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仙赋 > VIP章节 ☣第145章 朝廷肃然 ,诛灭梁冀

大明仙赋 VIP章节 ☣第145章 朝廷肃然 ,诛灭梁冀

作者:一道启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回——

东汉,随着汉安帝驾崩之夜,皇城内外,风卷残云,月色昏黄,映照出一幅暗流涌动的画面。宫墙之内,烛火摇曳,阎太后的身影在幽长的走廊上拉长,每一步都似踏着权力的鼓点,她决意要在这乱世中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帝王更迭悄然拉开序幕。

次日清晨,皇榜昭告天下,刘懿,这位被阎太后寄予厚望的堂弟,以汉室血脉之名,被匆匆推上帝位。

然而,权力的宝座从不是安稳之所,阎太后深知此理,她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大将军耿宝府邸,夜色如墨,火光冲天,耿宝在绝望中饮剑自尽,一代忠良的鲜血染红了冰冷的石板路。

紧接着,宦官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等一众奸佞,或被捕杀于寝宫,或于狱中悄然消失,他们的倒台,如同秋风扫落叶,迅速而残酷。

与此同时,阎太后下令将野王君王圣母女流放至荒蛮之地,那日的城门口,母女俩衣衫褴褛,泪眼相对,四周是百姓们或同情或畏惧的目光,这一幕,成为了权力斗争下无辜者的缩影。

而阎氏家族,则如同春日里疯长的藤蔓,迅速蔓延至朝廷的各个角落,阎太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正实现了独揽大权的野心。

然而,好景不长,同年十月,天象异变,星辰黯淡,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局。

刘懿的帝位如同昙花一现,他因病匆匆离世,留下了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东汉王朝。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济阴王刘保的奶娘宋娥,编织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西钟政变’。

夜幕低垂,西钟楼的钟声突然响起,打破了皇城的宁静,这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命运的转折。

宋娥率领着一支忠诚于刘保的隐秘力量,如同暗夜中的利刃,直插阎太后势力的心脏。皇城内外,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每一声刀剑相交的清脆,都是对旧秩序的挑战,对新希望的呼唤。

在这场紧张激烈的政变中,宋娥成功拥立刘保为帝,更在民间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赞誉。

东汉的历史,因这一夜而改写,权力的天平再次倾斜。

汉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

刘保即位后,率领近臣与尚书到南宫云台,召集公卿百官,派虎贲军、羽林军驻守南北两宫各个宫门。阎显兄弟听说刘保即位,率兵冲入北宫,与尚书郎郭镇刀剑相向,展开激烈交锋。

最终郭镇斩杀阎显和其弟弟卫尉,随后,刘保派使者到阎太后处夺取天子玺绶,继而驾临嘉德殿,派侍御史持节收捕阎显及其弟城门校尉阎耀、执金吾阎晏,一并下狱处死。

继而将太后阎姬迁到离宫居住,其家属全部发配到边疆比景县;阎氏外戚全部伏诛后,刘保才下令打开宫门,撤回屯兵。继而对司隶校尉下诏说:“只有阎显、江京的近亲伏诛即刻,其余人都务从宽恕。”

刘保先后拜谒汉高帝宗庙与光武帝宗庙,然后以诸侯王之礼安葬少帝刘懿,而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拥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称“十九侯”。

刘保的心中,如同翻涌着惊涛骇浪,每一道思绪都承载着对过往恩泽的深深追念与对忠良被诬的沉痛哀悼。他紧握御笔,笔尖蘸满浓墨,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缓缓落下,一笔一划,皆是对邓太后无尽恩训的缅怀。

诏书之上,字字铿锵,宣布恢复邓骘宗亲朝见之礼的那一刻,朝堂之上,静默片刻后爆发出复杂的低语,既有对往昔恩怨的感慨,也有对皇恩浩荡的敬畏。

刘保的目光穿透重重宫墙,似乎能望见远方那些因冤屈而沉寂的灵魂。他亲自下旨,为太尉杨震平反,命令以最高礼仪重新安葬这位忠臣。

刘保未曾忘怀那些在自己最艰难时刻伸出援手之人。他心中涌动着对奶娘宋娥的感激之情,这份恩情,超越了血缘,深植于心。

于是,在群臣的见证下,他郑重其事地宣布封宋娥为山阳君,并赐予五千户食邑,以此彰显其不凡地位与皇家的深厚情谊。

这一刻,宋娥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激动与感激交织的光芒。

同年边疆的捷报,如同夏日惊雷,瞬间响彻朝堂。

班勇将军率领英勇的将士,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国,这一胜利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

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等十七国纷纷震动,它们或派遣使节,或献上贡品,竞相表达归顺之意,一时间,西域大地,风云际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臣服景象。

这一系列事件,如同疾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让整个帝国都为之震动。

永建三年,司徒朱伥就孙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进谏说:“如果没有孙程等人,陛下就难以即位,如今陛下却忘却孙程等人的大功德,抓住他们一点小过失就革职放逐,如果孙程在放逐的路上死去,陛下将会蒙受诛杀功臣的讥讽。”

刘保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十九侯召回京师洛阳。

俩年后,疏勒国王遣侍子入东汉,大宛、莎车国王皆奉使贡献,次年,刘保认为伊吾以前是肥沃之地,靠近西域,匈奴经常资助他们,继而抄掠。于是下令在伊吾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并置伊吾司马一人。

第二年,刘保改年号为‘阳嘉’册立梁妠为皇后。

同年,刘保采纳尚书令左雄提出的“阳嘉新制”,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建立了考试制度。

当时,该提议遭到了尚书仆射胡广、尚书史敞和郭虔等一干大臣上书反对,但刘保并不采纳反对派的建议,坚持推行阳嘉新制

这一年,汉朝的天空仿佛被厚重的阴霾笼罩,大地震颤不息,地震频发,山川崩裂之声不绝于耳,尘土遮天蔽日,百姓惶恐不安,流离失所。

京城内外,更是火光冲天,火灾接踵而至,将繁华的街巷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绝望的气息。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年轻的皇帝刘保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忧虑与决心。他深知,天灾**之下,唯有励精图治,方能稳定朝纲,安抚民心。

于是,他召集群臣,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沉声询问对策,声音虽轻,却字字千钧。

李固,这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老臣,挺身而出,手持奏疏,步履坚定。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堂中回荡,字字铿锵有力,如同惊雷划破长空:“陛下,天灾示警,乃**之兆。

外戚干政,宦官擅权,已至朝纲不振,民怨沸腾。臣斗胆上疏,恳请陛下遣送宋娥出宫,回归私宅,以正视听;同时,权去外戚之权,罢退宦官之职,裁减中常侍至两人,且必选正直有德之士伴君左右,以清君侧,复我大汉之清明!”

刘保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变得坚定无比。他缓缓点头,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卿所言极是,朕即刻下旨,依卿所奏行事!”

话音未落,殿外已传来内侍急促的脚步声,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加速流转。

不久,宋娥被数名侍卫护送,黯然离宫,她的背影在夕阳下拉长,显得格外孤寂。

而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中常侍们,此刻却如丧家之犬,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求饶之声此起彼伏,昔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随着一道道旨意的颁布,朝廷内外,风气为之一变。那些依附于外戚与宦官的奸佞之徒,或被贬谪,或遭严惩,朝堂之上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与肃然。

百姓们听闻此讯,无不拍手称快,仿佛看到了国家重振的希望之光。

第二年,刘保封梁皇后之父梁商为大将军,梁商认为自己因为是外戚才能位居大将军之职,所以常常谦恭温和,虚心荐贤。他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

京师雒阳内都齐声叫好,称赞梁商为“贤辅”,刘保也让他参与国家重务。

每次遇到灾荒年岁,梁商就把自家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赈济那些无粮的灾民,并且不说是大将军的恩惠,只说是国家的救助。他还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凭借权势为非作歹。

永和二年,宋娥因“构奸诬罔”之罪被坐实,刘保便收回了她的山阳君印绶,将她放逐至田舍。宦官李刚等“九侯”因与宋娥相互收受贿赂,均被遣至封地,削减四分之一的租税。

很快两年后,中常侍张逵、蘧政与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合谋诬陷梁商以及与梁商交好的曹腾、孟贲等人谋反,刘保完全不信,并谴责这些宦官善妒。于是张逵等宦官便假传圣旨,逮捕并监禁曹腾与孟贲。

刘保大怒,下令释放曹腾与孟贲,并逮捕张逵、蘧政、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将其全部处死,不久大将军梁商薨逝,刘保便改任其子河南尹梁冀为大将军。

梁冀成为大将军后,专权放纵,引起时人不满。

第二年(汉安元年)刘保派出八使分行全国各个州郡,令其表彰贤良,彰显忠正勤劳;若发现贪污有罪的官员,如果是刺史和二千石长官,就用驿马将其送往京城论罪;如果是千石以下的官员,可以就地逮捕监禁。

八使奉命,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出,各怀壮志,誓要肃清朝野。

然而,侍御史张纲,立于洛阳都亭之下,目光如炬,穿透繁华表象,直视那权倾朝野的阴影~~梁冀。他的心中,怒火如熔岩翻滚,不可遏制。

只见张纲猛然转身,大步流星至马车旁,双手紧握车辕,力贯双臂,仿佛要以此举,象征性地斩断与**同流的纽带。他怒喝一声,运足全身力气,竟将车轮深深嵌入泥土之中,尘土飞扬间,车轮仿佛被无形的锁链牢牢束缚,动弹不得。

这一举动,惊得周围人等面面相觑,空气瞬间凝固。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张纲的声音,如雷鸣般在洛阳城上空回荡,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他的话语,不仅是对梁冀的控诉,更是对整个朝廷**现状的愤慨与绝望。

周围人群,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和激昂的言辞所震撼,纷纷投来复杂而敬佩的目光。

张纲不顾一切地返回朝中,步履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在向**宣战。他直奔御前,手执奏章,其上字字血泪,控诉梁冀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滔天罪行。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只余张纲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京师震竦,百姓议论纷纷,对张纲的壮举既感敬佩又心怀忐忑。

与此同时,八使已分赴各州各郡,雷霆手段之下,梁冀与宦官亲党的罪行逐一暴露,朝野震动。

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员,此刻如同丧家之犬,相互呼救,却无人敢应。他们四处奔逃,企图寻找最后的庇护所,但张纲的一纸奏章,已如利剑出鞘,直指**根源,让他们无处遁形。

李固进言说:地方选举的牧守,有很多不称职的,行为无道,欺压百姓。同时劝刘保不要出游,要专心政务。

刘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下诏让全国各州检举那些不称职的地方官员,凡是“政有乖枉,遇人无惠”的官吏,免除他们一切职务。对于那些犯有罪行的官吏,即刻逮捕入狱。

可惜在两年后的九月二十日,刘保在玉堂前殿去世,时年三十岁,刘保死后,其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

同年九月十二日,葬刘保于宪陵,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

同时刘保也是被未来的汉献帝废除庙号的四帝之一。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