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魏晋风云 > 上部 第二十八章 王导死了

魏晋风云 上部 第二十八章 王导死了

作者:寒稽古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十七章 王导死了

傍晚时分,桓秘终于现身了,身后还跟着掌笠和掌狯。韩悦并没有停下弹琴的手,三人站在院中,一直听完一曲终了,桓秘拱身施礼:“二位公子,身体恢复得如何?”韩悦没搭话,桓伊替他回答:“有劳桓四公子挂念,我们已无大碍,可以走了吗?”这话言下之意,你放不放?桓秘丝毫不在意桓伊的话里有话,依然面带笑容:“既然二位已无大碍,桓某就放心了。这二日唯恐影响几位养伤,故不敢前来打搅。天色已晚,不如明日桓某差人送二位公子离开?”这话说的没有可挑之处,我没来不是我无礼,而是不想打扰你们。一听桓秘主动提出可以让他们走,桓伊也不能再说什么。

韩悦撇了一眼桓秘身后的掌笠,说:“掌将军明日也一同走吗?”桓秘答:“朝廷刚传了加急令,二位将军即刻就要启程回京。”掌笠点头说:“掌某特此前来告辞。”

桓伊想起什么又说:“那能如寺,如何处置?”桓秘说:“兄长已将如能寺封了起来,并写了奏折,上报朝廷。”这么处置也没有问题。看来这两日,这些人真没闲着,凡事都考虑到了。

韩悦拉起桓伊说:“那就此别过了,二位将军一路小心。我们也回房了。”

进了房门,桓伊掩上门,眼看桓秘低声嘱咐了下人和守卫,三人出了小院,这才回转身。但见张骁和夏侯惕已经在房中,桌案上还摆着几个油纸包,张骁正拿着一块手扒羊肉,大口吃着。桓伊指着他二人:“你们!”张骁边吃边说:“许你们在院子里又吃又喝又弹的,我们就不行?”桓伊小声说:“你们何时回来的?打听到什么?”

张骁抹抹嘴,看了眼夏侯惕说:“你说还是我说?”夏侯惕做了个请的手势,张骁立刻来了精神,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不是我吹牛,你让我办这些事,算是有眼力。我先打听荆州城有无羊肉馆。中原几乎所有羊肉馆都是我们前赵的眼线,荆州城里的自然也不例外。我让他们在各城的幌子上挂出你们的暗号。估计过不了几日,你那些朋友就应该知道了。”韩悦听后一皱眉,桓伊急忙小声解释:“我是怕弥子壑子他们多日寻不到我们。”韩悦点点头,表示此事做了也就罢了。

夏侯惕稳坐那里,抿一口茶,捻起两粒五香豆,慢慢嚼着,似乎对这一段不感兴趣。

张骁继续讲:“也真巧,我在街上遇到这位夏大哥,蒙着眼,瞎溜达。”看来夏侯惕只告诉他姓夏,“我一想也不能不管他呀,于是就拉着他一起了。”夏侯惕微微一笑,任由他说。

“于是我们去了最大的酒楼,酒楼人咋,最好打听。你猜我们听到什么了?”桓伊一声“快说”,让他不好再故弄玄虚,“原来王导死了!”

“王导?!”二人齐声惊呼

“你说的是丞相王导?”桓伊急问。

“对呀,就是你们晋朝的大丞相,王导。”

“怎么死的?”

“病死的呗,说是染风寒不治而亡。”

“难怪朝廷急召掌笠回去,看来此事不假。”桓伊对韩悦说。

“当然不假了,我的消息,何时假过。我俩又去羊肉馆确认了,果然是死了。而且,我还打听到另一个秘密,你们猜,一直和我们同行的那位王公子,是谁?”

“王公子?那个王劭王敬伦么?”桓伊回想起和掌笠在一起的那位白面公子,在上来后就没再看到他。

“对呀,我是在淮南王府时认识他的。没想到他居然是王导的儿子。”

连韩悦都心里一惊,这个王敬伦藏的好深,自己曾和他在箕山修行过三个月,他当时只说来自琅琊王氏,竟然没想到居然是王导的儿子。今天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惊,看来这二人真没白出去。

夏侯惕悠然地说:“桓温把掌笠留在军营,恐怕也是商量今后的站队之策。”三人纷纷点头表示有道理。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桓伊问韩悦。

“先离开再说。”桓伊和张骁表示同意。韩悦又看了看站在窗边望着夜空的夏侯惕,问:“星象还有异吗?”夏侯惕点点头,“不知何兆,总觉越来越有邪佞之感。”韩悦似自言自语,又似乎在问询他。

桓伊感叹道:“若有懂智子的天星诀就好了。”夏侯惕的身影微微一颤。韩悦心里也是一阵心酸,自己的前任智子自三年前失踪,他的天星诀可观星占斗,表里山河,通晓玄机,甚至预知未来。

东晋第一权重之人,大丞相王导,真的死了吗?确实。此时的丞相府已然被一片缟素所笼罩。家人奴仆个个脸色阴沉,低头匆匆,穿梭于各院之中。除长子早亡外,王导还有五个儿子,大家商议分了工,有的负责统筹安排,有的在门口迎送祭奠的官员,有的在灵堂守候,最小的在后宅陪着几位王夫人。而王劭就是和哥哥王治一起,负责诸事统筹的。

前日接到家书,时刻不停赶回来,终于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此时的王导已经气弱如丝,家里其余四个儿子早在头两天就都一个一个单独交代清楚了,连同夫人和几个妾侍。现在唯独撑着一口气,等着这个虽不是最喜爱却是最像自己的儿子。王导已没有太多力气把事情交代完整,从他有气无力、断断续续的言语中,王劭听明白了,父亲交代他的两件事:一、退工部,进吏部。二、查清那些势力觊觎王位,并除之。司马氏在,晋朝在,晋朝在,王家在。

吏部虽与工部同级,但确实掌管人事。琅琊王氏多年来就是掌控了大部分当朝的人脉,才得以地位屹立不倒。让王劭进吏部,也是看中他心思缜密,性格平和,不外露。至于第二条,父亲没有多说,而是让王劭有空多去他的书房看看。

从荆州得到家书,马不停蹄回建康,到这两天处理葬仪之事,都没有睡一个囫囵觉,实在累的不行就靠在哪里眯一会,有人唤就立刻醒来。但王劭已经感觉不到疲倦,尤其是父亲最后交代他的那些秘事,虽然容不得他思考,但却像强心针一般令他亢奋。他只是希望尽快结束丧礼,投入到接下来的事情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