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魏晋风云 > 第三十一章 夜探夏宅

魏晋风云 第三十一章 夜探夏宅

作者:寒稽古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二章 一探夏宅

荆襄九楼的二楼,一水的包间,其中有几间是给桓家自用的,几人跟着进了一间最大的,布置比楼下大厅更华丽,古香古色,一水从岭南来的花梨木雕花桌椅,山水纹大理石镶嵌的屏风把酒桌和几把太师椅隔开。一进门桓温一屁股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其他人都没敢做,站在那里,尤其是那位皂衣男子,更是毕恭毕敬的垂手而立。

“你可是越来越有出息了,不但学会了当众打架,还联手外人跟自家兄弟打架。”桓温端起茶几上的茶,抿了一口。话显然是对皂衣男子说的。

“我没和自己人打。况且本来二打一就有失公允,我只是过去帮忙平衡一下。”皂衣男子低头小声辩解,显然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毕竟当众打架这事是不容否认的。

”这三位是我今天请的客人,哝,这位就是谯国的桓伊,一笔写不出两个桓字,本来我们龙亢桓家就是出自谯国,不是你自家兄弟是谁?”桓温说道。

那皂衣男子听了桓温的话,连忙去看三人。

“桓伊兄弟,这是我四弟桓秘,平日里疏于管教,总爱做些抱不平的傻事。”桓温跟桓伊介绍道。

那位桓秘公子倒也不是不知礼数之辈,连忙过来跟三位施礼:“小弟桓秘,刚才不知是几位哥哥,多有得罪了。”韩悦等人自然也不会责怪,四人互相见了礼,一听都是世家名声在外的公子,自然互生欢喜。

桓温忽地问桓秘:“刚才那个青年人,你认得?”

桓秘答不识。又问掌柜,也说之前没有见过。桓温也就没再多问。几人坐下喝茶聊天,等着凿齿先生到了开席。一夜推杯换盏暂且不表。

同日午后,掌笠到了荆州府衙,出示了兵部办案文牒,有差人急忙跑去报告太守庾亮,庾亮见文牒上只是说兵部和工部协同办案,查一条可疑的船,也并未多想,交代下人尽管配合既是,没必要自己亲自出面。得到了上峰命令,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掌笠。掌笠问户籍归谁管,有人带他去见了户吏。查到荆江边上却有一户姓夏的富户,二年前移居荆州,在荆江下游买了一所大宅,后又花钱通融,修了私家船坞。

掌笠问:“这夏家从哪里来,为何移居荆州?”

户吏答:“这夏家主人叫夏图沅,说是从河北来的,不想被北国蛮人所占,所以一路南下,移居荆州。这家里带过来人口不少,在册的就有四五十人。如果将军对此家感兴趣,不如我这就带将军去他家看看?”掌笠说好。

户吏跟府衙借了一个捕快,三人往荆州城南走去。拐进一个僻静的巷子,走到一所大宅门前,户吏说就是这里了。一般的宅门上都会写着某某宅或某某府,但见这家门额上挂着的匾额倒不小,黑漆木匾上用金漆在正当中写了一个硕大的“夏”字。现已东晋,流行的是行、草、楷等新体,多是模仿王羲之等人,而这家的“夏”字居然还在用百余年前的魏碑体。

随行捕快上前拍了拍紧闭大门上的虎头门环,连拍数声,放听里面有人瓮声瓮气地问:“谁!”捕快说“府衙查户”,这才有人吱呀呀开了一道门缝,侧出半张脸,是一个满脸横肉的粗壮大汉,户吏上前解释道“冬日祭,城中人杂,特奉命入户查看有无可疑之人”。大汉见果真是户吏,还跟着捕快,也不好拒绝,侧了身子让三人进来,但大门并未多打开半分。三人进园,只见前院就已经很大,布置简洁,倒也干净整洁。户吏打开户册问道:“这里是夏家,夏图沅是你么?”明眼人都看得出,那大汉肯定不是家主人,大汉果然回答:“我不是,我家主人出远门做生意了,我只是个看院的。” 掌笠问:“夏老爷何时出的门?”大汉说:“有七八天了吧。”户吏问:“这在册登记的有四十三人,现在就你一人吗?”大汉说:“还有三四人,不巧上街了。其他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跟着主人出门了。你们有事吗?” 户吏说只是随便问问,然后二人在院里走了一圈,又张望了一下内院,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也就走了。

大汉看着他们走远才关上门。从耳房出来几人低声问:“他们来干什么?”大汉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几人一起走进了后院。

走了十几步,掌笠回头看了看已经关上的大门,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不对劲。若主人走了七八天,昨日从他家的船坞驶出的小船又如何解释?掌笠问户吏:“这么能绕到夏家的船坞?”户吏说,要不从隔壁人家,要不沿河岸。

天黑,掌笠和掌狯就悄悄爬上了夏家的墙头,院子里没有灯亮。下午的大汉貌似没在,掌狯抠下一块墙头的瓦,扔在地上,瓦片落地即碎,发出清脆的响声,半天院里并无动静。二人翻身跳入院内。借着月光,二人一路摸到内院,内院很大很宽敞,周围一圈房间,看规模应该主人家眷所住。四周死静,依旧没有任何灯光,难道真像大汉所说,人都不在?再往后走又是一进院子,显然简朴很多,应该是下人们住的了。此时空气中已经开始弥漫着一股湿潮的气味了,再往后走,正对着是一扇关着的对开大木门,旁边两边有两间耳房,空气中不止是湿气,还有一股说不出的腥气。隐隐听到水流声,看来接近船坞了。所谓船坞,一般是一间很大的前后有大门的穿堂屋,门的另一边通着河道,方便小船驶进停靠。二人透过门缝往里看,那边的大门也关着,黑乎乎看不清。

二人走到一间耳房,门缝里传出一阵阵腊肉的哈喇味,过了长江,以南各地均爱冬季里做腊肉,倒也不奇怪。正要再往下查,忽听前院有动静,二人急忙翻身上了房,趴在房脊的后面。脚步声比较杂乱,好像有人来了,还不少的人,

二人趴了一会,并未见人往里走,于是蹑足潜踪,悄悄猫着腰踩着屋脊往前面挪。快到二进院子,已经看到空中反射出亮光,看来是有人在二进院。二人趴在圆月型的过院门边角的阴影处,偷偷伸出半个脑袋,往院内看。此时的院里,院里站着几人,提着三两盏灯。正屋的灯已经亮了,一个身穿蓝色长衫的白发男子背着手站在院内,背对着二人,看不到脸,正屋的灯光把蓝衣人的背影拉的很长。他旁边站着的正是下午的大汉,对着他说着什么。难道那个白发男子就是夏图沅?下午大汉撒了谎,他没出远门?

掌笠和掌狯屏住呼吸,伏在阴影处,不敢动,但手已经悄悄抓住了腰间的剑。随时准备被发现。那蓝衣人听完大汉的汇报,转身走向正屋,灯光下看清,那是一张英俊而年轻的脸,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笑。那人快走进屋时,朝二人躲着的方向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大汉帮他把门关上,然后对院内的人喊道:“你们把前院后院都给我查一遍再睡,仔细点。”众人喝声答应。掌笠二人趁他们没有过来,急忙退回飞身上房。二人沿着屋脊快步往船坞走,他们还是想确认一下小船。翻过船坞的屋顶,果然看到河道上停着两艘小船,模样一样,很像昨日送货的。此时身后传来人声,看来有人来这里查看了。二人返回。只见两个人提着灯笼,一人已经打开了船坞大门,用灯照了照,没异样,又转身锁了门。另一人又打开了旁边一间耳房进去,接着灯笼的光亮,屋顶上的二人看到了屋里的情景,顿时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