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长生大秦 > 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余波

长生大秦 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余波

作者:剑气书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秦皇下旨到吕春秋自尽,短短不过三天时间,而整个大秦朝堂却狠狠地震了震。

吕春秋为相多年,朝中百官多为门生故吏,如今顶头靠山已倒,如何不慌?

看似一如既往平静的长安城,私下却有无数官员相互奔走,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却想更进一步。

养心殿,秦皇批完一筐奏折后,再伸手,竟摸了个空,微微皱眉:“赵高,今日这奏折为何如此之少?”

赵高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低声说道:“前丞相吕春秋不在,百官无首,遂呈上来的奏折大量减少。”

秦皇冷哼一声:“朕养的一群臣子就是这种货色,没有个丞相,还不会干活了?”

赵高低头站在秦皇旁边,不敢轻易回话,难道他要提醒秦皇没有丞相首肯,很多奏折是到不了秦皇面前的,非为吕春秋弄权,而是丞相的职责之一,就是筛选各地的奏折。

良久,秦皇才冷冷道:“既然大秦非要有个丞相不可,那朕就再立一个就是,赵高,你觉得谁来继任这个丞相比较好?”

赵高赶紧行礼回道:“臣愚钝,不知,还请陛下圣断。”回话间,竟有一丝冷汗流下。

秦皇抬起头,冷冷地看着他:“朕看你不是愚钝,而是滑头,有什么想法尽管开口,难道朕还会怪罪你不成?”

赵高连忙行礼,咬牙说道:“请陛下恕罪,微臣实在不知,不如陛下询问一下朝中其他大臣?”

对于赵高来说,这种事上装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哪怕秦皇有轻微的怪罪,也比自己表达看法要强。

第一,能担任丞相之位的,整个大秦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人,目前来看,谁想做丞相,还不明朗,贸然推荐,只会得罪人。

其二,这本就是秦皇独有的权力,一个不小心,引起秦皇的猜忌可就不好了,万一赵高推荐的人做了丞相,最后又为秦皇不喜,谁知道这位帝皇会不会想起,当初是谁向他推荐的?

良久,秦皇才出声:“去找商君过来,朕想听听他的意见。”

赵高连忙应诺,如释负重般离去。

商君府,赵高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门子通报,被拦在门外的他,脸上没有丝毫的恼怒。

很快,商君府的大门被打开,商君长子卫岭满脸歉意地走了出来,对着赵高行礼道:“见过中书令大人,家父突染伤寒,卧病在床,却是不方便出来迎接,还望恕罪。”

赵高眼睛微眯,心里有一丝凉意,暗暗想道: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对陛下逼死吕春秋还是有意见的吗?不然,神魂境强者,还会感染伤寒吗?

然而赵高并未放弃,而是笑着说道:“陛下有口谕,请商君入宫,特命我来请,无论如何,都要见上一面,才好回去与陛下交差,卫岭,你带我去见你父亲吧。”

卫岭连连点头:“中书令里面请。”到了他这个层面,如何不知父亲如此做,会给家族带来莫大的隐患,如今有人能劝上一劝,自是乐意至极。

赵高跟随着卫岭进入到卫鞅卧房,只见他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挥斥方遒,行云流水下,两个大字印在纸上“秦律”。

赵高苦笑一声,艰难开口道:“商君,陛下请您进宫,有要事商议,不如现在跟我走吧。”

只见卫鞅淡淡地说了句:“于秦律无罪,为何惨死,中书令大人何以教我?”

赵高无言以对,脑海中突然闪过儒家一句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卫鞅见赵高未答,也懒得久等,拿起自己写好的那副字,对着赵高说道:“走吧,我随你一同入宫,这个问题,该问陛下才对。”说完大步向外走去。

赵高赶紧跟在身后,劝道:“商君何必执拗,逝者已矣,商君当以大局为重。”

卫鞅怒了,扬起手中字帖说道:“大局?这才是大局。”

赵高沉默不语。

赵高将卫鞅引到养心殿,自觉退去,不敢有半点沾连。

卫鞅向秦皇行过礼后。

秦皇开口问道:“朝中相位空缺,商君可有意?”

赵高心中一惊,难怪招商君过来,原来是属意他来当丞相。

然而卫鞅摇头道:“老臣年事已高,却是不适合做这丞相之位了。”

“朕看你老当益壮,挺适合的。”

“恕老臣无能为力。”

秦皇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你对朕有意见?”

“老臣不敢。”

秦皇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是不敢,而不是没有,然而秦皇不想争辩此事,淡淡地说道:“你退下吧。”

卫鞅却向前一步行礼道:“老臣尚有一事,请求陛下。”

“你说。”

“臣既年事已高,故向陛下请辞,卸下这商君封号,有生之年,想再回老家颐养天年,望陛下恩准。”

秦皇面露冷笑,按捺着怒气说道:“好,好的很,朕恩准了,退下吧。”

卫鞅行了一礼:“老臣告退。”

等到卫鞅离开大殿,秦皇终于忍不住,一脚踢翻面前的桌案,怒道:“简直放肆。”

随后心底一惊,朕最近怎么变得有点易怒起来了,是秘法的后遗症吗?

卫鞅感受到背后的动静,心中叹息:“愿你我君臣一场,能善始善终。”

脑海中犹自想起,年轻时的秦皇,两人讨论国事,抵足而眠的画面。

真当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想要卫鞅为相失败后,秦皇脑海里思考着合适的人选:公孙起,尉缭,王翦,都是一群武夫,并不适合。

突然间,那日李斯带头行礼的画面浮现在秦皇脑海中,秦皇暗自点了点头,叫来赵高:“传朕旨意,迁李斯为丞相。”

经历过卫鞅之事,秦皇已经不想再去问自己臣子的意见了,直接下了圣旨。

很快旨意出了咸阳宫,到了李斯手上,很快李家门前,门庭若市,众人纷纷上门恭喜。

唯有李斯,一手拿着圣旨,一脸叹息:“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啊。”

随后李斯进宫向秦皇谢恩。

秦皇倒是对这位新丞相表现的和颜悦色,勉励了几句,最后隐晦提了一句:“朕看这大秦官场,有些风气还是不好,有人懈怠政事,丞相当好好整顿一二。”

“诺”李斯应诺下来,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吕春秋既去,那他在朝中的党羽也该清理一下了,秦皇自持身份,不好做这些腌攒事,只能由他来下手了。

随后李斯上任,中书省一半官员被免职查办,廷尉府全力配合,最后“证据确凿”,轻者流放,重者处死。

大秦朝堂nn后又恢复了正常。

此时,卫鞅带着族人,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封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