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671节梁山迎来第一场大挑战

攻约梁山 第671节梁山迎来第一场大挑战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祝家叔侄为避免被势头正盛的强大二龙山半路趁机打劫,特意绕着向东走再转向南,但二龙山还是察觉了。』天『籁小』说23txt

自打败霹雳火秦明的围剿后就一直没动静的桃花山山贼,在海盗不再登6抢掠时突然有了动静?

二龙山三巨头此前就诧异:桃花山怎么连夏粮都不抢了?凶残霸道嚣张的祝家叔侄啥时候变成了安分守己的好人乖宝宝?

取得了大胜,心腹主力几乎未损,大扬了凶威,按这家人的性子不应该是这么表现啊。

事情异常必有妖。

三巨头分析过这个恶邻安稳的原因,深知祝万年之能,了解祝家叔侄的狂妄胆大,还暗暗担心之前收纳的摇山神王登榜以及七八千桃花山贼有诈,不得不防着奸诈的祝万年搞里应外合破掉山关险要争夺二龙山,现在才确定原来祝万年是想撤离青州。

他们从来没小视过祝万年,都把注意力从积存粮草整军备武进攻青州城的重点上立即转移到桃花山贼这。

席军师智多星吴用亢奋起来。

他热切看着晁盖道:“哥哥,祝家叔侄手下这万把人马可都是难得的精锐。咱们山寨若是能吞并了,势力一下翻倍不止。”

二龙山虽然兵够多,却是之前贩马损失了几乎全部忠心能打的骨干,还折了小霸王周通等三头领,以至不得不高度重视并以混编收买严格整训军事素质较好有战斗力的蛇角岭这伙叛军重视毒角蛟秦会等人来完善骨干,效果不错,这才逐步恢复元气。

因为贩马是公孙胜主持的人手损失,吴用不好说才没直接点出山寨缺乏亲信骨干喽罗。

当然,晁盖和公孙胜都明白言下之意。

后来吸纳的投奔者也有些素质不错的,但补充的人手大多是乌合之众。

象宋江在白虎山和清风寨招揽和强行吸纳为炮灰兵的地痞流氓恶霸素质就更不堪了。这些人武力不一定差了,但心里根本不想当随时打仗会死掉的强盗,忠心根本谈不上,只因盖了金印反贼标记无法继续混大宋顺民在民间自在做恶才不敢叛逃。

至于青峰寨这伙人,那就是一群整体战斗力差却心性不良的凶徒,也就是燕顺王英韩伯龙还算讲义气才值得收留。

晁盖也动了心,却也有顾虑,转头问公孙胜:“公孙先生怎么看?”

公孙胜正琢磨祝家叔侄离开青州的目的地。

想寻找海盗投奔?

不可能。

青州就沿海。虽然海盗这次没来青州掠夺人口,但在青州更容易加入海盗,总比南下没入山东内6有优势。

况且,海盗这次明确展示了不要罪恶者这个招纳标准。

祝万年又不蠢,清楚自家满手血腥一身罪孽,正是海盗排斥甚至严历打击的对象,想投靠也没机会,只怕还会有杀身之祸。

况且以祝家四人那习惯当主子的自大狂妄心性,野心勃勃,也不会甘愿低头当小听海盗随意指使。

不投海盗,那离开青州就是不想和势成的二龙山竞争,死了吞并二龙山之心,想去它处另外开辟理想的根据地罗。

关键就在他们想去哪。

若是杀往梁山泊寻仇并顺势占据八百里水泊作为祸乱天下来争霸基业呢?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而是极大。

祝家这四位幸存者可都是自负本领又忘恩负义却牢记仇恨的睚眦必报狠人。

尽管不知道桃花山贼没有船怎么打梁山,但公孙胜还是大致断定了祝家南下的目的,至少是之一。

那,要不要就势借二龙山力量杀死祝家四人,为梁山消除这股不小的隐患威胁呢?

公孙胜略一分析就否决了这个念头。

以二龙山目前的势力,无论是头领还是兵力都足以打败桃花山贼。

如今对晁天王忠心耿耿的霹雳火秦明能克制骁勇的祝万年。以劈山雷任森闯塌天殷泰毒角蛟秦会打虎将李忠等人的武力为支柱,完全有能力碾着祝家龙虎彪打,加上天生神力刀法也了得的晁天王以及毒蛇箭万大年配合…….

啧,打败桃花山完全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想一并杀死祝家四人,尤其是除掉祝万年这个文武兼备的主心骨,只怕没有把握。

祝家四人都狡诈机灵着呢,没一个傻子,知道打不过还不会跑?

这家子可不是什么对山寨兄弟讲义气,能和部下同生死共患难的人物。

危急时当断,他们必定会立即抛弃部下自顾逃走。

况且,以祝万年的精明和也有心计的祝彪,撤离青州不可能对二龙山没有防备,必有后手。

从他们南下却绕着最近便的二龙山这一带走也可知其有备。

如此,想在6地除掉祝万年这个大患,怕是难能。

只有在不擅长也无路可逃的水上,才是困住杀死祝万年的可靠方法。

那还是留着让祝万年去打梁山好了。

以梁山泊的水上优势,收拾没船的桃花山贼应该有把握。

就算桃花山强盗不是去打梁山,只是想避开二龙山另择地落脚生存壮大,扎根山东,对梁山形成威胁,这也未必是坏事。

梁山这片特殊地盘不怕威胁多。

眼下形势变了。梁山不需要周围的州府安宁祥和来避免朝廷注意力。周围兵匪混杂,局势越混乱才越容易从中取利。

有祝家这伙强横的祸害吸引注意力,应该对梁山更有利。

转眼盘算好了,公孙胜对正热切眼望自己希望助拳加强说服力的吴用歉意一笑,对晁盖道:“天王哥哥对吞并桃花山有顾虑吧?贫道一时也算不清利弊,只等哥哥吩咐。”

晁盖微点头沉吟。

吞并桃花山势力无非两种途径。

一种是以优势威服逼迫祝家叔侄投降,收其为将,吞其众。

这条应该行不通。

就是能行得通,以祝家人那毒蛇心性,收在山寨,放在身边,怕是引狼入室,早晚有噬主夺位之险。

这种人,知其心性,谁敢收留重用?

那只能是另一种方式,杀死祝家子及其亲信,收其众。

但怕是不是那么好杀的。

祝家子虽然嚣张狂妄自大,但祝万年很精明,心里算计二龙山是一回事,面上却不止是和二龙山井水不犯河水,而是主动避让一些地盘的利益,从不和二龙山争锋较劲,虽然不明说也从不接触,却展现的是一种以退让来赢取友好共存的善意。

以嚣张霸道最爱挑衅生事的祝彪也从不招惹二龙山人马。

祝家这样一搞,外界就会有两山友好,至少非敌的印象。麻烦就在这。

是敌,眼下反而好了,有动手强吞的理由。

可惜外界认为两山不是冤家对头。

晁盖顾虑的是:强吞时一旦让祝家子逃走,那二龙山不顾绿林道义恃强凌弱强吞弱者同道的恶名就必定会被报复心切的祝家子刻意夸大四处宣传,闹得纷纷扬扬,至少山东河北没有不知道的,二龙山名声就一下子臭了。

混绿林却不遵守维系绿林秩序的最基本法则,这是大忌。

不讲道义的名声传开了,以后哪个英雄好汉还愿意主动来投靠?谁不担心投靠了被杀主吞其众?

混黑这活,全仗着讲信义有名望有面子才能混得开,武力硬实力吸引人只是一个方面。

同一地区,大家都是混黑的,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各方不能守望相助,那也至少得表面和谐,不能同行相残让官府得利。

哪怕二龙山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标明政治立场,有别于其他传统绿林,但在任何人眼里仍然是强盗仍然得遵守绿林法则。

河北田虎列土称国,已经建立了政治统治,基本摆脱了绿林框架,但以其贪暴凶狂习性也仍然在默默遵守绿林法则。

他对看上的绿林势力也只能以强盛威势和好处引导胁迫着令其自愿低头或不得不屈服投降,坚持竖立起家的义气大旗,不敢放弃绿林原则以国家武装身份随便杀其主强夺不肯自觉投靠甚至碍着他政治目标的山头.

正是义气让田虎的伪晋国得以继续壮大。

田氏手下的能人不论是被迫的不自愿加入,还是被官场好处吸引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想搏一把政治前途谋个开国封侯,都能在田虎坚持的义气下追随着效力,至少在伪晋国不倒,或田虎不疯自毁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信誉形象前能暂时团结追随。

其势已成气候的田虎都只能老实这么搞,二龙山又怎么可以挑衅道上法则当破坏规矩的出头鸟。

正如公孙胜所料,果然,晁盖掂量来掂量去,以他的性子绿林思维习惯和爱面子,还是否决了吴用的建议。

“军师,杀祝家子怕是难以全功。”

“剩下的桃花山部众在形势最危急的时候也没有抛弃祝家子,现在说走就都跟着离开熟悉的老巢老家,可见对祝家的忠心。

这伙人数量太大,实力又强,个个是不好驾驭的凶悍歹徒,强吞了怕是人在心不在,难以消化,留下隐患,有事怕是起妖蛾子。”

吴用叹口气,摇着羽毛扇子点点头道:“哥哥说的是。那就放他们随意去吧。”

他也不是不清楚强并的利弊和由此可能引的一系列危害。

只是随着二龙山的迅稳健壮大,有了根基实力,从落脚当强盗反抗朝廷起又展得太顺风顺水,难免生了骄心,因而小视大宋的根基力量,如今萌生了强烈的政治野心,不再甘于当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钱有势有面子有威风的区区草寇军师,希望晁盖带领大伙快走上开国路,又总感觉展得太慢,远远落在田虎王庆的后头,至今还只能窝踞在二龙山当强盗,连青州一地都没拿下,怎么能和那两伙已经占据大宋数州府招兵纳税正式列土建国展得轰轰烈烈的诸侯竞争江山?所以太急切想壮大实力奠定争江山的基础,这才想不顾绿林法则强干一把。

另外,吴用心里也不认可坚持以绿林法则为本来吸引人才。

想争江山,还是得走正规政治路子。

以替天行道为响亮旗帜,以推翻大宋腐朽统治解救万民为强大号召力,如此才能招到文武各种人手,打破以绿林身份只能吸引武夫杀才的限制,逐步建立起文武兼备的格局,不瘸腿才有资格较力天下。

可以说,吴用在这个世界的新局势下,原来的贫贱基层书生的狭窄低劣眼界已经得到极大开拓,强盗智囊头子当得有了新境界。

当然,他当开国宰相功臣的心虽然热切,却也不是完全自信地投入进去。

心底嘀咕的是就算搞不倒大宋,但二龙山强大到朝廷不得不高度重视,在皇帝的眼里有了分量,那么到了不得不向朝廷妥协受招安的时候也能有更足的谈判本钱,换得的利益能够大,照样能一跃当上高官,不负平生才学。

说到底,他改不了的仍是骨子里的投机取巧墙头草小人物本色,没有自己坚定的政治理想追求与主张。

这也是北宋书生共有的通病——有才学骄傲自负娇气而圆滑缺骨,只能随大流混,投敌卖国也自诩是识时务的俊杰。

二龙山没有阻击截杀,少了这个最大威胁阻碍,桃花山悍匪顺利甩开青州,再无顾忌。

但浩浩荡荡南下仍然是小心翼翼的架式,尽量不闹出声势,一路既不屠杀欺辱百姓也不抢掠还幸存的富户,并且尽量选择不惊扰人的地方走,急行军扑向南方。

他们不张山贼旗号,不说自己是青州桃花山山贼,打的还是官兵旗帜,冒充官兵,一半兵是战败秦明和平时抢县城积累的官兵打扮,一半是百姓武装,祝家叔侄更是标准的大宋大将架式,手下骨干头目都是宋军将校架式,骑兵数百,拉钱粮的骡马众多,扎营帐蓬也全是从秦明逃军那得到的宋军装备,有如此完善的力量,又不拢民,坚持自食自用。不和内情,瞧不明白的沿途百姓还以为这是支不知从哪里紧急调来的纪律严明追剿流寇海盗的凶悍精锐官军。而队伍中的“百姓武装”则是负责帮助军队运送粮饷的乡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