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宾客盈门(下)

小院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其实这一次登门的女眷,不管是刻意的还是巧合,基本上都是秦王一脉。

其中的核心人物是李客师的妻子大长孙氏,即使的襄阳公主的丈夫窦诞原本摇摆不定,但在亲身经历过天台山、仁智宫两场变故后,也已经毫不犹豫的靠向了李世民。

而魏征,虽然被流放岭南,却是板上钉钉的东宫太子的心腹。

大长孙氏有些担心,但下一刻,朱氏疾步上前,用力将裴氏扶起,另一只手拉住了恰巧在边上的李乾佑的妻子大崔氏。

李乾佑与魏征一样,他们的结局都是李善在陛下立求的结果。

只是,不同的地方在于,李乾佑逃过一劫,而魏征却是被流放岭南……杨文干谋逆案中,东宫其实受损不重,罗艺被驱赶出京,李客师被罢职,冯立远调灵州军,但如魏征一样被流放的却仅此一人。

但谁都不傻,大家都知道李善是为了魏征好,为了魏征不被牵扯进接下来已经到了尾声的夺嫡之变……一旦秦王上位,以其心胸,肯定是要将东宫旧人魏征召回朝中的。

更何况,李善还遣派亲卫护佑魏征……李善的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太子李建成也没什么话说。

短暂的平静后,朱氏昂首道:“吾儿生于岭南,飘零关中,得李德谋、王孝卿、李昭德不弃,与魏玄成、张稚圭为友,此为吾儿之幸。”

“当年顾集镇城头,吾儿曾言,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命可轻抛,义不能绝!”

朱氏带着铿锵语气的话说完后,院内陷入短暂的寂静,片刻后,襄阳公主轻声赞道:“朱娘子有三妹之像。”

不少人都点头赞同,如此刚烈,的确有平阳公主之风。

大长孙氏笑着说:“只可惜不能姐妹相称。”

好几个女眷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了,李善与平阳公主姐弟相称,朱氏可比平阳公主要高一辈的。

李靖的妻子温氏叹道:“无怪乎魏嗣王殿下以怀仁举义而闻名。”

有这样的母亲,才能教出这样的儿子啊……如果让李善看到这一幕,应该会有很熟悉的感触,肯定会联想起刚刚穿越来时候,母亲做主留给张文瓘妻子李氏的那五十贯铜钱。

为子扬名,朱氏从来是不遗余力的,这也是这个时代士人立足的根本。

此时此刻,前院正热闹着呢,虽然说李善请了王仁表帮忙,但因为并没有提前送出帖子,所以登门的都是好友。

除了肯定是要来的李昭德、张文瓘之外,还有李楷的两个兄长,以及张永、赵慈皓、温邦等人。

众人正在开玩笑呢,大部分人来的时候都是夫妻一对,只有李昭德、张文瓘还没有成亲,但张永是请了母亲登门恭贺而不是带来妻子。

没办法啊,今天有李客师的妻子长孙氏,以及赵慈皓的妻子长孙氏在,一个是秦王妃堂姐,一个是秦王妃的堂妹,张永带妻子来,那就矮了一辈了。

李善没理会这些,还在回忆着刚刚抱在怀中的那个粉雕玉琢的女童,小小一只,抱在怀里,心里有着极为古怪的感触,这就是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啊。

这一世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武曌了,但李善心里犹豫不决。

犹豫什么?

首先犹豫的是,即使这一世没有武曌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个不安分的,自己要不要控制在手中呢?

这个问题其实李善已经给出了答案,在看到了杨氏之后……都四十多岁了,还千娇百媚呢!

放在外面,说不准那就是要祸国殃民啊,还是自己承受吧。

其次,李善犹豫是自己来呢,还是留给儿子。

记得母亲提过一次,今年才三岁呢,等十三四岁……十年后,自己也就三十出头,好像也行啊。

但如果留给儿子,好像也行,年龄上更加匹配……虽然武家的那几个都不成器,但毕竟是国公之女,纳为妾室有点委屈了。

如果是留给儿子,倒是能立为正室的。

“怀仁兄?”张文瓘凑近,小声说:“十一娘最近如何?”

“还不错。”李善笑着说:“约莫年后你就能做舅舅了。”

“舅舅?”一旁的张永不怀好意的说:“不好说呢!”

“嗯?”

王仁表解释道:“前些日子怀仁太忙,还不知道呢,张家伯父已经为稚圭定亲了。”

“定亲?”李善有些意外,看了眼嘿嘿笑着的张永,隐隐有些猜测,“不会是清河崔氏吧?”

这个很好推测,虽然李善人脉广,但按照姻亲辈分推算,只可能是与清河崔氏有关。

张文瓘有些赫然,“是清河小房。”

张永补充道:“要称呼崔十一娘一声堂姑。”

“噢噢!”李善大笑道:“活该如此!”

世家门阀之间,最常用的是以姻亲关系来捆绑,半年前李善大婚后的认亲,认来认去,基本上都比李善高一辈,明明是崔十一娘堂兄的张文瓘都要从天水赵氏、陇西李氏那边论,非要比李善高一辈。

众人笑谈一阵后,李善瞥了眼一直沉默寡言的李昭德,自从此次杨文干谋逆案后,父亲李乾佑被罢官,李昭德一改往日少年脾性,变化很大,沉稳多了。

接下来的流程都是固定的,正厅内,李善带着众人入内,身着九章服,戴九钿的朱氏端坐受晚辈恭贺。

李善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长寿面……这个时代还没有长寿面的说法,李善不得不解释,整碗汤饼只有一条,意喻祝母亲得以长寿,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大长孙氏在心里想,朱娘子虽然不幸,但也幸运,有个无情无义的丈夫,但也有个既孝顺又重情重义,更兼天下无双的儿子。

虽然是寿诞,但毕竟朱氏年龄不算大,而且又是寡居,所以只有女眷和晚辈来贺,女眷留在屋内叙话,而李善带着众多友人在东侧的院子里吃烧烤。

从好几年前,李善就收集来了不少孜然,还选了地方种植,精选的羊肉、鱼肉以及各式的烧烤撒上孜然,让众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只是李善惋惜没能弄到牛肉。

前段时日,李善在仁智宫做了一席全牛宴……哎,回了长安后,御史台的御史发现又有业绩了,弹劾的奏折就没断过。

为此,李善决定以后还是少惹事……只惋惜自己当年在左庭右院打工时候练出的刀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