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蹊跷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蹊跷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仁智宫都有躁动了,刚开始的桥公山、杜凤举还稍微好一点,毕竟没什么人认识他们,但身为太子心腹幕僚的魏征,熟人就多了。

凌敬面无表情的站在窗边,想着刚才的魏征以艰难而迅速的姿势一路小跑,怀仁送来的消息无误,真的是今天,不过大半个时辰,已经连续三波了。

此时此刻,翠微殿内的魏征都已经维系不住站姿了,李渊不得不让宫人搬来个胡凳。

其实昨日已经有东宫使者抵达仁智宫,是太子舍人卢宏,如今卢宏还在凤凰谷,但信使昨日就启程赶回了长安,魏征昨日提前出了长安,在三原县歇脚,得信使回报后,一路疾驰抵达凤凰谷,此刻累的两条腿都已经站不住了。

看了眼角落处的桥公山,魏征径直道:“陛下,此僚深受太子隆恩,却是背主之人,请陛下斩其首级。”

魏征不认识杜凤举,但看到桥公山的那一刻,已经做出了判断……这厮果然是来仁智宫举告了。

李渊不自觉的瞄了眼李世民,事实上杨恭仁、崔信、柴绍等人都转头去看李世民了……所谓背主,背叛东宫,那只能是秦王的人了。

李渊觉得有些头痛,接踵而来的突发事件,各种线索,各人的背景,以及两个自己也看不穿心思的儿子,让他心力交瘁。

“玄成细述之。”李渊指了指胡凳,“坐下说。”

魏征坚持再次行礼拜谢后才坐在胡凳上侃侃而谈,“今日,臣愿剖心而述。”

“陛下晋阳起义兵,得天下之望,秦王殿下定关中、陇西,复河东,中原一战擒两王,军功盖世,自古亦少见,必定留名青史。”

“太子入主东宫多年,辅佐陛下处置朝政,但无奈于秦王之进取,不得不有所自保,故设长林军,亦曾命心腹运送军械、铠甲至坊州刺史杨文干。”

李渊越来越觉得这件事诡异异常了,好吧,先是东宫属官来举告太子谋反,然后秦王一脉也来举告太子谋反……而太子的心腹幕僚疾驰而来,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

魏征这番话的意思无非是在说,太子运送军械、铠甲给杨文干,针对的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魏征显然是打过腹稿的,为此还特地将长林军拿出来做例子。

毕竟,当年长林军就是李建成在李渊的默许下组建的。

虽然说如今的局势,以及李渊与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之间的关系与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但其中的缘由却是不能摆到明面上的。

李渊叹了口气,微微点头,“桥公山举告太子谋反,使坊州刺史杨文干起兵谋逆,玄成亦知晓此事?”

“约莫猜到。”魏征扬声道:“杨文干武德六年出任坊州刺史,东宫一脉唯其一人在关中出任州府主官,自那时起,东宫每隔一段时日就会运送军械、铠甲至坊州……”

李渊突然开口打断道:“军械由何而来?”

魏征犹豫了下才道:“少府。”

少府在唐初拥有不小的权柄,与民部、兵部、军器监、将作监、司农寺、太常寺都有权责上的重叠,最典型的就是矿山开采、打制军械,按道理来说是民部、军器监的范围,但目前都是少府管辖的。

而如今的少府监是庐江郡王李瑗,绝对的东宫一脉。

李渊脸色不是太好看,“继续说。”

“是。”魏征舔了舔发干起皮的嘴唇,“此事由太子殿下心腹尔朱焕主持,桥公山乃是副手。”

“如今陛下在坊州仁智宫避暑,太子会傻到往坊州运送军械、铠甲,并命杨文干起兵谋逆吗?”

“太子无秦王在军中的无上威望,杨文干无天策府如云名将的勇武,但太子不会傻到自寻死路。”

说到激动处,魏征强忍疼痛,霍然起身,道:“桥公山瞒着太子,暗中运送铠甲、军械出长安,尔朱焕察觉后告知太子,当是时,已然落幕,难以出城,殿下命臣驱马疾驰赶制仁智宫。”

魏征戟指盯着桥公山,叱骂道:“行此阴诡手段,构陷太子,又是背主之人,陛下难道不应该斩其首级吗?!”

李渊目光幽深,在心里沉思,但一时间理不出什么头绪来,而桥公山已经两股战战……如果秦王这一次不能入主东宫,那自己只怕难逃一刀。

而李世民却转头盯着长孙无忌,这件事太蹊跷了,封伦、杜淹同时使了手段,而且桥公山、杜凤举两人是几乎同时赶到了仁智宫举告太子谋反,但封伦、杜淹之前在天策府内没有直接来往,也没听说这两人有私谊。

而且桥公山来举告太子谋反,尔朱焕却向太子举告?

长孙无忌已经完全懵逼了,封伦、杜淹的计划他并不知道,但也欣喜,只是没想到谋划却是这般漏洞百出……尔朱焕为什么会突然叛变?

殿内如死一般的寂静,杨恭仁、柴绍两人眼观鼻,鼻观心,而还手持毛笔的崔信忍不住打量着李世民的神色……真的会是秦王构陷吗?

虽然魏征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听得出来……就连崔信都听得出来,魏征就是在说,桥公山被秦王收买,以此构陷太子谋反,甚至桥公山就是秦王安插在太子身边的。

殿内最紧张的其实是魏征,因为在抵达之前,他始终无法确认桥公山的身份……到底是秦王的棋子,还是陛下的棋子。

所以,之前魏征不敢指责桥公山是秦王的人,万一错了,秦王反驳……那就操蛋了。

如果是陛下的棋子,那这件事就很难办了……太子就算脱冠请罪,只怕也要落个被废的下场。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发现李渊神色阴郁,发现李渊时不时看向秦王的眼神颇有狐疑,魏征差不多能确认,桥公山应该是秦王的人。

在这时候,魏征加了把力,“陛下,请传召太子于仁智宫觐见。”

李渊神色微动,什么样的解释都没有这句话的效果好,如果太子肯来,敢来,那差不多就能确认是别人构陷了,运送军械、铠甲给杨文干不能证明什么……自己都曾经默许太子在皇宫门外组建长林军。

顿了顿,魏征再次加力,“陛下,请传召坊州刺史杨文干觐见。”

这时候,李世民面无表情,而长孙无忌咬了咬牙,他已经恨死封伦、杜淹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