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处置(下)

李世民其实差不多猜得到父亲的想法,但也没什么异议。

的确,正如李世民猜测的那样,李渊既然起了易储的心思,甚至私下都已经对李世民有所承诺,那就不会轻易改变,但这不意味着,李渊想把事情闹大。

如果在信使去长安的同时,秦王也遣派人手,说不定刘弘基、黄君汉、李世绩三位秦王嫡系会闹出什么事来,搞不好真把谋反的帽子扣在了太子头上……那样的话,被逼入绝境的太子会干出什么事来,是谁都无法预料的。

虽然最后的结局肯定是被剿灭,但事情肯定会被弄得很大,十成十会被记在史书上……李渊绝不希望自己被后人评价类汉武帝,更不希望太子被评价类刘据。

前汉武帝年间,太子刘据就是在汉武帝避暑甘泉行的时候,几乎是被逼着起兵谋逆,最终兵败身死,要不是留了个孙子躲在牢里,险些子嗣断绝。

这才是李渊决定让李善出面节制大军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李善在军中的威望,手中也有不少有爵位在身的亲信将官,能够掌控大军,管束李世绩、黄君汉这些秦王嫡系。

另一方面在于李善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至少在李渊看来,李善完全没有做其他事的动机和理由。

李世民心想,父亲希望尽量以平和而迅速的方式平定这场风波,李怀仁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自己要不要通过凌敬、苏定方与李善通个气呢?

还是算了吧,就如今的状况,多做不如少做,动不如静,万一被发现了,那就说不清楚了。

那边崔信已经一挥而就,李渊亲自取来看了遍才示意中书令杨恭仁盖印,然后继续道:“崔卿再拟诏,召太子至仁智宫觐见。”

“是。”

这并不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魏征说的一切,为太子辩解的一切,都需要太子李建成亲自赶到仁智宫这个举动来证明。

李渊看了眼魏征,继续道:“拟诏,召宁州刺史韦云起至仁智宫觐见。”

“是。”

还是信不过太子啊,这是怕太子遣韦云起附逆……魏征面无表情,外人不知道,他身为太子心腹幕僚还能不知道吗?

韦云起压根就算不上东宫一脉,不说其他的,仅仅其与裴寂之间有仇,就决定了太子不太可能接纳……反正韦云起两个兄弟都在东宫门下。

韦云起与东宫的关系,大致可以类比李道宗与秦王的关系,谁上位都行,谁上位就听谁的,我自个儿是不会掺和进去的,但如果是自己略为偏向的这一方上位,自然是乐见其成。

“召坊州刺史杨文干觐见……”李渊说到这顿了顿,毕竟杨文干是太子心腹,在这种关键时刻,在自己到现在还没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的情况下,需要找个合适的人去召见杨文干。

在心里盘算了下,李渊看向柴绍,“三胡把齐王府的人都带走了?”

柴绍点点头,“齐王携至仁智宫共百多侍卫,数名幕僚,均昨日随军。”

“宇文韶也随军……”李渊想了会儿,“命司农少卿宇文颖传召杨文干至仁智宫觐见。”

谁知道杨文干到底会干什么?

但李渊很确定,如果仁智宫遭到袭击,那只可能是坊州刺史杨文干,所以需要找个合适的官员走这一趟,如果是秦王一脉,或者魏征、卢宏、郑善果,搞不好就要出事。

而齐王与太子相善多年,一度依附东宫,也不涉夺嫡,最为合适。

没办法,李元吉这些年的表现,特别是去年在仁寿宫的表现,让李渊、李世民以及无数人都将其从名单上划掉了。

若不是李善本身是个穿越者,又恰巧发现了李元吉与封伦之间的秘密来往,也不会怀疑到李元吉身上。

崔信一一拟诏,杨恭仁迅速用印,信使一**的向各个方向进发,李渊顺口提了句,让宇文颖顺便告知,让齐王李元吉迅速回仁智宫……这时候还平什么民乱啊。

回了尚书省临时办公处的李世民依旧眉头紧锁,一旁的长孙无忌看其他人都已经离开,只有凌敬、房玄龄、杜如晦在,登时低声叱骂道:“封德彝、杜持礼在长安到底在干什么?!”

听到叔父的名字,杜如晦有些意外,这几年杜淹虽然在天策府领了个职务,但基本上什么事都不管,每日饮酒作乐,怎么会掺和到这种事里面?

房玄龄低声询问,长孙无忌将翠微殿内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杜如晦揉着眉心,想指责长孙无忌几句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杜凤举去找长孙无忌而不是自己……肯定是杜淹的主意,如果是自己知道了,肯定先要把事情摁下来,至少要与殿下通个气。

凌敬以极快的速度在心里过了一遍,抬头小心翼翼的问:“殿下,桥公山……”

长孙无忌看李世民微微颔首,才点头道:“当年桥公山是某安置过去的……其实也是顺势而为,太子本就有意笼络至门下,封德彝在出任宰辅之前也知晓。”

顿了顿,长孙无忌艰难的说:“但运送铠甲、军械的主事人并不是桥公山,而是尔朱焕,此人也是……但就是此人向太子举告桥公山,应该是叛了。”

看三位幕僚都不吭声,李世民用确凿的口吻说:“此事非孤所为,当时封公、杜公自为。”

房玄龄、杜如晦都点头赞同,他们都是李世民最信任最信赖的幕僚,即使尔朱焕、桥公山这条线与他们无关,但秦王在发动之前,没有道理不与他们商议。

而凌敬却呆若木鸡的愣在那儿,半响后才微微点头,心里却在想着……如果没猜错,应该就是那个尔朱焕了。

凌敬始终想不通李善到底是从哪儿知晓发动的时间,尔朱焕既是太子的心腹,又与封伦暗中来往,应该就是这位透出的消息了。

李世民开始与众人低声商议接下来的事务,而凌敬的思绪慢慢放飞,他想到了朱娘子、朱玮,想到了代州司马尔朱义琛……

最重要的是,凌敬想起了两年前李善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孤也算是两边下注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