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论功(下)

太子、秦王两边的阵营都说完了,李善开始将那些与自己有一定关系,但同时更是李渊嫡系的将校推出来。

“调任绥州刺史的杨则之前守御华亭,又出兵原州西南处,坚守数关,此人颇有韬略。”“虽然数场大战均未参战,但亦有功勋。”

“调任银州总管的前宁州总管胡演胡子忠,泾州之战,勇武不让薛万彻,冲阵更胜段志玄,有方面之能。”

李善都有点惋惜,以胡演的能力,早就应该封爵了……难以想象这几年长安城内县男不如狗,胡演都没能捞到一个爵位。

“延州总管段德操,虽有灵州之败,但亦在原州一战立下功勋,只不过……”

段德操被换俘回来之后,是被李善留用,并且在夜袭萧关时候立下大功,之后苏定方又让其独领一军,在灵州、盐州三次击溃梁军,斩获颇丰。

不过虽然有个不着调的李神符这个主帅,段德操毕竟兵败被俘,复任延州总管,而且身上还有平原郡公的爵位……晋爵那是不用想了。

“泾州刺史钱九陇,泾州之战打理后军,兼掌中军,亦有方面之能。”

钱九陇是在天台山一战后晋爵长兴县公出任泾州刺史的,虽然之后没立下多少功劳,甚至原州战事时候已经回了泾州,但李善也刻意的将其列入。

经过上一次仿造选曹七贵的事件之后,这一次大家都看得懂李善的操作……无非是在逢迎陛下。

杨则、胡演还稍微好一点,虽然也是李渊晋阳起兵的老人,但毕竟地位不高,钱九陇与段德操不同。

隋末李渊暗中结交豪杰,段德操是第一批投靠李渊的,关系非同寻常,而钱九陇前隋坐罪籍没为奴,长期服侍李渊,因善于骑射领左右亲卫。

对李善的这些评价,李渊显然非常满意,沉吟片刻后道:“胡子忠进爵县公,杨则进爵县候,段德操、钱九陇分赐一匹御马,两匹锦缎。”

听到这儿,老神在在的裴世矩抬头瞄了眼李善,记得前两年这厮还声称不擅媚上……但观其手段,能细察上意,不折不扣的幸臣啊!

除了这几人之外,李善又点出了马三宝、阚陵,前者是平阳公主的人,虽然在战事中没立下什么大功,但也兢兢业业,李渊许晋爵县公。

而阚陵就有点特殊了,杜伏威的义子……可以说,这是朝中公认的,唯一不是李善提拔而起,但却依附李善的大将。

阚陵能在入唐之后参与西征吐谷浑、守御雁门,三破突厥,再到此次随军出征,以陌刀队立下大功,背后都有李善的影子。

李渊没有犹豫,阚陵本为临济县公,晋爵郡公。

看李善住了嘴,李渊笑着问:“怀仁为何踌躇不言?”

“父亲,总不好自夸吧。”太子李建成凑趣笑着说:“怀仁门下,尽多英杰,将才不弱于二弟呢。”

李世民神情漠然,心里冷笑,但却一言不发。

李渊倒是无所谓,的确,如今李善身边聚集着不少人物,都是跟着他从山东河北,从朔州云州,从泾州原州一路杀过来的,对李善的忠心程度绝不弱于天策府属官对李世民的忠诚。

不说其他的,李世民私下都对李渊提及,在自己、李靖、李怀仁之下,若论将才,首是苏定方,然后才能轮得到张士贵、李世绩、尉迟恭,而且张仲坚也能列入其中。

这样一股势力,若是放在宋明时代,一定会令人侧目,甚至撼动皇权,但在唐朝,却不能,还有可能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

原因也很简单,别说这些本身就是世家出身的宰辅,就是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皇权的代表,也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世家门阀大行于世的时代。

所以,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李世民,重用的大都是世家门阀出身的人杰,这构成了他们政治势力的基础,也是他们的基本盘。

而围绕在李善身边的那些所谓的人杰,大部分都出自草莽,即使是苏定方、王君昊两人也一样,父辈不过是乡豪而已,连秦王府中公认出身略低的程咬金、秦琼都比不上……人家不管怎么说,父祖辈也是正儿八经出仕的官员。

苏定方以下,李善重用的范十一、齐老三、曲四郎、张仲坚无不是草莽出身,刘黑儿虽然在草原上有些威名,但与世家也完全扯不上干系。

所以,李善本人在朝中,在军中也算是一股势力,也被重视,但并不犯忌讳。

李渊从案上捡起一份奏折,“泾州之战后江国公曾抚慰大军,回京后上呈立功将校,后原州战事、贺兰大捷,均由温彦博报功。”

“苏定方……”

下面的李世民接嘴道:“怀仁回京后,赵国公独领大军,溃梁军主力,他日与突厥国战,必能独当一面。”

李渊微微点头,他曾经与李世民私下对李善的灭突厥战略多次讨论,如果分五路大军出击,不管怎么选,代国公李靖,赵国公苏定方肯定都是一军主帅,这两个人也是肯定要留下来建功立业再入凌烟阁的。

再说苏定方已经是国公了,也没办法晋爵,李渊显然早有考虑,笑着说:“礼部当拟号,封其母其妻。”

“是。”

李渊低头看了下名单,“维扬县公张仲坚在泾州、原州、灵州均立下大功,晋爵郡公。”

“余者曲鸿、侯洪涛各晋爵一等,齐边涛、范季庆、刘黑儿进爵县候。”

悄然退下坐在最后面的李善一边听着接下来的对普通将校以及士卒的封赏,心想不管李渊坑了自己多少次,但还真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君主。

现在李善身边,有一个国公,一个郡公,三个县公,五个县候,虽然大部分都跟着自己缩在日月潭中,但的的确确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

不多时,两仪殿议事结束了,众人起身陆续离开,李善犹豫着是回庄子还是去司农寺一趟。

前日,李渊去年初安排在司农寺的贺娄兴舒对驻守朱雀门的守将侯洪涛提过一句,司农寺那两位少卿最近似乎很是慌张。

李善早就将赵文楷、荣九思、齐王、封伦、杨文干这条线串起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有意去探听一二。

这时候,身边传来裴世矩的声音,“今日有些疲累……”

李善侧头看了眼,沉默片刻后露出个笑容,“晚辈送裴公归家歇息如何?”

“那就麻烦殿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