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人下山,重阳学儒

却说姜缘带着孙悟空,猪八戒二人,在府外召来白鹿。

白鹿轻跃之间,行至真人身前,匍匐在地,请真人落座。

姜缘行走至白鹿身前,轻抚鹿首,说道:“你这白鹿,近些年来,修行可有懈怠?”

白鹿口吐人言,答道:“老爷,自在山间修行,修行不曾有懈怠。”

姜缘笑着点头,说道:“我见你目有灵光,料你修行不曾有误。今我下山,当寻正微,你可与我同去。”

白鹿说道:“为老爷所乘,乃我之荣幸也。”

姜缘遂是翻身上鹿,骑行在上。

孙悟空走上前,为真人牵鹿。

猪八戒说道:“哥啊,你且将手松上一松,教老猪来为老爷牵鹿。”

孙悟空踢了一脚猪八戒,说道:“你这呆子,胡说些甚,若教你牵鹿,却是不知将鹿牵到何处去,恐是老孙在前边开路,你将大师兄带到北惧芦洲去。”

猪八戒有些不忿,说道:“哥啊,但老猪非昔日能比,怎个这般言说与老猪,却是不该,却是不该。”

孙悟空正要说些甚。

姜缘笑着开口,说道:“悟空,且教八戒牵鹿,我方见他修行。”

孙悟空本要说恐猪八戒误了时候,胡乱行走,但其见真人笑意盈盈,便未有再说些话,任由猪八戒牵鹿。

孙悟空扯住猪八戒蒲扇耳,说道:“呆子,好生牵鹿,莫要耽搁了。”

猪八戒喜笑颜开,说道:“猴哥你且安心,你在前边开道,老猪在后边牵鹿,此番一帆风顺,定是无恙。”

孙悟空点了点头,掣出金箍棒,便要在前开道。

一众不曾离去,忽是闻听那府内有声而来。

“老爷,贤弟,猪八戒。你等这是去何处?”

姜缘回首张望,见着牛魔王行走而出。

真人笑着说道:“牛王,我等将下山而去,你可要与我同往?”

牛魔王闻听,双眼一瞪,说道:“老爷既是外出,怎个不叫老牛,我乃是老爷护法哩。老爷且在此处少待,我去取兵器来。”

说罢。

牛魔王急匆匆去府中,取得兵器来。

不消多时,牛魔王即是取来兵器,与真人等同行。

一众方才下山,朝南瞻部洲而去。

猪八戒牵着白鹿,紧守心神,不敢懈怠,他望着身旁牛魔王持定黑龙辟岳槊,严阵以待的模样,他笑道:“老爷,我等此去乃是为寻正微,然去那南瞻部洲,不须这般多人,更不须这般严阵以待,此番如此,却是不知何为。”

姜缘说道:“八戒,待是行至,自有你等用处,无须忧心。”

猪八戒笑道:“若是这般,老猪便是等待,定相助老爷。”

姜缘笑着点头。

一众赶路,朝南瞻部洲而去,此行既为寻正微,亦为巡视西行大路。

自魔罗离去,西行大路甚少有妖邪,然仍旧有些地方,有些藏匿许久的妖邪,潜藏其中。

真人此行,便有将之一一降伏之念。

……

光阴迅速,不觉二三馀而去。

人间荆州。

王重阳兜兜转转,还是在此处行走,他欲要求见大儒,从其身中学儒,然则任他如何行走,皆不曾见有大儒。

偶然碰到一些自称读过儒学的,可得知他一无名小辈前来拜访,皆是不曾见他,更有甚者,言语羞辱,言及他出身卑微,不配相见。

王重阳闻听,不曾动怒,而是欣然离去,寻找他处。

他除了寻儒之外,又曾遇到过不少寺庙,但他入寺庙参拜,皆须银钱开道,且藏经阁中,无半点佛家之相,教他很是失望。

王重阳亦是知得,为何智空大师会言及‘习三家甚难’之言,如今之天下,寺庙多是空有佛相,而无佛心,他习之甚难,儒家便更不用言说。

王重阳漫无目的的行走一城中街道,不知去往何处才好,他手中持定舆图,说道:“接下来该往何处去?但附近城中,我皆是走过,皆无有所得。”

王重阳行走至一酒肆,便教人上些许粗粮而来。

酒肆杂役端来粗饼与茶水,问道:“客官,可还有何所须?”

王重阳摇头说道:“有此足矣。”

酒肆杂役闻听,面有不屑,转头离去,嘴边嘀咕‘穷酸’。

王重阳置若罔闻,低头啃着粗饼。

此酒肆人满为患,皆是贵客,但入店多是点些好酒好菜,纵然身中无钱,见着他人这般,唯恐他人看低,亦会点些好酒好菜撑着,如王重阳这般,却是甚少。

有一桌老者,在一众徒子徒孙吹捧之中,享用着好酒好菜,忽是见着王重阳在桌上旁若无人的用着粗饼。

老者倍感有趣。

有门徒顺着老者视线,见着王重阳,即是说道:“老师可是见那穷酸人有趣?若是这般,我这便去唤其来与老师一见。”

老者摇头说道:“不必。你等且在此处吃着,我去与之一见。”

那门徒本还要劝说些什么。

老者瞪了门徒一眼,唬得那门徒一惊,不敢再多说些甚。

那老者行走至王重阳身前,问道:“小友孤身入此酒肆,不合于群,他人皆好酒好菜,你却只点这些粗粮为用,莫不惧他人瞧不起你?”

王重阳将粗饼放下,抬眼张望,说道:“我为果腹,何须问他人眼色?”

老者闻听,稍微一愣,遂是大笑,说道:“你却甚是有趣,所言所行,颇有那道家风范。”

王重阳问道:“何以见得?”

老者说道:“但多有见道人如你这般,不在乎他人所看,潇洒不羁。”

王重阳摇头说道:“不敢当道人之说,我算不上,老先生,若是无事,便且离去,我方才要用饭,待是用完,我且要上路。”

老者笑道:“我见你似有些学识在身,却不该用这等,不若我请你用上一桌好酒好菜如何?”

王重阳说道:“不必,但好酒好菜与粗粮茶水,无有甚区别。多谢老先生好意。”

老者问道:“为何这般言说?但那好酒好菜,用之甚美,粗粮配着茶水尚且难以吞咽,如何言说无甚区别?”

王重阳说道:“此等之物,无不为果腹,为教此身躯能存罢,故是好是坏,无须多虑。”

老者闻听,眼前一亮,说道:“你这般所说,我从未听过,但听你言,却有些道理,可能细说?”

王重阳说道:“此有何细说之处,已是言尽。”

老者说道:“今闻小友所言,足以见小友乃学有所成之辈,不知可能赏面,与我去府中,那时好生谈说。”

王重阳摇头说道:“尚有要事。”

老者问道:“有何要事,这般急迫?”

王重阳沉吟少许,即是答道:“我为习道,佛,儒三家学说而奔波,寻得各方,可为我习全之处,尽至此处歇息罢,尚且要去行走。”

老者笑道:“为习三家之学说?你却有大志向,若是你言说其他,我自无法助你,若是儒学,我却有家传之书,乃是‘论语’,可与你品读。”

王重阳闻听,愣了愣,问道:“老先生这般感慨大方,敢问老先生姓名?”

老者说道:“我姓刘,你若不弃,称我一声刘先生便是,我乃是通读儒学者,可与你教导许多。”

王重阳起身一拜,说道:“老先生若肯教我,我自愿习之。但我除了身中有些许银两外,再无他物,无有能报答老先生之处,于心不安。”

老者摇头说道:“不须你报答,但你能与我好生畅谈一番,便是足矣。”

王重阳问道:“为何老先生执着于与我畅谈?”

老者说道:“但我甚少有见有真学识者,今见于你,见猎心喜,故有心与你谈说。”

王重阳再是问道:“便是有心谈说,亦不该将家学教与我,这般教我有些受宠若惊。”

刘先生笑道:“今时天下大乱,不知何时方能止息,说不得有日我之家学便是失传,今传与你手,便不算失传。再者,我素来不喜藏私,便是我那些徒孙,若要习得,我亦是将之教与,不曾有瞒。”

王重阳闻听,再三拜谢于刘先生。

刘先生遂教王重阳跟随,与一众徒孙汇聚,便是要回府。

那些徒孙见着王重阳衣着寒酸,有些不屑,但见着先生愿意,便未有多说些甚。

王重阳未有理会那些徒孙,似从不在意。

一众行走许久,归于府中。

刘先生迎着王重阳入中堂,奉上茶水,以礼相待。

王重阳拜礼后坦然相受。

刘先生瞧着王重阳见着他府中富贵,丝毫不动,深深一叹。

王重阳问道:“刘先生为何叹息?”

刘先生说道:“今见你,似见谪仙,教我感叹。”

王重阳问道:“我乃凡夫,如何有似谪仙之说。”

刘先生说道:“凡间万般,似皆入不得你之眼,此等不正是谪仙?若是装模作样,我自可看出,但我可见你,并非是装模作样,你乃真真切切,不在意于凡间万物。”

王重阳说道:“我并非不在意凡间万物。”

刘先生笑道:“但我所见,凡间万物,有何般可教你动心?我府中有三四分富贵,于你眼中,如若无物,这般而言,凡间有何般能教你动心?”

王重阳说道:“凡间学识万千,但是学识,我自动心,如何能担得起刘先生所言,万物皆不动心。”

刘先生闻听,再是感叹,他有预感此人日后定非池中之物,他说道:“小友今时方才至此处,不若在我府中歇息一二日,再是学得其他不迟。”

王重阳闻言,欣然接受。

刘先生即是使一仆人而来,送王重阳去室中歇息。

他方才遣人送王重阳去室里歇息,便有徒子徒孙而来。

有人问道:“师父,为何如此礼待此人?但此人乃一穷酸百姓,不值得如此。”

刘先生说道:“学识不以富贵穷酸而分,但其非常等也,不可这般言说。”

那人不信,说道:“我观其相,便觉他非富贵人家,无有好出身,如何出人头地?纵然其不凡,但他出身便足以见他日后成就。”

刘先生摇头说道:“你却看错人,此人日后定非池中之物。”

那人不屑,说道:“他总不能当皇帝,但历来鲜少有百姓成才,他连寒门皆算不上,谈何非池中之物。”

刘先生摇头,不与争斗,他觉自己此弟子有些糊涂了,如今还这般看重甚出身,遥想昔年安史之乱,可是巴不得将出身贬低,唯恐叛军杀来。

……

岁月如梭,不觉又是一月馀去。

王重阳此一月里,一直与府中居住,与刘先生多有谈说,此之谈说,乃在于儒,更在于道。

王重阳多有教导于刘先生道家学说。

刘先生则是传授王重阳‘论语’,教其儒家之说。

一月以来,有刘先生讲说,王重阳学之甚快,连刘先生亦是感到惊奇,未曾想王重阳悟性这般之高,且过目不忘,甚是了得。

一日,刘先生与王重阳在中堂论说。

刘先生问道:“王小友,你今读论语甚久,你背之甚易,但你可明其中之意?”

王重阳拜礼说道:“若读书不明其意,如何算作读书?”

刘先生笑道:“你既是明其中之意,可能与我讲说,教我一听你之感悟?”

王重阳说道:“若刘先生不弃,我自当讲说,我见论语有万馀言,然则其要义,仅在六处。”

刘先生问道:“你可讲说于我相知。”

王重阳说道:“一为仁,此德之本也。二为礼,此治之纲也。三为中庸,道之极也。四为教化,育才之方。五为治国,以德为本。六为处世,以和为贵,此六者,当为论语之要义。”

刘先生听得其言,沉默许久,不曾答话。

王重阳见其不语,未有惊扰,在旁饮得茶水。

刘先生忽是一叹,说道:“王小友,你果真是聪慧至极,但我昔年读得论语,从有我父教导,我亦是须多年方才习全,你一月之间,便对论语有此了解,聪慧至极,若是此间乃是盛世,你必然可为高官。”

王重阳起身拜礼,说道:“不敢当先生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