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军备(下)

被调任延州道行军总管后,李靖其实心情还算不错,虽然离开了代州,但也知道自己被调任关内道是因为陛下对其的信重。

更何况李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承诺,他日出塞,许其掌代州军。

除此之外呢,李靖上任之后,召见数州刺史、总管,杨则、胡演、段德操都是李渊嫡系老人,早年也是认识的,虽然不算熟悉,但也并不抵触……所谓的并不抵触,是有对比的。

这三人也都是魏嗣王李怀仁的旧部,随其参与了泾州、原州战事,但毕竟不像代州属官那样对李靖有着极强的排斥。

而调任夏州总管的张公瑾心情也不错,虽然说从代州别驾调任夏州总管,品级并没有提升,毕竟代州是辖四洲之地,属官的品级比正常州府的属官要高,但从佐官转为一州主官,这对于张公瑾来说,是仕途上的一个重要的转变。

更何况举荐张公瑾的是李靖,这不仅仅代表了李靖对秦王的态度,也代表了李靖对张公瑾的赏识……甚至隐隐有抱团的趋势。

毕竟张公瑾是武德五年洛水之战后,才得尉迟恭、李世绩的引荐得以入秦王府的,差不多是资历最浅的了,而李靖虽然曾在李世民还是秦国公的时候在其麾下,但早就不被视为秦王一脉。

张公瑾心情不错还有一个原因,抵达夏州之后,手中握有五千大军,而且距离不远的盐州有一支三千数量的骑兵驻扎,与自己呈掎角之势,这使得张公瑾对守御夏州很有信心。

但没想到的是,在张公瑾上任仅仅五天之后,三千骑兵突然西向,远离夏州,这让张公瑾不得不来找李靖商议。

“张仲坚。”李靖冷笑了声,“倒是铁了心!”

李靖的脸色很不好看,刚刚赴任的张公瑾不清楚,但他这个延州道行军总管如何不清楚,那三千骑兵实际上归属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张仲坚统率。

“张仲坚?”张公瑾嘴角动了动,他当然知道这位灵州道行军副总管,“是灵州军?”

当年这位身为朔州兵曹参军的猛将在苍头河一战立下大功,战后却弃职为魏嗣王李怀仁的亲卫统领,这件事在代地不算是件小事,很多人都非常诧异。

当然了,张公瑾是心里有数的,张仲坚早年就与李靖认识,李靖甚至企图笼络……但张仲坚却选择了李怀仁而得罪了李靖,才会选择弃职。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张仲坚的正确,数年间,先有天台山救驾之功,后为魏嗣王麾下大将,历泾州、原州、灵州三场大胜,覆灭梁国后实际统领灵州军。

张公瑾至今还只是南乐县候,而张仲坚已经爵封广陵郡公。

“广陵郡公调军……”张公瑾小心翼翼的问道:“或是魏嗣王之令?”

“绝不是。”李靖平静下来,他心里有数,李善看似常常剑走偏锋,但却是个很谨慎的人,更不会为私人恩怨而有碍国事。

但这其中,不得不说,李怀仁是肯定起到了作用的。

的确如此,此时此刻,驻扎灵州灵武县内的张仲坚接到了偏师已然回返的军报后,点头道:“调驻鸣沙县。”

当年代州属官中,就属张公瑾与李靖的关系最为亲密,当年的顾集镇之祭,李善特地交代了,张公瑾、李靖两个人没有被允许参与,这也导致了上下将校对他们的排斥,这是一种无形的隔阂和反感。

而薛万彻在天台山之变,仁智宫之变后,实际上他的太子嫡系的立场正在被慢慢洗刷,重新填补上的是魏嗣王李怀仁的背景,李渊、李世民最终将其调到代州出任别驾,不是因为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而是因为是李善义结金兰的兄弟。

张仲坚信得过薛万彻这位曾经与李善并肩死战的大将,但也怕薛万彻贸然出击而兵败,所以才会遣派偏师驻守盐州,与夏州成掎角之势。

但如今薛万彻远走代州,调来的却是张公瑾,张仲坚自然没有必要留下这支偏师……毕竟灵州道、延州道是没有上下之分的,相互之间不需要协同作战。

一旁的行军长史唐俭轻声问道:“盐州无虞?”

“去岁草原大雪,突厥粮草不足,若是来袭,必驱赶牛羊以为充饥。”张仲坚解释道:“灵州境内有黄河,夏州境内有乌水、无定河,而盐州少有河流。”

唐俭这才释然,驱赶牛羊,不吃草料短时间内还行,但不能不饮水,所以突厥南下,肯定不会攻盐州……事实上盐州也是延州道、灵州道两地防区的分界线。

当然了,将三千骑兵调回,张仲坚也有其他的考量,他毕竟资历浅,在军中的人脉少,说白了有些镇不住场子,那三千骑兵原来没什么归属,但后来被灵州总管郭孝恪笼络,张仲坚不太指挥得动,索性发配到盐州区。

但如今不同了,史大奈、冯立、段志玄都是去年李善、苏定方两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的旧部,都非常清楚张仲坚的能力,同时也知道李善非常重视张仲坚……当年泾州大战,张仲坚是与窦轨、李道玄、钱九陇并列为方面大将的,独领前军,薛万彻、张士贵、胡演都在其麾下听令。

侯洪涛就更不用说了,是李善亲卫出身,此次随侯洪涛而来的还有数十个军中旧部或李善的亲卫,都是能担任中低层将校的。

再加上之前留在灵州军的何方、何流等将领,这会极大的增强张仲坚对灵州军的掌控力度,使得张仲坚能真正控制住灵州军。

说白了,就是使张仲坚能压得住灵州总管郭孝恪……这位在原州战事中丢了大脸,在李善回京后,对苏定方、张仲坚都颇多微词,为此还曾经被淮阳王李道玄找过麻烦。

虽然说这次补入灵州军的侯君集与郭孝恪来往颇密,但毕竟当年侯君集是被李善从梁洛仁手中救回来的,又有秦王的交代,不会刻意为难。

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张公瑾与李靖的关系,也是因为将校的陆续抵达,侯君集对侯洪涛就有些不满,后者是独领前军,其他几个都是李善的旧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