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末世鼠辈 > 443 最大的耗子

末世鼠辈 443 最大的耗子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也就几个月不能再来了。本想趁这段时间去俄罗斯境内的小窝一次,顺便带些生活用品存着。

有备无患嘛,洪涛也不知道能在赛里木湖住多久,这事儿不取决于自己,不想无家可归就得提前布局。

几年以来他跑遍了北疆的所有城镇,并不是闲的瞎逛,更是不要去逗丧尸追着玩,而是在找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备用小窝呢。

要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耗子,非他莫属。任何时候,只要闲下来,他就不听的挖洞存粮准备后路,已经不是刻意为之了,简直就是本能,而且还是个很讲究的大耗子!

光有栖身的地点就成了吗?还差得远呢。当年和初秋说的话真不是吹牛,他一个人在末世里生活远比带着一群人容易的多也舒服的多。

食物、生活用品、武器弹药、御寒衣物、蔬菜种子、必须的工具,包括电力设施,甚至床垫躺椅都要准备齐全。这也不能算合格,没有两条以上逃生渠道的地方还是看不上。

所以在好几个小窝之间来回倒腾储备物资,就是他这三年多来做的唯一一件正事儿,且坚持不懈。连大雪封山的冬天都在不停钻来钻去,最远的一个小窝已经进入俄罗斯境内了。

那个地方是个俄罗斯边防军的哨所,里面存了不少武器弹药,却没有食物和生活物品。想从北疆过去,需要翻越海拔接近4000米的阿尔泰山脉,沿途大部分是无人区,有些地方即便在夏天也有积雪。

但茶摊老板的一席话,又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计划。完善小窝还不太急,但能安全靠近伊宁基地还不太容易被人欺负的机会,不是啥时候都有。

跑到疆省来已经七年了,四处溜达也有3年多了,可伊宁基地他一次也没去过,甚至都没靠近过。原因很简单,那里是救赎者的主基地,人口众多,管理的也比较严格,道路又不是四通八达,不适合肆意妄为。

你说不带足够的武器装备,真像流民那样弄把砍刀或者自制的弓弩就去吧,他是真没有安全感,谁有任人宰割的瘾啊。可是全副武装的去,不用快意恩仇,一到检查站就得被发现,想跑都不太容易。

没有任何根基和熟人贸然钻进去,除了受罪还是受罪。洪涛不相信伊宁基地的流民聚居区里就没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祸害。顶到天了是表面上稍微温和点,骨子里其实更操蛋。

自己对救赎者管理层没什么好感,光看看奎屯分基地的德性就能以点概面。对他们能提供的交换物资也没有刚需,想要什么可以自己去找。

可现在不一样了,要是茶摊老板能和伊宁基地里的人拉上关系,在流民聚居区里站住脚,自己就可以减少很多顾虑。试着去那边看看至少不会太受欺负,实在不成还可以走嘛。

另外洪涛还想去南疆看看,最近的路就是从伊宁向东到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从那里再向南沿着独库公路抵达库车。

由于南疆没有人类控制区,巴音布鲁克镇是救赎者最南边的据点,想通过这里再向南,就得有伊宁基地的通行证。

为啥非要去南疆看看呢?洪涛不是好奇嘛,他在奎屯基地听曾经在巴音布鲁克镇驻守过的哨兵们喝茶时闲聊过,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近十年的大自然改造已经变成了湿地沼泽、沙漠戈壁交相呼应的复杂地貌,有很多野生动物在那里安了家。

另外在南疆的某些地方,还生活者一群被救赎者称为叛逆者、被流民们私下叫做反抗军的幸存者组织。

据说他们当初也是救赎者中的一部分,后来由于理念不同,也没准是权力斗争失败,不得已逃离了伊宁基地。但又面临救赎者的围追堵截无处可去,只好一头扎进了南疆的丧尸控制区。

令人诧异的是,他们不光没自生自灭,还慢慢发展壮大了起来,时不时就向救赎者控制区来个突袭或者渗透啥的,前年就曾经差点把奎屯的炼油厂给炸了。

救赎者这边虽然人多势众,却也拿他们没啥好办法。无力进攻,只能加强巴音布鲁克镇和巴伦台镇的防御力量,尽可能让不让反抗军渗透进来。

洪涛想找机会弄个通行证去看看完全变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啥模样,顺便再在南疆也搞个几个小窝。天有不测风云,谁直到死哪块云彩有雨,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要是能看看反抗军是啥德性就更好了,别误会,不是想加入他们,只是纯粹好奇。现在他对所有幸存者势力都失去了信心,并不觉得谁比谁强多少,其中也包括他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复兴联盟,现在叫东亚联盟。

伊犁,不是城市,是个地区,全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这个地方自古就挺有名的,西汉时期乌孙国就在此地,受西域都护府辖制。唐代又设立了昆凌都护府,管辖碎叶城以东的少数民族部落,其中也包括伊犁地区。

后来成吉思汗灭西辽,这里成了察合台的封地,建都阿力麻里,就在今天的霍城附近,是蒙元时期中亚的第一大城。

清代平定准噶尔地方政权之后统一了新疆全境,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统管新疆事物,简称伊犁将军。先后修建了惠远、宁远、熙春、绥定等9座城,以慧远为中心,成众星拱月之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片地区的历史很悠久,一点不比中原古都的时间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疆的中心并不是乌鲁木齐,而是伊犁。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从那么久以前人类就把此地当做重要的城市呢。纵观历史,凡是建城立都的地方无非就是三种情况。第一,交通发达;第二,易守难攻;第三,气候地理环境适合发展。

伊犁地区,也称伊犁河谷,伊犁河从此流过,一直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形成了一片夹在山脉中间的狭长盆地,或者叫平原。

古时候人类还没有战天斗地的能力,想吃饱饭必须找适合耕种、适合放牧的地方聚居,伊犁河谷就是这么一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比较不那么艰苦的气候。

单就疆省地区而言,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了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还多,人口却只有2000多万,和北京市齐平。为啥人口这么少呢?是因为偏远吗?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

从整体而言,疆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戈壁和山区,降水量比较低,水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人类的耕种、放牧、生活用水,在这里想靠下雨是解决不了的,只能挨着河流居住。

去过且走过大部分疆省地区的人应该知道,凡是有河流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了人,种满了地。一旦离开河流,不到几十公里,甚至几公里之外就是干旱贫瘠的戈壁滩,或者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漠。

而伊犁河谷地区从古至今都是森林密布、绿草遍地、气候适中、水量充沛、且物产丰富的自然宝地。不光古人这么想,幸存者们也这么想,同时还这么干了。

做为疆省幸存者的最大团体,救赎者一开始主要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伊宁一部分,乌鲁木齐一部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才最终决定合二为一,选择伊宁做为主基地,同时放弃了乌鲁木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