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开端(下)

在天台山一战后,不少天策府属官开始进入朝堂,凌敬如今是吏部员外郎,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秦王在吏部最得力的人物。

李世民在执政思路上与李渊、李建成都有着不小的区别,这一点在用人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关键位置不好办,但低级别的官员调配却一直在进行中,主要的执行人就是凌敬。

不过这一次随驾在仁智宫,凌敬的主要身份是天策府属官,秦王李世民的幕僚,吏部那边他不太参与,毕竟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

“听闻当年殿下奔赴虎牢,是留齐王统领大军围困洛阳?”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很意外于凌敬的问题,不是因为询问齐王,而是因为凌敬提及虎牢之战,那一战让天下仅次于李唐的夏国输掉了所有的一切,而凌敬正是窦建德的谋士。

所以在天策府内,从没有人在凌敬面前提及洛阳虎牢之战……即使是杜淹也不会,因为这货是王世充的吏部尚书。

一旁的房玄龄虽然疑惑,但随即解释道:“名义上是齐王,但实际统军者是蒋国公屈突通。”

凌敬点点头,“齐王数战败北,去岁在仁寿宫既无胆亦无识……”

“只是数百乱民而已。”长孙无忌摇头道:“而且是李思行、宇文韶领军。”

“但陛下、秦王就在坊州……”

李世民沉思片刻后问:“凌公可是有所察觉?”

“并未察觉有异。”凌敬摇摇头,“如今看似风平浪静,若无意外,殿下今年当入主东宫,但只怕太子不会坐以待毙,坊州刺史杨文干乃是东宫门下,而齐王也与太子交好。”

事实上,从武德四年到去年天台山一战,齐王不是与太子交好,而是干脆就是依附东宫,制衡秦王一脉。

李世民略略点头,“凌公思虑周详,不过三胡已然启程,又是父亲钦点。”

简单几句话之后,凌敬不再发问,转而在心里沉思,他也知道,其实就算当时秦王在场,甚至自己也在场,只怕也是拦不住的……毕竟齐王是有理由的,而自己是没有理由的。

但这么一来,齐王一下子带走了左右千牛卫一半的兵力,这使得凤凰谷的防御变得薄弱起来……凌敬开始担心李善不能及时赶到。

就在殿内用了饭菜,凌敬踱步而出,转头向西北方向眺望,范十一带着亲卫亲自走了一趟,那条道路颇为崎岖,不能容纳大队通过,至少那些嫔妃、皇子很难独自前行。

而且那条道路还不短,差不多要走二十里路才能见到沮水,如果仁智宫这边事不可为,这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退路,但自己怎么说出来呢?

怎么解释自己安排了退路呢?

李渊那边自己没办法解释,李世民那边更没办法,无论如何自己也是天策府属官,是秦王的幕僚,瞒着主君……虽然是安排退路,但也很难得到认同。

更重要的是,李渊或许不会想到,但李世民是肯定能联想到怀仁的,就算崔十一娘现在是真的怀孕了,但怀仁已没办法解释。

怎么解释?

解释自己发现异常,所以安排了退路,然后自己坐在家里看戏?

时间点肯定对不上,凌敬烦恼的往外走去,如果怀仁送过来的消息得以证实,仁智宫会在七月十五日,也就是明天发动,按照路程来推算,怀仁至少是明天夜里或者后天早上才能得到消息。

从长安赶到仁智宫又是一天,两三天的时间,疾驰而来,还能顺手安排了船只在沮水?

这么扯淡的话,凌敬觉得李世民没那么蠢。

就算是一旦有叛军来攻打仁智宫,而秦王、柴绍能坚守凤凰谷几日,然后再从山路遁去……那怎么解释消息是怎么到自己手里的呢?

叛军围着凤凰谷,难道李怀仁还能千里传音吗?

嗯,倒是听怀仁说过一次,再过千年,或许真的有千里传音。

凌敬心想回头得好好与李善讨论一次,他之前就发现了,李善的谋划往往是一环扣着一环,前有伏笔,后有安置,前后接应,环环相扣。

虽然巧妙,成功后的收货也大,但如果有一个点出了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之前的泾州一战就是个例子,若不是运气好,李善也只能安营扎寨,等着天气寒冷后突厥退兵。

“凌公。”苏定方悄无声息的走近。

“定方。”凌敬点点头,低声道:“只怕有些不妙。”

“齐王?”

“嗯。”

凌敬将心中的忧虑说了一遍,苏定方脸上没什么表情,不过凌敬也不觉得失望,这方面本就不是苏定方的强项。

但下一刻,苏定方摇头道:“这是意外,绝不是齐王、封伦的谋划。”

“什么?”

苏定方解释道:“从半个月前开始,齐王每日出宫骑猎,至黄昏方归,应该是随时脱身的征兆,之前凌公提过,重耳在外而安。”

凌敬呆了呆后恍然大悟,的确如此,李元吉既然有随时脱身的打算,那就不会使这种手段来削减驻守仁智宫的兵力。

这应该是个意外,按照计划,李元吉……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但应该是这两日脱身遁去。

在心里盘算了会儿后,凌敬嘿然道:“齐王是意外,但饥民作乱,是意外吗?”

凌敬轻而易举的能将饥民作乱与杜淹、封伦、荣九思、齐王、赵元楷联系到一起,他隐隐感觉到,可能即使没有齐王带走左右千牛卫一半的兵力,仁智宫的防御也未必保险,不然齐王没有必要提前脱身。

但这场饥民作乱到底是不是意外,凌敬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如果不是意外,那齐王领兵平乱,那也应该不是意外了。

宜君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让现在的李善以上帝视角来看这件事,他只会哭笑不得,整件事在仁智宫、长安、宜君县三地,在从武德七年到现在,在最关键的时刻,事件以错进错出的方式进行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