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序幕(下)

此时此刻,刻意没有上衙留在家里的封伦的脸色同样不太好看,没想到尔朱焕居然出了问题,在即将启程的时候突然离奇失踪……他不担心尔朱焕会向东宫举告什么,毕竟局势摆在面前,秦王必定会入主东宫,被安插进东宫已经**年的尔朱焕不会那么傻。

坚持了这么久,突然在秦王入主东宫之前叛逃,这种可能性不高。

唯一的解释是,尔朱焕怕了……举告太子谋反,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尔朱焕这个首告者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毕竟是叛变,李渊对尔朱焕的态度可想而知,而秦王也不太好援手……不然就等于是将主谋的帽子主动扣在自己头上了。

还好长孙无忌留了个心眼,封伦这么想着,其实他最初的计划压根就是抄袭的……从长孙无忌那边抄来的,秦王不置可否,而封伦却留意了。

事实上,东宫早在武德七年就开始向坊州运送军械,甚至部分长林军的将校、东宫一脉的低级军校,这些早就被秦王得知……毕竟坊州刺史杨文干是东宫在关内诸州中唯一的东宫嫡系。

李世民这个力求完美的人,始终希望通过正常的渠道入主东宫,不肯在自己身上留下什么让史书诟病之处。

天台山一战后,李世民在夺嫡之争中占据了上风,但他很清楚,在明面上,父亲李渊没有易储的借口……太子李建成的心思虽然是司马昭之心,但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

所以秦王、长孙无忌与封伦暗中使了手段,使尔朱焕接过了这个任务……随时都能向东宫发难。

在东宫安插人手,这件事进行了很多年了,先期的长孙无忌、封伦导致他们俩主持这方面,凌敬并不知情。

而心思阴诡的长孙无忌留了个心眼,特地在尔朱焕身边留了个人手,这个人就是桥公山。

其实桥公山被塞进东宫已经好些年了,还在尔朱焕之前,甚至是随李渊晋阳起兵的老人。

范丰盯住了暗中与封伦联系的尔朱焕,但也漏掉了同样与封伦暗中联络的桥公山……这倒不是范丰的错,因为不是一条线,封伦也是转了个弯才能联络上桥公山。

在封伦庆幸的时候,躲在禁苑的尔朱焕也得到了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那个外甥到底还知道什么,还知道多少?

在李善提出那个计划的时候,尔朱焕其实是不太相信的……如果自己没有出面,那桥公山还会运送军械去坊州吗?

如果桥公山不去,那自己也没必要向太子举告了……尔朱焕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才会选了这个方案。

但现在桥公山居然在没有等到自己的情况下依旧启程了,尔朱焕额头泌出汗珠,他隐隐察觉到,桥公山的身份可能有问题。

来来回回踱步良久,尔朱焕抬头看了看日头,既然桥公山已经启程了,那自己也只能按照外甥的计划进行下去了。

李善的计划是,如果桥公山启程,那尔朱焕就要向东宫首告……但是,不能立即去首告。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立即去首告,那等于是说自己一直盯着桥公山,不然不会这么快……你能来举告,那不知道去拦着桥公山?

要知道向杨文干运送军械这件事,尔朱焕本人才是主事者。

另一方面,李善考虑的是,如果很快向太子举告,那东宫肯定会派遣人去拦截桥公山……一百多里的路,毕竟有马车,速度不会太快,应该会在第二天才能进入坊州,东宫拦截的可能性很高。

这样一来,杨文干那边如何不好说,仁智宫那边如何也不好说,但尔朱焕本人……却是彻彻底底的叛变了秦王。

李善推测,封伦的计划应该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如果桥公山没有去坊州或者仁智宫,那就不会发动……如果不发动,不管李元吉那边如何,封伦本人就不会被卷进去,那尔朱焕就惨了。

只会被认为背叛秦王……不管封伦是怎么向秦王解释的,但尔朱焕不听号令,举告桥公山,这是事实。

所以,尔朱焕需要将举告的时间点往后推,推到一定的地步,至少要保证太子知晓后,来不及派人将桥公山一行拦截在京兆内。

在等待的同时,尔朱焕在心里想,不管是尔朱一族还是申国公一族,都擅军略之道,这点上外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谋略心计这方面,李怀仁完全不类父母两族。

事实上,这个计划也耗费了李善大量的脑细胞……在保证尔朱焕安全的同时,还要保住仁智宫不出大的变故,同时还要尽量将封伦这个幕后主谋给揪出来大白于天下。

步骤、时间点、细节、路程,这些都需要精密的安排,李善觉得,这是自己穿越而来历次事件中操作难度最高的一次尝试。

在等待中,七月十三日的太阳缓缓西下,黄昏时分的余晖洒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古城中,李善在等着消息,封伦也在等着消息,甚至还没有下衙的裴世矩也在等着消息,虽然他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消息。

尔朱焕刻意的在禁苑转了一圈,然后在长林门等处露了行迹,这才进入了东宫,宵禁还没到,但马上就要关城门了……城门一关,即使是太子也没有资格出城。

但一刻钟后,尔朱焕额头满是汗珠,揪住一个宫人低声喝问:“太子呢?!”

尔朱焕没想到,太子居然不在东宫……这由不得他不急,这么关键的时刻,太子居然也离奇失踪了。

确认宫人都不知晓,尔朱焕心急如焚,派人去请了东宫最重要的几位幕僚。

王珪、魏征、韦挺陆续抵达,王珪这位东宫第一幕僚不知道,韦挺这位太子相交数十年的好友不知道,魏征那是更不知道了。

在尔朱焕将事情讲述了一遍后,众人都是脸色大变,韦挺呵斥道:“如今局势,宜静不宜动,太子殿下托付众人,你……”

话未说完,老迈的声音传来。

“能及时提点,即刻来报,已然不易,勿要苛求。”

裴世矩缓步而来,身侧是略有些狼狈的太子李建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