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634节赵庄信奉的道理

攻约梁山 第634节赵庄信奉的道理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老奶奶一站起来,那些真有脑子早等多时的庄户代表和真正忠心耿耿愿与主家共存亡的热血者立即就围了过来,看着老奶奶,一个个脸上带着比当初拖家带口流浪至此懵懂忐忑不安刚吸纳进本庄时更敬畏的表情,其他代表随即纷纷跟了过来。天籁小说23txt

尽管这些人中仍然有不少三心二意投机取巧的墙头草,但真正无情无义到狼心狗肺程度的蠢才已经走了,大战最艰难危险时会出现的内部可怕隐患已经大大减弱,老奶奶也不为己甚,不再继续诱惑恐吓人离开以进一步冷酷地筛选淘汰。

但出乎代表们意料的是,老奶奶既没有称赞留下的人忠贞有情义,也没有安抚鼓励大家,上来就说:“我也不瞒大伙。”

她指指北门方向,“这道门其实就是通往阴间的生死关。出了这个门的人怕再也看不到太阳下山。”

“辽军这次动用这么大的力量来灭我家,岂会不设伏北面通路?”

这话说得太突兀,惊得众人脸色齐齐一变。

但随即,那些真正聪明有见识的人脸上纷纷露出果然如此,我料到了的自得表情,四顾扫视那些仍然满脸震惊害怕的人,一股强烈的智商优越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又纷纷和处得不错的同样聪明的人相视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些忠贞的人则吐口气,捏着拳头,脸上露出解恨的表情。

剩下的人呆看着一向慈祥如菩萨的老奶奶,眼里流露着惊恐畏惧不解……眼神复杂。

老奶奶把众人表情大体看在眼里。

她向忠贞血勇的不少人含笑点头。这些人忠勇能干,才是沧赵家族依靠的骨干,此难关后迁到海外各处都得安排好在新移民众多的帝国最重视的基层重用着;看看因聪明看破局势才留下来的人,她也露出满意神色。这些人也是得用的。

十几年来,她和小孙儿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小孙子从能走路起就很忙,忙得老奶奶即使猜忌小孙儿也不禁心疼。日常中,祖孙俩逗闹开心暖心增进亲情的话也说了不少,正经事的话说得不多,但每一点,老奶奶都牢牢记在心里慢慢琢磨滋味。

她至今清晰记得赵岳在一岁多时说过:“小到家族,大点到庄子,大到国家,想真正富强兴盛,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力量。开启民智是基础,是一切的重中之重。一个不识字或只注重之乎者也空洞教条社会道理的国家,怎么可能成真正强国?”

清晰记得小孙儿为此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教导新式人才普及庄民知识技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也清晰记得儿媳站在门口望着屋里才几岁大的幼子踩着板凳在黑板上写字给人讲课因心疼儿子而泪流满面的那一幕。

心如钢铁的老奶奶当时深受触动,由此才放下心里的一切猜忌提防,转为不遗余力支持小孙儿,在需要时总为赵岳撑腰。

眼下,那些因看透考验掌握一些先进技能又猜知庄上必藏有强大武器,庄堡不是那么好破的才留下的人,虽然极注重品行气节的老奶奶内心不喜欢,但流落吸纳到庄上的这些原本极贫困愚昧者中能涌现这么多聪明人,也至少证明赵庄在开启民智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

小孙儿也说过:“领导者不可能指望庄民或国民都对主家或国家忠贞不渝。天下任何事物的成立都是多种条件共同构成的。善待百姓,让庄户跟着过得幸福美满并不能让庄户就此愿意生死追随主家。感恩只是种情绪。信守的节操可以改变。其它关系切身根本利益的条件在考验人心的最紧要关头才是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因素。”

信奉气节力量,坚持节操重于生命的老奶奶当时很不喜欢听这个,但她经历了人生太多磨难,亲眼看到赵庄由极度贫困的团结到极度富强过程中的人心剧烈变化,看透了赵庄无论贫富都能团结一致的内在根本原因,对小孙儿的话逐渐深以为然。

所以,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眼下这些人能在这关口留下来冒死和沧赵家族共渡难关,这就好。

这表明赵庄有让人不得不誓死追随的条件。由庄及国,帝国也有让国民愿意誓死追随和维护的环境。更说明沧赵家族找到了治理国家领导万民的正确路子。

老奶奶扫视众人,缓缓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一向注重名声的老太婆,心怎么可以这么硬这么狠?”

仅仅为考验一下人心就让几十户上百口子活生生的人命被辽寇肆意污辱屠杀丧命在外。这确实让人惊骇想质问谴责。

众人听到询问,看到老奶奶并没有要大伙回答的意思,都以为老太太会紧接着辩解几句安抚大伙,谁知又料错了。

老奶奶坦然直接道:“你们心里谴责的没错。我这个老太婆确实狠心,而且觉得没什么不能坦然说出来的。”

这时,一位忠义热血老汉忍不住站出来道:“老太君,你没错。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就该让他去死。”

另一位代表紧跟着支持道:“老哥哥说得好。有奶便是娘的,那是化外蛮子。咱们汉人讲节操,忠臣还不事二主呢,奸贼叛贼历来都是招骂的。咱们可不能是那样。享福的时候跟着主家,有难了就抛弃恩主。这种无情无义的畜生死不足惜。”

一些人热烈响应,七嘴八舌说:“对。就是该死。喂不熟的白眼狼,太可恨了。死了也得骂几句。”

“哄走了才好。死在外面受惩罚免得他们还自以为得计敢欺老天无眼。咱们庄里也少了隐患。”

“对呀。要是那些人留在庄上,在辽贼打得紧时,他们害怕了在内说三道四甚至搞事,最少也得影响大家伙的抗敌决心。”

有见识的人则说:“敢背叛就得准备承担后果付得起代价。离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谁也没逼着他。死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是命数到了,老天对他们的臭德行都看不下眼了要收了他们,和老太君有啥关系?”

更有聪明人说:“北门守卫把无辜的妇孺都强截留下了,这么明显表明咱们庄不会那么容易破的举动都没能让他们醒悟,还是铁了心走了。是他们太蠢太自私自觉精明果断自己找死。老太君给点了活路,强救了他们的后代,这已经够慈悲的了。”

众人醒悟点头乱哄哄议论道:“是呀。为了自己能赶紧逃命抛弃婆娘不说,居然连亲生骨肉都能狠心抛下,走得那个急那个干脆,生怕庄上连他们也挡着不让走,真是禽兽不如,死了活该。早该死了,亏了还让他们在庄上享了那么多福。”

老奶奶看着满场越来越高涨的热烈愤慨气氛,庄户们的良知热血和聪慧纷纷被激了出来,她欣慰地露出笑容。

人心绝大多数还是良善的有情有义的!

小孙儿曾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自有公论。此时不显,后世历史也会给出公正评价。”

这话说得真好哇!

老奶奶想到小孙儿把四十万禁军设计全部轻易搞到手的神奇丰厚战果,心情越畅快。

京城八十万禁军,那可是汇聚了大宋满天下正年轻可大力培养得用的汉人精华人群,九成九九是棒小伙能干汉子!

拿的四十万人不是那些成天钻故书堆学大量没用东西一心考状元当官老爷好动嘴说空话大话却轻贱生产劳作懒得动手也没真实用本事的迂腐可笑读书人,也不是摆架子卖弄精明净琢磨坑人骗人的伪君子。

这些军汉因各种原因没机会深受书中腐朽教条和宋人以追求当官为人生第一的恶劣风气的毒害,腐朽人生观念不象读太多书的人和伪君子那样固定难动摇,好教育改变思想,是沧赵帝国工业迅猛壮大展眼下最需要的精华劳力。

小孙儿一下搞到手那么多,不但解决了这股军力的巨大威胁和带来的麻烦,消除了夏收计划的最大阻碍,还阻止了这股宝贵人力资源糜烂堕落成社会败类,化为补充帝国的最有力新鲜血液,更为日后移民和推翻宋国腐朽统治创造了更有利更宽松的条件。

四十万禁军中不该死该罚为拿命服开矿等异常危险艰苦劳役的棒劳力,如今在半岛拆解划为一部部屯田军,在军队看押监督下,无论官将士兵都正忙着夏收呢,高丽人年初种下的满半岛庄稼可不用愁没足够能力及时收割归仓了。北军沉重的粮食供应压力可算解脱了。

让禁军参加半岛夏收,这也是海盗帝国初步的考验检测识别挑选。

事后,适合当兵的杀才会编入军中继续吃军饭。其他绝大多数禁军小伙子会按技能学习能力和品行表现分别安置到各行各业中,干适合他们该干的事,为帝国创造更需要的物质财富。

当兵打仗?

他们这些本质是各行寻常百姓的人没那帝**人要求的素质。沧赵帝**人可不是只要身强力壮就能干的。

高俅这贼厮为保住赵佶江山和自家荣华富贵,下大力淘汰了早已彻底糜烂的旧禁军,重新招编,倒是对沧赵大业有贡献。

小孙儿来电说这次不弄死高俅,让高俅间接继续为帝国大业效力,是个好主意。

高俅这斯有大功,可以多享受几天高官厚禄再清除了以警醒世人。

老奶奶想着这些,笑得越欢快自然。

众人不知老奶奶开心的都是什么,只以为老奶奶是得到大家的认可拥护而欣慰,情绪更加高涨。

老奶奶摆摆手平息了议论吹捧,要说说这次召集大伙来真正要说的事。

“大家的心意,我老太婆看明白了,情义也领了。很感动,也很感谢大家对我沧赵家族的信任追随。”

“其实我不恨走的人。”

看到众人愕然,聪明爱动脑子的人则转入若有所思,老奶奶笑道:“世上人千千万,试问谁无私心?谁不自私?我也有私心。我小孙儿曾说‘人心百态,私心繁杂,这是人类社会残酷的根源,但也未尝不是人生乐趣的根源。’”

“岳儿的话有没有道理,这个我不评价。但大伙自个品品,相信都会有切身感受,不难理解。比如我偏爱男孙,对男孩子格外疼爱,有好吃的好玩的留给孙儿,看着他们开心享用,我老太婆就开心。看到孙儿有出息,从中能得到格外多乐趣。”

众人想想自己因私心带来的痛苦和欢愉,就是笨蛋也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

“有私心不算什么,自私自利薄情寡义也未必是什么大罪过。平常,有人耍小聪明玩心眼是人生常态,让人欢喜让人厌恶,但过去就过去了。至少我这个老太婆不会较那个真。但,危难时刻如此,那就不应该了。”

“今天,我想告诉大伙的是我沧赵老户都坚定信奉的一个道理,也是区分是不是沧赵人的标准,就叫它赵庄道理吧。”

众人听到老奶奶特意点明老户,都竖起了耳朵。

“平常互帮互助,危难时更不离不弃紧抱一团共抗灾难,依靠集体力量努力建设维护好家园。这是老沧赵人共同的信念。”

“我赵庄就是靠这个从辽寇的屠刀下,从那些食国禄享百姓赋税血汗却损国净坑害百姓的狗官和明是宋人实是汉奸卖国贼积极效忠异族敌人的走狗的迫害中一步步闯出来的,得以生存并由极度贫困展到如今有目共睹的富强。”

这些话,对新赵庄人其实并不新鲜。

在赵庄以往的宣传教育潜移默化中,他们早就听过了,只是没有特别感悟和重视而已。

老奶奶看到众人一副哦只是这个呀的表情,轻叹了一口气道:“重点就在依靠集体力量。”

“辽寇大军气势汹汹杀来,眼瞧着势不可挡。有人害怕了,暴露了自私无情无义,丝毫不关心我沧赵家族安危,自顾背主离去。为活命,我理解。我不怪他们。我沧赵家族不强求给大家好日子就要大家以满门性命回报。”

“只是,大难中,脱离集体力量,妄想耍精明躲避灾难靠自己家微薄力量去闯一条生路,这得多蠢才会这么干?”

“通过今天这事,我要提醒大伙,做赵庄人,你可以自私,可以并不真忠诚我家。但至少绝不能愚蠢。”

“我赵庄人在大是大非上没有蠢人。做不到,那只说明你不配生活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