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623节狡猾强硬的对手,上

攻约梁山 第623节狡猾强硬的对手,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得到神臂弩,韩昌越笑得欢,对此次进犯沧州的秘密任务更有了信心,心中的憧憬越美好而强烈。『23txt

春风得意马蹄急。

韩昌率领大军畅通无阻的兴冲冲杀入沧州,沿途抢掠百姓仓皇逃走而来不及收拾的晒粮,根本不用费劲攻打赵公廉主政沧州时推行的以大村为中心临近数村聚力共建共守一个避难地的乡间林立城堡,就逐步积够了人马可用十几日的粮食。

这些乡间城堡一般都不大,但都是石头砖头水泥建造的,高有十几米,比赵庄城高多了,坚固好守,数村聚集,青壮众多,自制的刀枪盾石头等守城装备齐备,即使不善战,凶悍辽寇想破堡抢掠必需的粮食也没那么容易,必须付出人命的代价。

韩昌打个夏收时间差轻易解决了这问题,保存了兵力,更保证了进军度,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而且,抢到的没晒好的麦子半干不湿不软不硬,更适合行军打仗时人马直接食用。

那些事先强烈反对他攻打宋边塞直接和宋军开战担心引来宋军抵抗麻烦的契丹将领们看到如此成果,也不再轻视和抵制韩昌了,纷纷转为称颂不已。至于是不是真的就心服了,甘心受一个汉人驱来使去,这成了心里活动,表面上不会再搞事。

韩昌还特意经过沧州府城亮亮相,恐吓威胁一下郑居中石符练,也是试探一下这两蠢蛋敢不敢耍小聪明冒险攻击辽军。

郑居中见装备充足的边塞军居然这么容易的被辽军攻破趟平了,以为辽军和传说的一样强大得可怕,即使待在高墙保护的城中,手下还有包括两千禁军在内的六千守城大军,也吓得要死,生怕辽军恨沧赵而攻打府城报复,哪有心思指挥出击。

兵马总管石符练也是脸色煞白。

他亲自整训过的边军仍然不堪一击,这对他的打击不轻,完全没了以前防御辽寇的信心和勇气,只紧张布置守城。

韩昌鄙视地扫过城上吓得要死的宋军,冲一身盔甲到是极威武的石符练不屑地呸了声,却没趁机纵兵狠狠烧杀抢掠富裕的沧州人,而是喝止了一些将领的贪婪鼓噪,在大军尽情嘲笑宋军的大笑声中带军猖狂离去,挥军直扑沧赵老家大本营赵庄。

韩昌接受的辽皇和燕王交待托付的任务根本不是来打劫沧州。

摧毁赵庄灭掉沧赵家族是他此次重兵出征的要目标,也是沧州这的唯一目标。

至于到处抢掠,那是跟在大军后面自来的辽人武装的事。

单从抢掠角度来说,韩昌也比以往率军来的契丹将领认识清晰盘算得精。

沧州人骁勇善战,但说到根上,保家抗辽的信心和勇气不是来自沧州当地的府县官府,而是坐地霸主沧赵。沧赵家族才是沧州人反抗辽国侵略的精神支柱。沧赵不倒,沧州人的反抗精神就不灭。反之,沧赵若是灭亡了,沧州人的信心就垮了。

没了精神支柱的民间乡勇武装团体,即使接受过军事训练,会打会杀敢战,面对更骁勇凶悍善战的辽人也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集中力量优先铲除沧赵家族也是更有利于抢掠大局的最佳方案。

“沧州民间不象宋国别处,大户极少。寥寥无几的残存守法大户没受到那位铁腕文成侯执政时清洗,包括那位皇族后裔柴家都不过是有些地的土财主。守法有德,不坑人搞歪门邪道能大财?种地能有什么大出息?抢了又能弄到几个钱?沧州百姓富裕,但小民再富裕也不过是不缺吃穿,家里有点铜钱和散碎银子积蓄,大军四处抢小民再多户,又能得到几个钱?”

“沧赵家就不同了。包括咱们辽国人在内,天下谁不知道沧赵家有钱?嗯?”

“毁掉赵庄,抢了沧赵家族,积存在赵庄的金山银山无数珠宝珍奇就是咱们的了,何况还有能源源不断挣来大钱的摇钱树。只抢一个赵庄也远比抢光整个大宋河北东路的百姓得的钱财多,而且要多不知多少倍。谁不知道沧赵富可敌国?嗯?”

“咱们统领如此精锐的大军而来,去费劲攻打小民的城堡,死人不少费时费力却收获了了,那有什么意思?”

“挥重兵打破赵庄,杀光沧赵家族,抢光沧赵财富才是咱们大军该干的事,解恨,光荣,大利咱们大辽国,重创宋人信心精神,咱们大辽国从皇帝陛下到众王公大臣都满意,咱们自己还得钱财大利实惠。功劳前途钱财一下都有了。这是多美的事?嗯?“

“打就打赵庄。打破沧赵不败神话。否则,咱们兴师动众来一趟,还不够丢人钱。让天下人小看了我大辽勇士。”

韩昌和知道此次真正任务目标的副都统——契丹悍将脱尔不花配合着,用这些说法劝说凶残贪婪却眼皮子太潜的将领和部落贵族不要一心急着去烧杀区区平民财淫掠,打消众将对不能分兵肆意行凶抢掠的不满,蛊惑大家积极追随他们去灭赵庄。

众将听了蛊惑,果然一个个兴奋得嗷嗷叫。

尤其是逃难到燕云居住却难改傲慢自大也更贪婪凶残的辽东贵族老爷们一想到沧赵家堆积如山的财富无数的奇珍异宝,更是一个个激动得狂。

这些难伺候难调遣的头头脑脑契丹蛮子终于不再暗里抵触诽议韩昌的军令,一个个自大地挥舞弯刀狂叫着:“灭掉沧赵,打破不败神话,扬我大辽勇士威风…….”云云。不再屡屡找事做手脚拖后腿,反而纷纷积极催促部下抓紧时间全力以赴进军。

韩昌暗自得意,利用众将烧杀抢掠沧赵的迫切心理和空前高涨的求战情绪,沿途连沧赵家平时开设工厂战时聚集众多避难乡民的各处大型城堡都毫不理睬,根本不分兵攻打,喊着集中兵力灭掉赵庄,杀光沧赵家族,群龙无不攻自溃,一切就唾手可得的口号,大军在镇守城堡的各处沧赵人带领的乡勇武装紧张注视下浩浩荡荡经过,直接扑到赵庄。

各城都有电报通讯,能及时获知辽军此次重兵来犯沧州果然是专门来攻击赵庄想灭掉沧赵家族,各城堡中避难而紧张万分的乡民松口气,庆幸不用守城和凶悍肮脏的契丹蛮子拼死厮杀了,全家人安全了,至少暂时是安全了。很多人镇定下来后,又不禁担心起带给他们幸福生活也是精神支柱与生存依靠的沧赵家族的安危。连不懂事的小孩也恨恨咒骂该死光的契丹蛮子…….

负责镇守赵庄的李助和刘文掌握了辽军动态和目标后,在皱眉的同时,也不禁松口气。

事先侦察和判断的情报是对的。应对的事先各处布置也对了。辽军不分兵攻打其它城堡就好。

不然,以各处城堡的守卫力量,主要凭避难其间的乡勇武装抵抗,虽然人手众多,也闲时经常接受军事强化训练,至少懂得军事常识怎么结阵和团体配合打仗,也会些厮杀,却人心不齐,缺乏战争经验和考验,对打仗深深畏惧,信心勇气皆不足,装备和战斗力也不强,难以长时间顶住攻城的血腥恐怖大战,一旦城堡被攻破,那满城的人就全完了。

蛮子可不象宋人那样讲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王天下什么的,不会象宋王朝那些儒腐坏了脑子习惯按自己的教养和心思凭空意想判断天下事的文武大臣们那样可笑的对敌国民众也来仁慈博大宽容那一套。

蛮夷只相信手中的弯刀只信奉强者主宰一切拥有一切,杀戮太重不是宋王朝上下可笑的坚持谴责和反对的深重罪孽,反而谁杀得越多越狠,越残暴血腥,越骇人听闻让天下人恐惧畏惧怕了他们,谁越英雄,是最光荣威风而有功有前途的勇士。

辽国统治者太恨沧赵,恨太久了,牵连到连对沧州寻常百姓也恨之入骨恨不能一体灭绝,在赵公廉那和赵庄这吃了太多大亏极大损害了威风和骁勇善战名声的辽军同样是这种仇恨心态,有了行凶泄机会岂会手软?

沧赵别处城堡若是破了,可以想像这伙辽军会暴出何等高涨的凶性,疯狂下必会干尽灭绝人性的恶事,城中再弱小无辜的娃娃也难逃屠刀。

而眼下赵庄大本营只有两千正规军,根本无力去营救支援别处。

这点兵力只能镇守赵庄,即使有比对手强大先进不少的武器和战斗力,出去和十倍辽军野战也不可能挡住攻掠,只有重围下死伤惨重,耗尽力量,连赵庄也无兵守住的最坏结果。

与被动狼狈四处救火却无力扭转局面的糟糕情况相比,辽军全来攻打赵庄,斗赵庄守城战强项,反而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照这么看,有雄心勃勃一心一举灭掉赵庄又有本事和信心的韩昌这个铁杆汉奸对手,也是件好事了。

韩昌越是有信心,越是急于毁灭赵庄,李助他们反而越是省心不那么被动。

韩昌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急扑而来,短短两天一夜就从西北部莫州和沧州交界处穿过沧州赶到了沧州靠南最东端的赵庄,到了赵庄却不急于象那些将领和贵族老爷们想像和极力催促建议的那样依仗绝对优势兵力立即牢牢围困住赵庄,而是命令大军先在赵庄西河两里外的远处暂且停下休整军力。无令,任何将领和贵族部落军也不得擅自出兵,敢违令者休怪军法无情。

这举动惹得心急火燎来财的众将老爷们一阵埋怨。

“咱们这么强大的兵力,小小赵庄再能打也是个乡间土庄子,即使守卫在这的是大宋正规军,又能有多少实力?何况不可能是宋军,就是沧赵乡勇。猛攻还不一下子就平了?用得着小心谨慎避那么远,还休整什么的磨磨蹭蹭?”

但韩昌丝毫不为所动,到目标这了反而变得不急不躁。

他仔细研究过赵庄,深思过为何以往辽军数次攻打都失败了。

辽军每次因各种原因来和赵庄生交锋,无论兵多兵少步兵骑兵,无论是不是精锐,却都是不但没摧毁了赵庄这个偏僻之地的区区乡野庄堡,反而次次是全军覆没,连一个能活着逃回来说明一下赵庄武备情况的伤员都没有,这事实在太奇怪了。

大辽国在赵庄这个荒僻地先后悄无声息地葬送了多少军队多少刺客勇士和老辣有为的奸细,只有辽国自己心里有数。

这事就不能张扬出去。

相反,对内还要极力掩饰打过谋算过赵庄,以免莫名其妙的一次次全军覆没性失败沉重打击辽国人的高傲情绪挫伤大辽军民仅剩下的对付宋人的勇气信心和民族优越感国家自豪感,对大宋朝廷更坚决否认军事入侵还败在小小赵庄这种事,免得长了宋国的威风士气和胆量,让大辽损兵损将又丢尽了脸面,落得里子面子都掉了。

总之,在对付赵庄一事上,辽国一再吃的是哑巴亏,生的是干闷气。

韩昌也一直觉得赵庄的战斗力和毁灭力强悍到不可思议,甚至太不合常理。

东方世界,论将士战斗力,过去势力最强悍的是西夏。最会打仗的是西夏人。现在应该算是金军。那就是群凶猛野兽,不能当人看。

关于夏军这一点,其实在宋辽军心中都是公认的事实,只是嘴不上服不愿意承认罢了。

宋军没和最北边的金军打过仗,连接触都没接触过,只听到些零星的难以确知真假的传闻,听说过金军人少却骁勇难敌,打得一向自负骁勇强大的强势骄横辽国束手无策一败再败。金国虽小,却无法可治。但大宋王朝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从百姓到军队,都是蒙头不知外面事喜欢凭自己思想和见识判断未知的远方事的,至今也不相信金军有多可怕,更不信小小金国能毁灭大辽。只有一个文成侯在坚持辽必被金军毁灭。

金军在宋人心中不是最强大的。但辽军最清楚这一点是绝对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