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阳论道,游历天下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不觉数载馀去。

孙悟空带着沉香归来,使其在青牛洞府修行后,便是归于府中,青牛则在孙悟空指了指满山橘树后,欣然答应,将洞府交与沉香,他则是另开一洞府居住。

话表荆州左良府中。

时隔多年,王重阳再次于中堂与左良相见。

左良望着王重阳稳重模样,心中暗自宽慰,这些年来,王重阳深居简出,不是在读书,便是在求问的路上,一心修行道家学说,教他很是敬佩。

到底是大师兄,纵然是转世,亦有修行之心。

王重阳已至而立之年,他朝左良拜礼,说道:“多谢天师这些年的照顾,教我能在府中安然习全学说,天师恩情,王重阳铭记于心。”

左良摇头说道:“我不过与你一读书之地罢。你这些年来,潜心读书,其心胜我府中随从万千,甚是了得。”

王重阳说道:“不敢当天师如此言说。”

左良坐于蒲团上,笑道:“重阳,自你读书以来,深居简出,甚少外出,有些年头,但今时前来寻我,当有要事,然否?”

王重阳再是拜礼,说道:“天师有法眼,不瞒天师,我自下定决心,习得三家学说,便日夜不敢懈怠,一心读书,以在天师府中习得道家学说,在这般年数后,方才习得道家学说一二皮毛,可借些许皮毛而潜心慢修,然我尚有二家学说须习全,故而不可在此久留,我当是游历四方,拜访大儒,拜访寺庙,以全学说。”

左良闻听,笑着点头,说道:“自你昔年言说当习三家,我便知你早晚有外出之事。然你却须先将道家学说习之一二才可,你今既是言说习得一二,又言外出,不知我可有能考校你些许?”

王重阳说道:“请天师考校。”

左良笑意盈盈,说道:“你便与我言说,何为道家学说,其要义何在。”

王重阳拱手一拜,坐于蒲团,沉思许久,未有言说。

左良不曾催促,而是在旁等候,时有随从递茶饭而来,都教他唤退,不曾打扰王重阳。

王重阳正是苦心思索该如何讲说‘要义’,有道是知易讲难,他总觉心中有万千感慨,但不知该怎样说出口,此等教他如鲠在咽。

正当王重阳有些不知所措时,忽觉天灵似有清明而过,教他心中安宁,万千思绪悉数为他所用。

王重阳张口说道:“夫道者,混沌之先,太极之始,玄牝之门,万化之宗。其体也,无形无象,窈窈冥冥;其用也,生天生地,化育群灵。”

“至德者,守朴含真,复归婴儿。虚极静笃,致虚守静,若渊渟岳峙,若谷虚而应……”

“修道之法,贵乎守一。抱朴含真,若愚若讷。摒**之累,绝智巧之扰,若庖丁解牛,依乎天理;若列子御风,泠然善也。”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若能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致虚极,守静笃,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此道之常也。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说罢。

王重阳朝左良深深一拜。

左良听得其言,诧异的张望,此等学说,怎是王重阳如今可道得之言?多是正主相助,他起身朝其回礼。

王重阳瞧着左良回礼,唬得一惊,闪身避开,说道:“天师,我怎能受你之礼,却是不敢,却是不敢。”

左良笑道:“你今之所言,教我多有收获,你如何当不得我一礼?”

王重阳闻听,不知该如何言说,只道‘浅薄修行’。

左良说道:“今闻重阳所言,知你道家学说已是精通良多,你若是要外出,自是可行,然则如今外边正是大乱之世,恐你受灾,对此,你可有计策应对?”

王重阳摇头说道:“尽力避之,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左良即是自腰间取出天蓬尺,递与王重阳,说道:“此乃我昔年修行略有小成,离山拜别师父之际,我师父亲赐与我之宝,与我护身,此宝随我多时,有莫大神威,护身,攻敌,皆有效力。今闻你将去,外方兵荒马乱,若你无有手段,恐你受害,今此宝,便教与你护身,有此宝在,定能保你无恙,行走天下。”

王重阳听得其言,大惊失色,怎敢受之,即是拜礼,说道:“此乃仙家之宝,我断然不敢相受,重阳拜谢天师好意。”

左良摇头说道:“教你拿着,你便是拿着就是,无须多言,有此宝方才能护全于你,不然你若是外出,定是命丧他乡。”

王重阳说道:“然则此间乃天师珍宝,更是天师师门之宝,若是我取之,此乃无礼之举。”

左良笑道:“怎会无礼,莫要多虑,你且持之。”

王重阳说道:“此乃天师师门之宝,我若是夺人之美,怎个不是无礼?”

左良说道:“日后你便知得,此并非无礼,你且收之,若你不肯收之,我却不可教你离去,若教你离去,乃是害你性命。”

王重阳仍是不肯相受。

二人争辩许久,最终王重阳还是收下天蓬尺,若王重阳不收,左良便不须王重阳离去,故而王重阳收下天蓬尺,方才准备离去。

得知王重阳将要离开府中,在外游历,许多与其有交情的随从,皆是来相送。

一众送别着王重阳,行至府前,一一拜别王重阳。

一众皆是说道:“重阳兄,你乃俊才也,我等虽是不明,为何你要在此乱世下山,但我等料想,你定有你所思虑之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等皆为燕雀矣。”

王重阳摇头说道:“怎敢担得起诸位此言?”

一众说道:“我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敢外出,深藏于天师府中,重阳兄无惧刀兵,此正如我等所言。”

王重阳说道:“人各有道,你等之道,乃在于医,如今正逢乱世,刀兵多害医匠,故不得而出,而我为学说,等不得,须是外出。我等本不同,谈何比较。”

一众闻听,皆是折服于王重阳所说,皆是拜礼,眼见王重阳将是离去,一众便是取出一些银两等,为王重阳做盘缠,

此方王重阳未有拒之,他深知若要外出,无有银子却是不可。

一随从走出,取出一份图卷,将之递与王重阳,说道:“重阳兄,此物你且收着。”

王重阳疑惑道:“此为何物?”

随从答道:“此乃舆图也。乃十几载前我偶然所得,成型于二十馀载前,或有些不准,然可为重阳兄辨个方向,请重阳兄收之。”

王重阳接过舆图,说道:“有劳,有劳。”

随从笑着摆手,使王重阳早些启程。

王重阳转身朝一众随从拜礼,又是面朝左良府中拜礼,方才转身而去。

此间,左良正于府外另一山中目视王重阳离去,他笑意盈盈,心中自知,待王重阳真正修有所成,习得三家学说之际,定是其归来之时,此乃重阳第三世,必然归位。

大师兄历经三世,终该修有所成。

金丹正道。

其必然可修之。

……

不觉半月馀去。

王重阳在外界行走多时,走出大山,见着外方诸多种种,兵荒马乱,却不知该往何处而去,他本意是要去寻些大儒,向其问道,然则他如今似无头苍蝇,果真不知怎地去寻大儒。

王重阳深感无奈,遂往他处而去,打算前去找寻个寺庙,入寺庙之中习佛。

他打开随从所赠予他的舆图,打算寻个寺庙出来。

他细细一看,终是寻了个最近的寺庙来。

王重阳说道:“在我之旁,有座寺庙,名作‘兰若寺’,不若去那处一观,若是我脚程快些,可在天色将晚时赶上那处。”

说罢。

王重阳收起舆图,闷头赶路,朝那前方走去。

日落西山,晚霞满天。

王重阳终是在天黑之前,行至一深山老林之中,他不断拿出舆图观望,确定兰若寺便在此处老林里,他大步朝里边走去。

他行得不久,忽闻两侧老林,忽有哭声传来。

王重阳紧了紧衣裳,走快了些,接近入夜,这般老林,怎会有哭声,他却是不信,常闻山野魑魅,最喜以哭声笑声引人,教人前往,好教分食。

他不曾理会,径直朝老林那里头走去。

怎料王重阳不曾理会,那哭声如影随行,一直在王重阳身旁响起,乃至于越来越近。

王重阳见之,心知那邪祟或是缠上他了,若无点儿手段,恐为之所害。

他正是思量昔年所读书籍之中,可有对付这等邪祟的办法,思来想去,他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王重阳忽是想起,他身上有一件宝贝,乃是那天师所给予他的‘天蓬尺’,他即是自包袱之中,取出一黄布,其中包裹天蓬尺。

此乃天师所教与,若是寻常天蓬尺,要包裹住,须取黑布,因大多天蓬尺乃木制,黑者,水也,水生木,故以黑布裹住天蓬尺。而他手中天蓬尺乃玄铁所制,属金也,故以黄布裹住,正应土生金之理。

王重阳取出天蓬尺的那一霎,哭声消失不见,似从未有过。

王重阳诧异的看着四周,但见哭声不见,手持天蓬尺,不敢放下,往前而去。

不消多时,王重阳终是行至一寺庙之前,他细细一看,在他前方不远,有座寺庙,但见‘佛地古刹嵌云根,苔径苔碑掩寺门。双殿金刚怒目,九重梵呗穿云。一炷沉香袅禅榻,老僧扫叶月侵门’。

王重阳上前去见那寺门老僧。

老僧瞧见王重阳走来,将扫帚放下,望向其手中天蓬尺有些惊疑,他双手合十,说道:“施主自何处来。”

王重阳双手合十,说道:“大师,我自山外而来,乃是个读书人,姓王,名重阳,字知明。因欲拜读佛法,故行至此处,见着寺庙,便欲入内一拜,品读佛法,望请大师准许。”

老僧闻听,即是说道:“王施主若是欲拜读佛法,此自无不可,但请望施主将此杀器收之,佛家重地,不可亮此杀器,唯恐惊扰佛祖。”

王重阳望了望手中天蓬尺,取来黄布将之包裹,收于身后,说道:“请大师见谅,因先前在外,有邪祟侵犯,心下惶恐,故取此法器相护,这便收起,这便收起。”

老僧笑道:“山中邪祟甚多,然你这杀器,非是用来对付这等邪祟的,你这杀器,乃是来对付那等大妖凶魔的。”

王重阳说道:“此乃一恩人所赐,为我护身,果真不知乃何等之宝。”

老僧笑道:“那定是高人所赠。施主,且与老僧而来,入得寺中,今日天色已晚,待来日再谈佛法之事,此处入夜,邪祟造次,不可在此久留。”

说罢。

老僧带着王重阳走入寺中。

王重阳与其走入。

二人方才走入寺中,有小僧来迎,老僧只是摆手,亲自带着王重阳走入后房里,与之奉上斋供。

老僧说道:“此处只得些许斋供,请你用之,莫要嫌弃。”

王重阳说道:“有此斋供已是了得,不敢言嫌弃之说。”

老僧笑着点头。

王重阳享用斋供,用毕,取出银子,要交与老僧。

老僧摇了摇头,将银子塞回王重阳包袱之中,说道:“佛家之地,不可取这等世间金钱。”

王重阳困惑道:“不取金钱,寺庙如何运转?”

老僧说道:“以物易物,寺外有些田地,可去山下换取其他物来,亦可去化缘。”

王重阳闻听,朝其一拜,知其品行,他问道:“不知大师法号为何,乃寺中何人?”

老僧说道:“老僧法号智空,乃兰若寺方丈是也。”

王重阳大为惊讶,不曾想老僧便是方丈,他即是拜礼,又是问道:“智空大师乃是方丈,怎个入夜独身于寺门前扫地?此等活儿,寺中小僧便可为之,何须方丈亲身前往。”

智空微微一笑,说道:“心不静,故以扫叶静心,然则落叶不尽,心绪难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