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眼线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眼线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哎,三姐,三姐!”

李世民无奈的看着李善装模作样的喊了又喊,而平阳公主充耳不闻只顾着往西边走。

“别喊了。”

“殿下误会了。”李善觉得有些冤枉,“三姐说去找姐夫……嗣昌兄今日巡视东边几个城门。”

李世民忍不住一阵咳嗽,“三姐也是好意……怕是已经猜到了。”

“三姐没这等心思,倒是嗣昌兄猜得到。”李善撇嘴道:“今日之后,陛下总不会再心疑勾连东宫了吧?”

李世民好笑道:“那是自然,你都请调苏定方回京了。”

说起来也的确好笑,而且李善也是自作自受,最早是因为不敢贸然投入秦王府,那是怕被李世民给卖了……毕竟河东裴氏两位宰辅呢,所以李善摆出了中立的立场,因为与多位秦王府子弟交好,所以他也不避讳与东宫的韦挺、魏征等人有来往。

最早还要追溯到李善斩杀崔帛平定民乱兵变,那是在给东宫解围,之后玉壶春之名也是李建成请李渊赐名的。

当然了,最关键,也最让李渊警惕的是,李建成之前几次举荐李善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之后又举荐苏定方继任……以目前东宫的局势来看,最大的软肋一在于太子失德,二在于东宫在军方势力不强。

在泾州、原州两场大捷力挽狂澜之后,李善在关内的军中威望并不逊色于李世民,而李善在明面上与秦王又没什么来往,所以李善是东宫最希望得到的臂助。

说到底一句话,李善的立场摆的汰正了,李世民撇清关系也撇的汰清了。

而今天李善公然请调回苏定方,这不能完全证明什么,但也能证明什么,李渊对其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临湖殿到承天门路程不算短,也不算多长,李善就几件事迅速与李世民商量了下,主要是苏定方被调回长安,灵州军那边的安排……如今灵州道行军副总管是薛万彻,但他肯定是不会继任主帅,别说李世民不答应,就是李渊也不肯答应啊,否则他何必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李善?

此外就是即将收复的银州、绥州、朔方、盐州等地的官吏选派,李世民早在还是敦煌公时候就广纳豪杰、谋士,洛阳虎牢之战后组建天策府,更是人才济济。

这些人才不仅仅局限在天策府,也不仅仅局限在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而是遍布天下,河东河北,山东江南都有大量嫡系旧部。

如今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信任甚至暗中的支持,为了抵消东宫这些年的根基,李世民能将人手安插到这些刚刚收复的州府去……而这其中,少不了李善的配合。

那位从陇州总管调任灵州总管的郭孝恪,在灵州战事中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不仅是苏定方这个主帅排斥他,以张仲坚、曲四郎等李善嫡系为首的大量军中将校都极为鄙夷,使郭孝恪一点战功都没能捞到。

“驻守朔方,必要善守。”

放弃榆林郡,突厥一旦从正北方向南下,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一定是朔方郡。

与榆林郡接壤的有两个州府,一个是朔方,一个是银州,但银州一带人口荒芜,突厥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银州境内有长城为屏障,还有朔水、茹卢水两条大河。

而朔方就不同了,毕竟是梁师都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老巢,财物、人口都比银州多的多,最关键的是朔方郡大半都在长城以北,而且梁师都这些年竭力破坏长城,使自己能够顺利率兵侵犯延州。

换句话说,如果突厥能攻破朔方郡,就有可能沿着梁师都的旧路越过长城攻入延州,一旦攻破卢子关,就能沿秦直道一路杀入关内道腹心。

所以,朔方郡、延州两地的守将,不能随便挑选,一定要既善守,也能理政,还能抚慰士卒。

对于李善的建言,李世民点头赞同,“可惜武安如今出任原州总管,不可移位。”

“殿下袖中多的是英杰。”李善笑了并没有点出几个人名,没必要越俎代庖,不过记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说过,李靖善攻,李绩善守,有此二人,无边患矣。

正好去年天台山一战,天策府折损了不少将领,李世民先后调了黄君汉、王君廓、李绩入朝,李绩如今是雍州长史……这是个虚职,没什么实际权柄,正派的上用场。

顿了顿,李善提醒道:“不过若是撤销延州行军道,段德操倒是可复位延州总管。”

李世民听得懂李善的意思,虽然现在李渊支持你,但你也不能将位置都抢光了……段德操是李渊的嫡系旧部,虽然兵败灵州,但在原州一战知耻后勇,随李善袭萧关立功。

这时候已经走到了承天门,两人不再交谈,在承天门大街上分开,一个回尚书省处理政务,一个想了想转入了司农寺……好久没来了。

不多时,消息就传开了,魏王李怀仁入宫觐见,力谏陛下不可贸然设榆林郡,更有甚者放言,若设郡,秦王领兵亦败北。

消息传到中书省,崔信眼神闪烁,而对面的门下省内,裴世矩嗤笑了声,这又是在联手糊弄太子呢。

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李善已经悄然出了皇城,径直回家,路上一直在想那个问题,他不太相信李渊会无缘无故的提及苏母。

李善隐隐有些猜测,李渊几次试探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缘故,或许自己忽略了……东宫那边与苏母有过接触,有可能落在了李渊的眼中。

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李建成举荐苏定方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而东宫却暗中与其母有联系,李渊如果察觉到了,再如何信重,也必然对李善有些怀疑,所以才会几度试探。

李善回忆最早时候是苏定方去年二月成婚,东宫的太子斋帅兼右武候大将军长史的薛万述亲自登门,赠苏母重礼……那时候东宫都快将李世民挤出长安了,苏母喜不自禁的收下了。

但当日登门者多了……李善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是,李渊在东宫是有眼线的。

以前没这个必要,但去年从仁寿宫回来之后,李渊是有这个必要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