立的张仲坚。

在苑君璋旧部中,张仲坚名望不低,武艺高强,入军多年,急公好义,为人慷慨,但始终不得提拔,多少年下来也不过是个军头。

李善这几日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张仲坚早年在马邑从军,与时任鹰杨校尉的刘武周不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仲坚是江南人氏,而刘武周、苑君璋、何小董这些将领都出身马邑,自然不会重用。

但即使如此,张仲坚在军中下层拥有让人惊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关键时刻转化为控制力,何小董费了那么多力气也没能煽动多少士卒,这其中就有张仲坚的手脚。

之后张仲坚更是亲率百骑,生擒何小董以献。

“果有才干。”李善笑吟吟的指着一旁坐着的刘世让等人,“薛万彻乃河北名将,不弱当年宋金刚,今日亦要甘拜下风。”

宋金刚当年是在河北起兵,被窦建德、罗艺一南一北逼的没地方容身,才投奔刘武周的。

被拿来做筏子,薛万彻也不觉得羞辱,他自恃武勇,很欣赏张仲坚今日壮举。

牛斌、何流、郭子恒等将领听到这话纷纷动容,他们当年都亲眼目睹宋金刚的兵锋犀利……当年刘武周几乎攻下了整个河东道,实际上基本都是宋金刚打下的。

听着李善对张仲坚一句接着一句的褒奖,席多不禁在心里揣测,张仲坚今日之举是自发的还是这位邯郸王安排好的呢?

席多通过蛛丝马迹察觉到何小董或有异动,但李善来马邑才四五日,前一次在马邑主要是和苑君璋、突厥那边交流,不太可能发现何小董有异动。

但如果笼络了张仲坚,或许有这种可能……或许就是他暗中布置了张仲坚这一路?

脑补了很多很多的席多看向李善的视线中带着忌惮、恐惧……

“不杀。”

端坐上首的李善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诧异的答案,他低头看了看桌案上的册子,笑着说:“何家共计男丁十一口,阖家送往云州……既然他愿投胡人,那就成全他好了。”

下面有人不禁咧咧嘴,如果何小董能带走千余士卒,说不定还真的能得突厥扶持,但孤身一人携家北上,沦为农奴那都是幸运的。

这种下场,不比砍下头颅更好。

“被其煽动的士卒共计九百余人,送至代州军屯。”

落座在最下面的张仲坚目光闪烁,士卒只送去军屯,但何小董的那些亲卫……只怕一个都活不了。

都说邯郸王怀仁重义,手段却也酷烈……张仲坚微微摇头,也是,去年逼降苑公一战,手段就已然……

李善端着酒盏起身,缓缓踱步到厅中,放声道:“今日群将毕至此地,孤以此酒为贺。”

“诸位,共饮此杯,朔代两州,血脉相连,他日必不离不弃。”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扯淡,雁门关对李唐的重要性是马邑比不上的,但众人共同举杯饮下此酒。

大的路线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安排了。

李善竖起手指,“其一,陆续掳掠青壮尽皆放还,特别是云州青壮,愿迁入代州者,某会让商队将其家人一并带回。”

“其二,代州将行军屯,孤意欲以马邑驻军为主,至少需三千士卒。”

有几人脸色微变,军屯的事他们也都知道,但没想到一下子要拨走三千士卒,如今马邑驻军包括掳掠的青壮一共也就七千左右。

“其三,诸将调职,愿留在马邑,或愿迁职代州、忻州,均可商议。”

“留在军中或行军屯,授左武卫军职,不愿从军,可迁职三州总管府属官,孤可一言而决。”

“昨夜许走,今日定夺,不可违背。”

正如昨晚席多所言,李善将各条路明明白白的摆在各人面前,你们选吧。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所有人都听得懂言外之意,既然你们没有走,而是选了这一边,那他日若是出了幺蛾子,就别怪我李怀仁手辣了。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自己选的,李善首先看向的是杜士远,作为曾经的叛将,此人的身份和其他将领有着明显的不同。

“年初吏部择房仁裕出任忻州总管。”李善走到杜士远面前,“房仁裕出身清河房氏,为前隋常州别驾房子旷之子,族侄即秦王心腹幕僚房玄龄。”

“突厥入寇河东多年,忻州一地颇受劫难,数个折冲府出缺骠骑将军,士远可愿任之?”

杜士远怔了怔,旋即起身拜倒:“多谢殿下。”

骠骑将军官位不算高,掌折冲府,但却是十二卫将军体系中的基层将校……当然了,身为骠骑将军,是没有调兵权的,而且远离雁门关,李善也是刻意为之。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个很不错的安置方案。

苑君璋旧部与代州、忻州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但战场搏杀,生死有命,而杜士远身为叛将却能出任折冲府主官,这让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卫鹏悄悄看了眼席多,还真让他说中了……邯郸王必然先授职杜士远,以安众人之心,接下来应该是郭子恒了。

“子恒麾下五百精骑,千五步卒,堪称劲旅。”李善踱步到郭子恒面前,“欲留马邑,或愿迁职代州?”

郭子恒叹了口气,“但凭殿下安置。”

郭子恒心里有数,自己就算北窜五原郡,别说那千五步卒了,就是那五百骑兵也未必能带走多少……自己就算不想忍气吞声,但形势比人强啊,更别说唐军如今对朔州、云州施展的手段令人惊惧,自己就算想起兵,只怕在朔州也待不下去,最终只能沦为突厥的打手而已。

“代州总管府内……”李善嘿嘿道:“孤也不能做主啊,忻州总管府司库参军、司田参军出缺,再或以军职行军屯,子恒可择之。”

郭子恒琢磨了下,“愿领司田参军。”

还是距离雁门关远一点安全,占不到便宜,也不能被卷进去……郭子恒在心里想,万一突厥今年攻破雁门关,自己逃起来也方便一点。

这个答案有点出乎李善的预料之外,他还以为郭子恒不会放弃手中的兵权,宁可去种田也要保留兵权。

但郭子恒看的明白,去种田……手下那些士卒巴不得过上平安度日的好日子,自己保留兵权已经没有意义了,反正自己也不准备再折腾了。

杜士远、郭子恒两个最为难的顺利解决后,加上遣散的青壮,剩下的就是苑君璋的嫡系,也是其麾下最有战斗力的三千精骑。

李善这次没有商量,直截了当的说:“牛斌、何流均授左武卫勋卫,分领骑兵,一部驻守马邑,一部移驻代州,何人留,何人移驻,你们俩自个儿商量。”

李善完全没有掩饰他的用意,说到底这次马邑之行就是要彻底消除苑君璋的旧有实力,将其留下的旧部分拆瓦解,渐渐的融入唐军体系中。

昨夜不肯走,那就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诸将也都心里有数,这是他们不愿意却无法抗拒的结局。

至于李善携带来的那么多从并州军、代州军抽调的军头,肯定会塞到各军之中,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么不反抗……和其他人不同,李善陆续对朔州,对苑君璋所用的手段让诸将胆寒,但同时他给出了选择,你们可以拒绝。

最终选择赴宴,接受这样的安排,诸将也都心有准备。

大大小小的事安置妥当,李善的视线落在了最后两个人身上,一个是席多,另一个是张仲坚。

“席公久居马邑,还请襄助宜阳县公。”李善轻声道:“孤即刻上书朝中,请授朔州别驾之职……但陛下、吏部能否许可……”

“足感盛情。”席多起身行礼,“老朽生于马邑,自前朝起,乡梓之地多遭战乱,残破不堪,说来惭愧,仅今岁马邑稍有盛况,不敢奢望别驾之位,愿乡梓小吏足矣。”

这番话说的诸将沉默,在座的苑君璋旧部大都是马邑人氏,扬州出生的张仲坚来马邑也十多年了,亲眼目睹这座城池在多年战乱中急速的衰亡。

“若是别驾之位不许,录事参军事理应不难。”李善一边盘算一边说。

刘世让那性子……对李善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对其他人的时候,还是有些倨傲,很容易引得唐军和苑君璋旧部之间的摩擦,这就需要一个能起到缓冲作用的角色。

席多文吏出身,手无兵权,但在将校中很有影响力,正适合这个位置,而且今日第一个赴宴,说明只要不是在濒临城破之时,理应不会有异心。

若是突厥大举来犯,马邑坚守多日,如高满政一般盼不到援军……李善也不指望守将能视死如归,或许刘世让能,但其他人就难说了。

千古艰难唯一死啊。

“三郎今日之勇武,之决断,令人击节而赞。”李善最后看向张仲坚,“升司兵参军,许你在军中挑选武卒,以五百为限。”

“五日内成军,随某回返代州。”

何流、牛斌都目光闪烁,他们都知道张仲坚在中下层士卒中有着不凡的影响力,人脉也非常广,今日生擒何小董的时候,数百士卒退让就是明证。

苑君璋最精锐的三千骑兵就在他们俩手中,实在不希望再被张仲坚过一手。

“谢殿下。”张仲坚出列行礼。

以今日之事来看,张仲坚心志、手段、勇武不让苏定方,就是不知道军事才能如何,李善有点后悔,这样的人物留给李靖……先带一段再看看吧。

李善很确定,在将来,自己肯定是要和突厥再做一场的……灭东突厥,这样留名青史的战事,如何能不刻下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名字呢?

但实际领军,实在不是李善所长,苏定方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而王君昊做个亲卫头领还行,行军作战非其所长,张仲坚倒是能派的上用场。

坐在一旁一直没机会开口的秦武通、刘世让、薛万彻就这么看着李善将诸将一一安置妥当。

薛万彻毕竟任职代州总管府,只在心里想着此次马邑之行的变故,想着勇武不逊己身的张仲坚,想着李善还真是名不虚传。

而秦武通、刘世让都驻守马邑,却在心中盘算,杜士远、郭子恒都任职忻州,只可能带走不多的亲卫,加起来也不过百多人,再加上牛斌、何流中一人率一千骑兵移驻代州,还有遣散的青壮,还有许张仲坚成军,马邑守军中,唐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接下来的事顺利的话,唐军就能在短时间内牢牢的掌控住马邑。

掌控住马邑,意味着太多的东西,意味着唐军在塞外扎下了一颗让突厥非常难受的钉子,突厥大军将不能再想前些年一样,能肆无忌惮的劫掠代州,唐军也能顺利的将战线推到雁门关之外。

总的来说,李善在半年内,先逼降苑君璋,后引发突厥内乱,百般筹谋,终于顺利的拿下了马邑,但他的目的不仅如此。

两日后,郭子恒、杜士远交出兵权,士卒或遣散,或往代州由张公瑾接手,准备在五台县行军屯。

三日后,牛斌率一千骑兵入雁门关,代州军实际的主将苏定方亲自出迎,将其安置在崞县南侧。

被李善授予骑兵副总管的牛斌很主动,也很自觉的半缴兵权,苏定方将这一千骑兵与自己麾下的骑兵混编后重新整军。

五日后,李善终于在刘世让、秦武通、席多、何流的相送中离开了马邑,他有把握,如果今年突厥再次大举来犯,只要刘世让有高满政那样的决心,马邑必然不失。

将这颗钉子死死的扎在塞外,这是李善穿越以来最为主动做的一件事……或许这能够改变将来唐朝和突厥的军事局势,他猜测,这一世,应该不会再有渭水之盟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