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魏晋风云 > 第三十六集 能無寺碑

魏晋风云 第三十六集 能無寺碑

作者:寒稽古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七章 能無寺碑林

冥寿店聚集的这条街,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叫“雅乐巷”。车夫说,听说这里最早是楚国有名的乐坊一条街,聚集了不少当年楚国的花魁,各地达官显贵常来饮酒作乐。就连那位抢了庄子夫人的风流倜傥的楚王孙也曾是这里的常客,屈原也曾在此留过墨宝。白起攻陷郢都之后,这里变成了炼狱场,秦兵哪里见过这么多楚地美女,抢掠尽性之后便是杀杀杀。

虽说是买白事器品的,但这里却很热闹,往来的人很多,不像其他地方的冥寿店,关起门来做生意,而是家家店铺门窦大门,大有喜迎四方商客之势。冬月一日到正月十五,各地都有开祠堂、祭祖先、扫墓的习俗,所以各地的商家都提前来这里备货。

三人选了一家看着比较大的店铺走了进去。店家一看三人的神情,知道不是为自家白事操办的,所以很热情。桓伊随便问了几样器物的价钱,装作要大手笔购入的样子,还假装对旁边的二人说:”这里东西倒是齐全。不过好像这幡上的字,不是楷体就是行体。没有篆体啊。”店家一听他对货不满意,急忙解释:“公子有所不知,现在都是这行楷,是仿王羲之的字。多大气啊。”

桓伊说:“老板有所不知,我祖家是旧楚人,守旧,祠堂里都是楚篆,所以老爷让我们特地到楚地来买。”一旁的韩悦及时插了一句:“鸟虫篆有么?”店家一听鸟虫篆,摇摇头说:“这可没有,现在哪还有几人认识这鸟虫篆啊,别说我这没有,这整条街都没有。”桓伊装作不无遗憾地说:”那可就不好办了。以为这楚地能买得到,没想到也没有。“

三人见问不出什么,就借口出了店铺。又进了几家,都得到差不多的回答。看来这条街上没有他们要的信息了。三人只得坐了车奔向能無寺,希望那里可以不让他们失望。

寺者,创字会意即寸土之意,意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是佛陀入世教化世人的场所。庙者,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庙者妙也。一般的寺庙是都是院、塔结合的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院内依次设有佛殿、讲堂、钟楼、经堂、僧房、斋堂等,院后立佛塔。

这座能無寺,非常宏大,光佛院就有五、六重之多,香火也旺盛,僧侣、香客往来络绎不绝。从山门外开始,路两旁就排满了占卜、售卖法器神符、寻医问药的摊子,张骁问:“怎么这庙比市场还热闹,和尚也做生意么?”。桓伊说:“别小看了现在的寺庙,殷实财厚得很呢。垦殖园圃,借贷钱粮、商旅博易,矜持医术、占卜吉凶,驱秽做法,布施募捐。俗家做的营生,沙门基本都做。此曰:寺院经济。”张骁连连感叹:“建庙赚钱啊,以后缺钱,只需剃光了头发即可。”

这能無寺与其他寺庙不同,除了前院的佛殿和后院的塔林之外,还有一片很大碑林。魏晋的世家公子,多修道习儒,很少有人礼佛的,西北番邦倒是不少信佛的,但张骁年少自然不信这些。三人对佛殿没兴趣,要的就是这碑上的字,于是三人快步穿过佛院,直奔后院的碑林而去。

这能無寺的碑林里立的碑刻着实不少,一眼望去大大小小有几千块之多。一点点看过去,上面的字有大有小有多有少,粗略看一下,大多是经文、庙内大事记、名家题字、主持方丈生平等内容,字体风格也各有不同。

碑林边上有几位石匠正在凿刻,三人走过去,见其中一位老者,脸几乎趴在了一块石头上,正一点点地刻着,边刻边吹掉剥落的石粉,一不小心好像石粉飘进了眼里,他急忙用衣袖去擦,可衣袖也同样布满粉尘,反而越擦眼睛越睁不开了。韩悦见状,掏出一块绢帕,让张骁拿出随身的水袋,润湿了,递给老人。老人抬起眼,模模糊糊看到几个人影,摸索着结过绢帕,擦着眼睛。一会眼睛终于擦干净了。看清眼前站着三位衣着华贵的公子,他有点不好意思,想要把绢帕还回去,可绢帕已经脏了。桓伊蹲下身说:“老人家,你留着回家洗净用吧。”老者哪里见过这等上好的绢帕,急忙叠好揣进怀里,连声道谢。桓伊借机和老者攀谈起来。

老者见有人对碑刻感兴趣,顿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起来:“这碑刻可是讲究的活,石碑呢分碑头、碑身、碑座。光看碑头就可大致知道年代,比如早先周之前的碑头为圆首或尖首,传与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上面也没有浮雕纹饰。春秋之后的碑头逐渐加了浮雕纹饰,多为盘螭龙形,样式也多了起来,就看碑主身份,和刻碑人的手艺了。”他拿去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口抹抹嘴接着说:“这碑身呢,也分阴阳,正为阳,背为阴。上面的字也有讲究,以碑额为起,用隶书刻的叫题额,用篆书刻的叫篆额。”

一听有篆书,桓伊立刻追问:“这篆文,也有很多种吧?”

老者说:“这位公子所说确是。这篆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呢就是秦之前的金文石鼓文,小篆呢就是秦篆。”桓伊又问:”那不知这里的碑刻,是否有用鸟虫篆刻的呢?”老者眯起眼想了想说:“鸟虫篆?那要楚国的石碑上才有。”桓伊接着追问:“您见过?”老拙说:“好像记得有这么几块。”三人对视一眼,意思难道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么?

“老人家,您认得鸟虫篆?”老人说:“写篆容易读篆难。我连字都认不得,哪里认得那鸟虫篆啊。只不过几年前清点石碑入册时,听主持提起。”

张骁此时掏出随身带的一块糕点,机灵地递给老者,说:“老伯,您吃。”老者哪里见过这等吃食,急忙擦了擦手,接过来,包了起来揣怀里说带回去给孙子尝尝,张骁索性把带着的几块糕点都给了老者。

桓伊趁老者高兴,接着问:“老人家,您可是姓熊么?”老人一听笑了:“我可姓不起这贵气之姓啊。不过,听说建这庙的祖先,倒是姓熊。否则这寺也不会叫能無寺。”

原来如此,能無寺,把無的四点给能,不就是个熊么?“能勿死”,也表示熊家祖先当年逃出生死之意。又听老人接着说:“据说这熊家祖辈,是楚国什么贵族,被秦灭后,就隐居于此,建了这座庙。”

“现在的方丈住持,就是熊家后人?”“这不好说,毕竟过了几百年。”“那您能带我们去看看那几块鸟虫篆的碑么?”老人说这没问题,于是起身拍拍土,带着三人往碑林深处走去。

越往里走,明显如老者所说,看到了碑样式的变化,很多碑文上的字也模糊起来,字体也大多是篆字,看来年代变远了。忽然碑林之中出现一间很小的屋子,老者指着这屋子说:“那鸟虫篆刻的碑,就在这屋里。”一看屋门挂着锈迹斑斑的铜锁,张骁问:“这屋子锁着呢,怎么看啊。”老者说:“那你就要问寺里的和尚了,我就不陪了,还得去干活呢。

三人告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